童谣语言教案

时间:2022-06-06 15:19:11 教案 投诉 投稿

童谣语言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谣语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谣语言教案(通用15篇)

  童谣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地诵读童谣。

  2.感受问答式童谣的诙谐、幽默,体验用方言诵读童谣带来的乐趣。

  3.能尝试着用发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创编童谣。

  活动准备:

  童谣录音(有音乐作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介绍各自的姓氏。

  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你知道自己姓啥吗?(开火车说)

  2、游戏:“我问你答”。

  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听听老师是怎么问的,再想想你该怎样回答。老师用沪语问“侬姓啥?”启发孩子也用沪语回答“我姓×”。(把地方方言特色童谣带进幼儿园课堂是一个大胆创新,老师如何将沪语巧妙引入教学成为本次活动首要解决的难点。活动一开始,教师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把这个难点处理得不露痕迹:先让孩子自由讲讲自己姓啥,接着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一问一答的过程,巧妙地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说沪语的平台,为后面的童谣诵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3、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姓,猜猜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姓呢?

  老师介绍:在我们中国一共有500多个不同的姓,其中400多个单姓,还有一些是复姓,这些都收集在一本叫《百家姓》的书里,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到书店里去了解一下。(紧贴童谣主题“侬姓啥”,引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百家姓》,把这一信息巧妙地抛给孩子,可以激发孩子课后进一步去探索的欲望。)

  二、欣赏、理解童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童谣里的小朋友他姓啥?欣赏第一遍童谣。

  2、提问:刚才童谣里的小朋友姓啥呀?你觉得刚才的童谣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呢?(用沪语念的)你觉得有趣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欣赏第二遍童谣。

  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大家一起学一学。(欣赏学习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活动安排了三次欣赏,每次欣赏前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遍要仔细听“童谣中小朋友他姓啥”,目的是掌握童谣的第一、二句;第二遍听“童谣和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同,明确这是上海方言的传统童谣,感受方言童谣的独特韵味;第三遍要求“寻找童谣中哪一句最有趣”,利用孩子“我最喜欢哪一句”的个别发言,引导大家学习童谣句子。)

  三、学习童谣

  1、用幼儿问教师答或教师问幼儿答的方式诵读。

  2、大家一起边拍手边诵读童谣。

  3、幼儿两两相对诵读,可用相互击掌的方法增加乐趣,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有节奏地诵读。(采用集体与分散重复、高密度练习,每一遍练习都有小小的变化,小策略让老套的方法富有了变化,音乐节奏的加入使童谣更具艺术性、趣味性,孩子一遍遍读得兴致盎然。)

  四、简单创编童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姓也编到这首童谣里去,试试看好吗?集体创编l~2次后,幼儿两人一组配上音乐一问一答创编。

  童谣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随着本土意识的抬头,乡土语言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在嘉兴方言说的标准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对保护地方方言不利,所以我们想通过"童谣"来让幼儿了解、熟悉和学会嘉兴话。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活动选的内容也富有嘉兴特色,想通过教学让孩子能对童谣和方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谣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念嘉兴童谣,感受嘉兴话的语言特点与嘉兴童谣的诙谐幽默。

  2、通过童谣,激发幼儿对嘉兴方言的热爱。

  重点:学念嘉兴童谣。

  难点:念清"洋钿用脱八十八块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中的"八"的发音。

  活动准备:

  图片;录音;小音箱。

  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一、播放童谣录音,幼儿初步感受童谣。

  1、听童谣第一遍。

  (1)、这首儿歌有趣吗?你听得懂吗?

  (2)、它是用什么话来念的?

  2、听童谣第二遍。

  你能听懂几句呢?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通过童谣的直接引入,激发孩子对方言的兴趣。

  基本部分。一、结合图片,理解童谣的含义,并学念童谣。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里?

  2、学念童谣第一、二句。

  a、(出示老伯伯),这是谁?

  嘉兴话怎么说?

  b、学念第一、二句"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

  3、(出示八宝饭),学念第三、四句"跑到北丽桥,买碗八宝饭"。

  4、(出示洋钿图谱)学念第五句"洋钿用脱八十八块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

  结合打节奏等方式,重点练习念清"洋钿用脱八十八块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中的"八"的发音。

  5、(出示大图谱),幼儿集体学念童谣。

  6、组织幼儿表演嘉兴童谣。通过图片和讲解理解童谣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念准方言。

  通过绕口令的形式学年童谣语句,感受诙谐幽默的气氛。

  结束部分

  说说你会说的嘉兴话还有哪些?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说嘉兴方言的兴趣。

  童谣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诙谐有趣的情节,能用身体动作大胆表演。

  2、尝试用其他称呼替换“奶奶”进行仿编。

  3、让幼儿懂得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指偶:小老鼠、灯台

  2、小老鼠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引题。

  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那么你们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对了,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今天老师也要用这两只手为大家表演个节目,仔细看。(教师戴上指偶,有表情地边念儿歌边表演)

  2、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印象。

  A、请小朋友说说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节目里有谁?(小老鼠)

  B、真棒,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请幼儿一起念几遍。

  C、小老鼠,来到这么高的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来)

  D、后来小老鼠想呀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引导幼儿说出:叫奶奶)那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吱吱吱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E、结果,它的奶奶有没有来呀?(没有)原来它的奶奶不肯来。(幼儿跟念数遍)

  F、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

  3、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

  小朋友真聪明,听得那么认真。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来表演好吗?(好)那我们除了用小手做灯台,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做灯台?(肩、头)表演两次,引导幼儿大胆跟念。

  4、和幼儿一起做游戏。

  哇,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灯台!小朋友我们也来学一学小老鼠是怎样偷油吃的?

  小结:小老鼠偷油吃,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向它学习,平时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用。

  5、仿编活动。

  小老鼠除了可以叫奶奶,还可以叫谁?(爸爸、妈妈、爷爷等)教师带领幼儿玩仿编的儿歌游戏。

  活动反思:

  歌曲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童谣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童谣,初步了解“声势”,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打拍子。

  2.巩固儿童打拍的稳定性,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学习童谣歌词《落雨了!》

  1.提问:“小朋友们都会说上海话吗?”

  2.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有关下雨的儿歌?

  3.有没有听过用上海话念的关于下雨的儿歌呢?

  4.听我来念一首:“落雨了,打烊了,小叭啦子开会了!”

  5.大家跟我一起来试一试。

  二、学习曲调

  1.今天,我们不仅要念这首儿歌,还要将这首儿歌唱出来,你们想不想听?(教师唱出儿歌)

  2.教师将儿歌分解,儿童一句一句跟唱。

  3.完整跟唱。

  三、打节拍

  1.打2拍

  (1)教师示范,儿童一边唱歌,一边模仿教师拍手。

  (2)教师示范不同的打拍方式,引导儿童发散思维,提问儿童:“还有什么方法?”(一拍自己拍手,一拍和邻近的同伴拍手,反复交替进行)

  (3)让儿童自己介绍不同的打拍方法,其他儿童模仿。

  (4)启发儿童除拍手外,还可以利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来打拍?教师示范(一拍拍手,一拍拍腿,交替进行)

  2.打3拍

  (1)我们还可以打一种不一样的拍子,教师示范。

  (2)儿童模仿,并让典型儿童示范并与教师的动作比较,学习在打拍中的长音停顿。

  (3)请一个儿童做柱子,教师打拍让儿童仔细观察,数一数,一共有几拍?并请儿童示范。(请一位儿童两手伸直将空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教师在这三部分来回打拍)

  (4)两个小朋友结成好朋友,互相练习打3拍。

  四、结束活动

  1.请好的小朋友示范,鼓励儿童练习。

  2.集体打拍:一次2拍的合作拍,两次3拍的合作交换拍。

  活动反馈:

  1.活动较为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大部分儿童能够在活动中几种注意力,并有兴趣参与活动。

  2.在完成3拍的打拍时,大部分儿童有较大困难,通过学习有少数儿童可以完成。

  教师建议:

  在学习打拍时现将节拍的示意图展现出来,打熟节拍后再配上童谣,儿童的掌握情况可能会好得多。

  童谣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感受民间童谣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2、对月亮的变化感兴趣,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向往。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幼儿通过观察、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月亮。

  2、物质准备:美丽的月景图、童谣PPT、图谱等。

  活动指导:

  一、美丽月景图引入,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形状月亮的美。

  “你喜欢什么样的月亮?你觉得它像什么?”

  二、感受、理解童谣、学习有节奏地朗诵。

  (一)首次欣赏,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提问:1、“这首童谣的名称是什么?”

  2、“你觉得这首童谣听起来怎么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借助PPT再次欣赏,理解童谣的内容。

  1、提问:“小弟弟小妹妹是怎样请月亮下来的?他们说月亮是什么?”

  2、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回答,并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感受月亮“圆—弯”的变化。(学习量词:面、只)

  (三)学习朗诵、尝试表现。

  1.看图谱朗诵童谣,提醒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2.分角色朗诵,并鼓励幼儿配上动作,加强童谣的节奏。

  3、师幼共同有感情地朗诵,提醒幼儿“呀、吧”等语气助词念得轻又短,增加童谣的韵律美。

  4.启发思考:“为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希望月亮是皮球、镜子、小船呢?”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

  三、拓展想象,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启发幼儿想象:“你还希望月亮是什么?”

  2、游戏“摸箱”:“箱子里藏着各种不同的月亮,请你摸一个和它交朋友,和它说说悄悄话。”鼓励幼儿仿编童谣里的句子。

  3、延伸:“月亮有时圆有时弯,它到底什么时候是圆的,什么时候是弯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并把你了解到的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童谣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所以呀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音)

  4、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童谣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习,感受两首童谣的不同趣味,初步学念其中一首童谣。

  2、能运用简单的辅助材料,边打节奏边念童谣。

  3、对趣味童谣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乌龟、小鸟)。

  2、响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两首童谣,感受童谣的不同特点的乐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两首童谣,仔细听一听,看看两首童谣有什么不同?

  2、教师有节奏地朗诵第一首童谣或播放教学cd,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听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3、教师再次朗诵童谣,引导幼儿发现每一句的后两个字是下一句的前两个字。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绕口令《花鸭和彩霞》。

  1、教师放慢速度,有节奏地朗诵童谣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幼儿发现绕口令的特点)。

  3、讨论:这两首童谣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了解童谣的句式不同,第一首童谣句式工整,第二首句式有变化,所以念起来节奏也不同;第一首是顶真童谣,第二首是绕口令童谣)。

  三、幼儿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童谣。

  1、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选择分组引导学习。

  2、两组幼儿相互欣赏所学的童谣。

  四、出示响板,引导幼儿为两首童谣配上合适的节奏。

  1、鼓励幼儿按照童谣的节奏,尝试配上合适的响板节奏。

  2、幼儿尝试进行练习。

  3、按照学习小组编排表演。

  五、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1、幼儿按组别,集体跟着响板的节奏进行朗诵。

  2、尝试加快速度进行朗诵,体验挑战的乐趣。

  童谣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个月份出产的蔬菜,初步了解童谣。

  2、学习叠词“嫩青青”“紫英英”“瓷丁丁”“水灵灵”。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各个月份出产的蔬菜,初步了解童谣。

  活动难点:

  学习叠词“嫩青青”“紫英英”“瓷丁丁”“水灵灵”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童谣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1、出示画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好看的图,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2、图上剪的是什么?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蔬菜吗?

  3、你们看这个娃娃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娃娃会很快乐呢?

  图中有白菜、南瓜、茄子等常见的蔬菜,而且还有一个快乐的娃娃,这个剪纸图表现了蔬果丰收欢快喜庆的场景。

  4、小朋友你认识什么蔬菜,你认识的蔬菜在哪个月出产呢?

  二、欣赏童谣。

  1、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蔬菜出产,为了让小朋友记住每个月不同的蔬菜,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十二月出产不同蔬菜的童谣,童谣的名字叫《十二月菜》。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童谣里都说了什么。

  2、播放童谣。

  3、提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蔬菜,在哪个月出产?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够用念谣中的句子讲出来?(启发幼儿用一月……二月……的句式来讲述)

  儿歌中讲述了十二月出产的蔬菜,一月菠菜怎么样?我们用完整的句子来说一遍:一月菠菜刚发青。

  二月写的是什么蔬菜呢?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羊角葱呢?

  三、再次欣赏童谣。

  1、我们再来听一编童谣,听一听还有什么蔬菜在哪个月出产?

  2、你还听到什么蔬菜在哪个月出产?

  3、四月韭菜怎么样?童谣中是怎么讲的呢?

  四月韭菜嫩青青,嫩青青这个词语叫叠词,后面的两个字是一样的,这样就叫叠词。童谣中你还听到其他叠词吗?

  “嫩青青”“紫英英”“瓷丁丁”“水灵灵”这些都叫叠词。

  4、家家有也叫叠词,只是它是前面的两个词是一样的。

  5、你最喜欢童谣里的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句话。

  童谣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并理解图片内容,感知童谣的语言美。

  2.在学、说、玩中,喜欢朗读童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鹅的经验

  物质准备:图片、排序小红旗、童谣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童谣。

  1.幼儿自主解读图谱。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示范童谣。

  二、梳理童谣,理解童谣。

  1.出示图卡,请个别幼儿根据内容排序。

  2.再次听童谣,验证童谣内容。

  3.幼儿看图说一遍童谣。

  三、说玩童谣,体验节奏。

  1.游戏“看图谱”说童谣。重点:帮助幼儿熟悉童谣.

  2.有节奏的趣说童谣。

  四、欣赏童谣,激发情感。

  1.欣赏不同地方的声音念童谣。

  请1—2老师来用不同的方言念童谣,给幼儿欣赏。

  2.给童谣取个名字!

  童谣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童谣内容,采用各种节奏形式展现童谣的不同风格。

  2.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童谣内容,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小鹿飞飞圆字卡、找好朋友相靠着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出课题师:小朋友又到了快乐的童谣时间了。今天会是哪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呢?请个小朋友来玩猜拳游戏,谁赢了,谁猜。猜对了,它就会现原形。放课件遮挡住小鹿,让幼儿利用猜拳游戏进行猜动物。(老师先和小朋友互动玩,再请小朋友与小朋友互动玩,最后集体玩一玩)。咕噜咕噜,嘿!咕噜咕噜,嘿!猜对啦!是小鹿。

  (二)深入课题,理解童谣内容第一部分1.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名吗?(请幼儿说一说小名),小鹿也有自己的小名,它的小名叫什么?听录音。(对了,我就是小鹿飞飞。)小鹿的小名叫飞飞。

  2.师:你们平时爱吃什么饮料?(幼儿自由答)3.师:小鹿爱喝什么饮料呢?(出图咖啡)4.师:想想它喝完咖啡会变成什么?(魔鬼)5.师:老师把它连起来说一说。(说出童谣第一部分内容)6.师:小鹿飞飞有几个字呢?(4个)7.师:那刚才老师念的时候,这四个字是哪两个字连在一起的,谁来摆一摆?

  8.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9.幼儿边念童谣边根据图打节奏。

  10.老师分别出示布、锤、剪,提问并让幼儿学一学。

  1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一玩。

  12.完整地欣赏一边课件。

  13.幼儿完整地念一遍。

  (三)玩游戏巩固童谣

  1.这里面还藏着个好玩的游戏呢?想不想玩一玩。

  2.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着玩(边念童谣边打节奏——相似石头、剪子、布的游戏)3.幼儿之间相互玩一玩。

  (四)幼儿创编童谣玩游戏。

  附童谣:小鹿飞飞小鹿飞飞,爱喝咖啡,喝完咖啡,变成魔鬼,咕噜咕噜布,我会出布,咕噜咕噜锤,我会出锤,咕噜咕噜剪,我会出剪。

  童谣语言教案 篇11

  设计思路:

  数蛤蟆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儿歌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习《数蛤蟆》让幼儿体会民间童谣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声 歌曲《数蛤蟆》

  教学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习童谣。

  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朗诵童谣。

  活动延伸: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并了解蛤蟆。

  附童谣:数蛤蟆

  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童谣语言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体验、感知童谣的趣味性,愿意并能快乐的朗诵童谣。

  2.学习并且读准童谣中发音相似的字,如:山、三;五、虎、鼠。

  活动准备:

  幻灯片、老虎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幻灯片导入活动

  1.出示第一张“森林”幻灯片,请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出示第二张幻灯片,请幼儿猜一猜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一共有几个?

  3.出示第三张幻灯片,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中又出现了谁?猎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打到老虎了吗?

  4.出示第四张幻灯片,让幼儿数一数有几只小松鼠。

  二、教师边放幻灯片边朗诵童谣、幼儿认真欣赏并倾听

  1.教师:老师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几张图片连起来,编成了一首小儿歌,取名叫《一二三四五》,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朗诵童谣,并在朗诵之后提问:

  儿歌里有谁?猎人们打到老虎了吗?有几只小松鼠?

  三、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童谣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带领幼儿朗诵童谣,注意发清相似音:三、山;五、虎、鼠。

  四、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做游戏

  请一名幼儿扮演大老虎,其他幼儿扮演小松鼠,玩《老虎捉松鼠》 的游戏。

  附童谣: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

  看见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一二三四五

  童谣语言教案 篇13

  《你姓啥》

  【活动目标】

  1、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地诵读童谣。

  2、能尝试着用发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创编童谣。

  3、感受问答式童谣的诙谐、幽默,体验用方言诵读童谣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童谣录音(用《杨柳青》音乐作伴奏)。

  2、白板图谱。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问你答”,幼儿介绍各自的姓氏。

  小朋友,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你知道自己姓啥吗?(知道)那我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我问到你的时候,你再回答我好吗?老师问“你姓啥”,幼儿回答“我姓X”。那你们知道我姓啥吗?有的小朋友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你们应该怎么问我呢?(幼:你姓啥,师:我姓吴)所以你们可以叫我吴老师!

  二、欣赏、理解童谣。

  1、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姓,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姓的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里的小朋友他姓啥?小耳朵听仔细!(欣赏第一遍童谣)

  2、提问:童谣里的小朋友姓啥呀?(姓黄)人家是怎么问他的?(你姓啥)他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姓黄)请你们连起来说一说!(你姓啥,我姓黄)你觉得有趣吗?那你们再来听我念一遍,听听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欣赏第二遍童谣。)

  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学一学。

  三、学习童谣。

  1、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一起念。

  你们真厉害,帮我把图谱填完了,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说!还有吗?(没有了)那我们再看着图谱响亮的来念一念,行吗?(行)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音乐,那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的节奏在完整念一遍呢。你们念得真不错,快表扬表扬自己。

  2、现在请你们看看图谱上什么最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问)它都用了一个什么词?(什么)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什么呢?(答)是回答问题的对不对?

  3、师:这首童谣是一问一答的,那好,我想和小朋友继续来玩我问你答的游戏,吴老师问的时候拍手问,小朋友答的时候也要拍手答,听明白了吗?刚刚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换一下你问我答行吗?(师幼互换角色)

  四、简单创编童谣。

  1、你们玩的高兴吗?(高兴)那请你们现在安静的坐好休息一下。你们念童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知道提问前一句的第一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姓也编到童谣里呢?(能)我来问一个小朋友,你姓啥?(我姓王)哦,姓王,可以怎么编呢?(把王字写出来,老师先来开个头吧,你姓啥?我姓王,接下去应该怎么问呢?啥个王?老虎王。)还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编成一首简短童谣(想)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等会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个客人老师,请他们帮你一起编好吗?但是请客人老师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邀请呢?(客人老师,我想你们帮帮我的忙,你愿意帮助我吗?)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念自编的童谣。

  客人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和客人老师说什么?(谢谢客人老师),今天我们本领就学到这,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附童谣《你姓啥》

  你姓啥?我姓黄。什么黄?草头黄。

  什么草?青草。什么青?碧绿青。

  什么笔?毛笔。什么毛?三毛。

  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年糕。

  什么年?2018年。我来向你拜个年!

  什么年?新年?什么心?开心?祝你开开心心每一天。

  童谣语言教案 篇14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

  2.感受剪纸的乐趣,愿意尝试剪纸。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剪纸作品。

  2.剪纸材料(剪刀、彩色纸等)。

  3.邀请大班幼儿进行剪纸表演。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纸表演。

  指导语:哥哥、姐姐在干什么?怎么剪的?剪的是什么?

  2.学习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1)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

  (2)学习朗诵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3.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活动。

  指导语:小剪刀还能剪出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4.尝试剪纸,产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资料链接:

  剪纸歌

  哥哥姐姐手儿巧,拿把剪刀绞呀绞。

  绞只狗,绞只猫,绞只麻雀喳喳叫。

  童谣语言教案 篇15

  设计意图:

  午饭后,小朋友吵闹声非常大,我在组织小朋友说儿歌时,发现小朋友对本地的民谣儿歌非常感兴趣,他们打着节奏、拍着手,非常高兴。其实,我园在开展特色项目研究中,我们挖掘了许多适合幼儿颂唱的,如“咱俩好”“大苹果”等等民谣儿歌,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教育意义浅显易懂,都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特选择了“板凳谣”这首民谣儿歌,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感受朗诵民谣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会仿编儿歌,。

  2、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轻音乐磁带;

  2、幼儿自制打击乐35三十五件(玻璃瓶、奶粉罐)

  3、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提问:小朋友们参加过运动会吗?运动会上都有哪些项目?(师幼讨论)

  2、小动物们也要开运动会了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教授儿歌《板凳谣》。

  (1)教师配着欢快的音乐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操作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逐一出示)

  (2)根据儿歌内容,教师提问,幼儿看图回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最先坐在板凳上的是谁?乖乖出来干了什么?乖乖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小猴参加了什么项目?小猴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熊猫出来干来了什么?白鹅参加了拉拉队,大家要去干什么?

  (3)教师请幼儿看图说儿歌。(教师提示)

  (4)教师请幼儿拍手打节奏看图说儿歌。

  (5)教师请幼儿配上欢快的音乐有节奏的说儿歌。

  2、师幼利用自制打击乐打节奏说儿歌,熟练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第一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 X X | X X | X X ||

  (2)教师示范第二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

  (3)、配音乐打节奏说儿歌。

  3、仿编儿歌。

  提问:小动物们除了参加这些运动项目还可以参加什么项目?如: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着乖乖,乖乖出来打篮球,上面坐着小猴,小猴出来……

  (三)结束部分

  小动物们的运动会真热闹,我们也一样爱运动,我们到操场上做运动吧!

  附:板凳谣

  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着乖乖,

  乖乖出来踢球,上面坐着小猴,

  小猴出来赛跑,上面坐着熊猫,

  熊猫出来拔河,上面坐着白鹅;

  白鹅参加拉拉队,大家来开运动会。

【童谣语言教案(通用15篇)】相关文章:

童谣诗歌11-17

学雷锋童谣03-28

大班语言父亲节教案(通用6篇)05-14

儿童节的语言教案(通用16篇)05-17

关于父母的童谣短文范文04-05

六一儿童节语言课教案(通用6篇)05-13

端午节的由来语言教案(通用5篇)05-18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反义词》(通用10篇)05-26

庆祝六一儿童节小班语言教案(通用16篇)05-2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