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04-21 08:22:11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⒈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的选择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法: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品

  实验室制CO2所需仪器一套、碳酸钠、大理石、浓HCl、稀HCl、稀H2SO4

  教学过程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

  引入新课 实验室如何制取CO2?

  一、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报告册”上的参考信息

  二、学生进行活动与探究

  〔板书〕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讨论

  总结:

  〔板书〕(1)理想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 化学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讨论: 补充实验: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小结: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H2SO4 =CaSO4 + H2O + CO2↑

  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大理石与硫酸的接触,反应慢慢停止了,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学生从给定的仪器(见书上111页)中选择适当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也可用其它仪器)

  讨论: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的最佳装置(见书上111页、图6-10)

  〔 板书〕(1)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展示实验装置

  讨论:⑴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⑵锥形瓶能否用别的仪器代替?

  小结: ⑴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用长颈漏斗时,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⑵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广口瓶、平底烧瓶等玻璃仪器代替(展示实 验装置)

  提问:实验室里如何收集CO2气体?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板书〕(2)气体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板书〕三、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总结:

  〔板书〕1.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板书〕2. 验满方法 ── 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已满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板书〕3. 检验方法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四、比较与归纳

  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见书上110页、活动与探究报告册

  本节课小结: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课堂练习

  P112第1、5题

  家庭作业

  (1) P112第2、3、4题

  (2)写出探究活动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2

  一、教学设计思路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筑一幢大楼,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真正的建筑师应该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为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教学活动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前,师生利用生活废品自制教具,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大额班实验仪器不足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中,让学生收集、整合实验室制取O2的有关信息,推理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再结合思路设计CO2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验证、验满CO2,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究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后,让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知识再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参加班级展览,将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成为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二、教案

  课 题 CO2制取的研究

  授课人

  学 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进行CO2制取的探究实验;

  2、通过探究,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原理、装置和操作;

  3、了解CO2的部分物理性质,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CO2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

  1、讨论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检验CO2的方法。

  难点

  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设计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法

  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注射器、胶头滴管、火柴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二、探究内客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观察记录:

  结论: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2)验满方法: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现象为: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4

  一、教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二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装置的确定。是教材中继氧气的制取后,关于气体制备的第二个实验,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总结思路和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学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对于探究性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加上前边通过学习氧气的制备已经了解了关于气体制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有能力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初步学会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比较,区分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及装置选择的整体思路的把握,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观察发现法、对比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猜想假设法等。并通过使用投影展示氧气制备装置的图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后边运用视频动画和教师演示使检验和验纯的操作更具体形象。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中我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运用“冰川融化”、“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热点话题,回到生活中我们所关注的环保方面,引起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了解和认知,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讲授。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作为学生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的线索。

  1.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在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试管四支、试管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让各个小组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老师巡视指导不正确的操作。对于线索的提示,能够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制备的原理,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老师再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总结、梳理,确定最佳方案。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分析排除其他方案的原因。充分尊重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的确定

  运用投影仪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组织各小组讨论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构成、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收集方法等。然后根据学生观点,老师进行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构成,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到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考虑是否溶于水及密度与空气的对比。

  (2)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比较

  设置表格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装置和反应条件,通过填写表格让知识更加明了,有助于从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迁移到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中来。让各小组动手组装,确定最佳方案,由小组代表分别说明,解释原因。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的技能。

  (3)设计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教师对于B组作为典型代表集体讨论分析两组装置,确立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各组意见的融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最后确定选择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装置。并对制得气体是否是我们所需,提出质疑,提示学生需要进行检验。

  (4)检验气体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学生明白制备原理与装置特点的关系后,组织学生亲手做一做这个实验,对前面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这时老师可巡视指导和纠错。老师对排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做进一步分析,作为知识的提升。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反应开始有气泡产生,然后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总结原理,点明硫酸钙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发生。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实验后总结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研究,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说明想法,老师补充总结:

  (1)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条件,选择药品。

  (2)确定采用的实验装置。

  (3)验证制取的气体。

  布置课后讨论习题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有哪些缺点,主要考虑浓盐酸挥发的特性,增强学生对浓盐酸的了解。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5

  一.设计理念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制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鲁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1个学时完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希望在课堂上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方法。

  2.能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实验能力。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并增强合作与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分析和探究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归纳实验室制备一般气体的.规律

  (六)解决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节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猜测、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探究性。使同学们在实验中对制备一般气体的规律得以归纳,从而突破了难点。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学法

  本节课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与实验、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教师的教法: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学生的学法:猜想与假设 、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实验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教学媒体

  教具:教材,多媒体,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和收集装置及药品12套。

  学具:学案,教材,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设计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展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展示一瓶可乐。同学们,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份礼物,祝大家“百事可乐”。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可乐,这里面有气体吗?是什么气体?

  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是二氧化碳气体。

  1、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来引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让其顺乎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状态中。

  合作探究

  交流共享[展示]:莫纳罗来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出问题:

  ①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

  ②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③1960——1990年,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学生合作探究并分组讨论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是否平衡,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交流共享,得出

  二氧化碳含量在逐年增加的结论。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的能力。

  知识应用

  情感升华视频播放《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引导学生从化学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用化学视角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设计思路

  合作探究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提出探究课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

  第一阶段:反应原理

  总结曾经学过的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讨论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第二阶段:制取装置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从中得到启示。

  利用多媒体学生分组讨论所选仪器能否达到目的。

  第三阶段:分组实验

  根据小组设计方案,利用所给实验器材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第四阶段:知识拓展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你能否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制取规律。

  学生踊跃发言,师生讨

  论总结,水到渠成。

  学生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装置草图,讲解原理,教师给予评价。

  学生动手实验。

  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而后假设,近而实验,推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体验探究过程,经历挫折,克服困难,实现成功。

  系统小结

  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小结,达标练习。学生小结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体系,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课后延伸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但我们的认识还是肤浅的,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物质变化的可疑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探究去寻找答案。设置悬念,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七.板书设计

  八.设计说明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教师“讲”占用的时间要适中。

  教师占用时间多,学生的交流讨论就不可能充分,表达不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不能激励起学生的探究激情。教师占用的时间也不能太少,没有必要的引导和分析,学生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探究过程就可能散。

  (2)教师“演示”要适量。

  老师做的实验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就少,自己获得探究结果的可能性就小,体会不到“发现”化学规律的乐趣。因此,教师示范、引导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3)教师的“帮助”要适度。

  探究中点拨恰当,既不能处处都“帮助”,限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又不能完全失控,任凭学生随意活动,要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诱发成就感。

【二氧化碳的制取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07-21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03-26

《制取氧气》教案03-14

制取氧气教案03-12

制取氧气教学心得09-2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06-27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05-08

公开课教案08-28

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