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2-04-16 10:10:27 教案 投诉 投稿

【推荐】水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水教案集合10篇

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 体验探索水秘密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

  3、 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

  4、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

  玩偶、卡纸、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积木、纸船。小鹅卵石、汤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别放着一勺(白糖、盐、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是透明,可溶解,会流动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宝贝们好!今天熊妈妈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走过这条小河就是熊妈妈的家。熊妈妈请宝贝们帮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我们经过小河的时候仔细观察,待会儿告诉她。

  二、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

  1、经过小河时看见了水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

  2、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猜猜,泥沙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或者还有其他的东西)

  3、到底藏了什么?水里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泥土里的东西不能看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小结:呀,你们真聪明,你们发现水的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们几个礼物,你们放到水里,再告诉我发现了什么?宝贝们,白糖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盐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芒果粉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东西在水里不见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来告诉你们,溶解。我们又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现在把乒乓球放进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乒乓球动了)

  小结:你们可真厉害,我们发现了水的又一个秘密,水会流动。

  三、总结提升,体验快乐

  1、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三个秘密。水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发现水的`秘密吧!

  相关信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 ,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不足之处:

  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动应该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发现,没有亲自尝试,所以会有些遗憾。

水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中水的利用

  二、活动具体目标: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节约一滴淡水,成了保护淡水资源的有效方法。

  1、我以“中水的利用”为科技教育主题,以独特而新颖的方法,开展保护淡水资源活动。

  在“中水的利用”科技教育活动中,我将运用Intel未来教育理念。Intel未来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摸式,它十分重视融合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同时,Intel未来教育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科技教育活动方式上,教师应转变专制式的方式为民主式的教育方式,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和问题,这就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创造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时间和机会。

  2、走进社区、走入社会,了解水资源的概况及中水(处理后的二次水)的利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倡议、回访的活动,以独特的“淡水循环利用”做为研究内容,学生兴趣浓厚,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品质。

  三、活动方案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活动人员: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中水的利用》是我校科技活动之一,在XXX污水处理厂的领导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五、六年级全体师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入社会,了解水资源的概况及中水(处理后的二次水)的利用。在调查、走访、倡议、回访的过程中,同学们与水沟通、与水交流,迸发智慧的火花。并提出倡议行动,利用中水为家乡献计献策。

  2.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以我的课题成果《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同时,以英特尔未来教育问题框架为主要研究线索,十分重视融合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转变专制式的方式为民主式的教学方式。

  主要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

  如何保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单元问题

  你对中水的利用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内容问题

  (1)什么是中水?

  (2)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多少污水?一年约处理多少污水?

  (3)中水能饮用吗?

  (4)这些中水是否得到合理的利用?

  3、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准备阶段

  (1)、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电子作品的'制作。

  (2)、学生能快速浏览网页,搜集信息,并能下载图片、文字及网页。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 收集资料活动时间:两周

  (1)教师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如何保护地球上淡水资源?”介绍活动主题。

  (2)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明确单元问题:你对中水的利用有哪些合理的建议?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通过对所选择的内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 实际探究活动时间:两周(1)污水处理厂现场考察:了解污水的主要来源、年处理污水量、中水排放及中水的再利用情况,解决内容问题。

  (2)学生参观中水利用的实验区(河口稻田)。

  (3)考察周边地区需要中水情况。

  调查周围较大单位(如疗养院、洗车场、宾馆、养殖厂等)用水情况。

  (4)实际探究,解决单元问题

  实验1:中水对于车辆的冲洗有无负作用;

  实验2:中水能否淡水养殖;

  实验3:中水能否发电。

  第三阶段:制定方案真情呼唤活动时间:两周

  1、小组讨论,制定中水利用方案。

  2、利用信息技术课,学生把活动考察过程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

  3、把优秀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发布在学校校园网。

  4、再次走入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倡议行动。

  4.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这次活动可能出现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活动时间的调节方面。2.学生的调查活动可能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3.学生在表达活动结果上可能出现问题。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计划采用如下几个策略:1.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活动。2.利用学校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和有关单位进行事先协调3.做好活动计划,把活动程序纳入日程。4利用授课时间,讲授有关的网络知识。为资料的查询和活动结果的表达奠定基础。

  5.评价标准。活动结束后,查看学生搜集的关于水资源的现状和利用的资料,查看学生的调查记录,走访记录和学生的活动报告,展示学生围绕中水的利用问题所制成用以宣传的软件资料,作为评价内容。

  6.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知识方面:学生根据单元问题的内容,收集、整理有关地球上水资源的资料及调查污水厂的中水情况;通过了解水资源概况,参加利用中水的实践活动,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自己主动探究出如何合理利用中水的建议。

  能力方面:通过《如何合理利用中水》的探究,学生形成了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潜能。

  情感方面: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到周边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五.活动基地:

  污水厂占地面积8.2公顷,主要处理大量生活用水,污水厂20xx年年进水量达到1032万吨,夏季日进水量最高达8.95万吨,冬季最高日进水量1万吨左右;这些处理后的中水不能成为饮用水,95%排放到大海,只有5%用于洋河口稻田灌溉以及污水厂院内灌溉草坪和莲花池养殖等。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水可以发生变化。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幼儿自愿参加

  活动准备:糖、盐、果珍饮品、汽水、调料、凉白开水、水杯等

  在探索实践中,使幼儿发现水的味道是可以变化的,并发展幼儿的味觉。

  一、给每名幼儿一杯水,请幼儿尝一尝,闻一闻,水有什么味儿?

  二、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请幼儿将水变得有味道。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材料。

  三、请幼儿闻一闻自己的水有什么味儿?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并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四、请幼儿给自己的.好朋友,调配出一杯好喝的饮料。培养幼儿的爱心。

  孩子对水的味道可以说从很小就开始尝试了,但他们的经验还只是停留在各中果味汽水上。这次活动让幼儿对各种可以融于水的调料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不仅是喝出水里的各种味道,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各种溶剂在水里融化的过程。从轻松的游戏中掌握科学知识是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程。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科学活动,体验和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2、能运用工具搬运水,感知水具有流动性、水会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形态等特点。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水盆(装上约2/3盆的水)、大水桶、没底没盖或扎有许多洞的矿水泉水瓶、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瓶盖、布质疏松的小布袋、各种扎有大小洞的小包装袋、海绵。

  (2)皮筋、剪刀、胶布、毛巾、拖把,记录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和瓶子,水管,塑料布等。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双手抓不住,用嘴存得住。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谜底:水)

  2、出示各种盛水工具,引发幼儿猜想。

  师:我们用手抓不住水,如果想把大水盆里的水运到大水桶里,有什么办法呢?"

  (1)两两交流:我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出示各种盛水工具。

  师:"这些工具哪些能帮助我们把大水盆里的水运到大水桶里?"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师:"用这些工具来运水,看哪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运水最快?"

  (1)提出活动要求一桌一组玩运水游戏,与他人合作,不争抢工具。

  小心不要把水撒到身上。

  实验完工具要放在规定的位置,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

  听到音乐结束实验。

  (2)幼儿实验。

  引导幼儿记录本组所用的运水方法。

  4、交流讨论

  (1)请各组派代表介绍运水方法。

  (2)提出质疑并讨论:为什么有的组运水的速度比较慢?

  (3)教师小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运水的工具有洞,运水的时候水会从洞里流出来。

  5、引发问题,拓展幼儿探究师:"可以怎样改造这些漏水的工具,使我们在运水的时候不把水洒在地上?"

  (1)小组讨论:可以怎样解决漏水问题?

  (2)小组改造漏水的工具

  (3)开展运水比赛,教师重点观察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效果。

  (4)交流分享:你们组是怎样解决漏水问题的?

  (5)教师小结:运水时要选用没有洞或缝隙的工具,或者将洞或缝隙堵住,水就不会流出来了;不要装得太满,否则容易将水洒出来;有适合运水工具和办法,要耐心细致地去完成,才能把事情做好。

  活动反思:

  通过让孩子们猜测、尝试来验证哪些东西能够搬水,哪些东西不能搬水,目标的达成比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边玩边思考,在玩水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逐一尝试,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地位,使幼儿在玩的同时了解一些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知识技能。

水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2、讨论:为什么水的形状会改变?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3、再现试验证实“水没有形状”。

  4、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运用自己带的'容器装水互相观察水的形状。

  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当容器变化了,水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三、帮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2、老师实验?同种大小容器?不同种容器装水。

  小结:原来比较多少时,要将水装入同种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没有形状外,它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水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尝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适宜于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3、了解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索欲望,在动手中动脑。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各种运水工具(瓶子、杯子、漏斗、有孔的'瓶子、勺子、碗、汤匙、茶叶罐、海绵、洗碗巾、毛巾),人手一块围裙、雨鞋、袖套。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运水工具,对水的流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徒手练习,激发兴趣

  1、师以问题引入活动,提出第一次的运水要求:

  ⑴运水时要很小心,尽量不让水漏出来,看谁最棒。

  ⑵不要把水泼到小朋友的身上和脚上。

  2、幼儿尝试徒手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3、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用手运水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捧起来的水能不能全部运到森林里去呢?

水教案 篇7

  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图与文的比较、对照、串连,培养学生从观察想象到语言组织,从图像感受到文字表达的转化能力。看图学文教学中,教师手中有两份教材,一份是直观的,但又是静止的图像;一份是文字的,具有时间跨度和人物活动的文章。两份教材表达的是同一件事物,又各有特色。如何发挥这两份教材的作用,使之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认为注意“看图”、“学文”的“虚”与“实”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以小语六册第十七课《送水》为例。这一课的图是在麦收的田野上,两位小学生送水的图景。文字则分为五个自然段,依次写了“丰收的麦田”,“割麦”,“拾麦穗”,“送水途中”,“水来了”五个内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教材表现了以下几种虚、实关系:

  1。从两种教材的对比来看,图为实,文为虚

  从图来看,如果把图画画出来的景象一一描述出来,只要观察得仔细是不难的。例如:蓝天、白云、树、麦田,送水者的衣着、用品,割麦者的模样,人数,拾麦穗小学生的形态等等。如果让一个学生站在地头观察,他也很可能会仔细地把所见一一列举出来。而文则相对是虚的。文章并没有把图所画的东西全部写下来,而只是选取了其中与丰收有关的一部分,重点放在对送水者的描写上。这样,如何处理图的实和文的虚是教学中的第一个关系问题。

  2。从图、文的各自特点来看,各有不同的虚和实

  图虽是没有时间跨度的图像,但是在观察时我们决不会把它看成是静止的瞬间,因为我们以自己的生活体验补充了图象的时间性,自然而然地使图像所表达的东西形成连续的活动情景。因此,从图本身来说,其特点是实中有虚,外实内虚。也就是说,虽然图表面上是直观的,但实际上却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景象、气氛、意境,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而文呢?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相对于图它是抽象的、虚的。然而,由于文字可以表达有时间跨度的事物,因此它可以说出图所不能画的东西。所以,文的特点是虚中有实,外虚内实。这样,如何处理图的实中有虚和文的虚中有实,就成为教学的第二个关系问题。

  那么怎样解决上述两个关系呢?我们感到必须抓逻辑思考和想象这一环,带动合理的观察和描写两头,请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①无论是图还是文,要认识教材所表达的内容都必须通过逻辑思考和想象这一环。

  因此,逻辑思考和想象是连接图和文的纽带。如果学生对图的观察所引起的逻辑思考和想象,能够与通过阅读所引起的逻辑思考和想象大致吻合,那么学生在思维观念上就基本实现了由图到文的过渡。当然具体的想象可以各有千秋,但图与文的基本逻辑和想象的要点应该是一致的。所以,看图学文要抓住逻辑思考和想象这一环,一方面通过图的观察,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合理地想象。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文字的学习,引导学生领会文字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使想象符合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逻辑,不致离题太远。如果我们抓住了逻辑思考和想象这个环节,学生就能逐步形成由图到文的能力,把自己对画面的观察所得到的认识变成文字。

  ②看图学文的逻辑思考和想象必须接上两头。

  其一是合理的观察。只有合理的观察才会引来合理的.逻辑思考与合理的想象。其二是合理的描写。只有合理的逻辑思考和想象,才可能有合理的描写。所以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从观察到思考和想象,再到描写的过程是由实到虚又到实的过程。以《送水》为例,在指导观察时,应按先整体后部分原则进行。可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对图总的印象,再分别从景色来看:蓝天、白云、金黄的麦浪;从人物来看,送水的,割麦的,拾麦穗的三组人。从画面重点来看,是送水者。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图的总的认识:在麦收季节,村边的麦田里两个女学生为抢收麦子的人们送水。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使学生逐步展开合理的思考和想象。如对丰收麦田的想象,对麦收情景的想象,对孩子们拾麦穗情况的想象,对送水的女学生送水过程的思考和想象。其中以送水过程的想象为重点。在指导思考和想象中既要注意思考的逻辑性,又要让大家展开丰富想象,不必束缚太多。接着,教师要采用对照的方法把课文的语言与大家的想象对照,使逻辑思考和想象合理化。把重点突出出来,把逻辑完善起来,把想象和事件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把静止的图画演化成为具有时间跨度、合乎情理的故事。然后是摹仿练习,让学生参照范图范文,进行看图写文,文字扩写,改写等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把看到的事物,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看图写文是一种很好的作文练习形式,在教看图学文的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使教学真正落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这个实处。

水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 水是会流动,水还可以溶解一部分东西。

  3.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清水,金鱼,米可溶于水的材料若干,不溶于水的材料若干。

  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

  活动过程: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二、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2、溶解实验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红糖,沙子,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红糖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红糖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味精,咖啡,阿莫西林冲剂。)

  引导幼儿保护水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时刻要为幼儿的探索认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物质的性质。(.来源.教案网)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幼儿从亲身体验中,对水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实验者”,知识在孩子们的实践中自然就形成了。

水教案 篇9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

  实验准备:药品: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明矾肥皂水,活性炭,

  仪器:烧杯、漏斗,玻棒,滤纸、铁架台,铁圈,烧瓶,酒精灯,冷凝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展示: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

  讨论: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A:河水较浑浊,而其他水较澄清。

  B:自来水与纯净水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过渡:自然水怎样才能变成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的'净化。

  2、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讲解:通过自来水厂净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水中的杂质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

  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板书)

  1、静置(板书)

  [演示实验1] 将一杯泥水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水中杂质沉到水杯底部,上层水较澄清。

  提问: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水杯底部而水特别澄清吗?

  回答:不一定,这与时间长短有关,与杂质种类有关。

  [演示实验2] 在泥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

  现象:静置的时间更短,上层水更澄清。

  说明:明矾有吸附作用,明矾溶于水后产生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过滤(板书)

  多媒体展示:过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总结:过滤的注意事项是:一贴二低三靠。

  学生活动:活动与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活动情况,适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力争使每个小组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活动:各组派代表陈述实验结果。(略)

  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

  第二课时:

  二、除可溶性杂质(板书)

  1、吸附(板书)

  回忆:在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曾说到“活性炭吸附池“,这个池是做什么的?它起到什么作用?

  [演示实验3] 往一杯带有红颜色的水中加入少量活性炭。

  现象:红颜色褪去。

  讲解:活性炭吸附池也起到除杂质的作用,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它可以除去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带颜色的小颗粒、气味等。

  提问:经过静置、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相当澄清,所得的水是纯水吗?

  讲解:经过静置、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相当澄清但所得的水不是纯水经过这些手段后只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异味,但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

  介绍:硬水和软水(板书)

  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提问:硬水和软水有何区别?

  [演示实验4]:取两只烧杯,分别盛有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分别加入这两只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盛软水的烧杯出现了非常丰富的泡沫,而盛硬水的烧杯中则没有泡沫出现,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提问:硬水有哪些危害?

  回答:略

  提问:如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让它变成可供我们使用的软水呢?

  讲解: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就可以使硬水变软水。

  思考:软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讲解: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也可降低水的硬度,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设问: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呢?

  2、蒸馏 (板书)

  [演示实验5] 蒸馏硬水,并检验蒸馏后水的硬度。

  现象:实验后得到的蒸馏水硬度较低。

  总结:可见通过蒸馏,,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思考:通过学完本节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谈谈

  回答:略

  总结:略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1、昌平练习册

  2、自制简易净水器

  3、除去家里荼壶、热水瓶、烧开水的壶等底部的水垢。

  课后反思:

水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讨论、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特性。

  2、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并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珠),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绿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3、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珠。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二、实验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4、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师小结: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以后看到有污染水的现象要告诉别人怎样保护水,让所有人都知道保护水的重要性。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水之歌,水之思》教案06-23

《奇妙的水》教案02-05

水好玩的教案01-21

神奇的水教案01-27

奇妙的水教案01-17

《水的游戏》教案02-07

我与水教案02-27

水的变化的教案02-23

水的游戏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