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

时间:2022-03-28 09:03:05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荷花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荷花教案合集十篇

荷花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语。揭示课题。观察图画。带入情境。自学课文。自学讨论。理清层次。讲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阅读。教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节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

  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自学课文。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花

  我去看色彩美

  看着美冒露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爱

  风过了

  看着

荷花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1课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读文章,想画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

  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第1,2自然段。第2课时继续学习第3—5自然段,背诵全文,总结全文。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二.教法

  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法:

  1.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以“情”为线,进行设计的:

  (一)。在激发动机和初读课文中——入情

  新课启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3.而后,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初读课文,除了扫清生字词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

  A.自渎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样写?c.“蓬”“骨”的结构。

  B.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了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象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读后,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有的()。让学生填写。

  抓住这三句具体写荷花的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让学生看图说出与图上荷花相对应的句子。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是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与原句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字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字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读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4).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在第二段读美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示图片: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导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白荷花()。要求补充完整。使学生巩固所学。

  (四).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在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此时,学生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课外练习

荷花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荷花淀》,学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案-《荷花淀》。

  2.体会景物描写烘托氛围,使情与景自然融在一起。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席篾(miè) 奔(bēn)

  2.内容主旨

  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走了”),夫妻话别。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①个层次(“月亮升起来”到“丈夫还没有回来”),写水生嫂在月夜编席,等丈夫归来;第②层(“很晚”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水生夫妻话别;第③层(“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写水生嫂和乡亲们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探夫遇敌。这部分也可分成三个层次。第①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第②层(“到了马庄”到“又唱起来了”),写她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复杂心情;第③层(“她们轻轻划着船”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她们遇敌后,巧妙、勇敢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助夫杀敌。第①层(“她们向荷花这里摇”到“不久”),写妇女们在荷花淀与丈夫巧遇和游击队伏击的情况;第②层(“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写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层(“这一年秋季”到结尾),概述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

  这篇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诗歌般意境展现战争时代人物心理,社会风貌,作为小说,可称为别具一格,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荷花淀》》。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说不追求离奇的情节。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采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操。

  3.写作手法

  ①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作者没有介绍她们的相貌、姓名,但是她们勤劳、纯朴的本质,她们爱国、爱家、爱亲人的真心都跃然纸上。文中话别一场是最精彩的,作者用自然、真实的语言表现出水生嫂,这一农村妇女的大义。胜利歼敌后,妇女们与民兵战士的一场对话也很有代表性。战斗胜利了,水生没有对妇女们说一句话,而是奋力去追那盒饼干。然后吆喝着说“出来吧,你!”“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当小队长询问他,这些妇女是不是他们村的时,水生仍没好气地说“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语气比前一句强调得多,但不满与批评的情绪溢于言表,但就在这一句好似轻视的话语后,水生将那盒饼干丢在女人们船上。这处对水生的言语、动作描写,将他积极上进,以战事为重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但同时那丢饼干盒的动作,又真实地勾画出一个细腻,深沉,热爱亲人的血气男儿的形象,这形象让人感到可爱可敬,又真实动人。

  ②景物衬托了全文的气氛,也烘托了人物性格。

  文中多处景物刻画,将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尽言纸上。文中还有多处细小的景物描写,如妇人们划船探夫的路上有一段对菱角的描写“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一处写得嫩小,又充满生机的菱角,给人一种平静又安祥的生存的快感,与当时妇人们欢乐、期盼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的氛围,但紧接着就是遇敌的紧张。文章有张有驰,很吸引人。

  【重点语段研读】

  课文开篇,夫妻话别一场。

  文章开篇描绘是一幅美妙的月夜编席图,在银白的月光下,一位俏丽的小媳妇坐在洁白如云的席子上,手指灵活地编动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这幅图画是如此静谧、安祥,让人无法忘怀,生活的美好,家乡的美好,亲人的美好,这一切却又偏偏发生在生死话别的时刻。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就深深唤起读者对祖国、亲人的热爱之情。就在这恬静的月夜,水生夫妻话别。这一场话别中有一处很精彩的动作描写,水生没话找话地搭讪了半天后,终于小声说出了重要的话“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串动作描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生嫂内心复杂的、又激烈的感情,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离开丈夫,尤其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他关心国家的危难,水生嫂是深知丈夫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虽未说一句话,但这位妇女内心的爱、内心的焦虑、内心的豁达都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解题指导】

  参见【课文解析】和【重点语段研读】。

荷花教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荷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领会和分角色的朗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2、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主题作深入理解。随着文学评论日益成熟,人们对《荷花淀》有了多元的解读,教师可引入各种观点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

  3、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主题作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思路设想:

  1、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刻画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

  2、文学鉴赏采取“引疑-议疑-释疑”方式。

  3、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时间:两课时,90分钟

  课前准备:

  1、布置预:

  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含蓄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课45分钟

  新授内容:大屏幕显示

  1、白洋淀风光图

  2、作者孙犁的图像

  3、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介绍作者孙犁和他的创作作品及风格。

  孙犁,(1913-20xx),其原名孙树勋,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一个作家群,被称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作者“七七”事迹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这时还只有二十多岁。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孙犁同志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二、检查预:(学生回答)

  1、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复述课文主要故事情节)

  2、标题:①夫妻话别②、探夫遇敌③助夫杀敌故事情节:

  3、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三、重点讨论:

  (一)赏析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完成教学重点)

  1、听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了……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并思考:

  ⑴、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⑵它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⑶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鉴赏讨论:讨论明确:

  ⑴、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

  ⑵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⑶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体现了她对家乡的爱。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小说环境中的自然环境)。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的形象。

  ③、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3、朗读再品味:

  (二)、鉴赏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明白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刻画人物性格,完成教学重点)

  1、朗读“夫妻话别”一节中的对话描写,思考问题

  ⑴: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三层: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

  2、鉴赏讨论:

  ⑴、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舍不得丈夫离开。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所以,这是一种责怪的口气。

  ⑤、“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阻拦,在“小家”和“大家”发生矛盾的时候,她选择了“大家”,说明她能顾大局。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这是她的顾虑。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顾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质。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3、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4、作用:a:反映人物的心理,思想变化和性格;b:发展故事情节,交代事情经过。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有侧重地赏析了小说《荷花淀》里的三要素,详细分析了“夫妻话别”中的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课(45分钟)

  五、练:(学生朗读,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一)、认真阅读小说发展的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答:这一段对荷花淀中午风光的描写,为下文突现险情作铺垫,也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里展开,还暗示了妇女们最终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了她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用对话、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妇女们对各自的丈夫爱“恨”交加有很担心、牵挂的复杂心情和羞涩的神态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答案:B

  (三)、课文助夫歼敌部分的对话突出他们的什么性格和心情?(学生分角色读后回答)

  答:写了妇女们在遇敌紧张的情况下巧妙摆脱敌人钻进荷花淀的机智,在淀里遇到各自丈夫的喜悦,以及在淀里助夫杀敌的勇敢,最后获胜的喜悦、乐观。

  (四)、小说结尾的三个句子说明了什么?对文章中心起什么作用?

  答:说明了她们参加保家卫国战斗的愿望得以实现,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六、情节结构: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归途遇敌(39-51自然段)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也是结局)

  1.在荷花淀巧遇丈夫,与夫杀敌(52-73自然节)

  2.妇女们成立了抗日游击队。(74自然界)

  七、板书:

  荷花淀孙犁(孙树勋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派”)月(皎洁)席(洁白)构作景水(银白)成清新用展现精神面貌雾(薄)提供活动背景物风(清新)宁静为情节展开作铺垫花(新鲜香)追问体贴、温柔对机敏、稳重

  1、反映人物的心理,赞同顾大思想变化和性格。

  2、交待事情经过,应嘱吃苦耐劳发展故事情节。

  勇敢故事情节:

  开端:夫妻夜话

  发展:探夫遇敌

  高潮、结局:助夫杀敌,成立抗日妇女队伍。

  人物性格:

  1、水生,抗日游击队组长,积极参军抗日,勇敢、坚强、乐观、爱家爱国

  2、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抗日妇女,勤劳、识大体、不拖丈夫的后腿、勇敢、坚强、乐观、爱家爱国

  八、总结

  环境诗化——恬静纯美。

  情节淡化——不离奇、不曲折。

  人物虚化——无姓名、无肖像。

  孙犁作品的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荷花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九、作业

  课后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老师辅导更正。

荷花教案 篇6

  一、听写生词,复习导入。

  1、老师与同学一起听写(在家里已复习好的同学给大家读词)。课下请会默写的同学督促写错字的同学修改(个别字重点强调)。

  2、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说出不懂的地方。

  二、学习文章,品评语言。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于海洋:“莲蓬”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后齐读。结合课文插图解释“莲蓬”意思--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王政勋:“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朗读后做动作理解。

  李泽齐:就是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你理解的不错。仅仅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吗?

  李晓然:在地面上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也可以。那么这两个同学的意思合起应该怎么说?

  李西:就是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做做这个动作理解一下这个词。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巡视后没有再举手的了。)你感到哪些地方写得优美?

  金起明:开始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通过这一段描写,我觉得作者被眼前美丽的荷花迷住了,他也想变成一朵荷花,加入到里面。”

  师:你说得真好!可从你的语气中,你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没有?(没有。)你再试读一遍好不好?(练读,较有感情。)通过他刚才的阅读,你们被这美丽的荷花迷住了没有?(没有。)。嗯,请同学们闭上眼,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画面。

  生:老师读完后,睁开眼学着老师的语气练习朗读课文。

  师:谁能告诉我,假如你是一只蜻蜓,清早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会告诉它什么?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从这么美丽的荷花脚下游过时,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想象的真丰富!我想你肯定是被这一池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作者为什么会被荷花陶醉?除了你们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好外,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

  呼文妍:“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这一段,我看出作者写荷花的样子非常详细,就好像我们也看到了一样。

  毕凯鹏:这段话里作者把荷叶想象成了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感情练读一下这一段。一会儿咱们要合上课本画一画这一段中荷叶、荷花的样子。(学生练读课文。)

  师: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分别画出文章中作者所描写的.荷叶及三种荷花的样子。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生:开始画画。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排出顺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读出荷花充满活力的语气)。

  师:这么美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势,所以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是了不起。”谁能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想象,具体说说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徐海歌:这一池荷花长得很旺盛,有生命力,像一幅画。

  师:你理解的不错。还有吗?请同学们想想:荷花先从花骨朵,长成展开两三瓣花瓣的样子,最后再全都展开,并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荷花的绽开过程也就是什么?

  毕凯鹏:荷花绽开的过程就是它的成长过程。

  师:说得真好!叶圣陶爷爷和某些同学一样,思想爱开小差。不过,个别同学在课堂上是胡思乱想,他是被眼前美丽的荷花陶醉了,所以,想做一朵荷花。下面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遍课文,仔细体会、想象一下荷花的美丽。

  生:自由朗读课文。(剩余几分钟时间背诵)

  自评:

  通过和其他老师探讨和学习网上的一些教案,现在上课终于又有了一点儿眉目。鉴于孩子们记挂着要去看电影(第二节课刚下就站队),所以,课堂效果感到不错。下午教研活动观看了靳家言老师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感到又受益匪浅。看完后再叙吧。

荷花教案 篇7

  一、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二、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三、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四、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刘卫)

  教案点评:

  1.安排两教时。

  2.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3.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

  4.利用多媒体音像带,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写出故事梗概。

  探究活动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何宗弟

  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偏重理科,大多逻辑思维较强,而形象思维较弱。他们长于判断、推理、证明,思考问题条理清楚,而不善于描写想象,不善于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对于一个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来说,两种思维应均衡协调地发展。这样,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猜读续写是开发和增强形象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猜读就是阅读语文课文的部分内容后,掩卷沉思,猜测、推断其后的内容;续写就是对猜读的结果整理加工,形成文字,接续在阅读部分的后面,使前后两部分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篇新文章。

  猜读续写活动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课文。选出的课文从文体上说可以是小说、戏剧,也可以是散文、就事论事的议论文;从内容上说应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有猜头、有写头;从语言上说应是比较通俗、浅显的。总之,所选的课文应和学生的认识和语言水平相接近。

  例如,高二时,我选择孙梨先生的《荷花淀》进行猜读。《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时期的历史,学生一般比较熟悉,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从电影、电视、小说、课堂及大人的口里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不少情况,而且该小说语言朴素平实,适合作为猜读续写的原材料。

  第二步是确定阅读的文段(猜读点即含在其中)。阅读的文段一般在篇首,也可包括篇中,应能开启后文,启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文思。

  学习《荷花淀》时,我们确定该文第一节开头到第16自然段(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到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为第一个阅读段。第二节开头到第23自然段,即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快摇!为第二阅读段。这两段都提出了矛盾和情节发展线索,为猜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为想象的展开准备了广阔的天地。

  第三步组织猜读和续写。读是猜的基础和前提,是走进阅读段中去,写则是猜的提高和完成,是从阅读段中走出来。

  猜读前要补充文章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明确的猜读要求。

  猜读《荷花淀》前我们先向同学介绍了孙犁小说的特点、该文的写作背景,并补充说明了水生家庭的构成情况。猜读时我们要求学生猜想水生嫂听了水生报名参军的话后产生了哪些思想活动,做出了什么反应,故事情节将如何发展,然后把猜想的内容整理成续文,接续在阅读文段之后。猜读时同学头脑中可能出现多种方案,可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方案,而把它形成文章,还要经过反复推敲、加工,作文字上的处理。由于选文对路,可猜性强,同学的文思被激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续文。对于水生参军的事,有的写水生嫂满口豪言,全力支持;有的写水生嫂感情复杂,又想支持,又怕出事;有的则写水生嫂坚决反对,吵架怄气,最后水生不得不把老爹搬出来做水生嫂的工作;当然也有和课文的写法接近的。对于归途遇敌的事,有的写几个妇女把船摇到水道狭窄处,弃船而行,鬼子大船过不去就跳下小船来抓花姑娘,妇女们潜水过去掀翻小船,不识水性的鬼子全部落入水中淹死;有的用了误会法,说追来的鬼子并非鬼子,而是水生他们装扮的,原来他们要去执行一项任务;有的则写妇女们潜入水底,设法凿破敌船,鬼子随船沉入水底;还有的写水生嫂掩护几个妇女脱险,而自己光荣牺牲。当然也有和课文处理方法相近的。

荷花教案 篇8

  1、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品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而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3、通过诵读《荷花》,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经典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

  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花的,请你好好读读,并且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一抄,再选一两个写一句话。

  吐蕊 凋零 枯萎 秀丽 瑰丽 素雅 红艳

  含苞欲放 亭亭玉立 姹紫嫣红 婀娜多姿

  沁人心脾 清香扑鼻 凌风傲霜 竞相开放

  帮助学生积累描写花的词语,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从课文中选几个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读一读,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这棵榕树很茂盛,像 。

  2、这条小路弯弯曲曲的,像 。

  这株月季花开得很鲜艳,像 。 通过品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而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你一定读过不少有关荷花的古诗吧,摘抄一两首古代咏荷的名诗,读读背背。

  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荷花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学习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和荷叶涂色。

  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

  教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教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

荷花教案 篇10

  目标

  l 学习用塑板的方法制作荷花花瓣,探索将大小不同的花瓣拼成荷花的方法。

  l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荷花的典型特征,并用瓷泥表现荷花的典型特征。

  l 感受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成功的喜悦。

  准备

  l 盛开的荷花图片,事先画好的荷叶每组一份,荷叶上做好花心莲蓬。

  l 瓷泥、泥浆、干布、反罩衣。多媒体设备。

  l 幼儿对荷花已有一些了解。

  过程

  l 荷花真美丽。

  ——展示荷花图,这是什么花,它漂亮吗?什么地方最漂亮?

  ——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荷花的花瓣特征。(扁扁的,一头尖尖,花瓣中间凹进去)。

  l 荷花怎样开。

  ——思考:用瓷泥怎么做荷花?(先做花瓣,再将大小不同的花瓣拼成一朵荷花。)

  ——做花瓣。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荷花花瓣的做法:取一团泥,拍成泥板,用手将泥板捏塑成一头尖的椭圆形叶子状,在用大拇指将花瓣中间压成凹进去状。幼儿尝试制作几片大小不同的荷花花瓣。

  ——拼荷花。引导幼儿注意荷花花瓣的叠放顺序:大的花瓣在下面,小的花瓣在上面。每一层的花瓣是插空摆放的。请幼儿小组合作将大小不同的花瓣拼粘在底板荷叶上的'花心上,变成一朵荷花(提醒幼儿要使用泥浆),教师可以给予帮助。

  ——用数码相机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成品。

  l 荷花朵朵开。

  ——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幼儿制作荷花花瓣的录像,请片断中的小主角做补充介绍,也可请其他幼儿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展示每组幼儿的作品。哪组的荷花开的漂亮?你觉得每组的荷花什么地方做的最好?

【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荷花》01-15

《荷花》的教案01-16

《荷花》教案01-19

荷花的教案11-24

《荷花》教案12-03

《荷花 》教案05-15

《荷花 》教案范文08-26

《荷花》课文的教案08-26

荷花的优秀教案09-07

《荷花》优秀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