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2-08-16 21:20:24 教案 投诉 投稿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三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幼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挖鼻孔, 经常把脏东西放到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到嘴里,有灰尘。沙子进入眼用手搓,极不安全、卫生。因此,我认为组织该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能提高幼儿保护五官的意识,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这次活动就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设计。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五官的名称、用途

  2、活动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1、男孩头像一幅、

  2、镜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

  3、一副没有五官的头像图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拿小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2、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抠鼻子。

  四、出示没有五官的头像图片和耳朵、鼻子等图片,鼓励个别幼儿上来给头像贴上五官,再引导全部幼儿巩固五官的数量。

  五、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教学反思

  1、幼儿积极参与,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思路明确,师幼互动,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3、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幼儿积极性高,特别是讲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回答发言积极。

  4、 在幼儿尝试活动的环节中,供幼儿尝试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儿得到巩固练习,应在课外开展拓展练习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加上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家长更是很多事情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此活动从小班孩子的年龄和实际经验出发,给孩子提供一个正面的形象,让幼儿模仿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练习和操作,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习惯。

  2.通过学习叠袜子,让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

  3.学习词:自己;短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PPT、袜子若干双、晾衣绳、夹子若干个、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展开讨论

  1.出示PPT1-4,让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说出小猪鲁鲁为什么什么事都不会做?

  3.讨论:小猪鲁鲁应该怎么做?

  4.出示图5,幼儿继续欣赏故事,说出小猪后来是怎么做的?

  5.讨论:你们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之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7.小结:原来自己的事情做了之后,心里很高兴,很开心……。

  二、跟袜子娃娃做游戏

  1.认识袜子的“头”、“跟”、“口”。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表现都很好,所以老师请来了神秘的客人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啊?(袜子)

  2.袜子的匹配。

  幼儿把袜子按照头对头,跟对跟,口对口放。

  3.叠袜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叠袜子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叠袜子吧

  小结:你们都会叠袜子了,那以后自己的袜子还有爸爸妈妈的袜子就教给你们啦,我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晒袜子。

  1. 律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播放音乐,模拟做一些事情,结束活动。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幼儿通过帮助“鱼宝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

  3、了解鱼宝宝“由哭为笑”情绪变化过程,知道乱扔垃圾的害处。

  重点:

  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幼儿通过帮助“鱼宝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

  难点:

  了解鱼宝宝“由哭为笑”情绪变化过程,知道乱扔垃圾的害处。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1个(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一个舒适、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

  2.布置“脏池塘”的场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3.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

  4.易拉罐、奶瓶、绿色水管、干树枝、皱纸等、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1、以鱼宝宝形象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中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说说“鱼宝宝”哭的原因。

  3、师操作课件(屏幕上游出几只小鱼,边哭边游出来)。老师连忙问:“鱼宝宝,你们为什么哭?”鱼宝宝不回答,游到礁石和海草里面去,继续抽泣着。

  4、师启发幼儿思考:鱼宝宝为什么哭呢?为什么不理我呀?

  5、小结:使鱼宝宝哭的原因:池塘里的水又脏又臭,鱼宝宝快死了。

  6、让幼儿帮助“鱼宝宝”寻找原因,并讨论怎样把家变干净、整洁。

  7、让幼儿观看“池塘边”的环境(大屏幕),师生一起小结出“工厂水流入池塘”、“工厂排放废气”、“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车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变脏变臭的原因。

  8、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

  9、和鱼宝宝玩游戏:

  (1)师操作课件,让“鱼宝宝”从礁石和水草中游出来,并笑嘻嘻地道谢。

  (2)音乐起,幼儿同鱼宝宝们高高兴兴地做游戏。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水果大家尝_小班社会教案07-13

小班社会教案12-3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7-14

小班社会教案12-18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3-24

小班有关社会的教案03-24

小班社会课教案03-26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安全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