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8-12 23:22:08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班美术教案范文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范文9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各种形态的花。

  2、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好看的花儿示范画

  2、油画棒和沙皮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故事导入:在森林里,有一个花仙子,有一天,它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跳起了舞蹈,许多小花跟着她一起跳起来,都变成了最美丽的花。

  二、图形刺激:

  1、幼儿听故事与老师一起跳舞。

  2、请幼儿欣赏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赏示范画)请幼儿说说这些花在干什么,学学它的姿态。

  3、教师演示好看的花儿。

  三、创造表现:

  1、全体幼儿在故事中做画、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线条创造性地画小花。

  3、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让幼儿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析:

  请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布置幼儿的作品展。

  一、【课题】:

  小班美术:《美丽的花儿》

  二、【教材简介】:

  《美丽的花儿》是一节小班美术活动。本活动意在用手指圈涂的方法装饰小花,引导幼儿感受花儿的变化,通过美术的方式感知花儿的美,初步了解花儿的基本特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春天到了,花儿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目标预设】:

  1、学习用拳头、手指等蘸颜料印小花。

  2、愿意参与小手印画的活动中,体验用小手印画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

  1、在花园的情景下,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印小花,学习颜色要均匀。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感受花儿的美。

  五、【设计理念】

  草长莺飞,大地回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中处处都显出生机勃勃: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到处充满着春天特有的景象。只见繁花丛中,孩子们笑颜如花,他们七嘴八舌地向我介绍着自己喜爱的小花,由此也引发了"花儿开了"的主题探究活动。

  六、【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欣赏讨论春天。通过春天的到来,万物的复苏,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的花,初步认识美丽的花儿;第二环节:演示与思考,幼儿自由探索用手指印花,通过老师的示范,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第三环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求。从欣赏春天、讨论美丽的花儿,并观看了老师的正确示范,幼儿对美丽的花儿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环节中请幼儿分别用手指印花,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体验作画的乐趣。第四环节:评讲"美丽的花儿"。作为美术活动,要有一个对美术作品评析的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美丽的画面,但孩子们有童真的心、灵巧的手,通过自己的手指圈涂出美丽的.花儿,对于幼儿的每一份作品,都值得我们为他们鼓励,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七、【教学流程】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美丽的花儿(范例);水粉颜料(各种颜色);抹布,创设"花园"背景图;背景音乐;蝴蝶贴纸若干。

  2、知识经验准备:对颜料有初步的了解,知道颜料的简单用途。

  (一)欣赏讨论春天师:小朋有你们看:春天来了,小草害羞地探出了小脑袋,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你们还发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呀?你们觉得春天的景色漂亮吗?花园里都开了哪些颜色的花呢?

  幼: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变化,你们眼中的春天真美丽,花园里的花儿也很漂亮。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用我们的手指来画出美丽的花儿来,想不想来画画呢?

  (二)演示与思考

  1、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用手指画的美丽的花儿。你看到了什么?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呀?(请个别幼儿分别讲说)幼:看到了红色的花儿,漂亮的蝴蝶,用手指印出来的……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用手指可以印出美丽的花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怎么用我们的手指呢!(教师用白板、投影仪进行正确示范)

  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拳头印出花蕊,用手指轻轻的蘸颜料,围着花蕊印花瓣,花瓣要围在花蕊的四周。印好的小朋友,可以给你美丽的花朵上面,贴上漂亮的蝴蝶。那我们美丽的花儿,就完成啦。

  3、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吧!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求。

  1、师:用拳头印花蕊、手指印花瓣,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小朋友,现在想不想自己选一个喜欢的颜色来印花呢?

  幼:想。

  2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制作出美丽的花儿!等一会请小朋友们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张和陈一样的图片,中间有许多颜料盆,里面都是漂亮的颜色,还有一个篮子里放了许多漂亮的蝴蝶贴纸,美丽的花儿画好了之后就可以贴上漂亮的蝴蝶啦!注意哦,蘸颜料的时候要轻轻蘸,等手上不滴的时候再拿开,想要换颜色的时候,一定要用抹布搽干净再换颜色哦。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美丽的花儿"作品师:小朋友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现在我请小朋友带着你作品上来说一说,看看你的花儿有多美丽。(分别请幼儿带着自己手中的春天上来讲述,教师、幼儿共同点评。)

  总结:原来,小朋友们手中的花儿这么美丽。你们喜欢花儿吗?喜欢春天吗?那让我们把手中花儿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吧,让他们看看花儿多美丽!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观察星星、月亮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强烈对比的美。

  2、学习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星空的灿烂,感受色彩涂抹带来的快乐。

  3、尝试与同伴共同使用绘画材料,共享操作空间。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星空"

  2.画纸每组一张,蜡笔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图片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师:"有个叫梵高的老爷爷喜欢看晚上的天空,还很喜欢画晚上的.天空,我们一起来看看梵高老爷爷的画吧!""美吗?你觉得它美在哪儿?你看到了什么?"

  2、师:"那画上什么最亮呢?

  二、引导幼儿从颜色、线条上欣赏作品

  1、从颜色上观察作品

  师:"这幅画上有哪些颜色呢?什么颜色用的最多?你看到这些颜色有什么感觉?

  小结:梵高老爷爷用了深蓝色、蓝色、黄色等,色彩很美,对比也很强烈,给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觉。

  2、从线条上观察作品师:"这幅画里有哪些线条呢?哪儿用了波浪线呢?还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三、引导幼儿整体感受作品

  师:"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四、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星空。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梵高老爷爷画的星空,接下来我也请小朋友们来画画你想象中的星空"

  小组合作的方法

  师:"老师今天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纸,这么多小朋友怎么在一张纸上画画呢?人多怎么办呢?

  师:"对了,找空的地方画,一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这幅画,看看哪一组的星空最美。"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师带领幼儿展示每组小朋友的作品并请个别幼儿说说画中有什么。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先从幼儿想象天空,后欣赏大师作品,再进行想象创作这三个环节设计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教师提供的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使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充分说明,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和规律的,这幅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通过欣赏之后再进行绘画创作来深化幼儿对作品的感受,这时的孩子们充满了自信,从而大胆的绘画,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学习画西瓜的方法。

  2、引导幼儿给西瓜涂上颜色。

  3、让幼儿感受在美术活动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观察西瓜。

  2、记号笔每人一支,白纸和幼儿人数相等、蜡笔,范画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胡爷爷种的西瓜成熟了,他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胡爷爷种的西瓜给画下来,好留纪念,你们愿意帮忙吗?”今天,我们就要给水果宝宝穿上衣服。”

  2、学习画西瓜

  (1)胡爷爷的西瓜又大又圆,师边说边画。

  (2)师:西瓜上有什么呢?(有花纹,像泼浪线)是呀,是泼浪线,这些波浪线画的时候啊要分开一些,线和线不能碰在一起,再请幼儿回忆一下,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有黑、有深绿,浅绿)想想切开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呢?(有红瓤,有黄瓤,上面还有黑色的瓜子)(有三角形,半圆形等)

  3、师出示范画

  小朋友看这是胡爷爷的西瓜是怎样的?(又大又圆)请个别幼儿说说。

  4、幼儿作画

  (1)老师交代要求:小朋友在画以前想想西瓜是怎样的?还有西瓜的颜色。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让胡爷爷看看满不满意。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这是什么?师: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师小结:对

  2、前天老师还和你们一起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是不是?(幼齐答:是)

  请小朋友想一想,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

  师:雨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知道吗?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时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

  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在观察下雨过程时很仔细。的确,当下小雨时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的,而下大雨时则是像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如果刮着风的话,雨还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好不好?

  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

  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

  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四、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教学反思:

  绘画《下雨了》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所以本节活动我不但把让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作为重点,而且我把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也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并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1、艺术可以表现生活也可以表达情感,在教学开始,我通过听——说—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对雨的已有经验,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说出来,用肢体表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概括,进行提升,让幼儿对雨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下面的绘画做了一个感性和情感的铺垫。

  2、结合语言进行绘画,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在用短线、长线、斜线画雨时,我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来。大雨哗啦啦,一条一条落下来。起风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来。幼儿一边说,一边画,幼儿就觉得有趣多了。

  教学启示:

  1、孩子们天性爱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下雨”这种自然现象对大人来说也许挺麻烦的,意味着鞋袜会打湿,衣服会溅脏,出门得带伞,……。可是对孩子们来说,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伞疯疯闹闹。而本次活动对幼儿这方面有所忽视。今后在学习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玩”的过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去学习。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观察,在“玩”中去体验,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师在丰富雨的种类时还不够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沙沙、沙沙——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艺术大师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整理蜡笔涂色经验,把握短线连接的涂色方法。

  2、有兴趣地选换颜色,发展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模拟洗衣机的纸盒三个,蜡笔、纸剪的各式服饰:衣服、背带裤、连衣裙、袜子、手套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1) 导入语:这几天,天气非常的热,每天小朋友都有许多的脏衣服要换下来去洗,洗衣房的阿姨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想去买一台非常好的洗衣机,她呀来到了百货商场,看到商场里放着3个不同的产品(出示三个不同色的纸盒),可是究竟哪台洗衣机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决定试一试,她邀请我们小朋友帮她一起挑选。

  (2) 先来试试蓝色洗衣机

  师:“洗衣机洗的时候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好,我们一起来学学。洗衣机开始启动(幼儿模拟洗衣机的声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从“洗衣机”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问题,肥皂水没有冲洗干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许多白点,并讨论:怎样才能把肥皂水冲洗干净,使衣服上没有小白点呢?(线条要排得密)

  (3) 再用同样方法试绿色洗衣机

  师:“我们再试试绿色洗衣机”。同样,从洗衣机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师:哎哟,绞干有问题,新衣服上一丝一丝的`,抽丝,变成了旧衣服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线条太长,造成杂乱,“怎样才能不绞坏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

  2.操作尝试

  我们来试试红色洗衣机,开前与幼儿共同试涂一件衣服。师:“请小朋友一起来涂色。”师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红色洗衣机里,取出后说:“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满意,就决定买这台红色洗衣机。

  3.模拟创造

  师:红色洗衣机非常好,工厂里决定造许多红色洗衣机,你们愿意当红色洗衣机吗?好,我要看看你们洗衣服的本领了。

  4.游戏及评价

  根据幼儿作品涂色的情况,摆放到各种洗衣机里,然后取出,请大家做评价。说说是哪台洗衣机洗出来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能与同伴进行讨论洗衣机的程序,体验活动中愉悦、欢快的情绪。让孩子游戏与美术结合完整表现,让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维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孩子们在游戏时往往处于兴奋状态,除了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愉快、欢快的游戏情绪,还要引导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感受美术。幼儿是天生的美术家,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点,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制作意图:

  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教育价值: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制作方法: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适用年龄:小班室内活动

  操作方法: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搓、捏等方法制作水果——香蕉。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香蕉的特征。

  3、喜欢泥工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

  能搓均匀的香蕉并组合

  活动准备

  泥工板、橡皮泥、香蕉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水果店。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橡皮泥来做一些香蕉,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师: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说)

  2、欣赏实物香蕉,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讨论制作方法。

  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长的像什么?

  小结:香蕉是弯弯的、粗粗的,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绿绿的,有的是黑黑的。

  3、幼儿尝试制作香蕉。

  (1)幼儿尝试制作香蕉,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师:香蕉怎么做呢?(自由讨论)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始动手吧!

  (2)幼儿交流制作的过程,请制作成功的幼儿介绍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制作的.方法。

  4、再次观察实物香蕉与泥工香蕉进行对比

  5、教师以儿歌的方式示范。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香蕉:小泥团,手中拿,团一团,变圆球,搓一搓,变小棒,弯一弯,变小桥,捏个柄,变香蕉。

  通过幼儿之间的介绍,引导幼儿相互学习,掌握制作的方法。最后教师通过儿歌的方式将幼儿的制作方法进行小结。通过儿歌的介入,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香蕉。

  6、展示作品:送到水果店。

  师:我们的香蕉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把香蕉送到水果店吧。

  7、游戏:买水果,水果品尝会,体验活动的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各种形态的花

  2.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好看的花儿示范画

  2. 油画棒和沙皮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故事导入:在森林里,有一个花仙子,有一天,它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跳起了舞蹈,许多小花跟着她一起跳起来,都变成了最美丽的花。

  二、图形刺激:

  1. 幼儿听故事与老师一起跳舞。

  2. 请幼儿欣赏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赏示范画)请幼儿说说这些花在干什么,学学它的姿态。

  3. 教师演示好看的花儿。

  三、创造表现:

  1. 全体幼儿在故事中做画.

  2.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线条创造性地画小花。

  3. 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让幼儿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析:

  请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布置幼儿的作品展。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卷、搓、贴技能得到发展。尤其是江天爱小朋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性地制作花朵,且大胆、自信。

  教师在此活动中能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凸显幼儿的主体位置,让孩子们自主尝试、探索,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能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用游戏导入、图片观察、谈话讨论、合作创作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干预,不做过多要求,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和解决,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环节紧凑,使目标达成度高。

  最后结束环节因时间因素,评价不全面,没有让每个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

小班美术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谁来了?是怎么做的(拦住小鱼),又会怎么说(不能吃,这是鱼饵,吃下去会没命的)?为什么要这样?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温馨寄语:为了成为帅气漂亮幼师的好朋友,我们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还要来哦。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