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教案

时间:2022-08-05 01:28:23 教案 投诉 投稿

温度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温度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度的教案

温度的教案1

  引入新课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举例说明热现象在日

  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3.演示课本第36页图4-1的实验;

  结论: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

  4.过渡引入新课 温度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

  温度的判断和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所以,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新课教学

  第一节 温度计

  一、实验用温度计

  1.构造

  (让学生认真观察常用温度计,再请一名学生回答其构造、最后

  由教师概括)温度计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几

  部分组成.

  2.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投影片说明

  其原理)

  二、摄氏温度

  要测量温度,就要先确定其单位.温度的单位跟长度单位一样,

  是人为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 温度的单位

  常用: 尺、丈、寸、里 摄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 华氏度

  国际: 米 开尔文

  提问: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后再回答)

  规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00℃)度:沸水的温度:

  1度(1℃)=(100℃-0℃)/100=1摄氏度

  说明:

  (1)摄氏温度用t表示.如:t=25℃;

  (2)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3)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

  零下4.7℃摄氏度.

  三、热力学温度

  1.绝对零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2.热力学温度: T

  (1)定义: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

  (2)单位:开尔文,符号:.

  (3)跟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 .

  如:体温为t=37℃时,T=(37+273)=310.

  四、体温计

  (先要求学生观察体温计,然后回答)

  1.构造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

  缩口,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比较

  (要求学生通过看书、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然

  后,师生共同分析,正确地填写右边表格)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不相同的?

  作业 课本上第37页-38页的第1-4题.

  (用投影片将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较

  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测量范围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相同点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内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摄氏度

温度的教案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全过程(事先要查找一些资料)

  学生进行探究

  芽的种类

  准备枝条、挂图和扩充资料

  讨论分类

  芽的结构

  提供模型、讲解结构、放录像,用教鞭演示芽的生长过程

  指导学生做一个圆白菜的叶芽纵剖学具

  顶芽和侧芽的关系

  放录像

  讨论、举例、观看录像

  教学活动设计

  一、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件?

  (二)分析和假设:教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

  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件,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

  (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照组,观察纪录。

  (6)想一想能不能设水分、温度均为变量。

  (7)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课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交流和评价: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教学反思

  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国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

温度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获得初步经验。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3、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体温计3支,记录卡,笔。

  2、温度计图片,指导要点。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常见温度计的名称及用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难点:对测温活动感兴趣,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指导要点:

  通过经验调动、对比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各种温度计的名称及用途,并指导幼儿在简单的测量实验中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认识温度计。

  1、认识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

  提问:如果有人身体不舒服,我们用什么办法知道他有没有发烧?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温度是几度?怎么知道杯子里的水是几度?

  2、出示气温计和水温计图片以及温度计实物认识这些温度计。

  3、讨论拿温度计的方法。

  提问:温度计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拿温度计呢?(教师示范拿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大多温度计都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会被碰碎,所以我们要轻拿轻放,保护好温度计。

  二、观察、比较温度计。

  1、通过图片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找出相同之处。

  提问:你在这些温度计上发现了什么?(每个温度计上都有刻度和红线)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实物体温计,提问:温度计里的这条神奇的线和数字有什么用?它们是怎么表示温度的?

  小结:这条神奇的线对应的数字就是温度,与红线顶头平齐的刻度线指示的是该温度的读数,我们可以用摄氏几度来表示。

  三、分组实验。

  1、实验:测量体温。操作要求:分别请幼儿用体温计测量身体温度,并记录下来。

  2、完成幼儿用书第10页。

  四、分享与交流。

  每组请一位幼儿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反思:

  《神奇的温度计》是海南教版第三主题----有趣的线中的科学教学内容。又由于最近天气较炎热以及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在晨午检时一发现孩子的体温有些异常就会拿出体温计测量温度。这支小小的体温计频繁的出现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在这节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高,积极参与活动。但是由于幼儿园材料的限制,在活动中,只有三支体温计给孩子操作,以致造成孩子们争抢体温计、幼儿等待的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出现。在活动中我虽然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但是身为师者,我却不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个别内向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摸到温度计。)因为材料的限制,我的活动只让我灌输了如何拿温度计,而其他的'探索活动都只是纸上谈兵。活动后,我深刻的反思我自己:

  1、如果我园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温度计,我相信这节活动,孩子们肯定收益匪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曾经我们的孩子一度被评“高智商,低能儿”即,我们很聪明,但是我们的动手能力是0.为什么呢?专家已经告诉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策略也已经发生了转变,偏向于动手操作了。可是城乡的区别太大了,城里专家设计出的优秀教案正好碰上了乡下孩子们的兴趣。多好的教育契机啊,可是不可替代的材料材料限制了我怎么办?我的策略是材料少的,那就拿到区域里分多次对孩子进行引导。《神奇的体温计》我要趁着孩子的兴趣还不退的情况下,带到区域再进行。

温度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用途

  2.使幼儿获得温度计如何指示温度的粗浅经验,学习观察、测量温度的简单技能。

  3.培养幼儿对测量温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组一只温度计、其他温度计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认识温度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温度计,看看这些温度计有什么不一样?

  2.教幼儿怎样测量气温

  (1)幼儿小组测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读数。

  (2)引导幼儿将温度计拿到户外,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小组进行,将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教师指导并参与记录。活动结束。

  效果分析:

  因孩子们对温度计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前期经验(班级内有,孩子们已早就观察过)所以接受起来较容易些,孩子们的兴趣较浓厚,观察到了温度计在不同水温中的变化,但数字记录不是很理想,因温度计上的数字过小,分格过小,有些幼儿看不清楚。建议进行此次活动时,教师可将温度计的小格放大,画在纸上使用,效果会更好些。

温度的教案5

  一、教材分析:

  《科学》新课程初中第一册第一章安排了四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教学,并顺理成章地对四个基本测量工具作了介绍。测量是《科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种测量工具又是《科学》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结晶,让学生科学地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是教材赋予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第四节《温度的测量》,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集温度概念的初步认识、温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液体温度计的剖析以及其他多场合使用的温度计的介绍于一体,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进一步掌握常用温度计的使用,学会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对照教材中四项基本测量内容,可发现有所侧重。如果说“使用天平”强调了操作步骤,那么“使用液体温度计”则在制作原理、基本结构方面作了较大的关注。因此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结构(包括刻度)的剖析,是本节的探索目标,处理好这部分内容,将直接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最终目标。

  二、学生分析及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节“长度的测量”的学习,已经知道刻度尺和量筒、量杯的刻度及长度测量值和体积测量值的一般读法,这对温度值的读取有利,可以也应该作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学生已经知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长度测量的起始值;作为温度计,学生在小学常识课及其生活中虽然已经有所触及,但常用温度计的零刻度线却不是起始值而是个相对值,这对学生的认识来说,是个全新的问题。在这节课前,要求学生:1﹒上课自带一支体温计;2﹒观察家里的气温计和体温计的结构,发现并准备提出一些有关结构的问题。

  三、教学思路:

  1.通过情景的再创设,在对物体温度的“感觉”中,让学生自行发现凭感觉对“物体的冷热程度”的判断有时是不可靠的,从而有了对温度计的迫切需求,自然地进入新课。

  2.从学生现在的需求联想到人们早期的需求,出示并介绍温度计发展史中最早的温度计——伽利略气体温度计。从简叙其测量原理、使用,到指出其误差大、不方便,引出今日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同时为温度计的发展埋下逻辑之伏笔——随着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将产生更多种、更新颖的专用温度计,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科学》的价值观。

  3.让学生对自己手中的温度计再作最近距离的观察,去自主发现、提出、交流有关温度计结构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最后通过使用温度计及有关使用温度计的`问题的练习、讨论,让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思维、辨析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得以升华。

  四、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的高低是表示物体实际的冷热程度。

  2.通过体验,能知道准确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

  3.能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及其刻度方法,了解常见液体温度计的种类,学会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4.了解一些其他温度计。

  5.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分析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科学探究”的教学打好前站。

  6.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让学生体验对物体(水)冷热程度的感觉并说出感触。

  第一步:请一个同学蒙上双眼,同时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浸入靠得很近的两杯冷水(10℃左右)和热水(50℃左右)中1分钟左右。

  教师:请该同学比较左右两手指所浸两杯水的冷热。

  学生:左边是冷水,右边是热水。

  教师:凭什么得出这结论?

  学生:凭手指的感觉。

  第二步:将两杯水混合成温水倒入第三只杯中,再叫蒙眼同学用左、右手的食指浸入这杯水中。(要让这位同学以为仍然是分别浸在两杯水中)

  教师:请该同学再比较左右两手指所浸“两杯水”的冷热。

  学生:左边是热水,右边是冷水。

  教师:凭什么得出这结论?

  学生:凭手指的感觉。

温度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温度表的基本构造。

  2、使学生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

  3、使学生学会表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

  杯子、水槽、温度表模型或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新

  二、温度表的初步认识

  三、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温度的读法。

  四、温度的读法与写法训练

  五、总结、结束本课

  1、师:(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讨论)(可以凭眼观察)

  师: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别哪标水温高呢?

  生:(讨论、试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用手去感觉物体温度的高低。如果是加热过的油,从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随便用手摸,就会出事故的。

  2、师:刚才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用手能感觉出温度的高低。但是,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出示三盆水:泠水、温水、热水)请一同学上来,用两只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两只手对两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过了一会儿请这同学将两只手同时放入中间一只水盆中,然后让他说说对这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师:同一盆水,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讨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这一单元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板书课题)

  师:(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师:温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生:观察、思考。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温度表的球形玻璃泡内有水银,水银液柱随温度的高低会上升或下降,有了刻度就能、显示出温度的高低了。

  师:那么有谁知道单位是什么呢?(生答)现在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今天的气温就读成(板书)20摄氏度(具体数字可根据上课当天的气温)。如果要书写就写作“20℃”(板书)。

  1、师: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写100℃(板书)

  师:那么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怎么写?

  生:读0摄氏度写0℃(板书)

  师:有时温度比零度还要低,该怎么表示呢?

  师:(指导)零下温度要标以“零下”多少摄氏度,写时在数字前面用“—”符号表示。例如零下5摄氏度写作“—5℃”。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移动“液柱”的高低位置。(多次变化)

  生:(根据“液柱”的位置进行读、写练习)

  2、师:刚才通过练习,大家知道了表示温度的读与写的方法,但有时温度表里的液注不是正好在刻度线上,那怎么读呢?(出示模型)由于我们在数学课还未学到小数,现在我们就采用这个方法来表示温度:当液柱超过半格时,我们就加一度(举例);当液柱不足半格时,就不要加(举例)。

  师:(在模型上拉动“液柱”出题)

  生:进行练习

  课后感受

  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水温。多数同学测量较准确。

温度的教案7

  一、 学习目标

  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 学习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 课前准备

  〖例1〗 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 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例3〗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效果检验

  1.__________是表示物 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的温度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 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________ ℃,水的温度是 ℃。

  【课堂反馈】

  1、 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外于哪种状态与_______有关.

  2、 物体的冷热程 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温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昼夜温差变化的原因,会进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用曲线图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对昼夜温差变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大胆的猜测。

  4.尊重证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温度计、黑色的纸袋、白炽灯、钟表、记录表、词典等较厚的`书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情境图)提问:观察这三幅图,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探究新知

  1. 感知昼夜温度的变化。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一天中温度的感受。

  (2)提出问题:昼夜温度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温度变化的规律。

  2. 分析昼夜温度变化的规律。

  (1)提出质疑:一天中温度变化究竟有什么规律?

  (2)出示气温测量记录表,学生观察。

  说一说:从记录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观察这几天的气温,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①提出任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直观的反映出温度变化的规律,任选两天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②学生绘制曲线图。

  ③观察气温曲线图,交流发现。

  ④整理交流,把发现记录在书上27面。

  3. 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

  (1)提出问题:昼夜温度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推测。

  (3)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①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②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开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③讨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发现四支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汇报交流。

  (4)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论。

  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思考:实验中的白炽灯相当于什么?早上、正午的太阳光照射,分别类似于实验中的哪种情况?

  ②结合实验分析:昼夜温度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与照射的距离、角度、面积等有关)

  三、总结延伸

  1.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2.一年四季气温不一样,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动植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课后收集相关资料。

温度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3.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水温计,记录卡,笔。

  2.每组提供冷水、热水人手一份。

  3.温度计模型,气温计、体温计若干。词卡:温度计、热胀冷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认识水温计,并知道它是测量水的温度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水温计,说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红柱子、数字。

  3.出示温度计模型,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温度计模型,问:"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有什么用?"告诉幼儿:红柱子指的数字就是温度,我们可以用"0C"来记录,读作摄氏几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动模型中的红柱子,指导幼儿记录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师记录,接下来可由幼儿上来记录。

  (二)幼儿操作活动:测量并记录水温。

  1.孩子们,你们觉得测量有趣吗?现在桌上有许多的水,请你们去把它的温度测量出来,并记录在小卡片上。

  2.在测量前提几个小要求:

  (1)温度计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别容易碎,请小心使用;

  (2)碰到困难,请仔细想一想,或与好朋友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

  (3)结束后,请与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难?是否想办法解决了困难。

  3.幼儿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温度计的?怎样观察的?怎样记录的?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三)继续指导幼儿测量热水温度并记录。

  1.第二次操作。

  2.提问:"刚才我们测量了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发现了什么?"(幼儿交流,温度计中的红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从冷水到热水怎么变?从热水到冷水又会怎么变呢?

  3.老师小结:热胀冷缩。

  (四)游戏:热胀冷缩。

  "小朋友,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玩个"热胀冷缩"的游戏,好吗?那这个"热胀"怎样来做出来?这个"冷缩"怎么来做?想出来后,师幼一起做游戏两遍。

  (五)认识其他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三个小问题,请你们动脑筋告诉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发烧了呢?

  (2)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几度呢?

  (3)我们怎么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温度计,并告诉幼儿它们的名字: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天气情况的叫气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计。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出示卡片"温度计")

  1.请幼儿比较三种温度计相同的地方。

  2.提问:"温度计还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请了解后与好朋友或老师来交流。

  活动反思:

  《神奇的温度计》是海南教版第三主题----有趣的线中的科学教学内容。又由于最近天气较炎热以及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在晨午检时一发现孩子的体温有些异常就会拿出体温计测量温度。这支小小的体温计频繁的出现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在这节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高,积极参与活动。但是由于幼儿园材料的限制,在活动中,只有三支体温计给孩子操作,以致造成孩子们争抢体温计、幼儿等待的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出现。在活动中我虽然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但是身为师者,我却不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个别内向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摸到温度计。)因为材料的限制,我的.活动只让我灌输了如何拿温度计,而其他的探索活动都只是纸上谈兵。活动后,我深刻的反思我自己:1、如果我园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温度计,我相信这节活动,孩子们肯定收益匪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曾经我们的孩子一度被评“高智商,低能儿”即,我们很聪明,但是我们的动手能力是0.为什么呢?专家已经告诉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策略也已经发生了转变,偏向于动手操作了。可是城乡的区别太大了,城里专家设计出的优秀教案正好碰上了乡下孩子们的兴趣。多好的教育契机啊,可是不可替代的材料材料限制了我怎么办?我的策略是材料少的,那就拿到区域里分多次对孩子进行引导。《神奇的体温计》我要趁着孩子的兴趣还不退的情况下,带到区域再进行。

  小百科: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 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

温度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

  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温计。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的。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

  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三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水在降温的过程中速度是先快后慢。

  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一杯热水的温度将会与室内温度一致。

  学情分析

  《冷热与温度》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三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温度的教案11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2、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 和 ;处于液态时,有一定的没有一定的 ;处于气态时,没有固定的

  和 。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 温度最高,应该用 加热;

  (2)绝对 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 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能 ;

  (4)万一洒出的酒精 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 有关。

  5、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 的性质 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 温标,该温标是由 国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7、0度的规定: 。

  8、100度的规定: 。

  三、探究新知: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 ,只含液态成分的有 ,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 ,它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 、 。

  5、—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20摄氏度 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 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温度的教案12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温度计”这一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可见一斑。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力争做出一些努力,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净胜、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不断发展。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有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被困火焰山》,提问:视频中师徒四人到达火焰山之后,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热)接着追问他们为什么感到热?引出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冷热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温度

  (二)自学

  学生自制体温计;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回顾长度测量的方法,自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三)精讲

  1、温度

  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让学生举例哪些物体温度高,哪些物体温度低

  提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物理温度的高低的?(凭感觉)

  反问凭感觉是否可靠,用实验验证

  2、温度计

  感觉不可靠,用什么测量温度?引出温度计

  介绍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的由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展示自制温度计,了解自制温度计的结构原理

  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结构,对比自制温度计

  3、摄氏温度

  介绍讲解摄氏度的规定原则、标准。

  练习读温度计读数

  让学生练习一些自然界中的温度的读数

  4、温度计的使用

  回顾对比长度测量,直尺的使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

  让学生动手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体温计

  与实验室温度计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提问: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

  因为体温计有一个缩口

  为什么用体温计之前要甩一下?

  为了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

  五、教学反思

  整堂课没有把学案和课堂有效的结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讲解的过场太长,缺少对一标准大气压的解释,体温计的使用没有讲解详细,温度计读数估读与不估读的问题解释的不够清楚,在实验前没有进行预实验,导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实验过程不够流畅。

温度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识读温度计,并从记录中发现温度与天气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观察、测量、记录天气变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每人温度计1支。

  2、每桌凉水、热水各1盆。

  3、《科学》下P。6~7。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教师扮演天气预报员,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2、讨论:怎样能知道每天的气温?

  3、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有关天气温度的认识。

  二、探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出示温度计,请幼儿说一说它有什么用途,怎样使用它测量温度。

  2、小实验:请幼儿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热水和凉水中,观察温度计内水银柱的变化。

  3、实验后帮助幼儿总结:气温变热,温度计的红线上升;气温变冷,温度计的.红线下降。

  三、测量温度。

  1、请幼儿观察和记录室内温度,然后带着温度计到室内测量,观察温度计上的红线的变化,比较室内、室外的温度。

  2、请幼儿选择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测量并记录下弯度,然后再到背光阴凉的地方测量,观察温度计内水银柱的变化。

  3、请幼儿说一说变化的温度告诉人们什么信息。

  4、让幼儿知道从天气预报中了解温度边哈,并注意增减衣服。

  四、请幼儿了解一天内不同时间温度的变化。

  1、观看画册《变化的温度》。

  2、教师指导幼儿按画册上的要求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室内或室外的温度变化,让幼儿从中发现时间与温度的变化。

温度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并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给定自变量X与因变量的y的关系式:y=2x2-4x+8.

  填表:

  2.假设圆柱的高是5厘米,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

  (1)圆柱的体积如何变化?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厘米),圆柱的体积v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3)当r由1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v由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

  (二)新课:

  1、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下图示: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几时达到的?最低温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经过了多长时间?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2、议一议: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你知道关于骆驼的一些趣事吗?例: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白天,随沙漠温度的'骤升,骆驼的体温也升高,当体温达到40℃时,骆驼开始出汗,体温也开始下降.

  夜间,沙漠的温度急剧降低,骆驼的体温也继续降低,大约在凌晨4时,骆驼的体温达到最低点.

  3、如下图,是骆驼的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骆驼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有什么关系吗?其它时刻呢?

  (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三)完成随堂练习:题见P173

  小结:图象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温度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冷热水水槽各一个,橡皮圈2个(做标记用)。

  2、演示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水和其他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指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测量标准。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谈话: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在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板书课题)

  2、提问: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实验)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参照课本第6页进行)

  (8)师生小结:液体都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可以推断,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学生看课本第7页阅读部分。

  (2)提问: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100摄氏度,水结冰也不绝对都是0摄氏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课后感受

  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对于温度计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的教案】相关文章:

《温度》教案03-02

温度的测量教案12-29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03-12

《变化的温度》大班教案12-08

《温度计》大班教案12-10

温度的测量教案11篇12-29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04-27

温度的作文02-05

《神奇的温度计》大班教案(精选7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