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优秀教案

时间:2022-05-25 20:44:28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座》优秀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座》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让座》优秀教案(通用5篇)

  《让座》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正值各地争创首批文明城市之际,对幼儿进行做文明小市民,我做主动人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幼儿在出游时多以乘座公共汽车为主,为此选择《让座》这个古老而又洋溢着热情的儿歌为主线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目标: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文明礼貌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并体验到互敬互爱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材料准备:

  小椅子若干小娃娃一个自制方向盘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题:星期天去了哪里?乘什么去的?看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讲出公交车上拥挤的情况及所见所闻)

  (二)进行部分

  1、象表演:公交车上的故事。

  幼儿分别扮演司机售票员乘客,教师自告奋勇扮演老奶奶。

  2、讲评:车上出现了什么情况,乘客们是怎么做的,你怎样看这件事?

  3、教师用儿歌的形式讲述公交车上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热情和再进行表演的愿望。

  4、师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演,不拘泥于儿歌的'内容,尽情想象,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将公交车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动活泼,并评选出最佳的一组。

  《让座》优秀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认读字词:座、年纪。

  2、让幼儿指导主动帮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3、找相应字词。

  二、活动准备:

  VCD一张、字卡、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又许多的小动物来搭公交车,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共汽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2、观看VCD,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公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山羊公公说了什么?,小兔娃娃说了什么?山羊公公和小兔娃娃是怎么做的'?

  3、出示字卡:

  座、年纪。

  四、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教师示范朗读。

  2、幼儿划指朗读。

  五、情感教育伙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六、游戏《看谁指得快》

  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让座》优秀教案3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学习词:乘客、连忙、让座。

  2、教育幼儿关心、尊敬老人。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说说你坐公共汽车的故事吧。(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

  1、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在车上?(引导幼儿从车门、扶手、座位、售票员等来肯定这是在车上)

  2、车上有些什么人呀?(教新词:乘客,引导幼儿讲出车上有许多乘客,售票员阿姨在售票)

  3、车到站了,上来了一位什么样的乘客?

  4、小姐姐看见白发老爷爷上车来,她怎么做了?又怎么说?(教新词:连忙、让座,并教幼儿集体说:“老爷爷,请这儿坐!)

  5、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6、老爷爷见小姐姐给他让座,心里怎么样?说什么了?(教幼儿集体学说:“谢谢,谢谢好孩子!”)

  7、车上的乘客见了,都怎么样了?还说了些什么?

  三、老师完整小结图片内容。

  四、幼儿集体讲述。

  五、个别讲述。

  六、情境表演。

  《让座》优秀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设计“让座”一般都指在公交车上,但我们的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都是在农村,目前我们农村还没公交车。

  活动目标

  1.能分辨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2.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能分辨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能制作“好行为记录卡”。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让座》。

  2情境表演剧“让座”所需的各种道具:用椅子排成公交车、老婆婆的服饰、阿姨的服饰。

  3、大字卡“谢谢”“笑”。

  4、教师将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种好行为和不好行为的图片布置成图片展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情境表演剧“让座”

  1、观看情境表演剧“让座”。一位教师扮演老婆婆,另一位教师扮演阿姨,请一个幼儿扮演小朋友,3个人合作表演情境剧“让座”。

  2、讨论。

  (1)教师:你觉得让座是好行为还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

  (2)教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好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二、观看图片展

  1、教师把自己把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种好行为和不好行为的`图片布置成图片展览,让幼儿观看。

  2、讨论。

  (1)教师:在图片展览的这些行为中,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

  (2)教师:面对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学说儿歌《让座》

  1.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让座〉,学念儿歌〈让座〉。

  2.认读汉字“谢谢”“笑”。

  四、情境剧表演:让座

  教师请几个幼儿表演情境剧“让座”。其他幼儿一边观看,一边轻声说儿歌“让座”,配合情境剧“让座”的表演。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好行为记录卡”。

  《让座》优秀教案5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尊敬、爱护老人的故事,适合于小班幼儿。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家庭中,孩子和老人接触较多,他们依恋老人,接受老人的爱护和照顾。

  但是,对于老人也是弱者却往往没有感觉到。本教材通过熊婆婆形象,让幼儿感知老人的另一面——年老体弱,需要照顾。这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来说也许是一次新的发现。

  活动过程中设计了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老人的体弱.从而引导出应该照顾老人的初步认识。

  本活动还设计了边听录音边表演故事的情节,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老少之间互爱互助的情感,并学说生活中能用的.礼貌用语。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使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感受老少之间互爱帮助的温馨情感,初步获得尊敬老人的认知。

  2.学说一句礼貌用语。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熊婆婆头饰、服饰,小动物的头饰。

  2.小椅子供搭汽车,另提供车头和方向盘作道具。

  3.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感知熊婆婆年老体弱,需要照顾。

  (1)交代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听的兴趣。

  (2)至“汽车开到半路车站,上来了熊婆婆”处,老师可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出熊婆婆年老体弱,走路很累说话吃力的样子,形成幼儿对老年人体弱、力不从心的视听感知觉。

  (3)至“大家都说:熊婆婆,来我这里坐”处,提问启发:为什么大家都要请熊婆婆坐?

  引导幼儿在已有的听、视觉感知基础上,讨论得出应该同情和帮助老人的初步认识。

  2.表演故事,练习说说礼貌用语,进一步体验帮助老人,互相和谐的快乐情感。

  (1)播放故事录音,师生共同表演故事,老师扮演熊婆婆,小朋友分四组分别扮演小羊、小狗、小猴和小蚂蚁并随角色练习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2)全体小朋友唱一首歌给熊婆婆听,“熊婆婆”表示非常地快乐,体现老少之间融洽快乐的情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让座》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让座》教案01-29

让座优秀作文02-25

【精选】让座优秀作文三篇05-08

让座优秀作文3篇06-12

小班主题让座教案03-31

精选让座优秀作文300字六篇01-19

让座优秀作文600字3篇05-19

让座优秀作文600字四篇04-07

让座优秀作文300字9篇05-08

【精选】让座优秀作文300字4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