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案

时间:2022-10-14 15:46:28 教案 投诉 投稿

【必备】分数除法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分数除法教案三篇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x-36=20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天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

  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

  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

  7÷3 7×1/3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5。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3/8。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1/3。

  (4)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1/5。

  2、找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2/5。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8。

  (3)男生人数的1/3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3、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解答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即: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又如何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共同画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式

  提问:根据水份占体重的4/5,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例1和复习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相同,因此单位1相同,数量关系式也相同,都是把体重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进一步完善。

  提问: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一题的数量关系式: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现在已知体内水分的重量,要求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导学生说出用方程解答。)

  让学生试列方程,并说出方程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把方程解完,并写上答案。

  出示教材的检验,提问:要检验儿童的体重是不是正确,应该怎样做?(用求出的体重乘4/5,看看是不是等于水分的千克数。)

  2、比较。

  提问:我们再把例1与复习题比较,看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整理出: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三、巩固练习

  1、做书P34做一做

  要求学生先按照题目中的想说出想的过程,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订正时要说一说是按照什么来列方程的`。

  2、做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四、小测:(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单位1已知用什么方法解答?未知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2题

  教后反思: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能找出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说出相对的数量关系式。为孩子创造做数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又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的目的。

  再根据题目的条件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来解答;并学会了怎样验算。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结论仅是一个终结点,而探究结论、揭示结论的过程则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面、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学生很可能获得超出结论自身的价值的若干倍的数学知识。

  小测: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学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数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小测: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学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数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分数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教案02-23

分数除法教案11-17

分数与除法教案12-1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03-03

【热门】分数除法教案03-17

关于分数除法教案03-27

【精】分数除法教案04-21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04-26

分数除法计算教案04-12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