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书籍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1
感谢上天造就了人类,但人又有很多种:有伟人、好人、坏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敬佩的人。我敬佩的人就是像詹天佑这样的人。而且我也会努力做一个像詹天佑一样的人。
今天上语文课时,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从我读完这篇课文开始,一种敬意从我的心里由然而起。我敬佩他是因为他不怕困难;我敬佩他是因为他不怕嘲笑;我敬佩他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想知道为什么我这么敬佩他吗?下面就请听我慢慢道来。
《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在这之前,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他还用自己的智慧打通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并且设计了“人”字型线路。
詹天佑这个有着丰功伟绩的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他遇到困难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若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再想想我自己,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想,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
詹天佑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做一个认真的人。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2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再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3
战争是地狱,亦是熔炉;人民如大地,亦如钢铁;英雄为脊梁,亦为国魂;胸章铸传奇,亦铸钢铁。
——题记
我在假期时读了《记住这段历史》一书。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日军的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历时8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灾难。中国军民的伤亡高达三千五百万人,有形的物质损失超过一千亿美元。这是每个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都无法忘记,也是绝对不该忘记的。
这本书的作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没有过多的展开叙述,而是运用大量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以浓重的笔墨,记述了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累累罪行和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喋血抗战业绩。
“东庭”对日本甲级战犯公诉书控告罪状的内容是: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战争犯罪和违反人道罪,共列出甲级战犯70人。“东庭”于1946年5月3日开庭,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审判,1948年11月4日宣读了长达1218页的判决书。判决书如此之长,是由于日本发动的那场战争长达八年,蔓延十几个国家,约占地球的四分之一,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中国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击和钳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作战持续时间最长、军民伤亡最大。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罪行,罄竹难书!德、意、日法西斯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浩劫,同时,也教育了世界人民、中国人民特别是我们年轻的一代,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新形势下,保持高度的警惕,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4
自从学校开展“百本红色书籍阅读”活动以来,我一直被这些红色经典中的人物感动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长征》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许多同志都得肠胃病。有三个病号实在跟不上队,指导员便安排一位老班长来照顾三个病号。青稞面吃完,老班长就到处挖野菜给病号吃。后来发现可以钓鱼吃,于是便将缝衣针烧弯当鱼钩,每天晚上抹黑找鱼饵。以后病号们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而老班长自己却一点儿都没吃,只是嚼草根和病号吃剩的鱼骨头。最终,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倒下。在临死前,他也不吃三个病号为他煮的鱼,而是把鱼留给病号吃,并鼓励三个病号走出草地。
同是在过草地时,一位十一二岁的小红军掉队。当时他已经又冷又饿,筋疲力尽。但他为不拖累同样掉队的陈赓同志,他骗陈赓同志自己不累,而且有很多吃的。其实他的干粮袋里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等陈赓同志明白过来,这位可敬的小红军已经停止呼吸。
这些事迹多么令人感动啊!老班长和小红军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崇高品质,永远激励着我!正如臧克家诗中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他还活着。”老班长和小红军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一样的:不愿拖累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为让别人活下去,宁可牺牲自己。
长征途中,像老班长和小红军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以前,我有些自私,只要有好的东西我都是第一个拿的,从没有想过别人。到现在我才明白舍己为人的真正含义。与先烈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现在我应该认真反思,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私,而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就像老班长和小红军那样,做一个心中装着他人、一心帮助他人的人。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5
保尔清楚地窥见了生活幽深的底层。霉菌腐烂和泥沼的恶性臭混成的气迎面扑来,他厌恶无比,渴望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新的外面的世界。阿尔焦姆想让弟弟去当机车库的学徒的事没能办成,因为那里不招未满十五岁的孩子。保尔总希望尽快离开这儿,机车库那熏得黑乎乎,大石块堆砌的房子吸引着他。他经常出现在阿尔焦姆旁边,同他一块儿检查车辆,尽量帮点忙。弗罗霞不再上班之后,保尔就更加憋气和莫名的烦躁了。这个姑娘很开朗,也很爱笑。自她走后,保尔就更深切体会到自己与她的友谊多深厚了。早上他一到洗碗间,听见那些从难民中招来的女工吵吵嚷嚷,便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寂寞一种孤独。
赏析: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我们这些在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来说基本上算是不可能去体验了,那种在艰苦日子和坏境里的绝望无助,作者用文字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我们也渴望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新的外面的世界,但在这种丰衣足食的生活坏境中,这种渴望绝没有保尔来得强烈。保尔也是一个孩子,和我们现在的年龄相仿,却要承受不适于这个年纪的艰苦,这一切对他来说都过于早了,可是他的内心并没有随着处境而濒临绝望,相反,他想去新鲜的世界去闯,去发展,去开拓,哪怕外面的世界会很无奈、很困苦、很孤独。这是他和同龄孩子不同的地方。我欣赏他这种渴求与勇气。失去朋友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即使是你没有失去她,但她离你远去,你依然会有满满的惆怅和孤独、寂寞。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保尔也是在他的好朋友离开之后才越发觉得他们之间友谊的深厚、可贵。这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一切幸福,一切美好,哪怕是一切痛苦。它们都是值得去慢慢品味回忆的宝藏。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6
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字叫《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回到家后,我翻开了书,开始试读起来。从书里一个个的小故事里,我渐渐了解到,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灿烂文化,而且还发明了数之不尽的科学技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这四样东西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发明的,在世界上被称作伟大的四大发明。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骄傲的。
这本书里还讲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我们国家危难的.时候,更加体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在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古人如屈原、文天祥、岳飞等都留下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有些我们在语文课上还学过呢!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枚一分钱硬币不知何故躺在马路中央,人流穿梭,它被踩踏的满身污垢。直到一名小男孩看到后将他捡起。周围的人告诉他:孩子,那只是一分钱,什么也买不了,它多脏啊,把它扔了吧。但是,那个男孩却用手帕将它擦净,大声的告诉大家:这上面印有国徽,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多么稚嫩的脸庞,多么朴实的语言,赋予了爱国最真切的内涵。
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建设美丽的国家。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国。比如,认真读书、报效祖国是爱国,节约水电、爱惜粮食是爱国,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也是爱国,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同样是爱国的表现。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新时代的少年。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做出贡献。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 篇7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我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国书籍读后感12-16
读爱国书籍的读后感09-30
爱国主义书籍读后感10-05
爱国书籍读后感(精选10篇)10-07
爱国书籍读后感(通用15篇)06-16
爱国主义书籍读后感(精选23篇)02-28
爱国书籍读后感300字(通用39篇)10-24
爱国书籍读后感500字(通用10篇)10-07
爱国主义书籍读后感(通用11篇)10-26
读爱国主义书籍《英雄人物》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