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良知》有感

时间:2023-12-28 14:25:21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致良知》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致良知》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致良知》有感1

  作者是一个诗文英杰,文思敏捷独特,述怀的同时往往包含着哲理,11岁时候便能够即兴作诗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少年喜爱象棋一事并未被董教授提及,别处记载先生少年曾痴迷于象棋,后被父亲训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诗一首,亦是别有韵意,不可多得。翻阅先生诗文,题材广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圆,都留下他隽永的辞藻。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作者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

  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

  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读《致良知》有感2

  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职工,哪一个领导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读《致良知》有感3

  读完《致良知》之后,我觉得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王阳明对善恶的剖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善人也都有个恶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职不辜负每位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责让消费者不满意就是恶。唯有此,我们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读《致良知》有感4

  集团号召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才发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阅读学习了,长时间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一步的发展了,虽然是简单地阅读但也有了些许收获。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就如同我们工作中制定目标,只有先制定明确目标,再为达成目标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才是我们工作业绩的基础。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事汽车行业太久,总是以为自己对行业分析的透彻,却不知现在的市场变换太快,不去深入学习和分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沉迷在老的观念和曾经业绩中,又怎么能做好新时期的营销工作,所以只有抛开曾引以为豪的过去,低下身子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现在的社会不缺聪明的人,而是缺忠诚的人,忠诚不是忠诚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学习做事的一种态度,在学习中要诚实深入,认认真真才能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们只有忠诚对待工作和公司,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成长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

  自己学习致良知还很浅显,但这种正能量让我们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现在只是起点,落实到实处更没有终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经营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我坚信,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做好权衡和引导,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必将会战胜任何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今有幸研读阳明先生《书正宪扇》受益匪浅,此文章是先生写给长子正宪的。其中以出自在《资治通鉴周纪》的“伯鲁之简”为例!表达先生其心意:人生大病皆因 傲 字所生,人一旦自傲便自以为是,我执太深,便会拒人千里之外!身为子女之傲必会不孝;身为臣子之傲必会不忠;身为兄弟之傲必会不恭;身为朋友之傲必会不诚。不孝不忠不恭不诚万恶之源皆为“傲”字所为!

  人一旦傲起来就会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骄横;企业一旦傲起来,就会不思进取,先被超越。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心学最高概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唯“谦”方可解“傲”。“谦” 亦指“容一切之容”;“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必须谦虚至诚,恭敬谦让,以温和之色,谦逊之容来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客户、对待同事,这样才能在百年远通事业中拼搏出一份灿烂天地,方可实现百年远通梦!

读《致良知》有感5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读《致良知》有感6

  我想说的就是,是致良知四合院改变了我,通过学习,我认为我的生命状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认为我收获了很多,可以这么认为:假如有高人说,要把我变回没有学习前(两年半已前)的我,需要什么条件?那我我的答案是,不管给我多少钱,不管给我多少利益,我也不会走回两年半前的我。

  在没学之前,生意上没有多大的'进步。做人整天穿着“皇帝的新衣”,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奉承的话满天飞,假话连篇;在取得的了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傲慢自大,好为人师,自私自利,也不知也不明很多时候自己的快乐已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不知不明中伤害了家人朋友社会,爱之不知怎么以道,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成人之恶,不知不觉中教坏了多少人。总之,不明与贪欲一直是障碍我烦恼和事业停止不前的原因,也就是一直以来从来没有过在心上建设过自己。之前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也只是暗合道妙而已。

  通过两年半左右的学习,边学习,边践行心道德事四部曲,从建设自己,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开始。现在自己的烦恼少了很多,看待困难和问题简单了。正如四合院老师说的,心大了,事就小了。

  当我明白人生的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后,我的自信心强大了,因为本自量足,一直都有。

读《致良知》有感7

  通过读《致良知》感悟到,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由于,一个人的抱负,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打算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定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熟悉。糊弄别人简单,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应永久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久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恳切、谦卑尊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对学习过程中会消失什么问题,在他多篇文选中都有特别精辟细致的论述,我想仔细读懂原文的也会悟出一些方法。之前别人说怎么学,怎么精进,我总是回答说要靠悟性,这样的说法与阳明先师龙场悟出:圣人之慧,本性具足,唯去私欲,存天理罢了明显不符,但反过来说,圣人之慧又岂是人人易得的? 总结起来必需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至于阳明汇,我还是会推动的,形式会有所变化,此生传播阳明心学之志不变,但是经过这段时间致良知小组的共修,我发觉假如没有同频的学习进度,就算有线下沟通的机会,也不会有什么质量,铺张大家的时间,所以我想还是先从共同学习一段时间开头。一期全部有书的明粉我建个致良知学习群,对着书,我为大家做学习方案看板,及互动共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共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动能激励到一些明粉们,我又鼓起士气连续前行。其实,我就是盼望自己能成为阳明心学自媒体的中国第一人,用自媒体的方式,让时间来见证“致良知”能否在一个凡夫俗子身上化腐朽为奇妙,来验证阳明心学“致良知”是否真的是具有一种宏大而神奇的能量。

读《致良知》有感8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接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读《致良知》有感9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作者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在作者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读《致良知》有感10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如果你的事业没有足够有力的'大义名分,发展动力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竭。因此,就会觉得自己很累,想要放下肩上的重担。此时一旦企业遇到困难,很可能就会退缩。优秀的精神,可学而至。精神代表品质和境界;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均可学而至。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本质,都是庄严己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身为员工自然要为公司立心,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我们本心强大,自然不畏艰险。

读《致良知》有感11

  最早接触到王阳明这个名字是在考研政治中,出于好奇,后来查询了些资料,才知道原来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大家,后来人冠之以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名号,可能因此不为人熟知,在《明朝那些事》中记述了王阳明一些传奇的经历,但感觉有些戏说的成分,今拜读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加以印证,感触颇多。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王阳明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兵者,诡道也。先生在平叛时,将“信息战”、“情报战”运用到了极致,情报中虚虚实实加之反间敌方势力,扰乱敌方策略,在宁王猛攻安庆之时,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击宁王大本营南昌城,使宁王回兵,解救安庆后,并不是固守南昌,而是主动出击,以寡击众,最终生擒宁王,大获全胜。后来平定思恩、田州事件因时制宜,采取招抚策略,避免战事祸国殃民;清理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保得一方平安。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并影响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从南宋开始,主导中国思想主流的是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忽视人的感情和本体思想。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作为思想领域的先锋,开拓者,先生长时间承受了对立面的攻击,反对学派们诋毁他的功劳和政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实是学术相悖,寻机打击,说他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标新立异,自高自大,非难朱熹,背谬圣人。离世差不多四十年才沉冤昭雪。但是这冤先生未必在乎,先生一生追求本心,注重“良知”,离世之时微微地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多么大气,只要心地光明,自有公道。他不需要等到给予他公平公正,他相信总有公平公正予他,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人人自有定盘针”,天下的公义,虽然不在庙堂之上,却

  存乎天下之人心。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作为普通人,我的理解是要有善心,为善举,行善事,与人为善。昨天看《非诚勿扰》,嘉宾李垚坤的装扮和神态较为偏重女性化,引发颇多关注。节目中,黄菡老师说:“人们常说男人该是什么样,女人该是什么样,这本身就带有压迫性。”孟非说:“人分为多数人、少数人和个别人,总会有人想法做法会与众不同,很多人可以不欣赏、不接受,但是希望能给这些个别人一定的空间,不要过于苛责。”我觉得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读《致良知》有感12

  看了这本书,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人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践成了一个难解的题目,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还是盗匪都拥有良知,在做事的时候良知会站出来评价此事是善抑或是恶;只有在做事的时候取善去恶,才是真正的格物。

读《致良知》有感13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读《致良知》有感14

  1、心即理:不要让自己不舒服。这里的舒服指的是让自己内心平和,不会因为内在的想法或思想斗争耗费太多精力。哪怕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内心深处接受事实并想办法让自己舒服,或者是解决那些环境中可以改变的问题,或者是在不能改变的事实中寻找快乐。总之,自己是自己生活的老大,自己开心了才是生活的本质。王阳明在龙场驿时,虽然环境苦但能找到让自己内心平静的事情做,将环境中劣势的.因素转换为优势,最终倒是成就了自己,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2、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3、知行合一:心即理与致良知,说到做到。我们不仅仅要明白跟着自己心走并且不伤害他人的道理,还要身体力行的去做这两件事情。前面两条看似独立,其实也有矛盾的地方。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或者我的家人朋友让我不舒服,我是为了良知不伤害这个人呢,还是我为了让自己舒服以牙还牙,我想知行合一就是要去把握这个度。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为了让自己不过多纠结,过去就过去了。原则性的问题,你伤害我的,我十倍奉还。

  看完这本书很难完全了解心学到底是什么,我现在对心学的理解还很表面,并且加入自己主观的想法在里面,估计就是处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吧。后面还需要在生活中、在书本中继续学习啊。

读《致良知》有感15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今日读王阳明先生之《告谕浰头巢贼书》、《与王纯甫书其一》和《教条示龙场诸生》经典三篇,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困难、职场生涯的心得体会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思考感悟,做此读后感。

  一、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工作职责

  在《告谕浰头巢贼书》一文,是阳明先生在江西剿匪的时候所作的招安文告,第一段是施之以威,借着打下桶岗,横水两地山贼的胜利,压制还未被剿灭的浰头山贼的气势。第二段则是动之以情,让山贼自己回忆造反心路,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三段是晓之以理,从实际利害出发,告诉山贼投降才有活路,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敦促他们自己速作决断。最后一段则是三者皆有,糅杂在一起,软硬兼施,充分显示了阳明先生的智慧和对对方心理的把握。

  实际上,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王阳明对善恶的剖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善人也都有个恶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职不辜负每位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责让消费者不满意就是恶。唯有此,我们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二、善于把握趋势迎接机会挑战

  在《与王纯甫书其一》一文中讲到,“金之在冶,经列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锻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锻炼之有成矣”。王阳明先生以冶金时“金”与“他人”不同角色不同感受,及至去除杂质炼得真金他人喜爱,金亦因千锤百炼有所成而高兴,来阐述艰苦卓绝的困难磨砺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对于任何一个人或团队的发展都是不可避免的,是成功的助力石。本文的核心主旨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气馁,更不能失去理智,而是更加努力的.发挥我们团队和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把握发展中的规律和趋势,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好推动工作走向成功。

  三、坚持勤奋学习注重团队建设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最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实的缘故。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作人不注重于没有过失,可是注重在能够改过。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

  在本文中,王阳明先生教给了我们在学习成长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许多道理,人不立志则无目标;人不勤奋则一事无成;人不懂得改过则没有进步;上司懂得理解下属,团队才能更好发展。所以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我必须更好的学习知识、修身养性,提高管理智慧,更好带领团队赢取业绩。

【读《致良知》有感】相关文章:

致良知学习心得08-23

致良知读后感04-11

《致良知》学习心得3篇07-24

《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4篇)10-19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06-14

致良知读后感(通用27篇)03-15

读《论语》有感--教师的良知与尊严09-01

与良知有关的作文10-05

致良知四合院学习心得体会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