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时间:2023-09-08 12:36:38 偲颖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精选10篇)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1

  从教这么多年,经常参加听课活动,每次听完课,都会有一个评课的程序。评课就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也是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比听课更为重要,因为从评课时大家思维的碰撞中,会出现更多的思想火花。通过评课,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评课的形式各有各式:有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评课(常态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考核课);也有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竞赛)等等。参加过不少评课活动,但是很多时候,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因为觉得自己不知要说什么,从何说起,所以都是以旁听者的身份静静聆听。每次听下来,觉得有很多评课活动都只是走了一遍程序,履行一种形式。评课时都是说一些客套话,不痛不痒,有时草草几句就结束了,根本彰显不出评课的功效和成果。一直都觉得评课只是教研员、专家的事,自己哪有什么资格去评课呀,先上好课吧,评课离自己太远了,所以也就没有好好地去观照它,深究它。

  到了王老师工作室后,学习的内容除了看书、听讲座、写文章、上课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学习怎样评课。第一次听完小姐妹的课,评课时段,王老师说:请工作室的学员先说,大家都心慌慌的,不知所云,更不知从何云,我更是语无伦次,那份狼狈,那种汗颜,那般急迫……无以言表。于是,忙不迭中,开始试着去了解评课究竟是什么?评什么?怎么评?评课的意义何在?我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收益……

  这两天一直在看王老师著的《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有一句话霎时间跳入我的眼帘,深深揪住了我的`心:“评课即评自己”。王老师说:“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从根本上说,所评之课不过是观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在评课中,你在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你在评论课的价值取向时,掂量的其实是自己所秉承的课程宗旨;你在评议谭的实施策略时,反观的其实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你在评价课的生成效果时,最终检验的其实是自己所信奉的质量内涵。一句话,评课就是评自己。”

  说得多好啊,“评课就是评自己”。又是一语道破,一针见血。读王老师的书,就这样,总是有太多太多的太好,有太多太多的太妙,有太多太多惊奇,有太多太多的震撼,有太多太多的先知先觉,有太多太多的心灵观照。平时听别人上课,每每听课之后,也会列举出一二三点来评述得失,但很少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这种认识的境界差距应该是自己多年来教学水平平淡无奇的见证吧。

  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让自己有进步,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成长与发展。评课者要通过评课,问问自己,从中“我悟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这就要求评课者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同时,要不断地将自身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经验融入到对课堂情境的理解和感悟中。推己及人,由人返己,这是评课者的大智慧、大境界。

  听王老师评课,那洋溢的激情、诗意的评价语,以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汩汩流淌着对执教者的那份肯定,那份赞赏,那份激励,每次总是那么深深地让人折服,这应该缘于他那深厚的评课功底和精深文化底蕴。

  反观自己,审度自身,我拿什么拯救自己?我拿什么推己及人?我想:除了对评课有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听课、评课、说课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意义及课堂教学规律,了解基本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心中有底才能入情入境,才能从从容容,才能坦坦荡荡;心中有底,才能用自己灵魂的镜子去悟课;心中有底,才能依循价值的判别与皈依去鉴课;心中有底,才能擦亮独识去析课;心中有底,才能于细微处去品课;心中有底,才能以大智慧、大境界去赏课。

  丰厚底蕴的自己,才能悟到一堂好课的“三重境界”,才能品到好课的“三味”,才能怀着“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来“坐着评课”,于人有利,于己更是大益。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2

  对王崧舟“诗意语文”,我早有耳闻,但却知之甚少。寒假我给自己指定的寒假生活就是阅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从而走进王崧舟老师。

  其中王崧舟对肖绍国执教的《月迹》、王春燕执教的《猴王出世》、彭才华执教的《凡卡》这三节课的点评,是分别从诗意感悟、文本本位、语文知识三个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的,由这可看出王崧舟的`一些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在《猴王出世》这节课中,虽作为第一课时,但王春燕老师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这一知识点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以此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并让学生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景,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达到自我意会。如果单从课堂实录上看,也许我们对王春燕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只停留在从文本出发,重视与教学文本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很明显,我们这样的点评有点流于表层,并未深入发掘这节课的精彩之处。而王崧舟老师对其的点评分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体会三个层次对课例进行点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王崧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性,而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在《猴王出世》这一课中,则是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简而言之,即是以语言表达为意图,学生的反馈也是语言表达,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王崧舟认为这节课中成功之点还在于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唤醒意会。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也就是我们说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王崧舟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即是《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是的,评课也许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立竿见影,但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3

  “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自己的思考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初次阅读《美在此处》时,我就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以逻辑支撑的理科学科,它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因此想要获得正确的教学方向,就要首先直面课本、反复阅读,推敲文章的中心主旨。

  王崧舟老师提到,如果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用到的不是课本,而是经过二次编撰的资料辅导书等等,那无异于是在别人的思考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是最不可取的教学方式之一。每个人的思考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若不深究课本的思想,而是拘泥于各类资料,那定会将原本开阔的视野变得狭小无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在正确的`情况下将丰富的观点输出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知识的奥秘,解开真理的谜题。而绝非只采用教辅书中的一个或几个“哈姆雷特”来抄近路、图省事,从而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初心。

  除此之外,王松舟老师提到的如何把握文章的语境也非常值得深究与学习。一篇好文章与一篇坏文章的最大区别,其实并非在于词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文章的意境与神韵。同样是散文,有些人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而有些人写的文章杂乱无章,没有半分可读性,其核心便是在于“神韵”二字。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与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其中心思想或主要立意,找出其精髓并以此为切入点,慢慢地将那些看似散落的句子、词语拼凑起来,细细品读、慢慢回味,如此才可称之为真正读懂。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看似是最简单的一个科目,但却也是最深奥、最难理解的科目。作为语文教师,既急不得,也慢不得。人们常说,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语文是美的,是值得被反复回味的。

  “把语文上成一道光,把自己上成一道光。”我们天生被赋予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同时还有精彩纷呈的人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美挖掘出来传播给下一代,传播给祖国娇艳的花朵们。读懂文章并不难,写出好文章也不难,真正难的是将文章的主旨思想讲出来,让学生听懂、读懂、看懂。细读文本,不仅要关注内容、关注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语言本身。

  语文科目之教学任重而道远,而《美在此处》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人思想深处的大门,也同样启发了我的思维。唯愿在未来,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发现美、感知美、传递美,立足语文教学视野,写下动人诗篇。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4

  美其所美,何以为美?宗白华先生说,真善美三者皆统一。王崧舟老师创意的诗意教学,坚持守住语文的本真,守住课堂的本真,守住师生对话的本真,虽将教师的位置放得低而再低,话语少得再少,却因情感的互相激荡,知识的互相生发,越动人心弦。

  诗意教学的美,美在回归“语文”二字,回归以“听说读写”为本的综合实践课。与“虚闹杂碎偏”的课堂相比,王崧舟的`课沉入文本语词,深耕关键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结构、内在的含蕴。只有老师自己把握了语文的本质,才会知道教学设计中如何进行取舍。

  诗意教学的美,美在直面情感,使语文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有声有色的画面,有滋有味的百态人生。王崧舟老师准确把握每一堂课的情感基调,课堂教学的推动以情感的生发为线,通过观看视频、朗读文本、听师范读等多种形式,以诗歌的意境、电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贴近文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诗意教学的美,美在教学节奏,文章有曲回转折,画有浓淡远近,歌有高亢低吟,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教学也有起承转合、前后对比、回环复沓……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演绎,使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文本之情都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激发、宣泄与升华。

  美其所美,美美与共。诗意教学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一读再读,一学再学,努力做到向美。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5

  我去年收获最大的就是读了几本好书,其中一本就是《王崧舟讲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教授的《慈母情深》和《枫桥夜泊》都曾在小语界引起轰动。小学语文该怎么教?王崧舟在这本书里有他独到的诠释,所有的章节段落都是取自他的演讲稿。他的语言时而诙谐幽默,时而发人深省,一不小心你就会不知不觉陷入他诗意感性的文字里,纠缠在语文与生命的漩涡里,然后发出仰天感叹:原来应该这样教语文啊!

  一个寒假的时间,我常常就俯在桌前默默地着翻阅,接受着来自书本的一次又一次洗礼,他用文字一遍一遍唤醒着我内心的某种期待,常常忽然会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都是错的。

  他说人生应该有四种境界。“境界不同,对职业和人生意义的体验和解释也就不同。”首先是功利境界,工作就是为了生存,教书就是我的饭碗。好好教书,才能好好生活,这一点完全正确。但是如果始终停留在这个境界,单纯只是为了赚钱而教书,王崧舟不客气地说:“老师啊,您是要了一辈子的饭啊!”其次就是上升到了道德境界,就是为了肩上的这份责任而教书,因为你面对的是全班四五十个承载着全家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为了这份责任和希望,怎能不好好教书呢?可是冷静下来一想,你会发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学生而活,为家长而活,为校长而活,这样有意义吗?“人不能总是为别人而活吧?”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超越,必须得提升自己的境界。第三重境界那就是科学境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做科研型的老师。那时你就不是为谁而活了,你是在为学问而活了。你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不断更新是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怀着一种憧憬、怀着一种期待、怀着一种惊奇进入了课堂。”“你在试验你的思想,你在考量你的做法。”你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了做学问的趣味,这应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最后,第四重境界那就是生命境界了。时间就是生命,你每天都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并为更多的生命付出,期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美丽邂逅。”“支付的是生命,结缘的是生命,最后收获的还是生命。”

  每一次上课都要有“活在当下”的思想,如果每次提出问题之后,你都只是在期待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你永远只能在焦虑、矛盾之中度过。

  其实这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矛盾。提出问题当然期望得到正确答案,有了正确的答案教学才能正常进行,也许数学可以这样想,语文是绝对不行的。王崧舟举了于永正老师上的《新型玻璃》一课,学生反复读过课文之后,注意是反复读,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回答说:“课文介绍了五种玻璃,第一种是吃音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吸热玻璃,第四种是变色玻璃。”老师没有让学生马上坐下,而是增加难度,希望学生能说得简洁一些。学生面露难色,想坐下了。如果你是活在下一刻的,那就会遍地寻求答案,麻烦也会接踵而来。于老师却是利用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他淡定地对孩子说:“孩子,别忙坐下。老师看你有这个能力。要不,再想想?”那是在借班上课,于老师一定不太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遇到的是个差生,那后果又该如何呢?当时全场都十分安静,期待学生的回答,而于老师呢,却一直从容得看着那个孩子。几分钟后,那个孩子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课文共介绍了5种玻璃,它们分别是吃音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变色玻璃。”回答得非常简洁,于老师这样夸赞孩子:“说得好,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帮你节省了整整十五个字。孩子,如果你刚才坐下去了,你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全场一片掌声。

  这就是活在当下,这就是享受课堂,你选择了怎样的生命状态,就注定你将收获怎样的生命。读完了这个篇章,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现在出于什么境界,我还应该向怎样的境界奋斗。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我是在享受,还是在备受煎熬?我让那些力图获得新知的生命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王崧舟的话寓意深远,可以供我整个教师时代细细品读与思考。最后我找到了黎巴嫩文学大师纪伯伦的一句话,以其与同行共勉,“工作是看得见的爱,通过工作来爱生命,你就领悟到了生命的深刻秘密。”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6

  直以来对于评课不甚理解,印象中评课就是听完课后罗列几条优点,能力范围之内提些建议,从来没有细心、深入地去品课、悟课。暑假开始前就准备好了王崧舟老师和窦桂梅老师的评课实录,不禁令人眼前一亮,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深深为王老师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所折服。

  语文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看了书中很多的语文教学实录,我发现里面的各位老师语言功底深厚,言辞犀利精准,教师要博古通今,有丰富的情感,最好还要有灵动的智慧。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带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走出文本,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的知识局限在课文中。

  语文教学要有诗意。王崧舟老师是一位富有诗意和禅意的老师,这本书中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诗意般的感觉,很多案例我读完都无比震撼和感动,震撼老师们独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感动于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

  更令我震惊的是王崧舟老师对于这些特点的捕捉,他深深的沉浸在课堂当中,挖掘课堂的诗意,于是我又去观摩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慈母情深》一课当中王崧舟老师谆谆善诱,将母爱的伟大像一首温婉又铿锵的歌,和孩子们一同唱了起来。语文教师需要这样的设计能力,也要有这样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看了纵多的案例后,许多的教学实录,绝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读词语、读句子,使用了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引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都善于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直到学生的感情被逐渐燃起。比如邵宏峰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在体会中华不振这一教学环节时,邵老师就抓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每一次分析中华不振后,邵老师都会这样引导学生:“是的,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总理才会用铿锵的语气说出——”一共有五次回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这样的回旋中,学生的感情由无到有,由淡到深,最后完全融入课文。所以读不是简单的看着文字读完所有的字,教师在读的方式,读的内容多思考,让读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身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不停地丰富自己,磨炼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学设计能力!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7

  今年暑假,我在工作室的安排下,利用暑假读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关于评课这个话题,我从进入梅州市名教师张玉工作室以来,读了《有效备课听课评课》一书,从这本书里学习到一些有效的评课知识,比如我们要听一节课并且评它,就要先知道这节课所在小学的哪个学段,在什么章节,哪一课时,课程标准在这节课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学习情况,由此可知,评课并不简单,而是要准备充分,才能科学准确地进行评课。而王崧舟老师这本书告诉我们评课的更多知识,读了这本书,对照王老师的评课和自己的评课,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浅薄,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我觉得王老师评课的第一点是他心中有诗意,他总能发现课堂上流溢的美,总是能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作出会心的响应。

  王老师告诉我们的第二点是评课者首先需要的是温度,是发现阳光、播洒阳光的温度。让执教者通过评课者的评议,重新找回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职业尊严和专业激情,才是评课者的大德、大道。评课时不妨厚道些。

  第三点是评课要明确主题。不同类型的课,分别承担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任务。评展示课,要重点考察该课展示了什么、展示得如何。一般而言,展示课往往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公开课,因此,评课者要多发现、多总结、多提升展示课的教学思想、课程主张、课堂模式。评研究课,要重点分析该课研究什么、是否体现了研究主题的特定内涵和主张。研究课是带着问题去探究的公开课,不论它成熟与否,评课时一定不能偏离它的研究领域和范畴,否则,只会流于泛泛而评、隔靴搔痒。评参赛课,要重点琢磨赛课的具体标准和特殊境况,要依据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赛课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关注参赛课的导向作用和标杆作用。评家常课,要重点关注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的落实情况。如果说抽象的好课标准体现了评议的共性,那么,具体的主题活动则反映了评议的个性。只有兼顾这两类标准,才能实现评课效益和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第四点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让自己有进步,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成长与发展。评课者要通过评课,问问自己,从中“我悟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这就要求评课者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同时,要不断地将自身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经验融入到课堂情境的理解和感悟中。推己及人,由人返己,这是评课者的大智慧、大境界。

  第五点是觉得王老师评课,他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他总能准确的评对课。

  看书里王老师评课,那洋溢的激情、诗意的评价语,以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汩汩流淌着对执教者的那份肯定,那份赞赏,那份激励,每次总是那么深深地让人折服,这应该缘于他那深厚的评课功底和精深文化底蕴。反观自己,审度自身,我拿什么拯救自己?我拿什么推己及人?我想:除了对评课有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听课、评课、说课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意义及课堂教学规律,了解基本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心中有底才能入情入境,才能从从容容,才能坦坦荡荡;心中有底,才能用自己灵魂的镜子去悟课;心中有底,才能依循价值的判别与皈依去鉴课;心中有底,才能擦亮独识去析课;心中有底,才能于细微处去品课;心中有底,才能以大智慧、大境界去赏课。

  怎样让自己心中有底?博览群书,多读,广读,深究,细悟,是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的必经途径。让自己与书结缘,蕴蓄智慧和厚重。与书共舞,触摸书籍的灵魂。泛舟书海,让书的根深深扎在自己的心中,让书伴自己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让书充盈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通过读书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让自己激情飞扬,灵性横溢。

  “评课就是评自己”。一个厚重的自己,一个内藏丰厚底蕴的自己,才能悟到一堂好课的“三重境界”,才能品到好课的“三味”,才能怀着“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来“坐着评课”,于人有利,于己更是大益。

  “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

  乍一看,很唯心主义。继续看,也便释然。

  “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流溢的美,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心无智慧,就不要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做出会心的响应。在评课中,你在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一句话,评课就是评自己。”

  细细想来,确是这番道理,顺着就可以化用罗曼罗兰关于读书的名言,“从来没有人为了评课而评课,只有人在评课中评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从教十七载,听课不敢狂言说无数,也着实不少了。名师的课、新教师的'课、同组教师的课,跨学科的课……每次都希望从他们的课堂上有所借鉴,有所启发,有所反思。但是往往只拘泥于点,而不是面,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一点浅知拙见,而不是站在多个角度之上对一堂课的深切剖析,三三两两的评课语也只是蜻蜓点水,甚至如痴人呓语。看了王老师的评课后,首先是汗颜,王老师面对每一次评课都是那么认真,评课语如谈话交流,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韵味”、“诗意”等词时常出现,我能想象到授课者在这样的评课环境中是多么的舒服和受启发;其次还是汗颜,王老师的每一次评课都是基于在课堂上的倾听和对授课人的理解,因地、因时、因人、因材、因境进行评价,让授课人感受到的是设身处地地考虑,是对每一位语文教师和每一堂语文课的莫大的尊重;最大的感受便是叹服,王老师总能在授课者实践的土壤上,催生出智慧之花。在这朵智慧之花上,彰显着王老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深厚认知,渗透着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反映着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还有精深的文化底蕴。总结一下,评课,需包容尊重,需深厚积淀,需高屋建瓴。

  借用王老师的这句话,读书也是在读自己。林林总总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书籍真的读了不少了,课程研究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的、听评课的……实话讲,除了汗颜与叹服,其余竟没学得太多。

  近几年常常有这样的感受,读的越多这种感受越强烈,对自己的不自信越严重。往往为某本书而拍案叫绝,除了叹服,还是叹服,或可照葫芦画瓢,但真要变成自己的经验,才发现难如登天。读一本,叹一本,赞叹别人,慨叹自己。慨叹之余,也曾反观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并不缺少,书也读的不少,但是面对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却做不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自己欠缺的太多了,缺少系统的学习,缺少深厚的积淀,更缺少理论的高度。于是有时难免用网络段子来自嘲: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可以的,哪怕五块钱的面值上印了多美的风景,它也没有一百的值钱。

  那就继续努力做一张最美的五块钱吧,继续读书,厚重自己。追赶不上名师大家的脚步,那就慢慢地沿着他们的脚印,坚持前行。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8

  今年,有幸在天津观摩了王崧舟老师巧妙的课堂展示,聆听了王崧舟老师精彩的讲座,享受了一顿精神上的饕餮大餐。临行时,我领到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本书。

  现在,书已经在我的手里,缓缓抚摸着光滑的亚麻色的封面。每天当万籁俱寂时,虔诚地捧着这本书细细品读,不失是一种享受。翻开第一页,王老师的自序就富有禅境,“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上课评课的过程中不也正是如此?如果心无诗意,怎能上出课堂中流溢的美;如果心中无智慧,又怎会捕捉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让它熠熠生辉。怎么做的课人合一,王老师又在他的自序里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的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想这“三重门”也是我追求的一个境界吧,可惜我还是门外汉,还在这城外苦苦摸索门道。

  这本书还有许多引发我思考的地方。王老师用语的诗情画意、流光溢彩,让一直喜欢用语言简意赅、清新自然的我也深深折服。这该是怎样的文学修养呢?我是不是该把喜爱的通俗文学放在一边,钻进中华博大的传统文学宝库中。

  王崧舟老师用他诗意的心灵感受每一堂课,虽然他评大部分是高年级的课,我还没有上过,但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给我不少启发。一小部分我接触过的课,王老师的'点评就像是一面镜子,观着别人的看反思自己的课,不足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原来如此啊。

  比如,王老师评金萍老师执教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脉灵巧、课局精巧、课艺细巧,是一个艺术课品。“课品”这个词我可是第一次听说,用来形容性格鲜明、构思新奇的课。就像是一个作品一样,整堂课透着金萍老师个人的魅力。抓住斧头这一主线,正反相交,先扬后抑,一唱三叹。读“斧头”时始终不忘村民,将“斧头”的力量和“村民”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三读“斧头”,列数“斧头”的种种罪孽后,敞开诉说或是悲痛或是绝望,学生被深深地卷入村民凄惨的命运中。于是一个“情”字,将生本紧紧地聚集在一起,包容在一起了。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取了正反对比,利用人们对得而复失的心理的绝望做文章,先列举了斧头为村民们带来种种好处,然后在一次暴风雨中,房子没了、家具没了、柴火没了……我一点一点地擦去。学生的心被揪紧,跟着我低沉地说,最后还剩下“家人”时,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不要,不要再擦了!”声音此起彼落。学生的脸上都是阴霾,可我还是擦去了。这堂课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了文本,有了一种人在课中的感觉,还有一点点“人情味”。

  看了王崧舟老师对好课的评价,自觉得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我要走的路很长,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9

  今年这个假期,如果说一定要找点有意义的事儿来说说,那就是买了一本《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真的很好!书中闪烁着的观点犹如明珠一样,映照着我的身心。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恰似一江春水激荡着我的胸怀。还有那灵动的语言向我诉说着阅读的快乐,让人赏心悦目!

  王老师说:“评课就是评自己。”只有自己对教学理念的掌握有高度,对课程宗旨的把握准确,对教材的解读独到,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执着,这样才能评好别人的课,使“所评之课成为关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反思自己平时的评课,很多时候,甚至对所上之课的教材都没有读过一遍,更谈不上深入独到的解读了,因而所评之课不过是走马观花,虚晃一枪而已,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的提高。我看到王老师所评的课,首先对教材的解读准确,独具匠心,真正做到了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者对话,这样的解读背后的评课才是全面的、深刻的、灵动的,也才是有效的、有益的。

  这本书虽然是有关评课的书,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反观自己教学的问题,提升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为什么我不更多地去关注如何评课,反而走了神去关注上课呢?其实,因为我很多时候,没有把课上好,也没在课中贯彻很多理念,因而,我认为,只有自己学会上课,才明白如何评课。

  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在课中,强调了“身在”“意在”“思在”。“如”的境界,强调的是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自己的本色。“即”的境界,就是享受当下,把自己所上的每一堂课都当做享受,都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试想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身在”课中,很多时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更不用说“意在”和“思在”了。当然孜孜不倦,以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者就凤毛麟角了,再到把课当做一种享受的就……我们很多人,上课是一种受罪、一种无奈地挣钱方式,一种打发时光的痛苦活动。当然这也不能说全怪我们,而是跟整个社会,特别是上层建筑对教育、对的关爱有关,似乎阳光总在风雨后,而风雨却常年不断。当然,如果教师们看淡一点,真正地投入一点,努力快乐一点,可能教坛的一片死寂会有所改观。

  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象”“造境”和“入情”三大招数。他在评叶淦林执教的《古诗词三首》时说:“看‘秋风之象’,造萧瑟之境,入思乡之情(《秋思》);忆‘故园’之象,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长相思》)……”“举象”所举的象一方面来自于教材的的描述,更多的来自于教师启发下学生头脑中想到的形象、现象、意象等,把象举好了,才能创设好学生由文字进入作者内心的情境、意境,最后才能“移情”“入情”“悟情”“化情”,从而理解作者之情、教者之情,激活学生之情,塑造学生之情。我认为,这三大招数,不仅在诗词教学时有用,很多文章的理解都可以这样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去体悟人物的内心,去感动自己。

  这本书虽然看完了,但学习还在继续,唯有学习,才能让生命更鲜活。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10

  我是第一次听名师王崧舟老师的课。一开始,我就被王崧舟老师的声音吸引了,再看到他的字,又深深地折服了。王老师对课文的整体架构的非常宏伟,他不是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这样顺着文章的顺序讲解的,而是高出文本进行了整体性的、具有独到性的梳理,再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小学的低中高年段我所上的语文课里,也有许多让我记忆深刻的,但是王老师的这堂课又格外不同,我觉得他是在以他的人格魅力在讲课的。在他将文本大胆地剪切、调整和提炼后,他怎样再次把它们融合起来的呢?是的.,是以他的人格魅力。我很希望自己是当时教室里的一名学生,可以受到这样诗意的、人文的熏陶。于是,又给我带来——沉醉感。

  我是在接受名师的开悟,仿佛在精神的领域与他坐以论道。“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身在;意在:一心一意;思在:思考、思想);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个性本色);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体验把握当下,敞开心扉、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让诗意、宁静、优雅、温婉的语文成就这般的人生……”与此对照,我又该属于那种境界呢?属于我的课堂,那些规范、准则,是否嵌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而成为自由与率性的道场。回答是肯定,多数的课堂我投入其中,却无法生成出愉悦与幸福感,这一切都源于我的魂灵还没有真正融入课中,形成道场。“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是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充满人文关怀,尊重需要、赏识个性、激励潜能);第三味是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流溢着儒雅、从容、含蓄、纯正,常常有师生的灵气勃发、灵光闪现、别出心裁、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对这堂课赞叹之余,我也有点疑惑:为什么学生总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走得那么顺畅呢?我的猜想是因为首先老师的引导很好;其次老师已然把所有的内容都设计好了,学生随着老师环环深入,没有时间想其他的了;再次学生和老师之间已经达成的一定的默契。因此才有了如此令人惊叹的课堂生成吧!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王崧舟《荷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05-19

王崧舟《母鸡》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4篇)03-10

教师听评课心得05-29

王崧舟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08-09

听评课活动总结07-18

教师听评课活动总结02-10

数学听评课活动总结02-23

听评课工作总结03-03

听评课活动总结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