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

时间:2023-10-03 07:23:23 名著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

关于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1

  《名人传》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觉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每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成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非常凄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急躁而奇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喜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贝多芬的一生是凄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胜利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胜利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常常想到的就是恳求他人的关心,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肯定要解决。而贝多芬,由于脾气奇怪,没有人情愿与他做伴侣,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士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战胜。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布满机遇,我们渴望胜利,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或许会让我们糊涂一些。

关于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2

  我还是特别推举这本书的。 开头,它看上去特别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不过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节就间续出来了,开头显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假如你还没有看完一半的话,不要由于枯燥,而把它停下。由于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行凶以后,被她的妹妹发觉了,所以他连着她妹妹也杀了。之后,凶手陷于苦痛之中。但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认为他杀了那个老太婆是为了行侠仗义。

  让知识带有温度。

  是合理的,也是公义的。 他想方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却无法得到平安。他写了论文说明他是属于那类转变世界的,不听从律法的人。但是,他仍旧非常苦痛。他只有向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索尼雅忏悔过。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告知了她一切。

  随着案情的进展,他渐渐逃离了警方的调查。证据都显得对他的逃脱有利。但是,他最终打算自首,去服苦役。由于他坦白承认,又由于他犯罪以前表现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过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间,他开头并没有悔改,还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不应当自首。索尼雅在这段时间里面,经常去探望他。最终,他发觉他爱上索尼雅了。从今以后,他开头了正确的反思,比起之后永久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没什么了。在监狱里,他开头阅读索尼雅给他的`那本福音书。 整本小说里面还卷入了许多人和事。有爱他的母亲和纯净和善的妹妹,也有阴险的彼得比特罗维奇,也有他的好伴侣……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与其争论,不如谦卑下来,决心悔改。当人决志悔改之后,全部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即消逝。所以,解除苦痛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罪。

【罪与罚名著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罪与罚》读后感09-01

罪与罚的读后感02-28

罪与罚的读书心得08-24

经典名著的名言02-04

名著的好词08-29

名著读后感06-10

经典名著读后感07-06

经典名著的读后感09-20

名著的读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