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2-10-07 19:32:06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论语》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予观《论语》,略有所悟,抒感于怀。

  今之众人,皆以污为丑也。河中之物,尽经百日风霜雪雨侵凌,然不为所动,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蚀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况人乎?孔子尝云:“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众人欲静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异己,于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为之事,不轻诺。凡数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执意亲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后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谨言慎行,去污近洁,方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苏轼之友,于其见谤辱下之狱之际,访狱而谏书于上者,屈指可数,然惧受迁而敝之者谓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书诽谤于上,譬如沈括,且不言为坡之密友,竟与坡与之离别所赠以为念之辞谤己轼讥讽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图报罢矣,却借潮风将恩公推于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测之人,安能与之为伍?假孔圣人之言:“唯小人难养也!”古之训诫,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后则洁其身。是为君子,必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桧谤岳飞者,今有华人学者辱李鸿章谓之辱国己为国之奸者,皆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当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毁于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忧,也尝有古今君王,为己一席之位,大举讨伐,于百姓之命于不顾,此虽为一国之君,吾亦谓之小人也!小人虽小,然其力大无穷。如若今之众人皆以私心面试,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谓之焚他人并已于无形也!此类人物,终其一生活于痛苦之中,虽有所乐而不可谓之乐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为诫,结其身旁。

  身已洁,还需更其咎。孔子曾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为人,有错是必然,然错而不能改之,无必为之愚也,然将错就错,终毁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虽历经磨难,或受尽肌腐之痛,但能磨练心志,脱胎换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乐而不为也?

  更其咎,拨开云雾便可见蓝天。我曾求解于人:“曷以人活于世为痛而必活之?”众人皆谓余曰:“生之求为求乐,虽苦,但也乐!”然余不解,吾也曾求于书,书中有言:“是为活,为其本也,而非为外物也!”余亦不解,吾曾想,世间百态,虽是世殊事异,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这般惘然?然正有也!觉察人生而为累,于万物浮沉间时起时落,终归尘土,便益惘,不知生之为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于周遭之事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日积月累,这是埋怨重重,求生无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异者呼?为之,犹贤乎已!”顿时大彻大悟,命也,挥之即来,霍之即去,生于尘土,末于江海,其生之本于死也!一生一世,往复红尘,繁华虚荣咸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积怨愈深则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无意蕴,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于知其不可处而为之;若欲求生无所惑,不若孔圣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修行数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终,唯有搏击,方能拨开云雾,打开心灵之窗拥抱蓝天。

  虽去污,洁身、更咎、拨雾,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污、侮、误、雾皆空,仁可全矣!余深感于怀,抒发其想,然执念之深,不能出也!余生不求能看破红尘,做个潇洒之人,但求身临绝境时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处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锦,但求花开花落我都在为梦想而奋斗,不求家财万贯,但求在临时之际可无欲无求。

  生而为人,本在为人,为人而活方为人之本性,人生本困乏无味,因为爱人,乃赋予生的'意义,愿今之众人能真认自己的错,莫论他人非,并非施恶会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浮华尘世万物皆有尽时,若能闻名于世,也是一种重生。

《论语》读后感2

  关于颜回,《论语》有以下记载: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知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关于曾参,《论语》有以下相关记载: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读后感3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

  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仅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己的心灵。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学习。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己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己动过脑筋自己思考。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之中。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我和一个相处得不错的朋友闹起了矛盾,彼此之间相互指责,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后来,因为不想再争执下去,我主动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却还是愤愤不平,不能释怀。也许她也是如此,于是我们之间又进行了不约而同的“冷战”。但是,她的家长一直在调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与我重归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们之间的友谊,便趁着学习之余主动来找我互动。时间一长,我的心竟有些被触动了,就要被她坚持不懈地关怀所感化,却又碍于自己的面子,无法释怀往事。这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雪中送炭,帮助我去解决这块心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不悦,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们之间友谊的桥梁,态度非常的诚恳,若我还计较这件事、避之门外,不就显得我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小人吗?于是,我慢慢地主动与她多起了互动,并且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我的心结也慢慢解开,踱步时如踩在云朵上轻松。

  《论语》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国的艺术瑰宝,其中的语录帮助我改正了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与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创和谐的社会环境;并且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为国家大大小小的建设积极做准备,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强大、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承担起自己在国家中应尽的一份责任,成为国家栋梁,能够强国盛国。这正是我身为一名中国学生说“爱国”的强烈体现。

  在《论语》这部经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壮成长,我要带着我的中国梦、满怀着希望地去成长,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论语》,我的成长因你而精彩!

《论语》读后感4

  我读过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第一个感触就是万物归一。

  这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古规律。综观人的一生,人这辈子,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生命在逝水流年中悄然凋零,什么是看见的,什么是看不见的?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平凡而朴实的生活忙碌打拼,却忘记适时停下休息欣赏自然之力与自然之美。人有追求与信仰,为实现自己理想进行能动性的创新与改进,以最大限度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但或许就会渐渐迷失自我,迷失人的本性,做出愚蠢疯狂幼稚傲大的可悲行为。从地球看我们生活的城市,很小;从银河看地球,微小;从宇宙看银河,微乎其微。而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个人,根本微不足道。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争,在斗,为了无休止的利益,为了满足与吞噬无限膨胀的欲望,在我们生存的小星球上拼命去捕捉原本并不属于任何人的东西,我记得网络上有一个签名:天上的星星,为何象人群一样拥挤,地上的人群,为何象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我想,这就可以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心态问题罢!简言一句话,人,应该学会看透生命的本质,看穿亘古广漠,潮起潮落,看清事物潜在的规则与本质。

  如果说把寰宇看得宽阔透明,那么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应该看得坦然释怀。四海之内皆朋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是我的第二个感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维简单的一首诗十足勾画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古人以人生得到一知己足以来形容人的一生要找到一个十分了解自己的人有多么困难。在今天,我们仍然也会以拥有一个和多个知己而感到自己人生存在的价值意义。可是,上帝总是带有一丝幽默,他可以把人相隔千里之外,也可以让人如亲邻一样贴近。我们总是期望别人有多么了解自己,然后便有了被充分了解后的感叹,然而事实上没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认清自己,才会更好去了解他人。否则就会做出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产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地球更象一个小的村落,只要有足够的旅费,每个人都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当然,如果可能,我们也可以认识任何一个在从前想都不可能想过未曾谋面的家伙,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被无限地扩大与扩展。而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因此该得到阔延和释放,古人所云比较封闭的交友概念现在也已经绝迹,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与人产生争执和争吵再所难免,因为我们的头脑中存在成千上万个不同的`idea,因此人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并不相同,对待同样一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于是偏差和误解便产生。对待这种事情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直率去对待所有的问题,我们想让别人了解和理解我们真正不被歪曲的想法,那么我们就要学会用最简明最直接的说话方式去将我们的想法陈述给对方去听。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愿将他们的直率使用到应该使用的地方,因为我们都很自我,都很主观。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这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过于自我,过于固执,固执得乃至无法放下偏执。这就严重得多了,回头想想,我们连宇宙都可被认识,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头脑中的idea真实地放映在对方面前呢?事实上我们可以做到。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也许无法做到最好,但我们起码可以用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的朋友,家人,爱人和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善良的人们。孔老夫子说帮人锦上添花不如帮人雪中送碳,能及时带给别人最迫切的需求,那是我们道义上的责任。

  我相信人本善良,只是在成长中受到了种种诱惑吸引,自己定力不够才渐渐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人间。把握住内心的尺码,不论外在怎样,我本善良。希望自己在学习过此书后能用更高一层的心境和态度来释怀面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那才是我最终学习此书的目的。

《论语》读后感5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如果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朋友,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一个人一生中的朋友看,大体能够了解他的为人、性格以及处世方式。每个人的交友准则都不尽相同,但是交友准则总结起来,又有着一定的共同性。曾经看过一首交友的打油诗:坦然天地一线宽,纵横四海行为善,不狂不躁头低下,哪儿是水哪是山?其实这诗就表达了三重意思:心善第一,谦虚第二,随缘第三。大多数人在于其他人交往的时候,彼此能发展为朋友关系的,大多还都是看中对方的善良、合自己胃口这些条件。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照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读后感6

  【篇一:论语读后感】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篇二:《论语》读后感】

  《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今天,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书上层说过,孔子。一个20xx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论语》这本书却通知了中国近二十一个世纪。

  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说的话综合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他所说的.不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还有学习的好处和如何学习。

  我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现在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

  孔子,一个创下无数辉煌的学家,现在却已成了一个历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篇三:《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儒家经典。在古代,这可是每个做学问的人都必读的一本书哦!这本书里编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行,还有一些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它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处事,怎样做人。读了《论语》这本书,我就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有一次考试,我拿到考卷一看,卷面上的.题目都挺简单的。于是,我便飞快地做了起来。做完后,发现时间还有许多,我便东张西望起来。我看见有的同学和我一样很快就完成了,正趴在桌上休息呢!而有的同学仍在认真地答题,哪怕做完了也在仔细地检查。我见了,心想:是啊,做得快又有什么用呢?要效率高才行啊!有时间为什么不检查一下呢?于是,我又认真地检查了起来。

  没想到,我检查了一遍后,才发现原来有些题目设有“陷阱”,很容易出错。于是,我连忙把它们都一一改正过来。刚改完,下课铃就响了,真险啊!

  几天后,考卷发下来了。哈,考得还不错,95分!而那些没检查的同学和粗心大意的同学考得都不太理想。可是,奇怪的是那些平时成绩好的同学这次也考得不怎么样。这时怎么回事呢?这时,只听见老师在批评那些同学:“做得那么快有什么用!一点也不仔细,这么简单的题都会错,太不应该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突然,我脑海中出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一下子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味求快,必须非常认真,非常仔细,这样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做事是这样,学习更是如此。

《论语》读后感7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我作为一名教师,在仔细读了《论语通译》后,觉得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对教育具有启示意义的许多智慧精华,都还值得我们这些两千多年后的教育工作者借鉴学习。

  一、有教无类。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君子授学,有教无类。换成我们今天时髦的`说法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说教育是不应该分对象的,不分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聪明愚笨、不分善良罪恶,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什么人都教,这就是一个全民终身免费教育的概念。为什么要搞有教无类,是因为有教无类有好处。孔子搞有教无类的目的就是尽量多的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就体现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而由什么人来搞有教无类?孔子说了,是君子,君子也就是有道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由此可见,孔子自认自己是君子,也鼓励别人都来做君子,都来搞有教无类;同时这也有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己在道德思想和教学业务方面的素养。对此孔子提出了办法:学而时习之,也就是说不断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就是说虚心的向所有的人学习。通过这两个办法,老师的水平就不断提高,就不会误人子弟,至少不会一直误人子弟。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提倡“仁者爱人”,所以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学生都不歧视,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孔子认为“后生可畏,汤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当仁,不让于师”,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怀抱,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正因为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之间有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的教学态度是非常谦和民主的,经常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呼唤民主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学民主化也同样得到提倡。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轻易给学生伤害性或压抑性批评,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奋学习。

  三、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听说人有困难,可以马上伸出援手吗?”子曰:“有父兄在的话,应先与他们商量该怎么做?” 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子曰:“好啊,马上去做。” 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心理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在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里处处辉映着中国早期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火花,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问答;这种如师如友的互动教育方式,不正是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吗。

《论语》读后感8

  《论语通译》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这本书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孔子的文化精髓所在。《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思想、对教育的主张,也可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出他的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的方法。《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又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四、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孔夫子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

《论语》读后感9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

  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

  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

  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读后感10

  我对百家讲坛曾经一度痴迷,总觉得看此节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样炒得火热的时候,我心里的火热倒是一下子凉了,总觉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样缺乏积淀。

  《于丹<论语>心得》用BT下载在电脑上,常常拿来欣赏品位女性厚实而充满自信的演讲,只有对自己绝对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铿锵有力地讲述国学的经典,也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可能练就如此流畅明晰的口才,只有达到这种社会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国人民谈论关于“淡定”的话题。

  同样的一部着作,每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不同,解读自然也不同,也许,同样是《论语》,愤世嫉俗的人读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读出了从容淡定,甘于平庸的人读出了奋发进取,缺乏谋略的人读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许是过于自信和自我的表现让我并不欣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不多的文字却用了过于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并不特别和独到的思想只因为“在圣贤的光芒下”而显得分外华丽试想,如果将书中所阐释的这些观点和故事联系在《读者》或者某些有关心灵鸡汤的图书,也是完全没有什么不妥的;过于频繁的签名售书也让我感觉到过于急功近利的商业气息。“在圣贤的光芒下”这样的语调让我从灵魂里感到自己的卑贱,用圣贤的思想启迪心灵是有可能的,但只有当自己的心灵能够释放光芒的时候,可能才能快乐,在圣贤的光芒下,便永远无法自己取暖。

  喜欢书中引用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于那些已经绚烂之极的人们。当那些曾经为了功和利追随不懈,而如今却发现金钱,权力,美女都不能填补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让自己快乐的人,当他们有了房、换了车、有了稳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发激情的`红颜知己的时候,再告诉他们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禄,不要奢求太多,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高的境界。对于挣扎在生命的最现实状态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没有感受到心灵绚烂之极的巅顶,又怎么能真正的归于平淡呢?

  这本书谈的是关于心态的话题,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诸如淡定、平静、坦然之类。反复提及的观点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她说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被人左右的,当一个生活在总被人随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的时候,这可能会快乐吗?适应和面对社会是必须的,不适应社会的内心必然是不快乐的,但是,苛责内心决不是适应的方式。心理学讲拥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所强调的是我们要能够从各种不同生存状态中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能够让我有足够的生存勇气和快乐体验的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于丹《论语》心得更明显地阐述恕与忍的调节心理的方式,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漠视生存环境中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有谁能做到吗?对周遭灰色环境的漠视难道不是一种颓废的表现吗?

  换句话说,如果照书中所说的那样,快乐只决定于人对世界的认识态度,是不是过于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读中国哲学或者说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词,如果我可以解读“中庸”之美,那么应该是一种和谐,一种融合,如果用新名词来解释应该是一种“共赢”,人与社会的共赢,人与自然互惠互利。在这本书中,我却感到作者过分强调了内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所呈现出来的做社会中的人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状态是两种我们都需要体验和感悟的。

《论语》读后感11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大概是做学生的最高境界吧!这“十年寒窗”应是一生中收获学习意义最多的时期吧!这句话让我突想到最近正在阅读的经典文学《论语》,如果你还是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就去阅读阅读这本经典文学吧!

  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了《论语》,让我对学习的意义有所领悟。《论语》是中华经典文学之一,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由二十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就关于学习的原则来谈谈,今天所需讲述关于学习意义的内容吧!

  学习的态度

  古人云“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决定你对这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谓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和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而不是为了那所谓的“面子”,而欺骗别人欺骗自己。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可以让后人对质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使科学发展的道路辉煌灿烂。

  学习的方法

  解决问题时,我们都要通过一些方法才得以解决。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提出的。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小时候,在他祖父的教导下,他有所领悟并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他每天规定自己阅读一定的卷数,并且认真做笔记还写下心得体会。就因为他的一部分笔记,后来汇成了流传至今的著名《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书笔记。就是因为这样他不断的复习,以“温故而知新”成为了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的学者。老师曾说过“你不是圣人,你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习时,我们也应该“温故而知新”,来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学习的精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打开《论语》在我们潜意识里,仿佛见到一位穿着白色的长袍,一脸慈祥和蔼可亲的长者,并正看着自己的弟子。并且不断教导他的弟子;做人要做君子儒,应该心怀天下不应有狭窄之心。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反求诺己;对人要有情有义,义于比之;对己要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穿越了历史,虽历经沧桑,却饱含着丰富的知识。孔子设杏坛,修仁德,教六艺,育弟子三千,学而不厌,集为大成;诲人不倦,育七十二贤。因此他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就因为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他成为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也使他的大成,也不因历史的迁变,被历史淹没。

  读《论语》让我领悟到学习的意义,让我懂得了面对“十年寒窗无人问”之时,应懂得怎么样去面对。面对枯燥的学习,我们应该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应该巧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学习方法;应该坚持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去学习。这样就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的了。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品读了《论语》这本经典书籍,使我领悟到了关于学习的一般原则。

《论语》读后感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近日第二次读了《论语》,较之第一次而言,有了更为多的体会与感悟。

  大凡国人,不说对孔子耳熟能详,起码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其精髓的思想可谓超乎寻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民族魂。在我国历史上,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伦理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学识自20xx年前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儒学的思想正日益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每读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获很多的东西,比如:

  当读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时,我懂得了要先行后言,莫言过其行,说与做是做人的两个重要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先做后说永远是我们应该信奉的说话行事规则;

  当读到“道听途说,不足为缺时,我懂得了,一个传闻,入乎耳,出乎口,不经过考证和内心的思考就说出来,委实轻率,不负责任,但现实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飞短流长,看着闹得满城风雨,心里竟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其实,无论是从道德 还是现实做人来讲,这种心理行为,我们都应该摈弃。

  当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挺有感触的,对父母孝顺,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近些年来,受西方所谓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影响,年轻人不愿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把孝的意识抛到了脑后,也许真到我们切切实实想为父母做点什么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当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我意识到了,做人得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别硬塞给别人;自己想要站住脚,也得先让别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别人有所成就的梦想。

  当读到“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时,一位仁厚长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他教育弟-子们,要多看人家的好处,进步的地方,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就,也绝少拥有孔子那样的胸怀,但我们应该尽量的从中汲取点什么。

  ………

《论语》读后感13

  最初接触论语是中学的《论语十则》,当时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着古代学者摇头晃脑读书样子,很是有趣。借着这次全校的机关培训,今天再读来与以前相比却是另一番思考。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一万多字的作品,把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刚读起来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都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简短的语句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精华;简短的语句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简短的语句谈论了教育教学、人生沧桑百态、君子、孝道等对后世影响巨大。

  作为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学的观点。孔子是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来教导学生。当代学生的性格独立,差异很大,我们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上,孔子提倡教学相长。《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及其众弟子的对话,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评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他从未对孔子提出疑问,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他有帮助的人。孔子还敢于承认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的启发,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的勇气可嘉,精神可佩。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实之不易。

  在学习方面,《论语》对我们启发也很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话。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虚心向别人学习,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我们要取长补短,广结良师益友。

  孔子讲究孝道,孝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人们却在褪色,经常会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却无人尽孝。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纳入法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对父母尽孝。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100多次谈到君子,他强调的是一种人格的自我修养。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怀天下,而且能经常反思自己。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作为君子应该先去做然后再说要有言行的标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今有些人每当有牵扯到个人利益时,经常互相漠视,甚至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称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为什么当今全世界那么多的孔子学院,可见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大师语中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别人,为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而努力奋斗。

《论语》读后感14

  孔子认为,人,特别聪明和特别傻的都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中间,既不绝顶也不透顶。根据智力,他把人分为3种,一种是上智,天生聪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学习就知晓一切;一种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无论怎么学习都没有办法;一种是中人,也就是指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为2种,即学而知之的人,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第二种是困而学之的人,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才会想起来去学。这两种人都是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论语的经典对白中我们还可以捕捉到这样一个词圣人。圣人又是比仁人高一个档次的了。孔子特别推崇的是圣人,但是他却不希望每个人都参照他的观点去当圣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孔子觉得自己就当不了圣人,他眼中的圣人是尧舜禹那样的先帝。首先,孔子认为,圣人必须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过是祖上发过迹,到孔子这一辈,已经是穷困潦倒四海为家了,更谈不上是什么君王。其次,圣人必须天资聪慧,不用学习就能明理明德,显然,孔子一生都在学习,做不成圣人。因此,一般人的标准到仁人这个档次就已经是成功了,即使不能为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样学富五车桃李天下了。他也是这么教育他学生的。

  论语中一共有105个仁字,那何为仁呢?学生问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针对性。比如他说巧言令色,鲜仁矣,对于溜须拍马的人孔子最讨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要他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规矩办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他善待别人,承担帮助别人的义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诉他,说话要有分寸,三思而后言;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近,与人忠。这里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种德性,让他接物处事待人都要充满敬意和忠诚。此外,孔子还经常将仁与智、勇相提并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实在孔子眼里,仁者已经具有了智勇两种品质。

  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我们现在学习孔子的仁学理论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运用到实际。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讲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时,总是忘不了自己将大学舍友从国外拉拢到国内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经历。他说,这全是他在大学期间为他们扫地的功劳。当然,这是句俏皮话。宿舍卫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扫,但是俞就是喜欢一声不吭自己一个人包揽,留给大家好印象,直到他远赴大洋彼岸找到当年的舍友时,对方还会忍不住激动地回忆起这样一个小细节。我把它也定义为仁,虽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这份仁义使他

  们义无反顾地跟随俞敏洪创办新东方,让他们坚信能在宿舍里为大家服务的人,自然在事业中也亏待不了当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顾名思义,就是议论的话,当然了,准确的解释是,孔子师徒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录。前段时间在补习班学习了几个月的《论语》,如今,就写篇文章来展现一下我的学习成果,也能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成果嘛!呵呵!

  古人常说,文如其人。那我们就先了解一下作者吧。据我所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作为大教育家的他,招弟子从不问出身贵贱与家境贫富,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是“温故知新”。学习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行了,不罗嗦了,切入主题啊。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也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论语》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你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内容吗?好吧,Let’s go!

  老师常跟我们说“学而不厌”,其实,它就出自于孔子之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谦虚如此。他勤学终身,终有所成,不正告诉我们,只要你勤奋学习永不满足就能把学习搞上去。我们班的桂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从不满足于自己的学业(其实我认为已非常好),不断向上,我很佩服她,每次我与她抢第一名的宝座,总是失望而归,懊恼不已的我决定从今以后向她学习,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我还不信这个邪儿了!

  不过,学习主要是你要有兴趣。“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如果我们学习也能这样,那不就什么都好说了吗?可我们生活中缺乏的不就是这种兴趣吗?我们班很多同学那叫一个“疯”呀!中午回家与晚自习出去吃饭的那点时间,都和网络约会去了,有的竟还跑到网吧去上网。我无语!如果他们能把这点痴迷转到学习上,那成绩一定名列前茅!该转变一下痴迷的方向了,我的同学们!

  学习搞上去,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在《为政》篇里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无所得。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即要学习,也要思考。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从前作文写不好,喜欢从作文书中硬搬一些好词好句,爸爸总是说我没有多少真情实感,我很苦恼。后来,经过漫长的读书生涯,我终于明白了,别人文章中的各种句型、结构都是由作者情感表达需要而定的。从此以后,我读书时就会思考一下,我的文章可不可以掺杂这种句子?如果我也这样写,应该删改哪里?读的.越多,思考的也就越多,虽然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举一反三。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如果提示学生一个方面,而他想不出另一方面,就不教他了。孔子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弟子?学习这一则,你便会明白,孔子不喜欢不会举一反三的人。你想让孔子讨厌吗?不想就快学吧!

  前文大多谈到学习,可学习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志向、目标。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也。”连普通人都不想没有志向、随意改变志向,难道你连普通人都不如吗?一个人如果有理想,有抱负,却又因为衣食不好而羞耻的人,孔子认为不值得与他谈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孔子还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才开始发愤读书,而他最终有那么高的成就,说明我们发愤还为时未晚。只要肯“不耻下问”“勤勉于学”,我们也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孔子”。加油啊,同学们!

  我们知道,《论语》中记录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话,却那么富有哲理,说明他是一个思想者。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说了很多话,可是有多少有意义的话呢?我们是否应该向孔子一样,做一个思想者呢?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让我们与《论语》同行,厚重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