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天性》有感

时间:2024-01-08 08:59:09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认知天性》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认知天性》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人说,高考前是自己一生中最高知的时刻。这句自嘲的话,透露出无奈,也反映了现实。

  的确,学生时代的我们“精通”语数外理化史生,各种话题的闲聊毫无障碍,搭电路剖青蛙信心拈来。

  可越长大却越发现,自己懂的会的逐渐变少了,曾经脱口而出的元素周期表、世界地名好半天都想不起来,一度应用自如的数学定理、英文语法已忘得一干二净。

  有人禁不住问到:那么多年花费精力记住的知识,怎么就消失了呢?还有人抱怨读了不少书,却啥都没记住,学习能力相比学生时代也下降了很多。

  《认知天性》在开篇就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这本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怎样学习更有效、更高效。

  学习是一件有极强技巧性的事情,有可以被复制和传承的方法,而“仅靠直觉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时代的学习,先是大量的背记知识,然后在做试题和考试中进行运用,因而记得牢、用得好。

  高考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再运用中学的知识,工作后甚至连大学的所学也不再使用,时间一长逐渐遗忘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书读过即忘的原因也与之相似:没有运用。

  与反复阅读相比,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会更加有效,《认知天性》的作者将其称为检索式练习。

  作者并不否认记忆的重要性,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想牢记知识并能够随时运用,就要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采取正确的行动。

  记忆之后,要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场景相结合,把文字变成虚拟的画面,或者进行实际的运用练习,在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建立关联的这个过程,在学生时代主要通过习题和考试进行。这样做很有效果,但它们都是别人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只需要执行最后一步。

  而离开学校后,往往没有人给我们准备练习的手段,需要自己主动安排时间,构设练习的条件,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也就是所谓学习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缺少刻意练习,导致既记不牢,也用不好。

  我曾经负责过一款设备的操作培训。一开始是按照现成的教范,先讲理论,再练操作。由于流程比较简单,一周的培训结束,所有人都能在优秀标准的时间内完成。

  可是,优秀的培训成绩并不等于优秀的操作手。不少人在实际工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手忙脚乱极为常见。

  事后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在培训期间都讲过,但基本是填鸭式的讲述,而且没有练习的条件,往往“左耳进右耳出”。

  于是我调整了培训方法,先提出问题让学员自己思考,再结合正确方法分析他们思考的误区。后几批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升。

  这与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类似: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

  心智模型,其实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情景。情景相当于一个索引,把新知识放在记忆区的某个位置,并与已有知识融合。

  当我们遇到类似情景时,会自然调动相应的记忆版块,并且顺畅地运用。

  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专属的检索模式,实现新旧知识的一体化。

  正确的学习,需要克服人的天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习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实现提升的。

【读《认知天性》有感】相关文章:

《认知天性》读后感10-26

认知天性读后感11-08

《认知天性》读后感(精选10篇)03-08

认知天性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10-06

认知天性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10-22

《认知天性》的读后感(通用8篇)10-06

天性_650字08-19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05-08

玩是儿童的天性作文(通用48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