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时间:2022-10-19 23:13:57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

  最近读了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一书。读罢此书,深深感受到熊培云把写作当成了推动时代进步的使命,并一点点地努力着。“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希冀让我们所处的时代成为更好的时代。

  熊培云的文章,既有理性,又有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他文字的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与烂漫纯朴。他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发言,做着思维的训练,思想的`加法。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顽强生活的态度。他特别注重生活,他认为生活可以让一个人获得自由。“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大环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自由度,但是个体的内心也有一个小环境,它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对生命的体悟,对世界的理解,都可以让你获得足够的独立和自由,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他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宽容之精神、乐观之态度、人文之关怀,正是这个热言时代有稀缺的,也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时代养分和生活营养。

  《自由在高处》如同阳光从高处照下,让我想起了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愿我们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我们都在尘世获得幸福,愿我们都有一所得以自由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2

  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初读之后,感觉是各种观点在脑海里交织,最大的感受还是生活是要经历的,然后才是感悟。

  这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很必要的,但除了知识的累积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不同的时期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是两年前的我读这本书,肯定会觉得熊培云不错,观点很新颖、独到,文化素养高,是本好书。但现在看这本书,更多的不是对其观点的认同或反对,就像那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在不触及法律、道德的层面上,观点是可以千差万别的。正如胡适所说,感谢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可以容忍的国家,允许多种观点的存在。陈虻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是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时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局限性,生活观点的浅薄,读了这本书,感到了一个永远不停止思考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现在的.读书,更多的让我感受到的,并不是一定要从书中获取到某种知识,如果一本书,读完之后能够“砰”的一下敲响你心里的某些东西,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学,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到知识,但是“思”,就只能靠自己了。现在,越来越觉得思考的重要性了,也许,这是我近期读书最大的感悟了吧!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3

  《自由在高处》是我颇为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熊培云对之前的《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两本书其实都对“自由”一词有颇多笔墨,只是前者多是从国家的角度进行解读,而本书则是通过个体的角度探讨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

  帕特里克说,“不自由,勿宁死”,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还是颇为喜欢这句话的,不过作者却似乎更加乐观,一句“不自由,仍可活”,道出他对未来中国充满信心,以及对个体力量的肯定,改变自己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这种感觉我在阅读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书封底的话我很喜欢,“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他的文字总是那么透彻、激励人心。

  透彻,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纵然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观点各有千秋,但是作者的观点不乏新锐、客观,理性全面的分析,让作者所讲的每个故事栩栩如生,读完之后便觉得豁然开朗,真有一点小小的兴奋。

  其实,熊培云的文字还不止如此,无论是《重新发现社会》,还是现在这本《自由在高处》,探讨的都与严肃敏感的`甚至有一点黑暗的政治问题有关,可是,他的文字却温暖又宽容,这无形中影响着我,虽然周遭的现状并不完美,但是却要乐观,不要总是抱怨,多思考,多行动,对未来应该充满信心。

  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我的人生,我要让他自由,自由不一定在高处,而是掌控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4

  因为有书可读,所以人类还不那么寂寞。不断地找书看,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总能遇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好书,《自由在高处》就是暑假里的怦然心动。

  《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新闻工作者。他的文字清醒、宽容、理性、有一种温和向上的力量,他用他的文字构建一个有情怀的、自由的、人本的理想世界。人本生而自由,却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自由,我们并非毫无选择,需要获得自由,必须站在高处,这里的"高处",是精神的"高处"。书不仅在教我们如何看待自由,也告诉我们如果获取、追求自由,即自救。

  天赋人权,实际就是强调个体自由,有了个体自由,通过自由实现更多的权利从而走向平等,先有个体的自由,再创造集体的自由。而我们已经失去太多的自由,书中就列举了诸多的社会怪现象,比如许多人的.成功是"豪车、名宅",被物欲绑架,于是我们看到人们的恐惧,为他人的富有自悲自叹,生活只是生存,看似一生追求占有物品,全然不知是物品占有我们,我们忘记了最真实的生活应该是"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这也让我想起早起随妈妈买菜时看到城管与摊贩的争执。在菜市场前面的小路上,天刚亮就有农家人带着自己的种的菜在那售卖,多是老人,自己种,当天摘当天卖,不会打什么化学剂,只是依靠劳动赚点生活来源,菜市场的摊位对他们而言成本太高。每天去买菜我偏爱去此,一是新鲜,二因不是大棚菜,原生态,多买点还很便宜,一天的生活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拉开序幕,这本是一件生活极平常却也美好的事情,多么生活的画面。然而城管却会因为城市管理等理由驱赶他们,到底是这买卖的平常生活场景有违城市形象,还是这些野蛮地驱赶破坏这一生活场景?菜市场里靠着监管仍有各种不安全食品,这些摊贩买卖紧靠着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任一样吃得健康,被赋予权利的执法者为何要以维护的理由绑架被维护者的选择呢?

  再比如一到情人节、圣诞节,看大街上节日气氛浓厚,有些人却对这保持剑拔弩张的姿态,曾有十位博士联署抵制圣诞节。这不过又是卫道者们借传统的名义给人们选择生活的自由加手铐脚镣,文明是公共精神产品,不该有东西方之分,文明的交流应该是叠加而不是消减,至少选择过什么节,是我自己的自由。

  书中还有谈到被过度的信息包围。环顾身边所有人,无一不是活在各种信息里,家里、路上、车上,都是低头族,大家都沉浸在手机信息中,走在路上,没有问候的笑容,更难听到一句简单的问候。记得周国平在《妞妞》中说到自己在国外的生活,他住在学校附近,早上傍晚总会带孩子散步,那时的妞妞特别爱笑,因为他们在路上总是会有很多停下来看看这个可爱的中国女孩,跟她打招呼,赠以笑脸。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不知情权,追求不被信息包围的自由。"你即你自由",许多的不自由是自己施加的,我们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选择自己世界的自由。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被监视,努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会比想象中自由,冲破看得见的枷锁,自救,个体自救才会让集体被救。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5

  熊培云新书《自由在高处》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的素描,这尊雕塑的名字叫“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右手执锤,左手执凿,正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成人形的人。用一句话去概括这本书的内容: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这本书所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

  一、帮你意识到枷锁所在;

  二、帮你挣脱枷锁,或者如果暂时不可能,至少让你学会带着枷锁舞蹈;

  三、带你寻求自由思想的愉悦。

  当然,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在生活中,也许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缚你的那些枷锁,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时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锁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会感到它的分量已经轻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你已经给了自己心灵的自由。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义,正如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环境可能不尽人意,也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但是能够立足现实,积极工作的人往往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郭娜陆地航空班就印证了这一点,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从细节小处下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改进和提高工作方法和服务水平。以热忱的态度、真诚的付出对待来往的乘客,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和承认。而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应该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具备她们这种急司乘人员所急,想司乘人员所想的服务理念,热情为过往司乘服务,确保青银高速的路畅人和。

  我们应该多读熊培云的文字。他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宽容之精神、乐观之态度、人文之关怀。让我们看到自由就在高处等着我们去摘取。他的乐观并非盲目的,通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他在理性分析之下的积极与乐观。我们同时也应该学着熊培云的姿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正如“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所言。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环境。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6

  许多人都知道帕特里克,那句将好转高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生活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个“自由”变成“目曲”的地方,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放纵沉沦,苟且悲观度日了呢?《自由在高处》告诉我们在枷锁之中,我们仍可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不自由,任可活”。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跳蚤实验,它们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跳三米高、接下来,在一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透明的玻璃板组个它们于两米以上的地方,于是跳蚤再怎么努力,也只能跳在一米的地方了。锅一段时间,实验者把玻璃拿掉,跳蚤却不知道它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弹跳了。它永远就又能够跳一米了。

  类似结果的实验有很多。它们说明这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得的对于世界的感官,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观念,行为,人生。于是,谁不希望脸上永远是一副没有受过欺负的表情呢?可是长久以来,我生长的国度时时刻刻都在为我培养一种紧张感。胜过经验中的患难与挫折也教会人们学乘,撞了南墙要及时回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怎么可能每天都自信满满的,没有被欺负过的表情呢?于是,人们学会了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大胆的念头先被自己掐死了,与众不同的行为先被自己扼杀了。自己为自己装上链栲枷锁,人就变成了那只只能跳一米高的跳蚤。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指挥上多么想一个天禅!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自己解脱出去。这大概也就是熊培云写这本书的目的。

  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了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侵入”;比如,认知不一定会对绑架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强迫自己代表整个名族;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质检确实有利益的竞争,但是不是谁都用心机搞垮你。不安大多数人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人生的道路不需要和别人一样,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你觉得幸福快乐。

  当然,实际情况是,及时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护者,鼓起勇气按自己的医院去做事,有时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时候,拿看得见的枷锁仍然在绑缚着我们。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紧的还是就出自己。”而且我还相信,每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你即你自由。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7

  从“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然而,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理解的自由却是不尽相同的:小时候,自由好像就是,想玩就玩,想吃就吃;上学后,发现逃离学校和家长的管制才是自由;步入工作以来,又觉得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就等于自由。但是《自由在高处》一书的作者——熊培云,想要为读者呈现的是: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你即你自由

  翻看历史的长卷,人类为了解放肉体而宁死不屈,为了解放思想而奋勇向前,为获取“自由”不断经历着“攻击”和“反抗”。为什么“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甚至为了它不惜以血为代价?作者引用了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灵性的生物,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高级的思维与精神,然而这种自由精神往往被禁锢在有形有体的物质世界之中不得释放。

  人可以自主地生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既是这样,作者提出“你即你自由”的观点,你的世界在于你如何选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不久前我认识了一位律师,他人到中年,在律师这个行业已小有声望,但他却跟朋友分享说,当面对世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细想,人有时候是多么的脆弱啊,可能会被别人的一句话打倒;面对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可以做环境的主导者?与其忧虑这个社会的走向是不是越来越坏了,不如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才更切实际!

  你须寻得所爱,并且为之守望

  最近,因为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把那个曾经在中国广西农村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再一次拉回到大众的视野里。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德国人,来到中国旅游之后,毅然决定留在这块土地上,做起了支教志愿者。十年如一日,他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的整个青春时代。卢安克感动了许多中国人,当然本书的作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熊培云说:“在卢安克看来,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因为他们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用钱买回一堆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安慰自己。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我还记得当年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画面,柴静问:“你为什么生活?”卢安克不加思索地笑着回答说:“有更大的乐趣,有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后来他又说,我的命就在这里了,离开这里,就是没命了。距离我看那期采访节目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但如今依然记得,因为我感受到了一股潜藏的,而又庞大的力量。这力量,现如今我所理解的,大概是执着于信念的力量吧。

  人若没有理想,就是一条咸鱼;假若咸鱼有了理想,也能翻个身。没有信念,何来力量呢?如何坚强呢?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就会更强,更稳定。

  凡事走到了极端,难免成为毒药

  书里提到一种病,作者称之为“物欲症”,这是一个欲望高涨的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物极必反,过度追求物质,最后人却变成了物质的占有品,沦为物欲的奴隶。

  事实上,现今社会的极端现象不止表现在物质追求方面。“极端”似乎已经成为大众的思维模式,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大众的舆论声中不泛有这样一些言论,什么没有营养的快餐式阅读盛行;大家都在看手机,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之类的观点。记得在一次读书会上,叶兆言老师将阅读比喻成是无用的美好,他说,读书就是一件开心又随性的事情,不要搞得那么刻意,好像多读书是所有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一样。科技的进步绝不是要毁掉人类的大脑,读一些手机里的短文章也未必就是件坏事,古时候的唐诗宋词都是短短的几行字,却是中国的文化财富,流传至今。

  急功近利,过犹不及,这些极端的毒药,正在毁掉一部分人的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节制地思考、做事,不必时刻为风尘奔波,静下心来,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欣赏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作者熊培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在逆境中(积极)生活或抵抗

  书里一直在讲“自由”,在接近尾声的部分,却说起了“不自由”。生活不是文字印在纸上这么简单,早年做过评论员的熊培云再清楚不过了。帕特里克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

  这时,举霍金的例子来诠释作者的'观点最合适不过了。霍金的身体状况众所周知,2006年霍金访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有时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生命的结束,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至此,我更能体会到霍金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了。“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人,同样要调整心态,像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逆境,谁不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中来的?所谓“积极生活”,亦不过是超越了被动与困境,在别无选择中,积极选择罢了。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灵魂是天空,身体是大地。超脱于一切物质之上的,是至高的——心灵,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可以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的自由。愿在余下的生命里同时守护好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守卫好一生的责任与自由;愿岁月无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这是作者熊培云给予自己和读者最美好的期望!

  一位朋友评价《自由在高处》,不过就是一本世俗里的心灵鸡汤嘛!但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远不止是“心灵鸡汤”这么简单。透过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帮助我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另一个视角。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的意义,似乎更加深刻了!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8

  卢梭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环顾四周,其实不难发现我们被圈在一个圆内,周围被条条框框束缚着。很少有人能冲出,是因为缺少勇气,更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待得太久了,对于什么是自由也没有清晰的定义。

  自由是美好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寻这份自由,是我们希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反对战争的原因。人人都渴望光明与鲜花。

  自由是追逐自己内心所想。乔布斯说:“你须寻得可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顺从自己的内心,去追梦,去探险,去旅行……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但,能做到这样的人屈指可数。因为社会舆论,因为道德绑架,大家无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书中《老教授与小王子》一篇中的老教授因用十万块钱安葬一只陪伴他三个月的狗而受到抨击。大家觉得老人奢侈,不支持慈善事业,可屏幕后的人又怎会知他没有对希望工程捐助?老人孤苦伶仃,连花自己的钱都要受到指责,更何况十万块钱又怎可能是殡葬部门谋取了暴利。老人虽被社会误解,但我想他心中自当无怨无悔。追逐自己内心行事可能会后悔一时,若不这么干会后悔一辈子,就像卢梭所说在临死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何等可悲。

  自由是不被物欲所控。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买车、买房、存款好几百万便是成功人士。买房后又不满于现状,拼命工作想要换一个更大一点的房子,周而复始。我们被戏弄于物欲的股掌之中,不断沉沦于物质。房子、车子越卖越贵,人心越发疲惫,到头来只是不断抑郁,对生活失去希望。

  自由是“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即“第六自由”。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广告、八卦新闻等无用信息不断增多,它们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的侵蚀越发深入。也许你不曾注意自己浏览这些“垃圾”的时间越来越长,你无端浪费自己生命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一天、两天可能并不明显,可一年、两年……日积月累,你越陷越深。可能某天夺取了你的无线网络你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你会成为“集中营中的囚罪”而难以逃脱这样的束缚。

  胡适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我们要学会自救,学会挣扎,争取个人自由。

  愿将来的某天你我皆能手持面包与玫瑰,走在自己使命的道路上。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9

  自由,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生活状态。而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也给了自由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理解,比如法律上所讲的人身自由,经济学家所讲的财富自由,学生时代的学习自由等等。从具体或是特殊的情况中,我们提炼出自由的核心就是,人追求自由无外乎就是可以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我看到“自由在高处”的时候,我通俗的理解为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可以无所担忧。这是现在社会大多数人的理想,任性中夹杂着对生活现状的些许不满。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需要像我们的父辈那样,为了生计而发愁。现在的年轻人多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我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自由了。

  年轻无知的我们,只能把对自由的憧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通发泄到物质身上。于是乎我们便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我们的思想越来越空洞,思维越来越麻木。人们开始盲目的追逐财富自由,仿佛只有把自己的钱包装满才能让自己有那么一丝丝的安全感,仿佛只有实现财富自由自己的生活就变得无忧无虑了。可是,然后呢?思想空洞的人们像行尸走肉一样游荡在这世上。思想的力量,在这个时代显得那么单薄。

  生活品质固然重要,但我们的时代再不是那个唯利是图的年代,国家需要的是年轻人对于新事物的无限热情,我们需要的是向社会证明我们的价值。但这价值,绝不仅仅是衡量财富这么简单。

  如果要说何为自由,那么最高的.自由就是思想自由。法律可以限制我们的行动,金钱可以限制我们的生活,但只要自己发自内心的追求,思想的天空就会任你遨游。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从来没有变过。不管你是真的想大展宏图,造福一方,还是说想在高层的政治斗争中实现对权利的终极追求。两者都体现了一个相同的价值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越高,你实现目标的可能就越大,同时也越容易。所以,追求在高位为高官不是没有道理的盲目追求,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初心都是纯粹的,只是在追逐的路上没有那么容易做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上不乏勤勤恳恳,两袖清风的好官。他们不辞辛劳的工作,或是为了一方百姓,或是为了江山社稷。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追求权倾朝野。这就是精神上的质变,也是为官之道的终极追求。

  回头来看“自由在高处”这句话,它真正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只要人思想境界达到一个高度,再艰难的生活你也会坦然面对,再繁琐的工作你也会心平气和,再丰富的物质也会心静如水,再强大的权利也会泰然自若。不被欲望和物质所左右的人生才是最自由的人生。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0

  初读题目,所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需要人们去争取,而不是措手可得。但通过对全书的阅读,发现内容要比自己所想象的自由丰富得多。"生活自由,思想自由"、"超越逆境,盘活生活,拓展生存,积极生活"、"社会先于国家,自由先于平等,人生先于自由",这些论断都能引发我的深思,到底自由是什么?怎么样才算是自由?人为什么要自由?以及作者所提出的自由就是真的自由吗?本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前两部分了,其中第一个部分讲述的是各种各样关于人们追求自由的小故事,以及如何辩证得去看待自由;第二部分则是在教我们如何获得使获取自由及怎样追求自由。

  自由是每个人都在一直追寻的东西,但是由于法律,道德以及国家体制的约束,使人们无法真正的去享受到自己的自由。作者的见解便为"You the Freedom",即"你即你自由"。于是,脑海中一直有一个词语在闪动着,这个词语就是"随心"。

  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觉得我可以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我可以看电视,我可以打篮球,我可以旅游,我可以拍照。但是这是真正的自由吗?细细回想一下:当在网上发表评论时,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考虑一下发表评论所造成的影响;当情侣们在大街上拥吻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别人异样的目光;当高考考生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不是在考虑以后就业的情况及工作的待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还算是自由的吗?网络评论自己的观点,就会受到别人的抨击;情侣们在大街上打情骂俏会被看成是没有教养;而大学所学的专业大多数也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包括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看电影要哭,不哭就是混蛋。其实,生活是可以选择的。面包就像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而玫瑰则像是我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的更高物质和精神追求。面包和玫瑰都要有,倘若没有,我们也不应该失望或是一味的绝望。生活中的我们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如果大的环境我们如果改变不了,那么每个人生活的小环境我们还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只要积极得面对着生活,我们还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能否在国家真正的实现,就要看国家是否能以开放战胜封闭了。

  在一个国家当中,如果国家是自由的,那么未必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但是相反,如果国家中的每个个体自由了,那么整个国家也就自由了。《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提出废除死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能用语言,能用情感教化,为什么一定要开枪呢?当法律和良知发生冲突时,良知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法律是死的,但是事情本身是活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得处理事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作者在《人是什么单位》中提出了人是时间的`单位,时间是人一生的资本,而如何利用这资本就是个体本身的问题了。有些人一生不断奋斗,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而有些人却在虚度光阴,反反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时间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条件即逆境》中说明了美好事物不见得会让我们幸福,金鱼想要一个不需要自己寻找食物的环境而被困在了鱼缸中,人们想要方便快捷的生活发明了汽车而需要给汽车加油。当我们为了自由获得某种条件的时候,反而恰恰被这种条件束缚了。如果用真正的自由来与如今社会的自由作以比较,那么目前的社会可能就是处于一种胡乱,盲目,无秩序的状态下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救。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自救,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自由在高处》这本书在很多地方那个都给了我心灵的震撼,都能够引起我心灵的共鸣。曾经对自由的看法与本书中对自由的看法显得实在是渺小,同时也暴漏出了我三观中的不足之处。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激发了我自己对于自由的理解,那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随心"。或许,这本书只是拓宽了我们看待自由的视野,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受本书中所提到的自由的束缚,真正的自由,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创造。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1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自我?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思考的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转型、风云变幻的年代,就像狄更斯所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机遇,却也有无法承载的迷茫与困顿。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不正义、太多的不道德、太多的不应该,我们都有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曾有的理想的光芒日益暗,我们像身处茫茫黑夜中恣意漂泊的航船,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让我们颠簸不已。我们能否到达向往与憧憬的彼岸?

  《自由在高处》就像航海图,让我们看到了自身拥有的力量,看清了我们自身的位置,让我们有了一条明确的路线,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耳目一新。

  我注意到《自由在高处》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素描,这尊雕塑的名字叫做"self—made man"?——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右手执锤,左手执凿,正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成人形的人。于是,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的主题呼之欲出。

  这本书前三分之二是时评,后三分之一是演讲与独白,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强调国家与社会以及个人的界限:人类有废除死刑的自由吗?中国人有过洋节的自由吗?两个成年人有在公共休闲场所亲热的自由吗?……这些争议中,有的即使现在看来也只能博人一粲,有的看起来则是任重道远,还有的仿佛是无解的悖论文章。

  一、我是我的作品

  人的.自由是自己给的,心灵的禁锢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不论处于哪一空间时间,拥有心灵的自由,能自由的思考,就能拥有全世界。

  纵然如此,作者的乐观也绝非盲目,自由和奴役是两种精神状态,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熊培云先生告诉我们"不自由,毋宁死"的教条主义太过严苛,生活教会我们的是"不自由,仍可活。"

  这并非是在为苟且偷生寻找借口,而是在纷扬中寻找一种现世安稳的自我平衡。

  我是我的作品,对大多数人而言,命运并没有在生命和自由之间设立单项选择,我们只需要对自由和时间、自由和金钱、自由和地位……各种代价进行换算。然而,你我知道,这种换算没有想象中困难,把握方向,我们也可以拥有权力塑造人生。

  二、相信国家比想象中自由

  虽然,当前社会存在经济的成长,文化的交融,在新旧交替的碰撞中,不稳因素难免凸显,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持清醒警觉,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合理、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和不满的意见,更应当充满信心,坚定地相信改变正在渐渐地向前推进,满怀勇气保持在路上的忙碌,从自己开始行动起来。我以为作者是一个勇敢而清醒的写字人,正是由此而来。

  虽然我们的网络还不够自由和开放,但是较于没有网络的时间空间,我们获得信息的广度,表达意见的渠道,交流思想的平台都毫无疑问地拓展了;虽然对于一些世界的和我国历史上的事件,我们无法探寻得真相,但是我们仍然在很大地程度上享有阅读典籍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和探求事实的真相;虽然我们的媒体还难免以宣传的口吻做报道,但是我们的新闻教材中仍然把宣传和新闻的概念解释得清清楚楚。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2

  一大摞书中,我首先挑中这本,就冲自由二字。我喜欢自由,虽然说自由的人是孤独的。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一书告诉我们:生活是可以选择的,自由在高处。

  自由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借助工具穿梭于地球任何地方,甚至探索到了太空,但人类更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因自由而任意驰骋、跳出时代桎梏的超前思想。

  “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个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作者的这番话可给在现实中困惑的青年人一点启示。不要为不可改变的外部环境苦恼,让自己去适应、去提高。或者给自己的人生其它选择,跳出功利,跳出比较,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让内心安宁、幸福的道路。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经济上的自由,但人们要想要更多的自由。他们要表达自己对大环境的意见,希望推动民主社会的.建立。这或许是博客和微博在中国能这么火的原因吧。人民渴望言论自由,渴望让世界听见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改变世界,而网络让这个梦想不那么遥远。当一件大的公共事件时发生时,每个人都是一个微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民众如撼树的蚍蜉,因网络的自由而变得强大,这是科技时代赋予我们的礼物。

  自由就在高处,等着你我去摘取,咱们这辈不行,就让下一辈继续攀登。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3

  读罢《自由在高处》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熊培云围绕“自由”——这一古老而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理性、独特的思考。阅读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在此,我希望把自己关于书中所提“自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牵动人心的大事,比如暑假期间媒体报道比较多的:达芬奇家具问题,挪威爆炸枪击事件,7。23动车追尾事件,方正县开拓团碑墙,王蒙打架离队、故宫损坏哥窑瓷器等一系列事件。天天面对这样的负面新闻,难免会使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对社会的关切之情变为对问题的麻木,变为对问题的“习惯性接受”,感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大背景所致,不是个人的关心与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处在枷锁当中。的确,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我们有许多自由被看得见,看不见的枷锁限制,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悲观地看待社会,消极地面对问题的理由。作者熊培云告诉我们:在枷锁当中,我们仍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在于你的选择。许多的.不自由都是自己施加的。

  书中引述了一个前苏联笑话做了很好的解释:

  q: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没有警察?

  a:没有。

  q:为什么?

  a: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学会了逮捕自己。

  其实许多令人感到不自由,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时代,都会有那些“自我逮捕”的人,他们曾经有改变社会的热情,但许多大胆的念头先被自己打消了,许多大胆的行为先被自己扼杀了,他们为自己戴上了许多枷锁,这些枷锁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自由被社会限制了。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学会“自我逮捕”的人还会逮捕其他人,以善良和友好的口吻劝诫他人,告诉他们不要胆大妄为。所以,一个人无论有多大地热情,多高的能力,都会被加以限制,他的自由也被别人戴上了枷锁。相比社会中实际存在的枷锁,这些自己的制造的枷锁才是最可怕的。因此,我们不要在不太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再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要相信每一天都比昨天好,相信时代在不断前进。

  书中提供了一种卸掉自己内心枷锁的方法,那就是打破思维定式,换个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书中写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比如火星文并不是对文字规范性的破坏,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比如新闻报道的大部分是负面新闻,但那只是对现实生活的部分取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社会全盘否定……书中还以全新的角度对很多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件重新作了解读。

  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的监视者,努力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会惊喜地发现我们比想象中的自由。然后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冲破那些看得见的枷锁,对自己进行自救,每个个体的自救才会让整个社会从枷锁中脱离。柏林墙不也是在无数个东德人的自我救赎中倒下了吗。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

  读过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生活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对自由的向往是谁也无法剥夺的。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正如作者所说:“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4

  关于这本书,读了前序之后的感觉是,有点深奥,需要边读边停顿思考,是否如此。因为文章本身就是对社会事实的评论,所以我可能更多的是摘录觉得写的比较有意味深长的句子。

  熊培云之笔:

  1、“当有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因为这两点对你的将来都很有用”。是不是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啊,现在的我选了前者,怎么有点不安,叹气会不会虚度了,毕竟金钱看得见、摸得着、短期还能用得上。哎,既然已拒绝挣钱的机会,就安心清闲散读一个月,这不是以前梦想的样子吗,怎么能够实现反而不是那么满足,或许我还是有点儿过于看重物质,或者金钱当前对这一阶段的我来说诱惑力还是蛮大的,毕竟现在所用的都不是自己亲自挣得的吧!

  2、“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和良心去担当”。乌合之众,有好也有弊,希望自己能认清事实,不为所绑架。

  3、sometime,我们关于“奢侈”的指责是有悖于事实,因为奢侈本身是完成社会财富的流动和资源再分配的重要途径,孟德斯鸠言“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这句话警醒了我,的确,别人奢侈是在其私人资源的利用与安排,我们无权干涉,当然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忌妒,这样只会自己变得可悲,只是不同的生活style而已,寻求快乐、开心、幸福以及满足的本质是一样,走的路不同,实现的方法手段不同,满足的程度也不同,而已,罢了。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相关文章: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03-16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02-12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精选14篇)08-23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通用16篇)09-30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优秀感慨08-29

灵魂在高处作文04-02

站在高处作文06-06

高处可胜寒06-20

从高处往下看作文05-12

站在高处作文7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