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读后感

时间:2022-09-30 03:04:55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母爱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母爱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爱读后感

母爱读后感1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为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

  书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不顾身。其突出代表就是母亲的儿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们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知识,剖析他们受苦受累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他们不惧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走狗们,把坐牢当作工作之余的休息,出狱后依旧投身革命事业。这是多么让人敬重!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样的故事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些革命的烈士,将长眠在共和国的怀抱之中。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时期,信仰高于一切,有着执著信仰的人会为它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坐传倡,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又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在那时,信仰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为了信仰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时候想当五星上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没有军事胆识,三没有军事机遇,谈何成为将军?小时候想当将军想必那是战争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将军罢了。说实话,从那时起就有点迷茫,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努力学习,却终究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理想,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完成当前的任务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总是安慰自己,总之以后能报效祖国,名垂青史就是了。

母爱读后感2

  读完《感悟母爱》这篇文章后,就觉得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为了我们能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日夜操劳。为了我们,她奉献了所有东西。这让我深深的明白: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彻底的爱。

  文中的“我”是一个残疾人,母爱为了“我”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上大学,不顾别人对她的耻笑与歧视,去客车站卖东西。虽然母亲知道被巡警抓住是要进拘留所的,但是为了“我”,她不怕。钱终于凑齐了,“我”如愿以偿的读上了大学,可是有一天妹妹打电话告诉“我”母亲被抓了。当时“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后来知道父亲要用钱赎回母亲时,母亲却说:“不要交罚款赎我,把钱留给儿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的感动了,母爱竟是如此伟大。为了儿女,母亲甘愿付出一切,文中的母亲更是奉献了她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格与尊严。

  读了以后,我连想到我自己,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从不想帮妈妈作些什么。我记得有一次,我摔倒了,把衣服弄脏了,回到家里就把脏衣服脱了下来,换上干净的衣服,顺手把脏衣服扔进了洗衣机里。妈妈看到了,和-谐地对我说:“琪琪,你也长大了,也应该会洗一些小衣物了。”我对妈妈说:“我才不洗呢。”妈妈失望地看着我,便去厨房做饭了。

  还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我放学回来就对妈妈说:“我饿死了,快做饭吧!”妈妈疲惫地说:“想吃什么?”我说:“随便。”

  妈妈生病了,还要强忍着病痛想尽办法让我高兴,我却不曾想想妈妈的感受。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要自己洗衣服,不让妈妈在失望了!

  母爱无私。记得一次看电视时,有一位母亲也同文中的母亲那样,为了孩子能牺牲一切。她的儿子是一位大学生,可是因为得了重病,儿子生活无法自理。母亲留在学校里,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边照顾儿子边工作。每天母亲背儿子上、下楼梯。儿子上课的地方在五楼,母亲背着比自己还重的儿子,艰难地迈出一步又一步。一个月下来,母亲瘦了18斤。虽然儿子多次劝母亲不要在校中待着,可是母亲却怎么也不肯走。在母亲心里她必须让自己比一般父母更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了儿子她能忍受一切。

  母亲就如一件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在天气冷的时候,妈妈总会叮嘱我:“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在我出门上课时,妈妈也会叮嘱我:“过马路小心,早点回来。”就这么几句平平常常的唠叨,在我看来其中包含了妈妈无限的爱。妈妈的爱就像春天那束最明媚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暖阳阳的。

  母爱是上帝赐给我们最丰厚的礼物。没有被母爱包围的孩子,就像一根草,让我们也用同样丰厚的礼物来回到我们的母亲吧!回家对母亲大声说:“妈妈,我爱你!”并送上一个大拥抱吧!回报母亲对我们的爱。

母爱读后感3

  母爱的伟大,一直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母爱,总是谱写出许许多多伟大的生命之歌。

  《母爱就是那把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语调虽平淡,情节虽简单,却让人泪眼模糊......

  因为穷,他很早就辍学离开了家。惟一的行囊是装在兜里的那把钥匙,上路前母亲交给他说:“孩子,要记得回家啊!”

  在南方那座城市,他两手空空,除了满腔出人头地和发财的愿望。有人说,这个城市不看你的勋章、学位和文凭,而是看你的伤痕,对初来乍到的人更是如此。他不怕,因此他选择了最苦最累,别人都不愿做的事。为着那个美丽的梦想,他经受了生活的种种考验,按照自己的愿望艰难地打磨和改造自己。几年后,历尽辛苦的他凭着精明的头脑、良好的人际关系、超出常人的毅力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有了一笔不算太多的存款。

  某天,清晨醒来抬头看见了墙壁上的钥匙,他怔住了。“孩子,要记得回家啊!”母亲的话在耳边响起,这些年除了汇些钱回家,他从未回去过。

  他把钥匙取下来,贴在胸口,眼睛渐渐模糊了。 没有一个母亲可以长生不老,也没有一样东西永久存在。面对自己挣来的`财富,他忽然发现自己其实仍旧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只有胸口这枚已被铜锈包裹的钥匙。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他风尘仆仆回到了村子。

  站在家门口,一颗心突突地跳个不停,一切都是他离开时的模样。母亲不在,门锁着。这么多年没回家了,不知道锁换了没有?他从兜里摸出那钥匙,试探着插入门上那把锈迹斑斑的锁孔里,门“咯吱”一声开了。他看到屋里的摆设一如从前,甚至,他用过的课本还整齐地放在书桌上,顿时,他热泪盈眶......

  多少次村口张望,多少次窗前默想,多少次梦中挂念,多少次灯下牵肠,博大的慈母之爱都凝结在那多少年不换的锈锁上!作者用朴实动人的语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母爱颂歌。

  读着别人的故事,却不时幻出自己母亲的身影。小时候,母亲口袋里的糖,是留着藏给我们吃的;因不争气挨打时,那高高举起的手总是轻轻落下,眼里满是疼惜与不舍;长大成家了,电话那头时时传来:晚上早点睡,别熬夜;最近小偷多,记着把门插上保险栓;儿子乖吗?多给他穿点衣服,最近感冒的人多......莺归燕去,春去秋来,母亲容颜渐老,但是,母爱的守望是永永远远的归宿,生生世世的牵挂,是她一直站在原地,期盼着我回头时不经意的一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啊!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爱,我们以何回报?

  有人说,母爱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主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无比,回味无穷;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

  看着《母爱就是那把锁》,或许,会唤醒许多人对母爱的情怀。

母爱读后感4

  在故事中,当母亲将砍刀埋进狼崽后颈的皮毛里;当母狼用有力的前爪按住孩子胸口和肩膀时,人与动物的母亲都在这一瞬间定格了下来,因为只要她们一动,迎来的都将是失子的惨烈代价。此刻,他们在无助的旷野中对峙了起来,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最终还是收起了手中的利器。母亲将狼崽扔向了草丛,母狼便疯狂地奔跑过去,对狼崽又舔又闻,母亲也快步跑向自己的孩子,紧搂在怀中……好一场母爱的较量,好一场激烈的斗争。是什么促使两位母亲做出了那样的决定?是伟大的母爱!是比海还深,比天更宽广的伟大母爱!

  母爱是雨,带走忧愁,留下清凉;母爱是风,吹走烦躁,留下愉快,母爱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母爱是多么的伟大,不管你是忧愁,烦躁,还是痛苦、彷徨,它都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与你并肩同行。当你面对巨大灾难或困难时,母爱更是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你遮风挡雨,忍受伤痛,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她都会义无返顾,毫无怨言。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有一次,我在《泉州晚报》中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下肢瘫痪,无法医治,为了她能够上学,体弱的老母亲竟天天背着她上学、放学。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母亲毫不犹豫地说:“她是我的女儿,我是她的母亲。“这句话令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因为他们被这位母亲伟大而崇高的母爱给振住了。母爱的伟大就在于此,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哪怕有生命危险,她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陪你走过风风雨雨。报道中的母亲为了让女儿能够上学,她挺直自己体弱的身躯,艰难地背女儿去上学,难道这不是一种伟大的母爱在支撑着她吗?

  母爱的伟大是不论时间,不论地点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当今如此,在遥远的时代,亦是如此。

  我国考古学家在挖掘庞贝古城时,发现了一个中空的岩石,他们往内灌进石膏,待冷凝后,凿开岩石,竟呈现一尊母亲紧紧俯身在幼儿身上的石膏像!于是乎,那一千九百多年前,灾难降临的.庞贝便在眼前呈现:一个母亲明知自己无法抵挡滚滚熔岩,但她还是屈身下来,用身子护住幼儿,双手抱住他的头,抗拒明知无法抗拒的灾难。于是,母子凝固了,凝固在火烧岩浆之中。而她这种伟大的母爱却让世人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母爱啊!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且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教育我们,感化我们。可她们却从不要求回报,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因此,我呼吁全世界的人们,让我们向自己的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母爱读后感5

  “索菲娅用岩石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了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直升机在空中发现她们的位置,而救援人员正是因为看见了雪地上那道长长的血迹才意识到下面有人……”这是王帛写的《血色母爱》中的一段。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莎琳是个十三岁的少女,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常受到外人歧视,胆小怯懦。母亲索菲娅决定想办法让女儿快乐起来。于是她利用放假时间带女儿来到阿尔卑斯山滑雪。由于技术不好,她们偏离了滑道,迷路了。紧接着又遇上了该死的雪崩。但她们意志坚定,终于从厚厚的雪堆中逃离出来。此时她们饥寒交迫,已在野外走了近三十个小时。最可悲的是她们穿的是银灰色滑雪服,任她们挥手、叫喊,营救人员并没有发现她们。极度疲劳的罗莎琳已经睡着了。体力不支的索菲娅摔倒了,头碰破了而染红了身边的一小片雪,她看着那片雪若有所思。结果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当罗莎琳在医院醒来时,医生沉痛地告诉她真正救她的是她的母亲。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震撼,泪水悄悄地从脸上滑落,这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感情真实、催人泪下。何等伟大的母爱呀,她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她让我对母爱有了更深一层意义的理解。在动物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很多动物用生命来哺育自己的孩子,日本的红螯蛛就是杰出的代表。小螯蛛出世后,就爬到雌蛛的身上,开始啮咬自己的妈妈。令人惊讶的是雌红螯蛛并不反抗,也不逃跑,默默地忍受自己孩子的撕咬,直到生命的结束。这是何等的伟大呀!其实,正是这份付出与牺牲,才真正体现了做母亲的责任,更体现了她的伟大。

  母爱是世界上最圣洁、最无私的感情,母爱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也许是游子即将远行、彻夜赶制的缝补;也许是向同事请教学会一种编织技巧给孩子编织的一件花毛衣;也许是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也许是雨天在学校门口那一把把伞下焦急等待的面孔;也许是几件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整齐地叠放在那里……母爱的表达方式实在太多了,她们为了子女的幸福和安全,有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想想现在有些孩子,对自己的母亲常因熟悉而没有在意,常因习惯而不去珍惜。其实我们时刻都沐浴在母爱之中,享受着母爱的温暖,她如清清的泉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她如轻轻的炊烟,勾起了游子回家的心愿;她如温馨的家园,让无依无靠的心灵找到栖息的场所。让我们好好的珍惜母爱吧,她会让我们回味一生、享用一生的!

  小编感想:珍惜母爱,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每一天。

母爱读后感6

  这是一篇短小的文章,但因《母爱无言》,却让我想到很多,感恩很多。文章讲了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

  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袋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的时间,母亲急忙从上身接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后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腰带珍藏在身边。

  读罢这个故事,莫名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做任何事,即使儿子没有要求,但母亲认为值得,就一定会付出。我的母亲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可我似乎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小孩,不爱听话,不愿懂事,即使我希望说出一些温情的字句,也无法开口。感恩也许对妈妈并不重要,但对你一定很重要。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是人生最基本的道理。

  而感恩也有很多种,可以感天动地,可以轻描淡写,你为妈妈举办盛大生日宴会时感恩,你为妈妈洗碗刷筷也是感恩,因此,感恩不计较形式,关键在于感恩那颗心。我确定自己有感恩之心,我很想报答母亲,哪怕是宝宝她也好,很小的时候,我什么事都敢为妈妈做,做饭,叠被子,揉肩……可就在成长中,我的马粪勇气不知跑哪去了,每次相依啊替她做些什么,但心理上总会有一股力量生硬地抑制住我。尽管,我深爱我的妈妈。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与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平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一共十多斤光子磕亮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对葵花籽肉,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试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母亲一口一口磕的瓜子,包含了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眼眶因这篇文章渐渐湿润,顿时感觉我必须趁现在,趁自己还年轻,趁自己还有时间,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

  妈妈常说报答她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学习。并不刻薄的要求,但我却很难做到,我很清楚,并不是我没能力,而是我没尽力。但读完这两篇完整的母爱,我似乎充满了动力,我又充满了渴望,为了自己最爱的人完成她最大的心愿。总是看到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放荡不羁,常常肆意妄为,即使他们的母亲与我没有关系,我却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报答他们。

  要感恩,趁现在,不要说什么等自己有钱了一定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之类的话,因为如果没有你,母亲一定可以过得很舒服,但她为了你付出了数不尽的汗水与泪水,也就拥有不到你向往的奢华的生活。我一次来告诫自己,为了母亲,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不愿用华美的言辞来描绘母爱,因为母爱无言,感恩无限。

母爱读后感7

  星星的璀璨耀眼,是因为有了黑夜的背景;花朵的艳丽夺目,是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但,每个有孩子的优秀成功,不单只有教师的栽培,还有在背后默默支持和日夜辛劳的母亲。

  母亲,孩子们印象中一个很唠叨的人,整天为一些鸡皮蒜毛的事喋喋不休,自己也很烦她,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那是一种爱的表现。母亲,又是一个会鼓励自己的人她会用温暖的话语把自己从失落的边缘拉回来。“鼓励孩子,才是真正的母爱。”在看过那本书之前,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看过之后,明白其实,母亲传递爱的方式,不一定需要语言。

  题目是《母爱无声》讲的是主人公的母亲是个哑巴,因为家贫,为了儿子的学业,哑母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乞讨,最后被儿子知道了,让他感觉很丢脸,所以他很厌恶哑母,他住校了,不愿再见到她,一直到考上外地大学,甚至去外地工作,都没再见过哑母,连一封信都没寄过。直到许多年后,满头银丝的哑母突然挎着一篮鸡蛋找到了他,并递上了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布鞋,儿子才知道,在他没有音信的这几年,她一直靠送别人鸡蛋打听自己的下落,他后悔了,泪流满面的跪下了……

  看完后我也泪如雨下,主人公的母亲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但却一直关心着他,不计较他是否嫌弃她。可他一直不领情,到后来才后悔。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对我很严厉,她很少表扬过我,我考试考得好时,她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看一遍试卷之后潦草的签个名;若没考好,她便很凶地拿班上考得不错的同学数落我,然后让我自己找错在哪里。有时我认为她对我严厉的有些过分,她逢亲戚就夸别人的孩子有多棒,却对我辛辛苦苦获来的奖状视而不见……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帮母亲拍照,突然看见了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奖状照片,一张也不漏,才恍然明白……原来,母亲只是怕我骄傲,才不把内心对我的肯定表达出来。面对我的失败,她选择让我自己找错误,是想让我进步提高,而面对我的成功,她也选择沉默不语,也是想让我再接再厉不自大,其实,那是一种更深的母爱啊……

  成长的路途中,必然有风也有雨,可能是“骄傲”,可能是“诱惑”,自己不可能全都能抵挡,而在你一直看不到的某个角落,被你忽视的母亲,尽管无情的岁月夺去的昔日的容颜,手脚也不便了,她还是一直撑着伞看着你一路上的磕磕绊绊,虽然没伞没遮住你,是因为她想让你学会独立,还是默默支持你,在你失败时,悄悄为你擦一把汗,在你成功时,悄悄分享你的甜蜜。你可曾感受到,那份无言的母爱……

母爱读后感8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篇比以前都深刻的,关于母爱的文章。那就是《母爱的较量》。它选自《成长的岁月》2。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人的母爱和狼的母爱。这两样都是极其深刻的。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孩放学了以后,没有及时回家。被母亲发现并带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两只狼。一只是母狼,像一条硕大的狗。身后还跟着一只小狼。它们做出要攻击的姿势,想要把这个母亲和孩子当成训练捕食的对象。后来,这个母狼咬住了这个孩子,而这个母亲抓住了这只小狼。母狼最后放了孩子,母亲最后也放了小狼。

  她们都把对方的孩子放了,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因为母爱。那个母亲要是不爱她的孩子,她会拿到去砍小狼吗?不会。正因为他知道所有的母亲都有母爱,所以她才会去砍小狼。她知道母狼一定会来救小狼的。而那只母狼,在母亲刚刚把小狼抓住的时候,如果它不懂得母爱,她就一定会去和母亲拼命,不会去抓住孩子。正因为它跟人一样,也有母爱,所以,最后他才会去抓住孩子,以这个条件来救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们两个都理解对方的母爱,都把对方的孩子放了。

  我觉得这两个母亲都很了不起,他们都能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出事也行。我觉得这跟我们学过的课文《麻雀》差不多,那只勇敢的老麻雀,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什么都不怕,竟然去阻挡猎狗,就自己的孩子。她母爱的力量还真把猎狗下了一跳,母爱的力量竟然是它逃过一劫,真是奇迹。

  这两个母亲在这篇文章里,是在较量母爱。她们都在比谁的`母爱强,谁的母爱强,谁就能胜利。母狼非常爱小狼,那么,它就拼命地让孩子受苦,这样,母亲就会害怕,就会放了小狼。母亲非常爱孩子,它也就要在母狼面欺负小狼,让母狼让步,放开自己的孩子。她们两个都这样做,才持续了两个人没有退步的局面。最后,还是母狼退步了,它不想这样持续下去,它知道,如果这样下去,自己的孩子肯定会有危险的,还不如早早把它救下来好。

  我觉得把这两个母亲那到现实社会来,这种人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大多数母亲,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母爱。每天就给孩子买他们喜欢的东西,有时候买不着,都要跑好远的路去买。买回来孩子还不玩,真是白操心了。现在的母亲好多都听孩子的,孩子说一个天,她就不敢说地。孩子要买一个东西,而且要买大的。卖小了,回到家,家长还得挨孩子的训。真是没大没小。许多家长在这样了许多此后,才改进了许多,不能任由孩子了,她们好心地跟孩子谈心,让孩子们懂得道理,孩子们又听不懂,被说烦了,就只好说懂了。配合妈妈好好做事。这样,家庭里才出现了母爱。但这好吗?

  这篇文章的两位母亲感动了我,我希望天下的母亲都能成为这样。

母爱读后感9

  推荐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人类如此,动物也一样。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公园……一天,这个公园着火了,救火队员无法靠近着火的树林,在大火熄灭之后,一位救火队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直直地站在那里。他感到奇怪,于是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轻轻拨了拨那只鸟,几只小鸟从这只死去的鸟翅膀下飞了出来。大火燃烧起来的时候,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出升腾,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带着小鸟飞到大树底下,然后展开自己的翅膀,为小鸟建立了一个天然的保护伞。就这样,大火吞噬了鸟妈妈,留下了翅膀下的小鸟们……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不会被任何大火吞并,也不会被再大的洪水扑灭。正如文中所说:“鸟妈妈本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母爱让它放弃了这样的想法。”留下来,必须忍受烈火一寸寸燃烧自己的痛苦,为了孩子,鸟妈妈选择了忍受,母爱能超越一切。无论是动物或人类,只要是母亲,就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母爱能超越一切,在危急时刻,是孩子最最安全的保护伞:

  汶川大地震里一位母亲给婴儿留下最后短信:宝贝,记住我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同时,发现她怀里活着的孩子……

  在南京“7.31”空难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名叫丹妮的女婴却奇迹般地活着。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丹妮妈妈贡红梅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的烈焰,贡红梅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母亲把女儿搂得那样紧,以至救援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小丹妮救出来……

  唐山在地震中,地震发生时有两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求援。一天过去了。孩子吃尽母亲**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和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脸色十苍白。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

  在危急时刻,保护孩子便是母亲的本能。

  感谢母亲!感谢母爱!

母爱读后感10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

  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母爱读后感】相关文章:

《母爱》读后感10-05

血色母爱读后感10-05

《母爱的较量》读后感10-05

《母爱》读后感范文10-07

《永恒的母爱》读后感10-07

《闪光母爱》读后感10-07

母爱的较量读后感10-05

母爱10-06

认识母爱的伟大读后感10-06

《母爱无止境》读后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