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导游词

时间:2022-04-27 11:15:00 导游词精选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苗族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族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苗族的导游词

  苗族的导游词1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到苗家做客。

  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一个爱跳舞的民族,更是一个爱美的民族。说到苗族,就不得不提他们身上华丽的银饰,特别是苗家姑娘的盛装,从头到脚,重达十多公斤、手工制作的、精美的银饰把姑娘打扮得绚烂夺目。因而苗家除了热烈的鼓舞、独特的民族风情、精美的蜡染和挑花以外,苗族的银饰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的史书,是苗族最喜爱的装饰品。若论及饰银之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恐怕没有比苗族更甚者。尤其在苗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湘西,那里的苗族简直就是一个被熠熠银光包裹着的民族。但在这地处偏僻且远离白银产地,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苗族,把价值不菲的银饰作为民族的群体选择,并成为中国各民族中的饰银首户,无疑是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苗族的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又叫“长命锁”、“银压领”等。它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之一,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再錾出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细部纹样,在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男子佩戴3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还有哪个民族像苗族那样喜欢银饰?这里的姑娘普遍喜欢佩戴银饰,而且以多为美,以重为贵。装扮起来全身银光闪闪、熠熠生辉。她们之所以如此偏爱银饰,是因为她们认为银是财富的标志,银饰美观、耐用,又易于制作。而且银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正气,佩戴上银饰,可以驱邪镇鬼、消灾祈福。当她们盛装出现在歌场、秋场上时,那满身的银饰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不仅折射着太阳的光芒,还折射着她们美好的内心世界。假若将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米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得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佩戴银锁,背后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身上佩戴耳环、手镯等银制品。全身上下只有两只衣袖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她们此时不再是简朴的吊脚楼里走出的小阿妹,而是皇宫里走出的雍容华贵的公主,是九天下到凡尘的仙女,把平凡和世俗的生活抛在了万丈红尘外,真不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这些华丽繁复的苗族银饰,均由本民族银铁匠精心作成,世代相传,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苗族银饰出现于明代,流行于清代,至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实用到趋于华美的过程。明代出现的苗族银饰,是苗族服饰展现其审美价值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产物。

  在宏伟的创世史诗《苗族古歌》中,就记载了关于苗族先民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的传说,大抵是迄今见到的该族最早涉及金、银的'口碑资料。可以肯定,古歌创作者的头脑中还没有以银为饰的观念。然而古歌却折射出苗族先民重视金银的原始心理,这或许对今天苗族酷爱银饰的群体选择不无影响。

  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防阴气戕害。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闻名遐迩的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气势。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形成了如今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记录的。与许多无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这主要表现在苗族服饰的刺绣、银饰图案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战争和压迫,迫使苗族自北而南,长期辗转迁徙,“老鸦无树桩,苗族无故乡”,正是他们居无定所的真实写照。这就为以方便携带,昂贵白银作为饰物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因而才有了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银饰艺术。因此,苗族的服饰,就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民族史书。衣服上不仅绣上故土的锦绣河山,还要绣上鸟、蝶、花、草、虫、鱼这些苗族人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自然也少不了龙和风,他们早期是母系氏族,因此有时凤在上龙在下。龙也不像汉族的一样威严生猛,而是多了些温柔善良。

  绣饰和银饰构成了苗族服饰的整体。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逢年过节,苗家女子都要穿花着银,精心装扮一番。身着花衣花裙,披银戴银的苗族少女,从四面八方会集在一起,展示工艺独特的民族服饰。她们以婀娜多姿的舞姿,楚楚动人的容貌,翩翩起舞,显现出“银角海洋”的壮丽景观。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在女盛装中,银饰是必不可少的饰物。其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苗族丰富的银饰,绚丽的花衣构成了苗族身体装饰的独特风貌。

  苗族的银饰,以湘西的工艺最高。湘西的青山绿水养育了一群心灵手巧的苗族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一件件精美的苗族饰品。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当然,这—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

  因为苗族人对银饰的偏爱,苗族的各个村寨中,都有银匠的踪迹,他们用最古老的方法,最简单的工具,打造出最精美的银饰。仅湘西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千,从事银饰加工的人更是难以计数。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时节,村寨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一派繁忙景象。

  银饰的制作,无论是粗活或细活,均经铸、炼、捶打、编结、洗涤等几个过程。所需工具主要是风箱、铁锤、钳、丝眼板、凿、坩锅、铜埚、花纹模型等。铸炼过程是将纹银放在坩埚内,于炉子上用风箱鼓风,高温熔化成液体后,就把它倒在长条状的糠糟内,使银水凝固,即取出来捶打。先捶成四方形的长条,再视制作什么而加工。如制银片便将它捶宽,制丝条即捶成圆形的细条,然后用丝眼板拉成各种粗细不同的银丝。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据《简史》记载:苗族普遍喜戴银制品,男女皆然,而以青年妇女为最。苗族银饰的制作,以湘西苗族工艺最好。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各种图案、款式的银饰,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体现出了一个民族深厚的底蕴。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美,且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并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银饰文化”。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长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有些人家在女儿幼小时就开始为她逐年打造银饰,积攒起来,用专门的木箱存放,等女儿长成大姑娘了,在出嫁的喜日或苗族的盛大节日里,便把姑娘打扮得仙女一般,一这身银饰不仅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同时也催开了姑娘胸中灿烂的心花。姑娘出嫁时,所有银饰都为她终身占有,丈夫是无权处理的。

  湘西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单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银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外加手圈、戒指等,背饰有披肩、腰带等。其中的银冠,集银饰工艺之精华,在面积不大的冠架上,焊接的银花、银铃、银雀、银蝴蝶、银钟、银签等饰物,重约三、四十两,有数十件甚至百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闪耀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之光。

  粗犷豪放的苗族,有以多以大为美的习俗,强烈的夸富意识形成了苗族银饰的丰富多彩,银饰被普遍的用于订情、辟邪、祭祖等活动中,构成苗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用金银饰、贵宝石等彰显身份与财富习俗,然而苗族的银饰工艺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种将民族物质与精神文明密切结合的奇特文化现象,由这样工艺饰品中,极容易观察到苗族的图腾崇拜、宗教巫术、历史迁徙、民俗生活等方面的意涵,足以让人透过表相的呈现,体会苗族文化精神方面的本质。“服饰是文明的窗口,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饰又是民族精神的外化,社会制度的表征”。苗族银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的物质世界,而且展示了一个集合着各种观念的精神世界。它记载着苗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历史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文化发展史。

  每当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槌牛、过年时,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苗族人聚在一起,他们衣背上、裙摆上连续不断的涡旋纹、几何纹、银饰上的骏马纹图,随着身体的摆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飘扬在蓝天白云下,那种强烈的节奏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苗族银饰以各种千奇百怪的变形图案为主题,这些图案都有动人的故事传说。“蝴蝶妈妈”由蝴蝶演化而来,“脊宇鸟”孵化出了人类的祖先,“牛角冠”象征蚩尤角等。其做工之细,图案之美,凝聚着苗家人的心智,堪称一绝。闻名遐迩的大银角,是对“人身牛首”准确的解释,寓意着“人身牛首”的神农为先,“人身牛蹄”的蚩尤为其后。因此,“人身牛首”与“人身牛蹄”的文化符号是具象的,有其特定的人文内涵。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苗族银饰的种类之多,制作水平之高,穿戴之讲究,深受中外艺术家的赞赏,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绣衣上钉银饰而制成的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绉绣、散绣、堆绣是苗族特有的绣法。绉绣上衣花纹呈浮雕状,装饰效果强烈;散绣花纹十分精致漂亮;堆绣则指由各色三角绫子堆绣而成,装饰效果奇特而美丽。用这三种绣饰方法制作的上衣均为盛装礼服,称作“花衣”,盛装花衣必须钉上许多银饰才算最后完成,因此人们又将钉满银饰的花衣称作“银衣”。银衣的前襟、后背、衣袖、下摆等位置钉缀着许多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银’片和银泡、银铃等錾花银饰。这种绣饰精美的银衣可能是我国民族服饰中最为精美的。浓重的布料,明丽的刺绣与闪亮而质朴的银饰三位一体,互相映衬,构成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达成了视觉上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苗族盛装,美在高雅华贵。色彩上多为红、黄、紫等暖色,红色象征胜利快乐,黄色代表华贵。苗族盛装的富丽堂皇,表现出以富为美,以华贵为美的审美观。

  银冠,是苗族银饰的精华。年轻的苗族姑娘多喜爱将近百朵的银质花簇缠在头戴的铁丝架之上,使之成为帽顶,帽的周围则缠以钻花的薄银片,下缘缀上数十枚有银链系着的银坠。还有一种银冠苗族女子无论长幼都爱戴,它将银花、银泡等缀在头巾周围,再在夹层上插以四五束银花簇。花簇的构造,是在银簪的外端,焊接30多根长短不一的银签,每根签顶都焊接一朵精制的银花,髻后插一把木梳。木梳背包一块薄银片,周边缀满银坠,只留梳齿。髻上插一只银凤和一副银角,其上精钻双龙戏珠。

  除了银冠,苗族女子还有戴银角及其他银饰的习俗,有些老人竟也满头银饰,还要缀上彩色羽毛,繁花似锦、富丽至极。银角是银饰中最大最高的,一般高可达0.8米,最宽可达1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银角是将银片加工成水牛角形状,两角弯成半圆形,两角对接中央有一圆形浮雕太阳纹或团花。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飘逸之美。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厘米。造型简朴,线条明快,最具古风。太阳图案上边插有银片呈扇形放射状象征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通常装置在帽子上,并与其他银线、银牌配用。发髻用银链缠绕,插上银牛角梳,梳背吊一排小银叶牌和银瓜子牌。脑门及后脑各用一棱形片勒住,银片上雕有蝶、龙、花、草等。银耳环、银项圈也是必备之饰物。银角中间插有硕大的银扇,当地人亦称之为棕叶银花。

  银扇,是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颇类扇骨的银片。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6只凤鸟,展翅欲飞。

  苗族女子头戴银角,是苗族图腾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银冠上的各种造型,生动地体现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数苗族研究者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有关文献中有蚩尤驰骋中原时“铜头铁角”的记载,说明蚩尤部落的图腾是牛。他们把自己的图腾——牛的大角顶在头上,可见对牛的崇拜已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苗族姑娘的银冠有排马、银花草、银风雀、银葵、银蝶、银响铃等,满头银饰繁花似锦、富丽至极,银冠高高戴在头上,十分漂亮。这种华丽考究、巧夺天工的银饰工艺,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在苗族银饰中还有一种十分昂贵的盛装头饰——银帽,又名接龙帽,俗称“雀儿窠”,苗语叫“么你”。往往几个寨才有一顶,需要时可借用。它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键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银帽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充分吸收了古代步摇之长。使银帽之银花、银凤、银虫均用簧形银丝与帽体相连,并作颤枝处埋。额前流苏低垂,戴帽人举手投足,则银花晃动,流苏轻摇,整个银帽顿时被注入生命活力。帽顶为颤枝银花,银光闪烁,花姿绰约。沿帽箍垂下一排吊穗,皆以银链相连,银铃叮当。冠后拖3组银羽,共12根,羽长及腰。

  银围帕是一种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的装饰物。它将5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颇类古代首饰中的抹额。其余4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

  银簪是苗族服饰盛装饰品之一,又是日常便装中用以固定发髻的实用品。最为精细的可谓腰子形银髻和精致的龙头银髻。腰子形银髻因其里层是一块腰子形银片而得名,两面各为银丝连接,有双凤、蝴蝶和银坠,顶部为银丝缠成的龙,底部凹处有长锥,佩时插入发髻中。龙头银髻更为别致,整个造型是一条龙,圆锥形,如筷子般粗细。一端为龙头,一端为龙尾,末端雕有银花,十分精美诱人。

  这些绚丽多彩的银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隐含着苗族图腾崇拜、社会历史和习俗,表达了苗家人民对幸福吉祥的渴望和光明的祝福。苗族的银饰,有如苗家人的太阳,千百年来给苗族生存的世界带来光明与祝福,向寂寥的宇宙和回归的内心投射出灿烂之光,从而产生出支撑苗家人生活美好的巨大精神力量。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其他任何民族银饰艺术能与之相媲美。

  苗族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苗族的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名师来开路,导游来带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请大家及时提出,我将尽我所能为各位解答,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都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称千户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给大家大概说了西江的概况,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讲到它了吧!我们前面就是观景台了。

  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逃亡到这里定居,西江苗族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考虑到一定的战略作用。在苗族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狙击财富、狙击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处在一个大水湾里呢!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人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苗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中!

  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畜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用来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典型栏杆,它叫“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是姑娘们刺绣、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们注意啦,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风雨桥了,“风雨桥”意为遮风挡雨的桥,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够给想乘凉休息的人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地方。这里一到晚上,还有着很多当地的青年男女在这“游方”大家可能会奇怪,“游方”是什么呀,就由我来告诉大家把。“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对苗族恋爱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桥头的树,这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就是西江的保寨树—枫香树。树老,任其死亡,枯烂倒地。谁都不能砍伐或伤害。这种对枫香树的崇拜,同时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历史,逐鹿之战,黄帝使计擒获蚩尤,用枫木做成桎梏,因而杀之。苗族先民为避战乱而迁徙,每到一处都要看是否有枫香树,有则有祖先神灵存在。

  在西江有句话叫做“大节三六九,小节年年有”,这说明了苗族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动。每十三年过一次,过一次就要连续过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过,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为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过苗年要吃“长桌宴”,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除此之外,“长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会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头”、“活路头”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祭祀用的神器铜鼓就是放在鼓藏头的家里;“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是苗寨农业部部长。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就是我们西江的苗族博物馆。这里所陈列的物品都展现了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学术交流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恭耳聆听到苗族祖先的足迹,透过时空看到苗族的过去点点滴滴。就让我们一起进去感受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们,我们的行程到这里要结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秘的西江苗寨里,仿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了一次净化。在这离别之际,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最后祝大家归途一切顺利。

  扩展资料: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东部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以及美国、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的民族语言为苗语,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先民最早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先祖为蚩尤,“三苗”时代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中国境内的苗族总人口数为11067929人。

  名称

  苗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nus(谐音:嘎脑)、ghabXongb(谐音:仡熊)、deb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历史

  传说时代

苗族的始祖蚩尤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民族发展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苗族舞蹈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封建领主的瓦解和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伤亡,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和财富的集中日益加剧。乾隆年间,湘西已出现拥有一二千石谷子的大地主,至嘉庆年间,已出现了七八千石谷子的大地主。封建领主制到这时才基本上消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苗族地区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苗族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作出了贡献。1949年后,苗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中国境内的苗族总人口数为11067929人。[1]

  民族迁徙

  根据专家的研究,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徙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自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时间大约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来力量最强的一支。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都是近距离的迁移,即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

  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刚发展强大一点,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没有在东海岸边长久定居,而是慢慢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他们中间有的人(约在四千年前后)可能渡海去了日本。

【苗族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我的民族是苗族作文05-05

苗族姐妹节作文03-14

【精选】苗族的作文300字3篇06-11

【精选】苗族的作文300字4篇06-21

【精选】苗族的作文300字四篇06-25

苗族的作文600字三篇06-16

苗族的作文600字3篇04-04

苗族的作文300字9篇12-02

苗族的作文300字五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