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

时间:2022-10-07 08:44:34 读书笔记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1

  利用假期,我精心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这本书。在阅读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雷夫老师的背景。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30年来一直执教于美国洛杉矶霍伯特丛林小学。霍伯特小学位于洛杉矶市区,是美国第二大公立学校,高达90%以上的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雷夫一直坚守在这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第56号教室),年复一年地教着同一个年龄段的五年级学生,并在这个小天地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他的学生在美国标准考试(SAT)中的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不少学生长大后就读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了不凡成就。

  这本书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内容:序·珍惜相遇;第一讲第56号教室的故事,包括向雷夫提问之一·网络提问、向雷夫提问之二·北京现场提问、向雷夫提问之三·深圳现场提问;第二讲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其中包括:与中国名师对话、中国名师话雷夫;第三讲做一名公正的老师:高峰对话{雷夫VS李希贵(北京)}、高峰对话{雷夫VS李希贵(上海)};最后是,教师和媒体眼中的雷夫。

  我特别认同雷夫老师的一个观点,在书的164页这样写到:“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啊,为什么雷夫老师的学生都那么守规矩?这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问得最多,也是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为一名教师都会谈到或者很苦恼的问题!雷夫老师的理念是:“不要想办法去控制你的孩子,关键是教会他们怎么样自我控制。”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到自我控制,雷夫老师承认这一点。“有时候我们确实要惩罚孩子,但你的惩罚一定要公平。”除了公平以外,雷夫老师还特别在乎惩罚是否“符合逻辑”。因为不“符合逻辑”的惩罚只会让学生怨恨你,学不到任何东西”。

  雷夫老师所提到自己班中的案例说:他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时,不会去跟他讲道理,也不会跟他谈话。他会对孩子讲:“如果你一直调皮的话只能坐在后面,你自己来决定什么时候加入我们课堂的活动,什么时间你的行为规范了,什么时候你才可以加入我们的课堂活动。”但这个过程可能会异常漫长,等待的结果,是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调皮的孩子坐在最后直到他有所改变,这其实就是雷夫所用的一种适当的惩罚手段。

  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那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提高惩罚教育方式的艺术性与人文性。

  惩罚教育是一种艺术,应该讲究策略和方法。我认为,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罚之有理、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罚之有效。

  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在假期,我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一、培养广泛兴趣

  雷夫老师在中国各地的讲演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与中国教育家的高端对话中,都反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要让他们热爱音乐,要让他们表演戏剧、演奏乐器。他开设了摇滚乐课程,在业余时间精心指导孩子们排练莎士比亚戏剧。艺术教育能让他们保持独特的个性,能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充实,能让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二、正确的德育教育

  雷夫老师在开学第一天给学生讲道德六个阶段的理论:

  (1)我不想惹麻烦

  (2)做某事是想得回报

  (3)为了取悦别人

  (4)遵循规则,规则在内心深处

  (5),我做事时会为他人着想

  (6)我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

  这六个阶段像一个道德阶梯,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低向高前行。在这道德前四个阶段显然都是自我中心的,只顾个人利益的。如果单独的停留在这四个阶段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将会是自私的,后两个阶段则是对道德教育的升华,只有达到这个阶段德育才是最终的目的。他的学生也都在按照老师的要求慢慢的去做。等到毕业他的学生的成绩非但没有因为雷夫老师不抓成绩而落后反而在全国却名列前茅,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三、时刻关爱学生

  雷夫老师总是在说一句话“教师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想:这对你的学生有没有帮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雷夫深深地爱着他们的学生,这个爱是无私博大的爱,他的学生也深深的'爱着雷夫,他的毕业时音乐博士回到教室教学生演奏,网络工程师为他们班级建立网站,还有活动的基金会…….所有的毕业生都回来帮助他。心中时刻想着学生同样学生也会想着老师。

  四、对学生要有耐心

  雷夫老师说:“要想帮助孩子们,让他们成为更伟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这是我的工作,每一个关心孩子的老师和父母都会这么做。我也不断地尝试,即使不成功,我也不会放弃那些孩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在他的教学中它能够为孩子把一件事情讲解500遍,能够为了孩子的错误坚持两个多月的时间的等待。为的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达到“友善待人,勤奋学习”的标准。

  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的爱时时刻刻围绕在学生身边。这是我今后要学习、努力的地方,用无私的爱去包容学生,用耐心的爱等待学生的成长。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2

  相信很多老师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很熟悉,之前我也拜读过,这个假期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讲演录》,读了这本书后,我对雷夫老师又有了新的认识,他的智慧和风采让人折服。我明白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读到了钦佩与感动。

  一、信任

  书中多次提到: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雷夫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而他给学生最多的也不是爱,而是信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雷夫老师和我们大多数教师一样,都认为最开始要给学生下马威,这样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孩子才会听话。这让我想起我刚刚开始当班主任时忐忑的心情,因为毫无经验,只能向同事请教,他们告诉我,当班主任一定要镇得住学生,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好说话。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板着一张脸上课,严肃处理每一件事情。但后来发现这行不通,我原本是一个很喜欢和学生亲近的人,这么做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与我自己所想的教学差距也越来越大。后来我开始慢慢思考、慢慢学习,领悟到:光镇得住是不够的。一方面,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必须要做到的,另外一方面,也要和孩子们建立互相信任。若信任取代恐惧,学生也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样处理问题也变得容易起来。

  二、公平

  “学生不怕严格,只怕不公平。”在讲座现场,除了信任,雷夫老师一直念叨的还有公平。“如果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的话,你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如果因为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捣乱,老师决定全班同学都不准在下午打棒球,学生虽然默默地接受了你的决定,但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恨死这个老师了,他们会很愤怒很不满。他们会想,为什么他抢了银行,坐牢的却是我!”雷夫老师举的那个例子让我心里一震,原来我也做过这种破坏师生信任的事情!我也曾因为某几个学生犯了错误而罚整个班的学生一起练,还说这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真的是惭愧啊!我想今后的我一定不会再做出这种破坏师生信任的'事情了。

  三、真实

  雷夫老师单纯、透明、率性,不复杂、不包锅、不伪饰,真实的,也就不可能绝对完美。雷夫老师承认自己有所不能、常感沮丧,虽然很努力,但依然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样真实的雷夫老师让人很有亲近感。我们常常把“以学生为本”挂在嘴边,那我们真的做到了一事当前,先为学生考虑吗?而雷夫老师所做的真的就是“以学生为本”,没有那些花架子,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总之,雷夫老师的很多理念和做法需要我们用心研读,慢慢消化;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反思;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总结。我相信我们都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教室。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3

  前些天看了李校长转发的雷夫老师关于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的解读并在教育上的应用,他的解读简单易懂,简单的介绍彰显了雷夫老师育人为本的教育情怀,育人远比教书更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学校(乐陵市城西小学)倡导的理念。可如何做到,确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时常思考的问题。开学这一个月,我一直烦恼于学生的上课状态,课间纪律。想想这一个月挺失败的,由于假期对他们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开学两天的时间我就能叫出了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可是一个月过去我却没有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原因只在于怕他们上课更不受控制,我好像有点越走越迷茫了。这个假期我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感受颇深。

  关于课堂管理,雷夫老师在演讲中这样提到“最好的班级管理,是使你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非常有趣,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感兴趣的话,那些不良的'表现就消失了。”“在教孩子们一些技能之前,我都会告诉他们,这项技能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我的课堂之所以效果不错,是因为我不重要。课堂应该是孩子们的课堂,孩子们自行运作,我仅仅提供指导。”“教无定法,哪里都可以成为课堂:公园里、马路边,甚至工厂、商店。”雷夫的这些教育理念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大课堂,想起了我们的数学课程培训,只有当我们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发生联系时,学生才会理解深刻,才会有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前置性学习框架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一节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小数除法在生活中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用,之后才是它的算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直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学生展示过的内容,我也一直习惯性的再讲一遍,这就导致有些会的同学不愿意听。所以,我应该打开思路,学着信任学生,更加有耐心一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如何让学生达到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雷夫老师提出了重要的一点,他也一直在践行着,老师的“榜样”作用。他提到“要想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而非说教。我希望我的学生对人友好,学习勤奋,这意味着我必须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友好、最勤奋的人。”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是聪明的,他能够分辨出老师什么时候是真,什么时候是假,雷夫老师的这句话简单易懂,可多少人做到了,多少人在坚持,我扪心自问,自己还差很远,所以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先自己去做到。他把学生分为三类,他更为关注中间表现一般的学生,他没有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教育转变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第三类学生身上,可是当第二类学生慢慢变得和第一类学生一样优秀的时候,第三类学生竟然也在这种氛围下慢慢转变了,这让我想到了李校长经常提到的“境教”力量。

  他重视阅读,经常带孩子们一起读一些文学作品,他提到“经典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和卓越,会使他们更有辨别力,不会被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者联手蒙骗,把低俗误认为优秀。”“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某一项考试,而是把从书中学到的道理用在生活中。”,他经常带学生去旅行,通过旅行教他们生活中用得着的技能,他把艺术引进课堂,认为一个学生可能在数学学习中找不到优势,但每一个孩子在艺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他开展的这些课程使孩子们渐渐找到自信,看到自己的未来,找到自己努力的真正动力。通过读这本书,我也更加深入了解了我们践行班即将开设的艺术课程和研学活动对孩子们的深远意义。他说:“我不在乎每周末的考试。我更操心什么是我能给予一个孩子,十年后他能在生活中用得着的。”,我想到了我们学校(乐陵市城西小学)“立己达人,五十年后见”,“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能够对孩子一生都产生影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读这本书,最感动的还是雷夫老师这个人,他延长放学时间,帮孩子们排练戏剧,他周六为学生无偿补课,陪孩子们一起阅读,只为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品性。他没有把对学生的多付出当成一种工作,而是把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享受并快乐着。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10-13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10-07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三篇10-07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精选5篇)10-13

童第周的故事06-30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10-06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10-06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02-05

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读书笔记10-07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书笔记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