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9-10 09:12:53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⒈出示九色鹿图,问:这是什么?观察,说说九色鹿的样子,出示句子读。

  ⒉课文围绕九色鹿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⒈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读课文,要求:

  ①用“”画出描写九色鹿内在美的句子,

  用“△△△”标出关键词语。

  ②用“”画出调达被救后的表现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并用“○○○”标出。

  2.调达是否守信用?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句子,用“。。。”标出关键词语.

  三、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好朗读,并结合观察课文插图。

  四、学生听录音,听后质疑。

  五、总结:

  请同学说一句想说的话。

  六、想象:

  这件事发生后不久,一天,九色鹿又来到河边,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九色鹿飞跑过来,发现在汹涌的'波涛里挣扎的又是调达……

  七、作业:

  搜集民间故事,准备参加下节课的“民间故事会”活动。

  附:板书设计

  救

  九色鹿

  调达

  抓

  (见义勇为)

  (背信弃义)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走进课文。

  1、视频欣赏歌曲《好一个都江堰》

  附:歌词:

  那也不是传说,那也不是梦幻,那是真实的神话,那是人间的奇迹。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个都江堰,源头在四川,奔涌向前,悠悠几千年。先辈引来都江水,浇灌天下沃野良田。都江的水,静静地流,流过岁月,流过沧桑;都江的水,长长地流,流过昨天,流向明天。

  世世代代传承,离不开清泉米粮,祖先奇功伟业,诉说民族的渴望。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个都江堰,功德在人间,中华文明四海传。古堰挥洒新风采,造福天下万万年。都江的水,清清地流,润了中华,润了希望;都江的水,滚滚地流,奔向大海,奔向未来。

  2、精彩引入: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胡同则是平民生命形态的缩影;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的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园则是淡泊雅致的文人情怀。人类历史上无数的辉煌文明和不朽文化令人感慨不已,然而,时间流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多数的奇迹今天只剩下了一副躯壳,成为文明的标本。而在中国四川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里,有一座不起眼的水利工程,它以其汩汩清流,从古到今源源不绝地滋润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乃至整个的中华民族。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又承载着什么文化精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余秋雨的《都江堰》。

  3、PPT课件播放课文朗读。

  4、记读雅词。

  惊悸 邈远 废弛 汩汩 庇护 濡养 突兀 浸润 修缮 炫耀

  履历 清朗 骚动 前兆 趋附 震颤 踊跃 喧嚣 咆哮 驯顺

  遴选 浚理 长锸 韬略 澄彻 劝诫 慰抚 承续 诘问 繁衍

  驯服 爽利 傩戏

  痛哭流涕 颓壁残垣 雍容大度 可掬可捧 精神焕发 心魄俱夺

  众目睽睽 金杖玉玺 铁戟钢锤 遥相呼应 怦然心动 衮衮诸公

  至圣至善 改恶从善 虔诚膜拜 钟鼓钹磬 朝朝暮暮 通情达理

  风调雨顺

  二、品读课文。

  1、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

  (一)都江堰的价值

  (二)都江堰的水势

  (三)都江堰的建造

  (四)都江堰的精魂

  2、探究对比手法。

  (1)课文将都江堰与哪些事物进行对比?总共进行了几次大的对比?

  三次大的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 都江堰与大海 李冰与帝王诸官

  (2)三次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都江堰与长城: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

  数民众输送清流。

  都江堰与大海:都江堰把最强悍的生命赋之于规整,赋之于期盼,

  赋之于众目睽睽,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李冰与帝王诸官:李冰因官位成为一位实践的科学家,他以田间老

  农的思维进入了最纯粹的人类学的思维。

  (3)精段揣摩: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都江堰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课文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距离、文明特征四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社会功用的比较最根本最重要。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是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也是在为第三部分展开文化反思张本。

  (4)按照《长城和都江堰》组合要言的方法,女生写《都江堰与大海》,男生写《李冰与官僚》。

  【PPT课件示例】

  都江堰与大海

  走近都江堰,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都江堰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要看水,切不可忘了都江堰。

  李冰与帝王诸官

  中国千年官场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他未曾像别的官僚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历史上的官僚都成了过眼云烟,而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三、感悟语言。

  1、你最欣赏课文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

  2、你不理解课文中的哪个句子?

  【PPT课件显示】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特色

  一、力避熟语,追求个性。

  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 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能力,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和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

  二、偏爱四字词,喜欢用整句。

  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大地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和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

  三、运用比喻手法。

  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课外延伸】

  欣赏余秋雨散文《三峡》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1、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2、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选读美句】(杂然读齐声读)

  1、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2、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

  3、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

  4、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5、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四、课文总结。

  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

  都江堰是朴实无华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献,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李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这样默默无闻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这样为民请命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中华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第43页例2及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四、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练习十一练习题

  一、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二、练习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讨论。

  三、练习题: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备课

  1、认真学习大纲。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刻领全大纲精神,弄清本学科性质、地位、目的、教学内容、任务、教学原则和具体要求,以大纲指导整个教学工作。

  2、认真钻研教材

  ①粗备全书。根据《大纲》年度要求,分析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体系,明确全学期总和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本册教材与其它年级相关教材内容的层次关系及在系列中的地位,各单元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计划。

  ②细备学元。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目的`要求,训练重、难点,课时安排。

  ③精备课时(即课时教案设计),课时教案要有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步骤、板书设计,教具准备,课堂小结或总结、作业设计。教学步骤、方法要科学、灵活,课本结构要安排合理、富有特色和风格。问题设计针对性强,“双基”落实到位。

  1、制定受课计划。教师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定出前期的授课计划(用时间起止、内容安排等)。

  2、学校同年级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3、当教学法完成一单元或一个知识重点时,必须进行综合归类,写好复习课或练习课教案,同时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评,并写出试卷分析与讲评课教案设计。

  4、四、五年级语文必须有作文指导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5、提倡提前一周写好教案,不上无教案之课。

  6、复式教学要按复式教学内容备教案。

  7、学期结束后,学校必须将教师备课本收回,以便查考。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2、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高山流水》的曲子、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师:同学们,在我们武汉市汉阳区有个地方叫古琴台,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这里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那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吗?(板书:伯牙、钟子期)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古老的故事中去。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伯牙是什么人?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么练成的?请勾画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自悟,交流,相机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的结论。

  3、出示重点句子:“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浑然忘掉了自己。风声,浪声,鸟语,虫鸣,大自然奏起的交响乐,深深地打动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

  ⑴、遇到重点句,先别急,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多读几遍句子,再找到重点词来理解,谈体会,最后再美美地读一读。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用这个方法,自己来试着学习这句话。

  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师小结:伯牙弹琴很投入,他是情由景生,是触景生情,然后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伯牙的琴艺大有长进,这令他十分高兴。然而,没高兴多久,苦恼的事情就来到了,你知道是什么吗?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书写:勤

  4、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二、探究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钟子期是一个有着什么特点的人?你从哪里可见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2、学生交流。(在抓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

  ⑴、“高山”这部分,抓住“立刻”和“兴奋”这两个关键词。

  ⑵、“流水”这部分,应该抓住“不住地赞赏”,因为从中可以感受到钟子期反应强烈。

  ⑶、“在下雨的情景”这部分,重点学习三个“时而”的排比句。

  ⑷、朗读感悟。

  3、紧承提问:伯牙对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讨论:为什么伯牙的感受是“感动”而不是“激动”呢?谁来读好伯牙的话?

  4、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1、钟子期去世了,为什么伯牙断琴?你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2、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拥有知音。伯牙断琴,缘于知音难觅。而《高山流水》也成了千古绝唱,有空,大家也去听听这首古曲,也可以写一写感受,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学生交流。注意“弦”的拼音。

  3、指导书写“泰、抒”。

  4、学生练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会夏夜之美;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3、学写生字“时、让”。

  【课前准备】

  1、结合美术课或手工课,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制作“睡莲叶、睡莲花、蜻蜓、小蚂蚁、萤火虫、草丛、星星、月儿……”。

  2、每个学生在蜻蜓、小蚂蚁、萤火虫、青蛙、小鱼……选一个最喜爱的动物制作一个饰物。

  3、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响起(音量放小)《仲夏小夜曲》。

  一、激趣导入

  小伙伴们,你们喜欢画画、帖图吗?那就让我们一齐动手来装扮这个美丽的夏夜,好吗?

  二、创设情境

  1、师生一起贴图。

  2、完成贴图后,引发进入情境啊:

  多美的夏夜呀?我真想变成朵朵美丽的睡莲,变成水里的小鱼儿……你们想吗?你们想变成──

  (学生不受约束、自由说,一边说一边带上头饰)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吧。

  3、欣赏夏夜之美: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夏夜。独白: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这美丽的夜晚,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大伙儿打开课本。

  三、朗读感悟

  1、进入情境:

  ⑴ 情境中导读:

  师扮演睡莲姑姑。

  夜深了,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传来“呜呜”的哭声)。

  师:呀,谁在哭呢?

  ──是小蚂蚁哭了。

  师:“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说话时,声音沙哑,带有哭腔。

  ⑵ 情境中表演读:

  请两对扮演“睡莲”和“小蚂蚁”表演读。

  2、体会情感:

  (紧接着)师:“快上来吧!”

  (小蚂蚁顺势爬了上来。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这只小蚂蚁表演得怎样,哪只小蚂蚁也来试试。

  再走到另一只小蚂蚁前说:“小蚂蚁,快上来吧!”

  (激起学生的情感,能站起来,紧握睡莲姑姑的手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紧接着──“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小组练习:

  分角色读。

  (注意“非常感激”、“连声”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来。)

  四人小组再互相指导读。

  所有扮演“睡莲”和“小蚂蚁”站起来读。

  (师独白)师给孩子鼓鼓劲,评一评。

  3、讨论领悟:

  师:是啊,小蚂蚁回不了家,爸爸妈妈会着急,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谁听见了?

  ──蜻蜓(面对一只蜻蜓,示意他站起来。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不行不行,天很黑,蜻蜓看不见路的,怎么能送小蚂蚁回家呢?”)

  师:是呀,天这么黑,你能行吗?这时候,谁来帮助他们呢?

  ──萤火虫,萤火虫可以带路,他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那,萤火虫为什么能给他们照亮呢?)

  因为在萤火虫的尾部有个发光器,能分泌出荧光素,在光酶和氧的作用下,就能发出光来了。

  你怎么知道?

  (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

  出示“萤火虫”模型(尾部发出光来)──贴上黑板。

  4、体验练说:

  演示课件:

  师过渡:有萤火虫的照亮,小蚂蚁可以回家啦,他多么高兴啊!小伙伴们,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睡莲:小蚂蚁,路上小心,欢迎你再来玩啊!)

  (鱼儿:小蚂蚁,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一定载着你欣赏池塘的风光。)

  (青蛙:“呱,呱,呱,小蚂蚁再—见!”)

  (蟋蟀:“小蚂蚁,欢迎你带你们一家来听我的演奏会。再见!)

  (荷叶:“小蚂蚁,下次来玩时,别忘了上我这个大摇篮呀,一定保证你的安全。”)

  ……这时候,小蚂蚁想对大伙儿说什么?

  (“再见了,伙伴们,我要回家啦!”)

  (“谢谢您,睡莲姑姑,再见了!”)

  (“睡莲姑姑,您的救命之恩我永远难忘,再见!”)

  (“噢,我可以回家啦,回家啦,美丽的池塘,再见!”)

  (“睡莲姑姑,这里的夜色真美,回去后,我和爸爸妈妈说一声,明天再来欣赏欣赏。”)

  ……

  5、真切感悟:

  音乐响起课件演示。

  师引读:小蚂蚁告别了小伙伴们,他爬上了“飞机”。

  ──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音乐声渐小。

  师边领读边表演: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这里学生可以跟读并和老师一起表演,跑上台来也行)

  ──“耶”──小蚂蚁到家啦!到家啦!”

  (齐欢呼音乐声渐大)

  师:是啊,夏夜多美呀,你们看(青青的)假山,还可以(青青的)什么?(绿绿的)草坪,还可以(绿绿的)什么?看,小路是弯弯的,多美啊!弯弯的( )。

  师:夏夜这么美谁来读读呢?

  (指导朗读:高兴的、像是在讲童话故事)一边播放课件学生一边朗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可表演)

  师生共同评议。

  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你们知道吗?星星为什么高兴呢?)

  ──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贴图)。

  星星看见了这个动人的情景,他在赞美、赞美──夏夜多美。

  赞美──睡莲、赞美──蜻蜓、赞美──萤火虫。

  因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

  (板书:最美)

  师:是啊,这夏夜太美了,让我们来赞美夏夜吧!

  四、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说说夏夜美)

  1、各小组准备:

  师:请大伙儿仔细观察这两个画面,说说夏夜美在哪里呢?

  注意:说话时要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者以“啊,夏夜多美呀!”结尾。

  先在四人小组说,汇报时,四个人都上台指着画面说。哪一组说得最美,就能得到“星星奖”。

  师:各小组开始活动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2、小组汇报:

  (夏夜,天格外的蓝,弯弯的月儿挂在天空中,满天的星星高兴地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啊,夏夜多美!)

  ──(啊,夏夜多美!池塘里,一朵朵粉红粉红的睡莲真美,花坛里的花儿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美极了,她们为夏夜增添了光彩。)

  ──(夏夜多美啊,那蓝蓝的夜空、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圆圆的睡莲叶、清清的池水,你们说美吗?)

  ──(夏夜多美啊,池塘边传来了蟋蟀美妙的琴声、还有青蛙的演唱呢!──呱,呱,呱。)

  ──(夏夜多美啊,瞧,小蜻蜓立在碧绿的睡莲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就要起飞了,正要送小蚂蚁回家呢!正在这时候,萤火虫打着灯笼来帮忙。睡莲、蜻蜓、萤火虫最美,因为他们一起帮助小蚂蚁回家。)

  歌曲《小星星》响起。

  师:是呀,夏夜真美啊!我们应该把“星星奖”给谁?

  因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大家唱起来跳起来。

  师颁奖──挂上“小星星”。(掌声)

  五、指导书写

  师:你们把夏夜说得真美,我们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来比一比,写字会是谁最美呢?

  出示──时、让(注意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师:来,先看睡莲姑姑写一个“时”,“哎呀!”谁能告诉我,写“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日字旁要写得瘦、矮,寸字要写得胖一点高一点。)

  师范写“时”。

  (学生认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坐姿)

  师:嗬,大伙儿“时”字写得真美啊!请小朋友们再接着写一个“让”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师:请大家停一停。我看了几个小朋友写的言字旁写得不够好,请看看睡莲姑姑怎么写。

  (示范书写)

  写好言字旁关键是:言字旁上的“点”要和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笔要写直。

  (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

  六、课堂延伸

  师:你们真行啊,笔下的字写得美,你们把夏夜说得更美。回家后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的听,去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在一个满天星星的夜里同你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绿绿的草坪、金黄的.沙滩……那时,你们再告诉我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好吗?

  【教学设计意图】

  《夏夜多美》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前播放音乐《小夜曲》渲染,让学生聆听美的音乐;以鸟叫声、蟋蟀声引入,用大幅背景图展示夏夜公园池塘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演示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童话里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美,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课文教学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以求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通过导语的激趣引入,通过师生动手共同创设的童话般的世界──“美丽的夏夜”,教学伊始,就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对夏夜的美好感觉,进入课文《夏夜多美》所构筑的情感世界。──创造美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使每一个学生能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边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品味美

  三、借助课件,真切感悟

  对“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过程”部分的教学,播放课件,以音乐烘托,以画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学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赞赏美

  四、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文学完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啊,夏夜多美”结尾说话。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中,对夏夜之美的认识得以升华。不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丽景色,而且体验到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讨论美

  教学设计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2-07

教学的设计方案06-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4

教学设计方案01-17

关于教学的设计方案10-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8-3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荐】06-12

【精】教学设计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