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6 10:13:33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中的第二课,有哪些关于课文做一名小科学家的教学反思?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你。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篇一

  本堂课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第一,激趣导入,我是从学生对真实鹦鹉的了解及兴趣,引出他们说出鹦鹉喜欢站立在细的杆子上,从生活中来,顺理成章。

  第二,本堂课的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联系起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较,会比较乱或者没有条理。因此我还设计了表格。探究步骤清晰可见,探究问题也逐步解决,有所依据,对学生来说也是对其探究过程起到了桥梁作用。

  第三,为了证明“重物在支撑点下,可以使物体站立起来”这个猜测。仅靠纸鹦鹉这个证据是不足的,所以我课前还准备了“鱼,小人,虾,香蕉”等图案,分给学生进行试验。学生可以更加明白:需要更多证据充分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四,通过实际教学和学生亲自探究,课堂上达到了生成性教学目标。超出了教参上的答案,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还发现了当支撑点下方本身很重时,不用加重物也能使物体站立。所以关键是取决于物体的重心和使其平衡。从而再指导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来回归于生活。”这就是我理解的科学课的宗旨。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篇二

  《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中的第二课。该课是继《科学是……》之后的一节延伸课,因为第一课中让学生领会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但那只是看别人进行“科学探究”,自己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而这节课则不然,这节课是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搞科学探究。所以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上课之初老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情境:让一只纸鹦鹉站立在自己的手指尖上,一下子便把学生的好奇心给吸引住了,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也都想“一饱手福”,想亲自试一试,接下来便顺理成章,让学生动手试试吧,因为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当然学生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更激起了学生的不解,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教师写意般的几句话便让学生注意手中的纸鹦鹉掉下来时的样子,从而想到是头重脚轻的缘故,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纸鹦鹉头重脚轻的问题?由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受知识能力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是可笑,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前瞻性,预测到学生的种种办法,本节课我就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引到了在纸鹦鹉尾部加重物的办法,而把用剪刀减去头部以减轻重量的.办法给否定了,办法可行但不采用,所以大量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小组内的积极合作,终于每个小组成员实验都成功了,学生那种溢于言表的高兴是教师怎么手把手教、怎么讲都无法代替的。本节课第二大亮点是学生有了理论基础后,如何把这个知识点应用开来呢?让学生把常见的几种物体也能像纸鹦鹉一样立在指尖上,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名学生居然用一根铁丝把铅笔立在了指尖上,根据我们常人的思维对称物体最稳当,可这名同学居然打破常规险中求胜成功了。

  这种做法给我给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框框的束缚。这是我在课前没想到的,但学生居然做到了,我也真正体会到一句话“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的真正含义了。仔细揣摩这节课有一处瑕疵有待解决:那就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失败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头绪的时候,教师显得有些急躁,还是有越俎代庖的倾向,如果下次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必须要沉着冷静,静待学生的佳音,不能操之过急,越俎代庖。真正做到让思维的火花碰撞起来,在碰撞中、在矛盾中解决问题。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科学小小科学家教学反思12-27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02-07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06-11

《做家务》教学反思04-18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04-18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作文02-06

《小蜗牛》教学反思11-10

《小麻雀》教学反思02-19

小麻雀教学反思02-22

小露珠教学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