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来了》教后反思

时间:2022-10-06 15:49:08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北京亮起来了》教后反思

  一、“机智”源于“积淀”

关于《北京亮起来了》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市级比赛课,并且是指前一天抽教学内容。我抽到的二年级下册的《北京亮起来了》。经过二次备课,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但和学生进行试教只有两次半节课。在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时,设计的意图是:自读——交流理解——创设情景,呈现画面——指导朗读,展现画面。第1、2两个环节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北京的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四周:建筑物的光与影的画面。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了车水马龙,繁华的夜景。接下来的环节是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一组灯与光交融的夜景图。没有想到,课件竟然出现了问题,图片出不来了,怎么办?我当时请学生把这样的美景带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最后在感情朗读的展示中没有出现高潮。为什么?其实,这个环节迂回了。既然没有了可视的画面,如果老师运用了可听的教师范读,用充满激情的朗读,把孩子们带入那个灯与光的世界,岂不更妙!声与画就能巧妙的融合。如果我机智灵活地把这个环节改为:“没有了美的画面,那老师来读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像又听到了什么?”老师的激情朗颂,能充分把孩子们引入灯与光的世界,也为孩子们感情朗读作出了示范,奠定了基础。其实这个类似的教学片段在我的区级比赛课《燕子专列》中出现过,而且教学效果很好。我当时为什么没有“移花接木”呢?看来,课堂上的“机智”需要课堂内外充分的“积淀”。在课堂上,教师才会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成”游仞有余,收放自如;才会有灵机一动的智慧,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火花,点燃精彩的课堂。这样才会“厚积”而“薄发”。

  二、“美”要有发现的“眼睛”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我要对本课进行一个整体回顾,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这一幅幅如此美丽的场景,你想说什么?”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去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去谈。没想到课堂上孩子们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孩子们不愿意呆在宜昌,一秒钟也不想呆在宜昌,而是“去”心似箭,要“飞”到北京。我想把孩子们引导“我为家乡自豪”的道路上,马上问:“宜昌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更没想到出现了“宜昌是首都,宜昌中国”这样贻笑大方的笑话。我只好自己引出来:“宜昌是中国水电名城!我们以此为荣!”难道是我们课件的如梦如幻,光影交错的图片“迷”住了孩子的眼,是栩栩如生的文本“乱”了孩子的心?又是我的接下来的问题:“宜昌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搅”了孩子的思维?其实,我的办公桌上就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贴近文本,利用文本进行引导,相信会有另一番效果:“同学们,其实咱们宜昌的夜晚也是十分美丽。夜晚的夷陵广场、五光十色的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把广场装点成了漂亮的小姑娘。我们爱家乡宜昌,我们爱首都北京,我们爱伟大的祖国。”如此一来,既从文本出发,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美,用优美的语言去表现美的事物。教师有了发现美的眼睛,才会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课文仅仅是例子,“教”与“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

【《北京亮起来了》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北京亮起来了听课反思10-06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11-24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02-01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06-11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10-06

《北京亮起来了》听课反思范文10-06

北京亮起来了课堂教学反思01-17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03-02

《北京亮起来了》的教案03-02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