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印象

时间:2022-10-07 01:38:41 游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青岛印象

  上了大四之后闲来无事,心想着利用这珍贵的一年能做点以后不能轻易再有机会和精力做的事情,旅行就是其中之一。这次两天多的青岛之行虽然短暂,但有许多地方值得记下来。虽然因为意外没能和发小儿实现约定,但是很高兴见到了原先两次游学都错过见面的铂晖同学。潦草写罢此文,与各位分享。

  青岛初印象

  刚到青岛的时候感觉和大连差不多,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妖风四起,近海城市典型的气候。在去酒店的路上,我一边坐车一边有意无意地观察着路边街头巷尾里的细节,越来越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要深厚许多。由于第一天住的是离崂山不远的郊区,所以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青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景象。兴许是周六,每隔一段时光就能够看到路边的小商小贩向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兜售自我车子上的商品,小商小贩们三五成群一片嗑瓜子一边扯着嗓子兜售叫卖,过往的人群也多是成群结伴,有的是一家老小,有的是情人密友,大家来来往往,有说有笑,颇有了一些要过年的气息。

  在酒店里安顿下来之后我在手机上看了看附近有什么比较值得去的景点,到一个城市之后我比较喜欢先看看当地的博物馆和大学,所以当我发现住的地方离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和青岛博物馆不远之后,我就暂定去这两个地方兜上一圈儿。崂山校区的海洋大学就应是一处新校区,使用了没多长时光,里面的植被树木还很低矮稚嫩,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跟第二天我去的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比起来差了不少。

  看完海大之后我打了一辆车去博物馆,但是遗憾的是我到的时候博物馆已经闭馆了,所以我就索性坐上了一辆去市中心的公交车去青岛里面走一走。青岛的公交车有两个很个性的地方,第一,大部分公交车上都有售票员,如果你没有零钱的话也不要紧她们会帮你找开钱;第二,公交车的前后门都能上下车,而且没有没严格的“先上后下”的规定。车上那个穿着一身蓝色制服、挎着个小布包、端着个小票夹的售票员阿姨自如地穿梭在拥挤的公交车里,吆喝着票价和车站名。在这个“低头族”的时代里,售票员阿姨的穿梭和吆喝使得车里不再那么地沉闷死寂了,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竟感觉这车像自我的家一样,很温馨。

  到青岛市里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我也没有去什么地方,随便吃了路边的一家肉夹馍之后只是漫无目的地逛悠。让我感觉十分棒的是那里的商业区融入了很多当地的文化因素,比如大店面旁边的小角落里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吃,路边的小店里会卖一些当地的手工艺品,这让我感觉到如果我在那里购物的话不会觉得我和那里只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关系,因为这种寓买卖于生活、寓商业于文化的做法其实是把顾客容纳其中,使得顾客有一种被认同和被关照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氛围是大连最为缺少的,大连的街头全是高楼店面,很少留有小角落来供当地的小商小贩来作些富有当地文化的小生意,即便是偶尔留下一点角落和空间,也一般是一些诸如“麦当劳”、“谭木匠”之类的很正规、纯商业性的店铺,根本无法营造出一点生活气息,更别说体现当地本身就很贫瘠的文化印记了。一个城市、一个地方,要想真正扩大自我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务必要着重打造自我的文化名片,而文化名片的打造务必依靠传承和发扬自身的历史和传统,只靠大张旗鼓地建设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只能在短期内造起一股声势,无法长远维持。不管是个人、团体、城市还是国家,竞争的核心务必最终落脚到“精神”层面的东西上来,否则最多只能昙花一现,成

  为过眼云烟罢了。

  崂山印象

  第二天我首先去了崂山。其实这次来青岛我主要想去崂山,因为之前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时候对于老庄道学突然有了很大的兴趣,对于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深以微妙,但是其中真意尚不明晰,所以想去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的崂山去感受一下昔日那些道长们生活的环境和轨迹,没准儿也能给自我一些灵感。

  冬天的崂山冷冷清清,鲜有游人,思考到时光安排我也没往上爬,主要在太清宫里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太清宫大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圆润有力的大字:道法自然。何为“道”,何为“自然”,而又何为“法”,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和探寻。太清宫中供奉着很多神像,“玉皇大帝”、“财神爷”、“太上老君”等等,甚至还有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之前我明白王重阳确有其人,但没想到“全真七子”也不是金庸虚构的,他们也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是道家的名士。这些神像我早就听说过,有些是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奶奶经常去拜,久而久之我也就熟识了,有些则是从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故事里听说的,不明白是他们成就了这些神话故事还是这些神话故事成就了他们。

  我并没有过多的停留在这些庄敬肃穆地端坐在神座上的神像附近,但是当我来到岳飞岳王爷的神像前的时候,我主动敬了三炷香,拜了拜这位民族英雄。一来岳王爷的家乡离我的家乡不远,都是中原腹地,是我们的骄傲;二来,岳王爷的民族爱国之情一向让我十分敬仰,虽然其中的“愚忠”和“民族狭隘性”的情愫并不可取,但是那份维护“世道和谐”的勇气和坚定是我十分敬服的。默默伫立在神像前有那么几分钟,临走前还小声背诵了一遍岳王爷的那首《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斯人作古千年,然而他的名字之所以能长存于世间靠的不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么?

  对于在太清宫的游览我再提一处,其他的就略过了。在宫中一处别院内有两处塑像,一处是老子和孔子坐着一方棋盘的两侧聊天,旁边的石板上写着这处塑像再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景象。作为道教胜地,这座雕像自然有“扬道贬儒”之意,但是这样一幅图景却让我脑海里思考了很多东西。棋盘左侧的孔夫子面容慈爱而恭敬,轻轻扬起的嘴角好像意寓着他饱经沧桑之后的平淡和祥和;而棋盘右侧的老子,正襟危坐、不怒自威,眉宇间透露着一份独立于世的傲然、超脱与高远。两位影响了后世中国千百年来精神风貌与民族心理的伟人在这一方山间校园里相顾笑谈,那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究竟能为我们带给怎样的指导和借鉴呢?我绝没有资格去对这两位先哲做任何的评价,只是说说个人的想法。孔子的智慧比不上老子,但是孔子的历史地位却注定要高于老子。

  在崂山上的所感所想

  在老子心目中,圣人应当恪守“大道”,故而不应对万物存有怜悯,因为那样会妨碍圣人遵守大道;孔子眼中,圣人也务必要遵守“大道”,但是人内心那份高尚纯洁的情感更为重要,虽然在必要的时候个人情感要让位于“大道”,但是个人情感绝不能被抹杀,他终生所致力于追求的其实正是如何根据“大道”和人高尚的心灵设计一套道德规范,促使两者达成完美的平衡。老子和孔子对于“圣人”的不一样解读的比较能够从基辛格博士的回忆录中找到现实中生动的例子。

  基辛格博士的《世界秩序》是我读过的最让我感觉收到震撼的书,书中恢宏的气势、深刻的分析、高屋建瓴式的展望和回顾无不体现着基辛格博士“以万物为刍狗”的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无情”才使得他能够以冷静严肃的思考和眼光去审视世界的过去、当今和未来。柏拉图的“无情”成就了他的《理想国》,而基辛格的“无情”则使得他把《理想国》的维度从雅典城邦拉伸到了整个世界。虽然基辛格在六十多年的公共生涯中接触了众多的世界著名领导人,但是在《世界秩序》的前言中,他仅仅提到了周恩来总理,并且还引用了他的一句话。“无情”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以前说了这么一段包含深情的话:“周恩来总理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信徒,在我六十多年的公共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遇到过像他那样令我如此敬重的领导人,不仅仅仅因为他是当时中国最有远见卓识的人,更因为他在即便最险恶的环境中也依然使自我的真心得到了最适当的流露。”

  人心本是“大道”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状况下两者是统一的,故而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也就是践行大道了。但是当人心和“大道”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样办呢?孔夫子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论语》,指导了我们千年,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答,或许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疑问。站在太清宫最高处的观海亭上,望着连绵的山峰和浩瀚的汪洋,嘴边不由自主地念起了曹操当年写下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或许这位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一生也始终处在“大道”与本心的撕扯之中吧。

  青岛博物馆所看所想

  从崂山回来之后我抓紧时光径直去了青岛市博物馆,从青岛的历史到现代一步一步走来,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作为一座近海城市,历史上她就游离在儒家汉礼貌的边缘,而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那里无形中也散发着某种神秘超然的色彩。秦皇汉武出巡都曾来此,以示自我的疆域已东极海滨,但可惜的是他们的目力和当时社会生产的张力仅留在了这条海岸线上,他们远望着远处一片蔚蓝色的世界,那份迷茫和疑惑更加深了他们要誓死捍卫好脚下这片黄土地的决心和信念,因而从某种好处上来讲,青岛是中国传统农耕礼貌把自我与外界隔离的屏障和界限。

  那里自古商贸海运发达,资本主义因素萌芽也早,在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巅峰时期,当地的一位父母官竟以前冒死向朝廷上书请求开放海禁允许青岛与外界通商,当看到当年他向朝廷写的奏疏的时候,我不禁为他超越个人生死的勇气和超越时代目力的远见而折服,但是我转念一想,这或许也并非完全偶然,当地的风土人情除了沾染了儒家的内敛和道家的悠然之外也不免沾染着几分对于辽远海疆的期盼和憧憬,这份海洋性的色彩给了青岛更多的包容心和好学心,因而德日占领青岛期间东西文化交融而没有出现对抗,德日归还青岛之后,他们留下的青岛啤酒非但没有被作为民族耻辱拿掉,反而在文化自觉性的驱使下成为了中国自主的品牌。我觉得当地儒家、道家和海洋文化相互交融的土壤于青岛而言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海洋的色彩给了她眼界和包容,儒家内敛给了她勤恳做事的踏实,而道家的超然则使得她耐得住孤独和诱惑持续自身特有的文化印记和闲适风情。

  当1919年5月4日全国都在呐喊“还我青岛”的时候,那里却持续了相对的宁静,或许这就是她和中国的黄土礼貌构成比较的一个明证吧。之后在市内游览的时候我发现青岛有很多中国近现代名人的故居,这些以前影响了中国历史转向的人大都出身自中国新兴的阶级,他们有深厚的传统儒家文化修养但是也接触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没有封建统治阶级沉重的无力感,也没有农民阶级可悲的愚昧物质,对于外界的新事物他们能够包容和欣赏,对于自我的优势劣势也敢于发现和改变,我想他们这么多人之所以选取青岛作为自我居住乃至最后的归宿之地,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岛的文化特性与他们自身的文化意识比较契合吧。

  见铂晖同学&参观海大

  参观完了博物馆之后我来到了第二天住的地方,因为住的地方离海洋大学比较近,所以前一晚和在海大的张铂晖约好了一齐吃顿饭。去年三月在开封以前和铂晖一齐参加了一个比赛,但是因为人数众多而且时光很短当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之后的两次比赛游学因为个人事务都没能碰上,只是在微信上有过简单的交流。当他从微信上看到我来青岛之后主动联系了我,我心里挺感动的,连正式见面都没有过他就在苦逼的考试周里专门抽出时光来请我吃了顿饭,之后还带着我在校园里逛了逛,我觉得能认识这么一个重情谊的人挺难得的,是我的荣幸。因为第一次正式见面而且我俩性格都挺拘谨的,所以吃饭和之后逛校园的时候都没聊太多,和那次微信采访的时候感觉一样,短短的时光里感觉他很kind、很considerate,稳重坚忍但是总给我很温馨亲切的感觉,临走前他还专门等我确认好能不能在手机上找到回酒店的路才离开,真是让我心里感觉个性温暖。有句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我不敢说我是君子,但是那种感觉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清冽甘甜,滋润无声。临走前还约好五一在大连见一面,期盼中啦!

  当晚回到酒店以后我又在住的附近走了走,发现那里有很多的欧式风格建筑,高低起伏的地形上有好多错落有致的小别墅,红瓦黄墙,小窗上投射出橘红色的灯光,衬着冷清寂静的街道,空气中浸透出几分神秘清幽的味道。那里再说一下对海洋大学的印象。我觉得海洋大学的建筑很有风格,有许多精致独特的欧式建筑,楼房的外壁上有很多优美的雕刻,而房顶的风格则有些类似于教堂,那里即便是理工科的实验楼从外表上看去也十分能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而且海洋大学校园的历史底蕴也很深厚,处处体现着人文艺术的气息,校园中有很多的植被,其中不乏许多树龄近百年的古木,很多楼房的外面爬满了绿藤细叶,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浑然天成的花园,有些建筑走进去之后仿佛时空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彩色的琉璃窗,红色的漆木地板,雕刻精细的扶梯,这些都辉映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特有气息,包容、安静、开放、惬意,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交汇。总之我很喜欢海大的校园啦,不乏自然的和谐,不失传统的古朴,更显异域的风情,校园中十分安静,因为是建在山上所以整个校园的景观还十分有层次感,更为整个校园的景观平添了几分典雅和精致。登上校园里面的一座小山,在一处专门修建在靠海一处的小亭子里,左边整个海大

  的景貌尽收眼底,绿树掩映,黄墙红瓦,与右边的碧海清波相得益彰,时值层云密布,暗涌滚滚,无形中又给海大蒙上了一层不可捉摸的面纱。铂晖同学在路上时不时跟我吐槽学校生活的不便,可他不明白其实我可羡慕他能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度过四年了。

  青岛啤酒博物馆所看所想

  第二天我首先去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我是当天博物馆的第一名游客。啤酒博物馆向游客展示的主要是青岛啤酒的历史和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青岛啤酒原为德国占领胶东半岛之后所建,利用青岛当地的海运传统和便利,青岛啤酒在短短十几年内就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乃至西方世界小有名气,德日归还胶东半岛之后青岛啤酒转交国民政府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到此刻青岛啤酒已成为了中国的本土品牌,但是其声誉却享誉全球,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本土最早的国际品牌之一。对于像海信、海尔、青啤这样的青岛品牌的崛起,我在上方参观博物馆的地方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见解,但是我觉得海信、海尔的崛起主要反映了青岛的一份好学和对于外面世界的期望,而青岛啤酒则还体现了青岛的一份文化包容心,因为海信、海尔都是中国人自我开创的品牌,而青岛啤酒则是德国人开办的,倘若青岛不具备一份包容的话青啤何以在青岛立足,而德国人走了之后青啤更不可能在中国人的手中继续茁壮成长,虽然逐渐本土化但是其影响力却日益遍布全球。

  青岛啤酒的文化也是让我感受比较深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座落在青岛的“啤酒一条街上”,那里的店铺、地砖、院墙等等细节无不衬托强调着那里是青岛啤酒的“领地”。听当地一位大叔说青岛啤酒节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到了这天青岛啤酒节已经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啤酒盛事,青岛啤酒既依托青岛推销自我,青岛也凭借青岛啤酒向世界交出一张独特的名片。当我行走在博物馆中,看着眼前的一件件旧仪器、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展板,它们讲述着青岛啤酒从筚路蓝缕,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曲折的历史,一步一步走到了这天。当品尝着手中一杯略显浑浊的原浆啤酒时,我就在想,一瓶普普通通的啤酒究竟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它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能够成为整个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缩影?参观完了整个博物馆之后我个人觉得其答案能够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来概括。做世界喜欢的啤酒,这个在青岛啤酒在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就确立下来的理念一向保留到了这天。正是因为不忘初心,青岛啤酒记住了自我历史渊源,耐住了诱惑,捍卫了自我的品牌、文化和传统;也正是因为不忘初心,青岛啤酒记住但却没有被自我的传统所羁绊,始终走在行业的前沿,准确地捕捉时代的脉搏和变化;更是因为不忘初心,这小小的一

  瓶啤酒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一个行业,代表了一座城市,影缩了一个国家,也展望了一个未来。

  世界上很多的宗教和哲学都教导人们爱他人也就是爱自我,其实我觉得这份“爱”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对他人的关爱,这份“爱”其实就是像青岛啤酒的理念那样的,用自我的潜力和真诚来为他人带来影响,让自我的精神在他人的世界里点亮一盏明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如果仅仅发展好自我其实称不上伟大,真正的伟大来自于那份真诚的意念,来自于那份可贵的“赤子之心”,坚定自我的信念,努力完成自我的使命,不计较个人一时利益、眼前得失,培养起服务于他人的情怀,让他人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并进而受到自我的影响。如此,可谓大人矣。

  名人故居所看所想

  第二站我选取的是栈桥,主要可说的还是看到了很多欧式风格的建筑,在此不再赘述。第三站我选取的是名人故居,主要是康有为的故居和蒋介石曾居住过的“花石楼”,但是个性可惜的是两处景点都因故闭馆,我只是在门外静静地看了看,但是其间自我有很多感想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康有为先生的故居名曰“天游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海边别墅,康有为先生1923年迁居青岛居住于此,直至1927年病逝。别墅的阳台上能够一眼望到茫茫无尽的大海,不知晚年的康有为先生是否会时常呆呆地站在那一方花园别墅的阳台上,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作为晚清的重要人物,康有为先生一生都生活在时代洪流的撕扯之中。出生贵族世家,他一方面饱读中国传统诗书但又是中国最早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的一群人之一;江山日下,他怒发冲冠,发动“公车上书”,光绪皇帝感念涕零,由此掀开维新变法;慈禧训政,他逃亡日本,依旧鼓吹开明专制,然而当朽木难支的清朝最后在辛亥革命的惊涛骇浪下轰然倒塌的时候,他又开始策划扶持溥仪复位,梦想恢复帝制,直至去世他都未改变这一决心。当他在晚年无力地眺望着这一方黄海海滨的时候,回顾自我一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的错杂交织,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站在时代的拐点和历史的转折处,他的心中是否一向在苦苦挣扎还是早已有了自我的信念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宏大远景,或许,只有这故居中沉默的一草一木当年曾听到过康有为先生的轻声叹息吧,只有它们才明白他的所思所想吧。

  蒋介石先生的故居名叫“花石楼”,是一座欧洲古堡式建筑,相传蒋介石来青岛只住在那里。这座建筑的周围并没有其他的建筑,往前一步就是大海,在楼上向远处极目望去,碧海清波,水光粼粼。相传1947年东北战事告急的时候蒋介石从南京飞往青岛,督促战备,进行战略部署。JayTaylor在他所著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曾写道,蒋介石早在1947年就已经料到自我很难守住大陆,台湾恐怕会成为自我将来的去处。如果书中所披露的资料属实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中正先生在古堡的琉璃窗后望向东南海域时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毛主席和蒋委员长都是近现代中国的伟人,缺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这天中国的面貌都会很不一样。后者在最动荡的年代里持续了国家统一,平衡了当时中国错综复杂的派系力量,防止中国陷入四分五裂,同时在抗日战胜时期也为中国赢得了战时崇高的国际声望;前者善用历史的机缘,最终掌握了中国广大的疆域,作为一名浪漫的梦想家,他在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从最高层到最底层对于中国的全面控制,实现了国家真正好处上的统一和稳定。两位英雄,虽然政治主张相悖,但是对于这个他们所深爱的国家,他们的见解和展望高度地一致,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所坚信的是未来的中国只能由一个政党执政,两人

  之间不会合作共赢,只能决一死战。历史有时候是诡异的,当蒋先生望着远方在海面上啁啾的孤鸥时,他是否在想,自我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像它一样,独守在一隅孤岛,望洋兴叹,再也无法踏足这魂牵梦绕的家园。

【青岛印象】相关文章:

印象10-09

印象的作文05-20

印象江南10-06

雁城印象10-10

海南印象10-05

武冈印象10-06

平遥印象10-05

童年印象10-06

青岛的作文12-24

美丽的青岛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