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时间:2022-10-06 12:05:10 美文欣赏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

  终于看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看了一下首印时间是2010年二月,到2013年8月已印到22次。

  足以证明这本书的影响力。

  掩卷静思,其实在读的过程便总会有这样的时候。

  正如阿秋自省那样,自己也觉自己也是有“精神病潜质”的人了。其实其中的那个精神病专家讲的的话“每个人都是精神病”我是最认可的,可是,谁愿意接受呢?

  两年前,我的一个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男同学自杀了,明天正好是他两周年,这或者也是一种注定的巧合。他在很多年前便被诊断为“抑郁证”,一直纠结于哲学问题。他的太太对我说:这么多年他自杀过五次,终于走掉了。

  在他离开之前的几天,另一个同学去看过他,并和我讲了他当时的状况,其中便谈到他们之间的谈话的内容: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当时我还笑言:任何的学科最终都要落实到时间和空间里来表现。

  以我有限的常识和不深究的个性,对于哲学从也没有过更多的疑惑和深入的动力,大概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坚持着一直活在通俗的正常的世界,而我那个较真的男同学于是偏离了现实的时间和空间。

  我在想,其实因为我还“正常”,只是因为我并不是个特别较真的人,至少还没有较真到偏离通俗世界能够承受的范围。

  谢天谢地。

  我曾为那个离去的同学难过了许久,以为以他的聪慧和努力,这一生原本不应该是这个的状况和结局。仅此这样的心结,却再无多余的悲伤。而在于别的人,却总是会想出更多的内容,包括我的老师,在我去看她的时候,仍然会对我说一些开解的话语。其实早就不必了。

  许多的“精神病”者,是不是也恰如我这样的心境?只是他们比我更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或者是因为许多的人特别地想理解和接受他们而对他们提出了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不同的要求?

  许多精神病人,选择了一种我们不认同的方式离开了这个通俗的世界?究竟是选择了失望还是选择了希望其实我们根本就不了解,我们的悲伤和惋惜其实对于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对于我们也完全地没有任何意义。

  曾听说一个抑郁症病人病情好了时讲“站在高楼上,当时就有一种感觉,一种向往,纵身飞跃下去,那是多美妙的一件事情”。现在回想,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肉体,却没有看到他们的思想。

  至少我认为,许多精神病人其实是比我们有思想的人。当然那个作者高铭也是个极有思想的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时,你对于我,我对于你都是新鲜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关文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02-17

人生若只如初见全诗05-15

人生若只如初见1200字作文07-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作文600字10-31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11-25

人生若只如初见散文(通用20篇)08-29

与你若只如初见的情感美文08-08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情感美文08-07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0-19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