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美文,好词,好句,好文。

玄奘的心路散文

时间:2019-11-30 20:48:46 短篇散文 我要投稿

玄奘的心路散文

  第一次了解玄奘是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家里有台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大人小孩都围着看《西游记》。我最爱看孙悟空了,喜欢孙悟空明辨是非斩妖除魔的正义与本领。也喜欢他顽皮快乐的猴子形象。对于玄奘只知道他叫唐僧,他是师父。他总是他很善良,满怀慈悲,近乎柔弱。但又很固执,一次次被苦难重伤,但煎熬过后,依然坚持向西取经。至于猪八戒、沙僧或许是性格中和,印象不那么深刻了。

玄奘的心路散文

  后来上了学,读了些书渐渐的懂得了些世事。知道了唐僧法名为玄奘,也略微了解些他西行取经前的经历。对于之前他所有的不理解都变成了疑惑,疑惑他为什么那么善良慈悲,疑惑他到底是什么支撑他固执顽强,疑惑他为什要选择一条本不可以选择的“苦路”。疑惑他在西行取经路上对于那么多次遭受的恶意伤害,他为什么都能包容原谅。依玄奘“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天赋,五岁时便遁入法门潜心学法的悟性,还有他十岁时开始游学求法拜访名师的好学精神,实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夙愿难道还远吗?

  也许是因为善良、因为固执、因为顽强、玄奘大师他没有像我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在困惑中选择了远方未知的艰险。汉地佛教从一开始就有着“一阐提众有无佛性”的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最快翻译经书最多的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不论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还是原来的古文字字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玄奘大师在这诸多的争论中困惑着,在困惑中又苦苦寻找着某种标准。直到27岁时,他在洛阳遇到了印度佛学大师波颇,并听了他的讲法。玄奘大师被波颇深邃奥妙的佛理深深的打动。他深感这正是他所苦苦渴求的标准,也是大唐佛法所需要的真理。他从波颇法师那里得知在遥远的西方佛国有一位名为戒贤的法师,佛学造诣很高能够帮他解惑悟道。就这样,一句异域同道的无心善言,一个遥远的方向,一位只知道名字的法师。对于极度善良,极度渴求佛法真谛的玄奘而言,这些虽然遥远,虽然缥缈,虽然艰险,但他顽强而又固执的认为这些都是不容怀疑的纯真。于是,极度迷茫中他犹如一艘漂浮在无尽漆黑中的孤舟看到了一座渺茫的灯塔。他决定独自去追寻……

  2016年8月,我有幸在家乡瓜州县锁阳城遗址感受到玄奘大师的气息。午后站在这座安静的汉唐古城高耸的角墩上,放眼望去茫茫戈壁,两千多年的.岁月已经将这片沃土雕琢的没有了曾今的模样。昔日里悠长的驼铃,风尘仆仆的商旅,神色凝重的大唐将士,辛勤劳作的边关百姓,肥壮的牛羊马驼都沉淀在了岁月的长河中。仿佛眼前的每一粒砂子,每一块石片,每一颗干枯植物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曾今。红柳杂乱无章的长在已经坍塌了的古屋上面,将这座千年古城点缀的愈加神秘安静。远处一座残存的大塔高高耸立在古城的东侧,后面有十几座残存小塔偎依在大塔的身后,像极了虔诚的佛教徒再膜拜慈悲的佛祖。而这一膜拜就是两千多年的岁月。看着看着就被这种温馨坚强的姿态深深地感动了。也就是在这座大塔前面,玄奘大师在这里渡过了他取经路上最艰难也最温暖的时光。

  玄奘大师于公元627年秋天西行至瓜州,迷茫劳累至极的他在阿育王寺(现瓜州塔尔寺遗址)一边弘扬佛法,一边筹划出关西行路径。此时的玄奘大师处境已经到了最最艰险的时刻,向后看,他深爱的国家正在紧张的准备向西开疆扩土禁止任何人出关西行。大唐帝国缉捕他的通关碟文已经送到了瓜州刺使手中。一个柔弱疲惫的僧人,被一个强大的帝国明令缉捕,我不禁想象到此刻的玄奘大师默默承受了多大的内心忐忑和思想重压。然而,玄奘大师承受的远远不止这些,更令玄奘大师反侧难眠的是他对前途的一无所知。出瓜州后要经过重兵把守的五峰,然后进入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八百里莫贺延,犹豫纠结过后,玄奘大师许下:“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的夙愿,绝敢的告别瓜州走向了未卜的余程。

  玄奘取经的路遥远漫长,他历经磨难,但他走过的心路更是漫长艰险,也许只有佛祖知道虔诚的玄奘大师内心历经的煎熬与挣扎吧!

【玄奘的心路散文】相关文章:

1.星月心路散文

2.心路悠悠散文

3.心路丝语散文

4.枫株湖畔的心路散文

5.心路

6.心路的美文

7.心路历程同学谊姐妹情散文

8.心路的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