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回雁峰散文

时间:2022-10-06 08:36:20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心在回雁峰散文

  1

心在回雁峰散文

  古诗中,回雁峰,是颇不寂寞的。

  在竖行文字的小巷中穿行,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撞上,最著名的,大概要推那个年轻文人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了,句中所说的,就是回雁峰。初读此文时,年龄不大,心里很是疑惑,是不是回雁峰太高,是不是山峰太陡,连矫健的雁都飞不过去,撞在这儿,一头落下。

  后来,渐渐懂了,不是那么回事,心里暗笑自己幼稚,可笑。

  可是,知道了这层意思,就更好奇了,回雁峰究竟是座什么样的山,有何等魅力,有怎样的风景,竟让那些南飞的大雁,飞到这儿停下,再也舍不得离开?内心,于是产生了一种向往,一种渴盼,希望读懂回雁峰,在古籍中,在唐宋翰墨中,在他们惊鸿一瞥的文字中。

  我想,回雁峰该很高吧?高高山峰,直上云霄,和蓝天接吻,和高天的云朵亲近,和苍空的雨露亲近,不然,衡山七十二峰,何来“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

  我想,回雁峰一定秀眉如姝,温润如玉,山青如染,水白如洗吧?不然,为什么能吸引那些晴空的大雁,一路长鸣,飞到这儿,以至于将军长叹,壮士悲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我想,回雁峰一定白云变幻,亦晴亦雨,柔情百态吧?不然,为什么思妇北望,以泪作歌,“雁来虽有书,衡阳越不得”;戍边健儿,无奈回首,浩然长叹,“闻到衡阳外,由来雁不归”。

  回雁峰回雁峰,你为什么会让贬谪文人,青衫飘飘,蓦然回首,清泪横流?你为什么会让那么多的相思,聚集此地,零落成雨?你为什么会让那么多灵性的鸟儿,徘徊此处,忘记征程。

  你,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

  2

  二零一二年,我们几个人买舟而下,孤帆远影,去了江南,去了回雁峰,还一笔古文化的债。

  回雁峰不高,如徐霞客言:“峰不甚高,东临湘水,北瞰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上无余隙焉,然多就圯者。”几百年过去,青山依旧,阳光如水,登上高峰,四望之下,湘水依旧,静静流去,日色如绮,延伸天边,和水光交接,一直流到视线的尽头,流到无边的想象中。遥想当年,徐霞客布衣草履,登临峰顶,举目远望的样子,真不知今夕何夕,真让人有点浮想联翩仰头长啸的感觉。

  回雁峰,是一处怀古的好去处。

  因为,这儿负载的古文化太多太多了。

  杜甫流落他地,孤零如雁,独自飘零,不由得想起回雁峰,想起这儿的大雁,挥笔写下“万里衡阳雁,今年双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他曾两次来往回雁峰,离世前的梦中,该会第三次来到回雁峰,了却他的夙愿吧?

  一代山水诗人柳宗元,青衣布袍,远谪南方,想到自己一去,如孤雁离群,长天万里,孤身一人,不由长叹“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把自己比作回雁峰的雁,暗自神伤,一路远去,走向山水的那一角,江山苍茫处。

  明朝末年,烽烟陡起,干戈映日,社稷为墟,著名文人王船山,挥手尘世,悠然而去,来到回雁峰,与白云为伴,与青山为友。在清末文人普遍胁肩谄笑,普遍失去气节时,文化人的气节,文化人的坚贞,竟在这小小的山峰中,得以滋生,得以茁壮,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荫蔽整个士林,晕染整个华夏文化。

  这儿,是华夏文化筋骨所在。

  这儿,是华夏文化精神所在。

  至今,王船山的故居,仍在苍石乱流间隐藏着,幽静,雅致,让人一见,俗气全无,浑身充溢,自有一种浩然之气。

  至今,王船山仍斜卧在回雁峰一角岩石上,捋着胡须,仰望苍天,瞑目不语,他是在思念故国,还是在锻炼文句?

  山不在高,而在于山骨耸立如铁。

  回雁峰就是这样,不高,可山骨挺拔,毫不疲软,毫不柔媚。因而,这儿的岩石,显得格外坚硬,格外刚强,格外劲健有力,刀砍斧截,剑拔弩张,如壮士拔剑,将军横刀,毫无回旋余地,毫无退让情态。

  山上,树木挺拔高大,有的竟粗若数围,荫翳蔽日,犹如巨伞,三伏之中,人来树下,浑身一凉,汗为之消,身为之清,魂为之绿,心为之净。

  只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树,才承受得起这么厚重的历史,这么阳刚的文化,这么坚硬的人性。

  山似大雁,骨如钢铸。

  3

  游回雁峰,宜晴宜雨。

  晴日的回雁峰,日光如洗,洁净无尘,笼罩着这儿的山,这儿的树,这儿的山寺楼台,包括这儿的一花一草。这儿的一切,都如在水光中,自在,自然。

  回雁阁在晴日下高耸,背倚蓝天,俯瞰江山,红柱直立,黑瓦雕甍,檐牙高啄,犹如雁翅,厚重而不笨拙,灵秀而很坚实:衡州一阁,言之不虚。

  回雁阁前,苍石如阵,如涛,如铁甲激荡,万马奔涌,惊心动魄,声势骇人,让人一见,翘舌难下,咬指不前。

  这样的巨石,映衬着这样的阁楼;这样的阁楼,高踞于这样的石阵,江山胜迹,画中难寻。

  在苍山中,绿林里,点缀着雁峰寺、松风亭、上达、此君亭等建筑。远看,回雁峰如眉,这些建筑,自然散落,如美人痣,如人面笑靥,更增回雁峰的韵致。

  站在山顶,隔江望去,衡阳市就在眼前,高楼如棋子,道路如棋格,车如甲虫,人如一豆:一静一动,相互映衬,蔚为奇观。

  然而,雨中的回雁峰,我们却无福消受。

  王船山久居此地,晴日雨日,或斗笠,或蓑衣,来去山中,登临绝顶,所有景色,无不一一领略。在诗文中,他道,雨中回雁峰,景色尤奇,碧草含烟,青山沁绿,远远看去,细雾如纱,隐隐约约,只有回雁峰如大雁一般,展翅欲飞。有时坐在窗下,雨丝飘飘洒洒落下来,在窗外烟一把的雾一把,遮没了山,遮没了草和树,包括那歪歪斜斜的亭子。

  “插青天俯临图画,一壁翠光欲滴。炎风吹断阳禽影,认得孤峰回翼。如相识。记寒声萧萧咽尽霜华夕。望中何极。尽帘压千丝,窗飞一缕,垂幕笼轻碧。”不是在写诗,诗人是在绘画,不是西洋画,西洋画太浓烈;回雁峰的雨景,是婉约的,清淡的,就如同一幅中国的水墨画,用淡淡的墨,再渗上清水,一笔一笔点染在宣纸上,才具有这样的效果。

  可惜,那时,还缺少这些亭台楼阁,否则,王船山的《雁峰烟雨》会是另一番样子吧。

  这是回雁峰的遗憾,是我们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4

  烟雨池,在乱石堆拥处,这样很好,有野趣。

  石很大,如屋,如柱,如巨钟,伫立在蓝天苍野中,给人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一种古今一瞬之感。人,站在这儿,好像感到了时间的凝滞,岁月的停顿,石头上,斑斑点点的苍苔,仿佛是时间刚刚爬过的痕迹。

  石面较为光滑,如同巨刃砍过,石上有“回雁峰”三字,是唐天际所写,字迹苍劲、古朴,厚重:儒将之风,字见其人。

  石的四处,唐宋诗词,在荒草藤萝间,掩映闪烁,更增加一种“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沧桑感。

  石头缝隙中,丛丛杂杂,野草藤萝生出,野性十足,生气旺盛,好像极力汲取了这儿的山水精华,凸显在汁液间,凸显在筋脉间,凸显在绿色的叶蔓和藤条间,昂扬着一种生命的旋律,和这雄性的石头,相互衬托。

  石根处是一条野水,汇为一池,绿水荡漾,犹如女孩的眼睛,清亮亮的,风吹来,形成丝丝波痕,荡漾着万千情意,流动着一脉柔婉。

  人说,天若欲雨,池中有烟淡然升起,如纱,如雾,如昨夜的清梦,因此称烟雨池。可惜,抬头看天,蓝天如拭,玻璃一般能照得见人影。要看如烟如雾的美景,我们是难以等到。

  走了很远了,回首望去,回雁峰在洁净的太阳下无言伫立。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而我的心,却留在回雁峰上,和漫天大雁一起,振翅飞翔,不愿归去。

【心在回雁峰散文】相关文章:

萍踪雁影散文10-06

雁南飞,胡不归散文10-06

北雁南飞散文10-06

山水碧峰散文10-06

登狮子峰感怀散文10-08

登东莞第一峰散文10-06

朝拜五老峰散文07-11

回不到从前的散文阅读07-12

赋雁10-06

论心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