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观后感

时间:2023-11-07 09:03:47 晓凤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何以为家观后感(通用11篇)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何以为家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何以为家观后感(通用11篇)

  何以为家观后感 1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主要讲述的是赞恩一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赞恩的父母生了几个小孩,却不作为不养育小孩,导致女儿去世,儿子入狱的局面。最后,赞恩将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提出他们不要再生小孩的要求。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觉得压抑。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的,有些人一出生就生在了终点,有些人却活的不像人。面对挫折,有的人颓废不已,比如赞恩的父母。有的人顽强对抗,奋力拼搏,比如赞恩。赞恩和弟弟妹妹们在这个家庭中的懂事令人心疼。父母每天在家无所事事,而赞恩和弟弟妹妹们却要打工维持生活。赞恩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即使在那样的家庭下生活,他也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赞恩渴望去学校读书,每次在路边看见校车,赞恩都会直勾勾的看着,眼里放光。赞恩像父母提出要去读书。父母表面上同意,实际是为了学校给的福利。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真的是可怜了赞恩。赞恩也非常爱护妹妹。赞恩的其中一个妹妹来了月经,懂事的赞恩提醒妹妹不要告诉父母,不要让父母发觉,因为一旦被父母发现妹妹就会被卖给别人做老婆。赞恩把自己的衣服给妹妹遮盖。并帮她拿来了卫生巾,还储备了许多干粮。准备带妹妹逃离这个可怕的家。但是最后还是被父母发现了,尽管赞恩百般阻扰,父母还是把妹妹卖给了老板。

  赞恩心灰意冷,自己偷偷离开了家,来到了另一个镇。赞恩到处求职,但是没有老板愿意聘用他。他在一家饭店遇见了善良的哈瑞和她的儿子。哈瑞收留了他。白天哈瑞去上班,赞恩帮忙照顾小孩。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哈瑞是黑户,所以被警察抓走了。在哈瑞被捕后,尽管赞恩可以把她的儿子卖了换来一笔钱。但是赞恩没有这样做。赞恩不离不弃,坚强勇敢的照顾她的儿子。到最后,赞恩和尤纳斯被房东赶出来后。赞恩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倒了。他把尤纳斯放在路边,他在一旁看着,希望有好心人收养尤纳斯。但是并没有。迫不得已,赞恩把尤纳斯卖了。老板说一定会给尤纳斯好的生活,赞恩才依依不舍的把尤纳斯给他。并且老板告诉他可以帮助他出国,但是需要有证明身份的材料。于是赞恩回家了。不曾想却看到全家人穿着黑色礼服。赞恩知道了妹妹因为年纪太小怀孕大出血而死,心里仅存的温暖全然没有了,这个时候的他心里崩塌了,被生活折磨的.千疮百孔的那颗心爆发了。带着怒火,带着恨去刺伤了妹妹的丈夫,也就是他之前的老板。赞恩入狱,母亲来看他,却说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要有新妹妹了。赞恩只觉得讽刺,在监狱里想尽办法联系记者。在法庭上强烈要求父母不要再生育孩子。法官问他,为什么要告父母。他说,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赞恩的这句话真的是包含了对父母的失望,对生活的绝望。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却饱受折磨。明明自己心存善良,却还是没有得到好的温暖。明明自己努力的生活,却还是住进了监狱。赞恩请求父母不要在生育了,是赞恩心里希望不要再有妹妹像自己一样了。赞恩的结局是好的,有好心人收养了赞恩。赞恩去了他想去的国家。片尾,赞恩露出了唯一的笑容。那是拍护照时候,摄影师说这不是死亡照,是护照,开心点赞恩。赞恩明白,这个照片意味着他的新生活来了,他的希望来了。那个笑是赞恩真心的笑。

  这部电影是赞恩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我为赞恩的好的结局感到开心,也为其他千千万万因为战乱而穷困潦倒的家庭感到痛心。赞恩是被导演发现才拥有了好的结局。那么其他那些家庭或者小孩呢,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出生在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中国,是我的幸运。在这里呼吁大家,爱好和平,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孩子。最近的香港动乱,美国动乱。都让我觉得非常痛心,多少人民饱受痛苦,不能正常的生活。为什么大家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呢,为什么大家一定要两败俱伤呢。人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安安稳稳的生活,才是最令人向往的社会。

  何以为家观后感 2

  命运挫折,却总有人顽强拼搏;道路崎岖,却总有人勇往直前。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男孩赞恩的故事,在苦难的逼迫和现实的压迫下,离家出走,颠沛流离。一次次的希望,无数次的破灭,但在不懈努力下,起诉亲生父母,夺回尊严。电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刚开始,直接就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理由是:“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触动人心。

  家,是幸福的港湾,可赞恩的家,却是无尽的沦丧,对他来说,这儿已不再是家,带给他的只有折磨与痛苦。我想:他的父母竟然如此愚昧,而赞恩却如此可怜,他的地位与遭遇甚至不如别人家的狗!为什么?

  当赞恩离家出走,遇见哈瑞与她的儿子尤纳斯,并在哈瑞被捕后,仍旧不离不弃照顾尤纳斯时,是一颗顽强的心,是一片温暖的情支撑着他。在辱骂、暴力和屈辱下的赞恩,在破败不堪社会下的他,仍旧心存善念,这样的意志该是怎样的顽强?

  法庭之上,赞恩带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心灵打击和感动。因为生了他,所以起诉父母。这不负责任的生育无异于一场谋杀!但深不见底的幽暗,不透明的体制,该向谁来追讨罪恶呢?这些罪恶何以得到延伸,且代代相传?居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力生育和教育又为何要生?这是对道德的质疑,对人性的谴责!

  影片最后,赞恩笑了,唯一的笑容,是直击心灵的震撼。他的笑是因为他拍的是身份证,而不是死亡证。他摆脱了一切的排挤,他有了自己的`身份,他不再是一堆腐烂的肉。他的尊严,宛如他的笑一般绽放。这笑,就像是行走在荒漠,听见驼铃声的笑……

  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不生而养,无以为报。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一个社会的走狗,都会被世人谴责唾弃。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似乎都是蝼蚁,但不屈服于命运而努力奋斗的,将会是命运的主宰者。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何处是家?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什么让这些天使变得堕落?又是什么让这些天使展翅高飞了?乱象不灭,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观后感 3

  看完《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真实。这世界就是真实的,多彩的幻影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何以为家》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2岁左右的男孩扎因艰苦而悲惨的生活。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社会的最底层,父母因贫穷无力教养孩子,却又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他们让扎因喝其他兄弟姐妹干活帮忙补贴家用。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太多平静快乐的.时光,总是对在生死边缘奋力的挣扎。

  原本我已经做好了在影片结束之后迎接一个哭得稀里哗啦的自己的准备。可事实是,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我并没有留下眼泪,只是感觉心里堵得慌。

  扎因以最真纯的内心不断叩问这个残酷的世界,不停地想要寻找世事为何如此的答案。当他遍体鳞伤地坐在牢里,才知道没有人能给他回音。从一个12岁的男孩眼里,我感受到了绝望。

  可他原本是一个那么善良,勇敢又有担当的孩子。他担心妹妹被卖给别人当老婆,为妹妹洗去沾满血的裤衩,偷拿家里的钱,准备带着妹妹逃离,虽然并没有成功。即使他在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无比艰难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持带着小犹纳斯,像侠客一样行走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他们苦中作乐,利用光学原理,将别人家的电视应到镜子上,模拟配音,乐在其中。我喜欢扎因用自制小拖车带着犹纳斯的背影,那么坚毅,勇敢。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所有所有的苦难。可是除了苦难,除了贫穷扎因心中还有着对妹妹犹纳斯的爱和责任,让我思绪万千。

  没有战争,就没有杀戮,就不会有像扎因一样的流离失所的人们,所以,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战争,就没有杀戮,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家庭的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快乐成长。

  何以为家观后感 4

  很久没看电影,翻了翻最近的影片,看见“何以为家”片名一下子让心底生出天下之大何处是家的荒凉感,老实说,向来不喜欢看皆大欢喜的电影,对这类有些虐的影片反而想看个究竟,正所谓幸福都是一种味道,苦难和不幸却各不相同…

  踩着点进了影院对号入座,影片第一景是俯瞰一片残败且凌乱不堪的难民窟,有位童真可爱,纯洁无瑕的小朋友一声感叹:真漂亮!生在红旗下的和平年代里,泡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果然不知世上还有如此苦难的地方(带孩子看此片的父母,也算有心之举了,点赞!)故事是倒叙情节,主人公是一个随父母躲避叙利亚战争而在黎巴嫩奋力挣扎的12岁男孩—赞恩。贫困的父母生了很多孩子,一家人拥挤在破旧不堪又逼仄的顶楼里,孩子们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生活所迫,赞恩作为长子,用稚嫩的双手在杂货铺里打工贴补家用,带着弟妹们在街头兜售果汁,杂货铺的老板让他给妹妹萨哈捎带甘草糖和方便面时,对于老板的别有用心,他心情不爽地将东西扔进垃圾桶里,某天早晨,赞恩醒来发现床单上一滴血,继而看见萨哈因初潮而染红的裤子,帮萨哈洗干净底裤,毫不犹豫地脱了身上仅有的一件上衣教导萨哈垫上,还不忘叮嘱萨哈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以免被父母发觉而早早地被嫁了出去,萨哈倚靠在哥哥的肩膀,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段赞恩像母亲般温情,可是12岁的年纪终究是个孩子,这一切岂能瞒得过大人?果然不久萨哈被杂货铺老板用几只母鸡换走了,赞恩怒不可竭地想要阻止并试图带萨哈出走,他弱小的身躯终究抵不过固执的父母,看着被父亲强行送走的萨哈,他用离家出走以示抗议!在不知去往哪里的途中他看见一个游乐场,即便下了车,遇见了同样是难民的赞比亚的单亲妈妈拉希尔,在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下,他跟随着拉希尔回了家,两个人相互帮衬下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很快拉希尔因为证件到期,艰难攒钱办证时逼不得已剪头发卖钱,最后不惜出卖身体而被抓,赞恩带着拉希尔的儿子四处打听突然消失的拉希尔,接下来的.日子里赞恩竭尽所能带着尤纳斯,一个12岁的孩子,再次被现实打败,为了摆脱眼下糟糕透顶的处境,去往一个从楼上撒尿都不用担心的美好国度,他将2岁不到的尤纳斯“卖”给了蛇头。在回家拿身份证的时候,得知萨哈死了,父母懦弱的态度彻底激怒了他,赞恩怒不可遏地拿着刀子冲进了杂货铺…

  他虽失去了自由,却不用食不果腹了,影片一个镜头是赞恩在监狱里毫不在乎地吃着青苹果,好像他终于寻得一片净土。母亲带着愧疚来探望,他嘲讽父母的冷漠无情,在得知母亲怀孕的消息,并试图安慰赞恩说给孩子取名萨哈时,母亲根本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他忍不住地骂了母亲一句:畜生,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他实在是太憋屈了…无意间,他听见了电台主持人的故事征询,他终于找到机会,可以把心中的憋了很久的那些话,讲出来给生而不育的父母听听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感到很压抑,心疼,无奈,久久不能平复,忍不住泪目,邻座的女生给我递了张纸巾,心里不禁有一股暖流,谢谢你,善良的女孩。电影里凸显了很多的问题,有战争的苦难,人民的奋力挣扎,丑陋的童婚,无知无奈的父母,赞恩对妹妹温暖的关爱和对尤纳斯的不离弃,尽管最后对着镜子抹眼泪,那是多么地自责和无奈,这些温情画面使得我记忆深刻。尽管赞恩身单力薄的反抗,微弱如萤火虫的光,也正因为有勇敢的赞恩,相信总有一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阳光!影片结束时荧幕上定格在赞恩拍证件照时灿烂笑容,那是他应得的自由和权利!

  何以为家观后感 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梦工坊影城看了一部电影,影片的名字叫《何以为家》影片讲述的是12岁小男孩赞恩,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生下了他和几个兄弟姐妹们却没好好抚养他们的故事。

  赞恩生活在一个贫民窟里父母无力抚养孩子,让赞恩的兄弟姐妹卖饮料赚钱救济生活,等到11岁的女儿发育后就把她卖掉嫁人。父母对待他们不是打就是骂,利用孩子们赚钱。

  家不像家,何以为家?

  我觉得赞恩和弟弟妹妹们好可怜啊,他们家兄弟姐妹很多,食物很少,有时候还常常吃不到东西,晚上睡觉时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连个翻身的空隙都没有。

  我觉得作为父母,既然你生了孩子就要管教他们!

  要不然一直又打又骂孩子,不管教孩子,他们没有感受家庭的温暖,就会学坏,学会抽烟,学会打架,学会吸毒。

  赞恩忍受不了父母把妹妹卖给别人逃出家中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女孩哈瑞,用假身份打工拼命攒钱保护自己没有户口的一岁儿子。

  让赞恩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所以赞恩决定起诉自己没有责任心的父母。

  看预告片中讲到赞恩全剧只有17秒的笑容,我特别不能理解也不明白,我和我的同学们常常都能开怀大笑,为啥赞恩都不会笑?

  看完这部电影片,我就明白了,当政府给赞恩上了户口,他可以上学后拍的证件照片,那最后17秒的笑容是多么纯真,多么温暖的`笑容啊!

  突然发现和赞恩比起来,我是多么幸福,甚至都不明白什么是饥饿和寒冷,家里成千的书就是妈妈给我最好礼物。

  感谢生命中遇见我的妈妈,虽然她也会揍我,但那是管教的爱,我的妈妈一定是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

  献给天下爱孩子的每一位妈妈们!愿您们健康,美丽!

  何以为家观后感 6

  有的人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部电影是我去年看过的,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抚养他。

  赞恩出生在黎巴嫩的一个底层家庭,全家住在脏乱臭的贫民区,一家七口挤在破旧的小阁楼里,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贫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尽管如此贫穷,赞恩的父母还是不停生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男孩可以出去打工赚钱,女孩则可以卖钱,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赚钱工具。当赞恩的父母把妹妹萨拉卖给杂货商时,赞恩无比伤心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他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终日在游乐园里徘徊,一遍遍地坐摩天轮、旋转木马,看着落日西沉,直到所有的钱都花光。幸运的是,他在陌生人拉希里这里,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电影的最后赞恩拥有了自己的护照,他看着镜头,终于露出了微笑。

  东野圭吾在《时生》这本书里说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我们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原生家庭。那些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三观、习惯、认知、思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直到有一天,我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父母的影子,才幡然醒悟。可是,如果我们过得不愉快,真的要归咎于原生家庭吗?其实,生活的模样取决于我们凝视它的目光。我们若觉得生活无趣,那日子就难捱至极;我们若觉得生活有味,那人生便处处都是风景。

  也许生活并不会因为这部电影有所改善,但起码在道路的尽头有着名为希望的微光。我只愿,在镜头之外,阳光没有照射到的地方,再也没有无辜的孩子因为贫苦而失去眼中的纯真。

  何以为家观后感 7

  看完《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后,让我觉得是揪心和愤怒。

  12岁的赞恩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不停的辛苦工作,到最后也只能把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七八口人,勉勉强强喂饱。他从药店里买曲马多,把它们用勺子一点点压碎,倒进水里卖给吸毒的人喝,只为帮助11岁的妹妹和拉赫一岁的儿子约纳斯。

  楼下的货店老板对赞恩11岁的妹妹萨哈起了兴趣,赞恩千方百计的阻止父母把妹妹卖给老板,用拳头锤,用脚踢,大声的叫喊,到头来却是眼睁睁地看着父母把妹妹卖了。愤怒的赞恩,选择了离家出走,他来到一个游乐园,和拉赫相遇,拉赫白天去当洗碗工,赞恩在家中帮助照顾一岁的约纳斯。

  片头和片尾重复播放了赞恩状告父母的两个画面,让人看了痛心不已。

  何以为家?

  都说家是避风港,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再看看赞恩,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孩子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法庭?这其中得有多少怨,多少愤懑!

  电影中没有什么炫酷的地方,很朴实,很平凡,将难民和那些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孩子的生活都反映了出来,很真实,也很残酷!看完电影,除了对赞恩的心疼,我最大的庆幸就是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

  何以为家观后感 8

  影片开头告诉我,这不是一段发生在和平地区的温暖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穷孩子残酷的成长历程。镜头从难民营转向法庭,这个12岁的男孩,赞恩,竟倔强而坚定地说道:“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吃惊之余,我疑惑地想:他的父母做错了什么?

  赞恩真的很穷,他没有身份,不能上学,生活没有基本保障,甚至还要做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然而,把他带到世上的父母,却从未却从未真心给予孩子爱,肆意指挥他、打骂他。我相信赞恩心里还存留着孩子最美的'品质:善良、勇敢、执着、细腻。他离家出走后,竟然竭心尽力地照顾一个吃奶的婴儿。但是,萨哈被父母亲手送上死路的那一刻,他提起了刀,带着满腔的怨恨,对着肮脏的社会砍了一刀。

  回到法庭,赞恩真切地说:“希望他们别生了!”然而,他们的父母仍标榜着自己是爱孩子的,难道爱孩子就是把他生出来然后用来赚钱吗?难道爱孩子就是自己没房子住时,把11岁的女儿卖给房东吗?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生,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自私而怯弱的“爱”残忍地断送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如此不负责任的大人,又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呢?

  我怀着气愤,又想到了自己。

  我生活在中国——一个自强、上进的大国。在这个和平的地区,人们都朝着美好的方向不断努力。在这里,“贫困”的字眼在逐渐消退,人人都能享有合法权益,脚下的土地也更加绿意盎然。我也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父母恩爱、上进,更是深爱着我和妹妹。我还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学校,老师们寓教于乐,关爱学生;同学们虚心求教,团结友爱,尽情享受知识的馈赠。

  在认识赞恩之前,我不知道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竟有一个角落布满着灰色的沉郁。赞思用他小小的身体撞击了我的灵魂,感动之余,我还告诉自己——珍惜拥有。

  当赞恩在思索何以为家时,我已经在家的温暖中成长为一个提笔写作的少年,我是幸运的,我是富有的,我需要做的是收集财富,然后投资——关于爱,它是不会亏本的!

  何以为家观后感 9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

  “为什么”

  “因为他们生了我”

  故事的开头以赞恩和法官在法庭上的对话展开,一个眼睛中透露着疲惫和冷漠的男孩,毅然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是怎样的境遇使他在本该肆无忌惮玩耍的年纪迈向了监狱,走上了法庭,步步坚定而又带着不属于自己年纪的成熟呢?我们从未真正思考过,只以为很遥远,不是每个人的12岁都和我们一样简单美好。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可事实是你想象不出贫穷的生活,贫穷不是买不起大品牌,奢侈品,而是连喝上水,吃上饭的需求都不知何时,能实现不是他们懒惰而是战乱带来的苦难,而贫穷所带来的是人心的黑暗。因为贫穷,因为生活,有多少父母生而不养,对自己的子女辱骂殴打甚至售卖毒品,这不是小说中为了夺人眼球而创造的情节,而是一个贫穷国家的'普遍现象,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年纪里,他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是制毒,撒谎以及数不清的下流语句,可他们的父母却不以为然。

  我们拥有许多个与父母相伴的日夜,父亲的肩膀是我们眺望的高度,母亲的单车是我们迈出的脚步,我们总以为理所应当,却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侧,在无数个贫民窟中有多少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可人们似乎总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幸福。在我们眼中似乎每个人都比自己幸福,都有值得羡慕的地方,殊不知我们也是无数个孩子们日夜羡慕的人,我们在他们的世界里更像天上的星星,渴望而不可及。

  如果说虎毒不食子,那人一定是一种比老虎还可怕的生物,赞恩在他父母的阴影下,被迫用一层层荆棘包裹自己,可这无法改变他内心的善良,他将内心的柔软留给了妹妹萨哈,所以萨哈被卖造成了他永远的伤痛,离开了这个所谓的家,在一番流离后帮助移民拉希尔,一位单身母亲照看他的儿子约纳斯,而拉希尔被拘捕,也开启了赞恩和约纳斯的求生之路,为了约纳斯的食物赞恩去偷去抢,吃冰块加糖来维持生命,谁能说他恶毒?被生活所迫,再次制毒,他饱受殴打和屈辱,这便是被战乱扭曲了的世界。

  可能你无法想象富人的生活有多奢侈,但你绝想象不出贫穷所带来的悲惨,如果你只有一堆稻草,那就知足于它带给你的温度,如果你有一辆单车,那就知足于它迎面而来的风,如果你孑然一身,恭喜你可以拥抱整片河山,欲望永远不能填满,所以有了知足常乐。其实你的生命蕴藏了太多未曾被发现的美好,甚至可能一直被你厌烦的,父母的唠叨。家中的饭菜都是赞恩的梦想,甚至你试卷上刺眼的红叉也是他们从未触及的梦想,有何不知足,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

  血浓于水也溶于水,只盼赞恩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所期待,摆脱阴暗,而我们去探索身边的每一处美好,在哭过之后,微笑着拥抱爸爸妈妈。

  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何以为家观后感 10

  七年级的道法书上有两个故事:

  一天,巡逻的警察发现了躺在街边的人,他手中拿着没喝完的酒瓶,一看就是已醉的不省人事了。警察走近了发现他是镇上首富,他的别墅就在市中心,可引人注目了。“您好,我送您回家吧!”警察小心翼翼地扶起富豪。那个醉汉用朦胧又迷糊的双眼瞥了一眼远处的房子:“家?我没家!”“您可别开玩笑了,我们都知道您可是首富啊!”“你看清楚,那只是我的房子,里面空无一人!”还有另一个故事:正值战争时期,一名断臂的父亲在街边发现了几天前和自己走失的女儿,他狂奔过去,用残存的一只手抱住女儿,失声痛哭:“我又有家了!”这两个故事的标题是“何以为家”城市里一幢幢的公寓,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商店中的一盒盒巧克力,有苦有甜,但是你会发现,不是每一小块巧克力中都有杏仁或干果,就像不是每一个家中都有爱。

  第一个故事中的富豪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吗?并不是。他有所有人都羡慕的豪宅,可是他没有人可以分享他的喜悦,他的忧愁,他之所以流落街头,不就是想找个人聊聊天吗?不就是想感受一下家的温暖吗?

  第二个故事中的独臂战士没有家甚至连一个完整健康的人都算不上,可为什么他会快乐得像个孩子那样叫喊:“我有家了!”不就是因为他找到了与自己血脉相连,理解他,可以与他分享喜悦、痛苦的女儿吗?女儿就是他心中的精神支柱。即使这个家的外表简陋,就像含在嘴中的巧克力,外表黑色的浓郁褪去了,可剩下的那个核心比什么都重要,是其它巧克力所欠缺的。

  而那个远在黎巴嫩的赞恩,他一出生就决定了他要一生做牛做马维系这家人的生存,许多人感叹他了解这么多知识,这么小就会为家人操劳。

  可是谁天生是这样呢?谁又想天生就这样?

  他才是个12岁的孩子啊!想想你12岁在干什么?坐在亮堂堂的教室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接受教育;和父母玩游乐场;一起品尝美味的蛋糕鸡腿。而那个小赞恩呢?在黑漆漆的,拥挤的房屋内饲养一家人;途径游乐场只能望而却步,偶尔拿着自己的'辛苦钱孤零零地坐在木马上;吃一下仅能让自己不感到饥饿的粮食。而丰富的知识与能力,是他生活的副产品。

  他没有家,没有人理解他,那些个与他知心相交的人,亲妹妹,黑人姐姐,他们也都葬送在了黑暗的社会中,离他而去了。

  既然他没有家,那支撑他生存的是什么?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儿童独有的好奇心,这会被这个世界带给他的黑暗慢慢消磨去。

  何以为家?家就是永远不会被消磨的精神来源。

  何以为家观后感 11

  今天我又看完了一部电影,《何以为家》。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电影一开始,10多岁的小男孩赞恩就以坚定的语气在法庭上说出了上面的话。

  随后的2个小时,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控诉的起因。最后终于明白了原因,却早已泣不成声。

  原来,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抚养他。

  黎巴嫩,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更谈不上读书,甚至连一张身份证都没有。当他的父母把最亲爱的妹妹卖给杂货商时,他彻底绝望,离家出走,到了一个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他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她的生活只比赞恩稍稍好一点点。为了逃避政府的监视,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赞恩一直帮拉希尔照顾孩子,直到后来她被抓走,他再也撑不下去了,才被迫走上绝路。为了给死去的妹妹报仇,他握着菜刀冲向杂货商……

  电影中的人,都有着说不出的难处。赞恩的话很少,气氛极压抑,催出了一片“泪海”。此时,无言胜万语。

  这个故事,让人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的的确确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这部电影,反映了特殊家庭中儿童的悲惨命运,也改变了主演这部电影的主角的命运。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惊叹主角赞恩·阿尔·拉菲亚的表演。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的眼神里,可以读出沧桑,读出坚强、悲悯与仁慈。那是被生活摔打过的眼神。

  这部影片的成功,相当程度应当归功于这个小男孩精彩的演绎。这个小男孩为何能有被人们惊叹的表演才能?其实,他根本没有在演,只是在过一遍自己的真实生活罢了。

  赞恩·阿尔·拉菲亚本身就是一个难民,他的童年就是在流亡中度过的。12年的时光中,他有8年流离失所,以至于在贫民窟中被选为影片的男主角时,赞恩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他的表演让人沉浸于影片所构建的场景中,这是因为影片中的情节有许多跟他的经历极其相似。片中的其他演员,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忽然觉得,让这个小孩再重温一遍过去的痛苦,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他有没有哭过呢……但我知道的是,现在他过得很好,不仅得了大奖,还搬去了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世界温柔的光,终于降临到了他和家人身上。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看世界的另一端,原来还有那么多小孩成长于那样的环境之中。和所有家人挤同一张床,上不起学,办不了身份证,从小就要担任起养家的责任。女孩会被无情地买卖,从母亲的手中被推给一个老男人。在这里我们随手可见的东西,或许是他们花了一辈子要去争来的。差距之大,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吗,真的每人都幸福了吗……世上还有多少个像赞恩这样的孩子,像拉希尔可怜的女人……

  再回到影片开头,父母赐予子女生命,倒成了原罪?

  不,真正的罪是生而不养。

  生育固然是一种权力,可被生育者的权益为何保护呢?这恐怕才是电影提出的最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降生,被生活温柔以待。

【何以为家观后感】相关文章:

何,为家?作文900字06-06

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09-13

以为作文600字08-31

不以为然的意思12-19

何炅经典语录07-30

精选以为作文300字5篇05-14

精选以为作文300字五篇06-28

【精选】以为作文600字3篇06-23

【精选】以为作文300字4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