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观后感

时间:2022-05-07 14:28:48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墨攻》观后感(精选8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墨攻》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墨攻》观后感(精选8篇)

  《墨攻》观后感 篇1

  没有人可以遗忘,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没有人可以逃离,那个狼烟四起的战场。

  其实战争,只不过是杀戮者的游戏。

  其实人民,只不过是占有欲的祭品。

  可惜的是,没有人明白;或者说,有人明白,却不敢示于众人。于是,时代落寂了。人民麻木着,无可奈何甚至心甘情愿地向君王敬献自己的财富、粮食、妻女,人格乃至生命;战火蔓延着,张牙舞爪甚至丧心病狂地向战场索要兵器、炮火、仇恨乃至灵魂。于是,胜利者笑了,失败者哭了;于是,胜利的人活了下来,失败的`人将会消失——哪怕他是无辜的—— “那在这战场上,有谁不是无辜的?!”有个声音扬起,高亢而愤怒。

  一抹惊雷划过。之后,是雷鸣的呼喊。思想觉醒的火花,在那刻,骤然绽放!于刹那间苏醒的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决定生死的,永远不是自己?而生死,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君王说,是为了家国天下;将领说,是为了替死去的兄弟报仇。真是这样吗。“是为了满足道义,还是自己的欲望?”噢,又是这个声音。只不过这次,多了一份坚定。循声望去,在那战火的尽头,伫立着墨者革离:往后一步,他便可以离开这战场——可他来了,是的,带着他坚毅的步伐和非攻的思想,来救济一个个被战火吞噬的生灵,勇敢地向生命的掠夺者说不。于是梁城,看到了希望;和平,见到了曙光。革离带领人民向战争发起反抗,因为他,生命不再像蝼蚁般脆弱,也不再像孤鸿般无助。生命的时代觉醒了,人们开始明白战争并不是注定的,也开始相信划分人的标准不该是胜利者与失败者抑或是亲人与敌人,而是人民与人民。也正是因为他,每个灵魂,都有了生存的权利。

  可欲望的俘虏却未必领情,譬如君王。于是,革离被赶出了梁城;于是有更多的人死于铁蹄之下;于是又有了更多所谓的“失败者”……

  于是,世界彻底落寞了。

  可墨者没有放弃——他从来都不会放弃。赵军终究还是退了兵。为了让更多的生命,看似鲜活并渴望鲜活的灵魂逃离自相残杀的刑场,仅此而已。

  梁城获救了。梁城不再需要墨者。于是他带着与父母阴阳两隔的孤儿离开了。晚霞抑或血光,染红的满天的尘埃——这份残忍不适合墨者,墨者要去的地方,是另一个世界:在那儿,没有战乱,没有践踏,没有人会被迫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那儿,他要告诉孩子们:人们应选择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墨攻》观后感 篇2

  在以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墨攻》,这是我近期看的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尤其是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叫做革离的墨者,为了梁城的黎明百姓用出了浑身解数与强大的敌人作斗争,到了后来赶走了敌人但自己却差点被梁王所杀,不久敌人重新杀了个回马枪,梁王大败变为俘虏,后幸得墨者革离舍命相救再次大破敌人的.军队,而敌人的将军却死于火中的故事。整个电影充满戏剧性,让人过目难忘。

  在这篇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墨者那“兼爱天下”的道理。这个道理并不是在古时才形得通,即使到了高科技发达的今天这句话也还是相当的有道理,今日虽说没有了当年那凶猛的战事,可恐怖分的骚扰还在继续进行着!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饱受着战争的摧残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着,在这些人的身边有多少亲朋好友在他们的身边倒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钩心斗角,大家和平的生活在一起不好吗?难道非要打打杀杀才行吗?不!不是的,世界上还是有许多的人为了地球妈妈,为了自己的信念与那些自以为是的坏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些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这个世界要是少点战事该多好啊!我不明白为什么恐怖分要杀害自己的同胞,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同是人类。大家和和气气的在一起不好吗?

  一部电影,一次震撼,它可以让人终生受益,也许是一件小事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但它带来的影响却远远不只这些!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记住这一句话:兼爱天下!

  《墨攻》观后感 篇3

  谈到墨攻这部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墨子的兼爱与非攻。然而,这部电影里革离这个墨者的形象既来自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却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墨子。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赵国率领10万大军征燕,但先要攻打粱城,粱城求助于墨家,墨者革离只身赴粱城被梁王委以统帅全军,粱军经过革离的统治终于将赵军击退的故事。当然,这故事情节中有许多地方尽显墨者革离的聪明与机智。有两个场面使我触目惊心,也对革离这个角色身感佩服。

  一个场面就是,从未守过城池,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革离却制造出学多新奇特别的武器守城。加强梁城防守实力,应付赵军随时而来的庞大攻击,比如用石头往下砸,四周布满稻草,待赵军一来,就采用火攻的办法将赵军击退。使得梁城上下,无一不对革离折服。还有一个场面就是,粱王 得知城外只剩二千赵军,自以为能轻易应付,便急于把革离赶走。得享一时之安宁,梁城人民已逐渐忘记革离的功劳,返回从前的生活,疏于防守。就在此刻,巷淹中率赵军再次攻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梁城。巷淹中没有捉到革离,却相信革离不会离弃梁城,于是以城民作为人质,逼革离现身。隔离并没因为粱王如此对他,而放弃救梁城,他还是义无返顾,毫不犹豫的只身往返梁成救粱成所有人,看到这里我被他

  以德报怨的精神所感动所折服,并且,这里也体现出墨子的兼爱。但同时我又为他而担心,光凭他一人之力怎么能抵挡几万赵军呢?这时奇迹出现了,他利用地底凿水的方法将几万赵军淹没在粱城,又利用火攻,最终救出梁成上下老百姓。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老想着兼爱与非攻是什么意思?在墨攻这部电影里能得以体现吗?可现在我有了答案。其实,兼爱和非攻是相通的,只有做到兼爱才能保证非攻。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很明掀的表现出非攻,但却处处表现出兼爱,爱老百姓,爱所有人。而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所以他们是相通的。

  其实,兼爱与非攻不仅仅表现在战国时期,现在也应该得以体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互相体谅,主席与民子之间要相互尊敬 这都是兼爱的体现,而非攻呢?虽然现在已是和平年代,没有很大的'战争,但是我门还是要紧记非攻这一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宁,世界的和平。

  让我们都象墨子一样做一个兼爱,非攻的人把,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的和谐,将是多么的温暖啊!

  《墨攻》观后感 篇4

  城池、兵革、刀光、剑影……一次次精妙战术的运用,只见敌方战士不堪一击,木偶棋子般成批倒于梁城下。赵兵被击退了,留下的却是上千具尸体,毫无知觉地躺于异地,永远不再苏醒。

  墨者革离深谙墨家守城之术,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保住了只有妇孺子民4000人的梁城。可他此时却忧郁地伫立于成堆的尸骨前。他为了和平,为了宣扬墨家“非攻”“兼爱”的思想而来梁城守城,而此时,他却在用杀戮换取所谓的和平,给予4000生命以生的希望,却夺取了4000生命生的权利。当他在用略带忿恚的语气拒绝梁王的召见与奖赏时,他已开始怀疑,怀疑自己的信仰与学说,怀疑自己的举措是否有利于和平与生命,他似乎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开始沦陷在理想与道义的矛盾中。

  可孰知,随后这种矛盾便愈演愈烈。革离无求回报,秉持“非攻”“兼爱”的信念为梁王守城,却被梁王及其身边阴险臣子断为是阴谋,为了保住自己地位反而追杀革离;革离真心诚意击退赵兵,拯救百姓,却遭百姓刺杀。人性的自私,贪婪,利与义的交集、冲撞使他感受到了矛盾的压迫,但更多的则是失落、彷徨与无奈。

  当他再一次为拯救梁城而回到城内,命人挖水道击退赵兵,却使心爱的人与自己阴阳两隔。能称之为美好的东西都成为幻灭,留下的只有火与血,萧索的`枯草在寒风中啜泣。

  的确。人们因利益而发动战争,却也因战争将人性的卑劣暴露无遗。贤者看到了这些阴暗面,于是想力挽狂澜,却使自己一度陷入矛盾的境地。是人类的欲望,人性中的丑陋缔造了这些矛盾,使真正渴望挣脱的救世者感到心灵的煎熬,反而对自我、对未来茫然疑惑。他们痛苦着,只因他们清醒着。

  最终,革离离开了这座萧条的城池。可以谓之正义、英勇的灵魂已于纷争的战火中消泯,留下的只是依旧执意愚昧着的梁王及其子民,灰黄的苍天土地浑然一体,已然烘托了超越悲剧的悲凉。革离牵起了小女孩的手,走向远方,似乎在绝望之际依旧怀揣着希望。我不知道,他的远方通达何处。在经历了这一番折磨后,他是否看到了人性的局限性,是否会谋求出世,以获取内心的平和,而远离浅陋的世俗。又或许,他承认矛盾的存在,承认人性的浅陋,随即同意墨家支持秦国统一天下,而不再为了自己执着的遥不可及的理想空谈而使身心备受矛盾的苦熬。当然,还有一条更为艰难漫长的路,便是坚信理想,从人性出发,去改变人性的丑陋,化解矛盾。但若如此,墨者及其世代都应具备超乎人性的忍性,为理想而承受一路的矛盾给予自己的自我批判、否定,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行为及道义的遣责,穿越这一路上真正的荆棘。

  二千年前的墨者如何选择,都已成为故事离我们远去。“人性与矛盾”的课题已不再属于革离,而是隶属于每个生者并恒存。于是乎,我听到了一个清醒的声音:“看清真相,去找一条真正的路,走下去!”

  《墨攻》观后感 篇5

  通过看《墨攻》的电影,知道了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也很出色。表面上说,就是讲述一个“守城”的故事,深入一点的讲,就是讲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思想。这个故事讲得井井有条,精炼生动,羽翼丰满。看电影不仅仅追求的是观后感,而是要从中悟出什么来。给我们更深远的思想空间……

  《墨攻》并没有象传统大片那样,过分的刻画一些太过惟美的画面,贯穿始终的色彩不是那么艳丽,而剧中血流成河的场面反而成了最艳丽的画面,艳丽的令人震惊。故事也没有那些过分磅礴的音乐,只是有着应景而又不会夸张之乐。故事以战国时期赵国攻打燕国途经粱国为背景。

  7在诸国纷争,群雄争霸的时期。此时,强大的赵国想要一举攻打燕国,而实现这个计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攻破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于是,赵国大将军巷淹中奉命率领十万大军,逼近仅仅只有孺妇平民4000余人的梁城。

  在十万大军压境梁国时,怯弱的梁王也从来没相信过自己可以与赵国为敌,所以一早就派了人去向赵国投降,同时,他却又贪恋着自己的权势,所以他向“非攻兼爱”的墨家提出了援助。墨家思想“非攻兼爱”,他们眼中的世界应该是没有战争,没有伤亡的,他们希望中的世界是人人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所以他们反对战争,反对伤害。即便如此,墨家此时却早已凋零,在梁王发出请求救援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对他做出响应,除了革离。

  危难之时,梁王向以守城著称的墨家祈求一支可以抵抗十万大军的守军。但是梁王等到的却是一个其貌不扬、孤身前来,只为挽救梁城,减少伤亡的墨者——革离。

  不可一世的赵兵对这位来自墨家的无名小卒鄙视之极。但革离却出奇制胜,奋勇抵挡住赵军二千兵马的偷袭,令赵军束手无策,无功而返。

  逐渐,全心练兵,亲自制造无数特别武器的革离,加强梁城防守实力,应付赵军随时而来的庞大攻击,使得梁城上下,无不对革离折服。但是,突然到来的墨家传人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顿时引起梁城惊恐万分。而此时梁王的'嫉妒,又如鬼影一般隐匿在革离身边,杀气四伏。

  城外,尽管巷淹中使出不同的攻城方法,可惜除损兵折将外,依然无法攻占梁城,反令革离声望传遍各地,远远超过了无能的梁王和强悍的巷淹中。

  正值赵军无心攻战之际,赵王却突然传令撤军!巷淹中虽传令撇退,自己却坚持留下,继续作战,以报战死沙场的下属其在天之灵。结果有二千名效忠巷淹中的部属,不约而同地折返,发誓攻克梁城。

  得知城外只剩二千赵军,梁王自以为能轻易应付,便急于把革离赶走。得享一时之安宁,梁城人民已逐渐忘记革离的功劳,返回从前的生活,疏于防守。就在此刻,巷淹中率赵军再次攻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梁城。

  巷淹中没有捉到革离,却相信革离不会离弃梁城,于是以城民作为人质,逼革离现身。

  革离的出现,与梁城的命运,在战争的起落中悬而未决。此故事主要是讲墨家“非攻、兼爱”思想。以和平为主题。故事的结局不管如何对我们来说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值得学习的东西。

  《墨攻》观后感 篇6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70年的战国时期,赵国要攻打燕国,梁国地处在赵国与燕国之间并且战略地位很重要,因此赵国想要快速地攻下梁国。梁国的人口总的只有约4000人,但是此时赵国的巷淹中将军正率领10万大军压境。梁国上下都非常恐慌,很多大臣都主张议和投降,只有梁王的儿子梁适提出迎战。在这国难危机之时,梁王向当时主张伸张正义、守城有经验的墨家求助,但是赵军已经在梁城外集结完毕,还不见墨家军的身影,等来的却只是一个没有守城经验的“小将”——革离。

  起初梁国将士对这个墨者并不信任,在朝堂上革离说服梁王只要梁城能守住一个月赵军必退,梁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兵权交给了革离。此后革离采用了各种奇妙的.战略战术几次击退赵军的侵略,因此梁国上下都对革离先生充满了尊敬。这时赵军假意撤兵,梁王和大臣们却真以为赵军不会再来犯,恩将仇报,将墨者革离定上谋反篡位夺权的罪名,到处抓捕追杀革离,由此梁王独子梁适被梁国大将军牛子张误杀。这时巷将军率领尖锐部队再攻梁城,被轻易攻破,眼看梁王及其群臣将士就要沦为阶下囚,革离却再次使出奇术救梁于水火之中,打败了巷将军的精锐之师,给梁国带来了暂时的和平。

  电影总体感觉恢宏悲壮,突出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和平、珍爱生命、突出人性。“即使今天墨者帮助梁国打败赵军,如果明天赵国有难来求助,墨者也同样会伸出援助之手。”体现出墨家为了维护和平甘愿牺牲自我、以德报怨、兼爱的崇高境界。

  《墨攻》观后感 篇7

  此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进攻梁国。梁王急忙找防守的人才。这时,墨子的徒弟革离前来投奔。梁王说对革离万分信任,于是革离击退敌兵。可梁王出尔反尔,却要杀革离,在梁王独生子的牺牲下,革离才逃跑。谁知赵国杀了个回马枪,俘虏了梁王,革离带着子团救出梁王,可人们却又赞颂梁王。子团和革离悲伤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 充分反应了小人的心胸狭窄,突现了大丈夫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博大胸怀。那些大臣,都像狗一样摇着尾巴,讨好梁王那个卑鄙,无耻,下流的下三烂。若不是革离,梁王与那些大臣能高兴地享受至高无尚的权力吗?子团,这个忠心耿耿的大将,对梁国失去了信心,悲伤的`离开。

  但令人出口恶气的是,梁国在不久终被赵所灭。这真切反映出人世间险恶。实在很值得一看。在目睹革离令人赞叹不止的计策的同时,又知道了从故事中可以反思很多我们该有与不该有的东西。

  《墨攻》观后感 篇8

  去电影院看《墨攻》不是冲动,仅仅是因为在昨天的报纸上,看见影评人对这部身边几乎没什么人期待的“国产电影”使用了一个“真诚”的字眼。

  一场电影下来,感觉挺独特,好像刚被一位用心努力但经验不算丰富的盲人按摩师做了一次全身推拿,有回味,也有遗憾。

  先说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攻梁,二十万大军包围了这座只有四千子民的弹丸之城,就在梁王欲降,全城惶恐之际,一位墨家子弟革离飘然而至,将防御的大任揽在肩上。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梁国成了革离与赵国将军巷淹中的竞技场。而梁城内,任性高傲的梁太子适,沉默拘谨的弓箭手子团,美丽倔强的女将军逸悦,阴贽无常的梁王,趋炎附势的司徒,忠心无情的将军牛子中各怀心事,胸藏主张。城外的戎马兵戈和城内的暗潮汹涌围绕着墨家子弟革离开始上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修罗场。

  整个片子结构流畅娴熟,看似欹枝斜出,却恰到好处的营造了影片厚重扎实的基调。开场在革离干净利索的现身,并以退为进对梁王晓以大义后,旋即铺展出两场气势恢宏构思巧妙的战役。战争场面壮观睿智,惊心动魄,而穿插在战事之中的辅线则为后面的宣叙埋下了伏笔。在第二场战役结束后,整个影片视觉上的冲突趋于平淡,而把重心转移到之前郁积的各种城内的矛盾上。逼走革离,箭射太子,割喉逸悦,断臂子团,肃清拥护革离的群臣和民众,梁王和司徒,牛子中以一种步步为营的姿态,赶尽杀绝革离的所有拥护者,而这些人刚刚舍生卫国,碧血未干。在这一段落,编剧处理的缓慢而沉郁,迥然于之前战事的高屋建瓴,一泻千丈。然而,尽管在叙述上拖泥带水,但叙事点的变化上却紧凑有度,正如太极拳行招慢,变招快的特点,事件推进好像缓缓辗过的巨轮,不快,但毫不犹豫的驶向一个可以清晰预见灭亡的终结。而这目睹终结的恐惧过程,便是情绪堆积的有效时间。因此当已经撤退的赵兵去而复返的时候,整个片子峰回路转,随着第三场战役的全面反击,绽出一个情绪上极度爆发的高潮。从叙事上说,整个结构属于“紧,紧,缓,紧”的结构,在两个高潮之后增加一个松弛的宣叙段落,最后以极度强势的高潮收尾。这种结构可以说是希德菲尔德的经典叙事结构理论的一种变体,打破了以古斯塔夫为代表的矛盾升级理论,将第三部分宣叙刻意压抑,为第四部分高潮赢得了宝贵的情绪空间。然而,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影片的叙事结构属于“紧,紧,缓,紧”,但情绪走向则是标准的矛盾升级,从最初各怀心事的暗潮涌动,中期悲壮怨艾的剑拔弩张,到最后压抑的愤怒,苦闷,激越,质疑,怀柔喷薄而出,和最终战役的叙事高潮并成一股洪流,完成了影片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恰是这种情绪线与叙事线的交错进行、最后汇合的结构为整个影片搭建了一个扎实而厚重的骨架,而窃以为这也是整部影片最不显眼却最重要的亮点。

  再说人物。这部戏的人物应该说是值得称赞的。编剧交待了每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动机,也暗示了他们所承载的理念与追求,更难能可贵的`表达了这些人物在发展过程中屡次出现的自我质疑。然而这些都不是凸现人物精粹的关键,《夜宴》同样做到了上述的三点,而人物恰是《夜宴》最大的败笔。《墨攻》人物的出色在于给大多数的人物恰到好处了预留了一定的暧昧空间,将接受美学的多义性创造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也是人物广延性增加的必备手段。譬如整部影片中颇为让人赞赏的一处暧昧性场景,即梁王在得知太子适被杀时流露的愤怒。从之前梁王告诫牛将军看牢自己儿子的决绝到牛将军喃喃“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的冷酷到当梁王已经下令割了逸悦的喉管仍当众问她可有话说的委蛇,无处不在暗示着牛将军射杀太子适是梁王背后所指。然而当得知自己儿子已死时梁王撕心裂肺的狂叫仍让人忍不住自欺欺人般的对误杀的可能性抱有了一丝希望。抛开梁王扭曲的心态,病态的人格和依然不确定他是否下令射杀太子适的阴毒,只看那一刻刻已感受到他作为父亲的愤怒是真实的,正是这种复杂的真实简洁的勾勒出梁王性格中值得玩味的暧昧。由此我们可以去臆想牛将军射杀太子适的心态,那是一种君纲至上死而后已的愚忠,或是在梁王淫威下早已丧失个性的委曲求全。正是这种值得细究的暧昧段落营造了《墨攻》鲜活生动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栩栩如生的树立的荧幕上,更借助作者预留的暧昧走出银幕,漫步在观众心里无限的空间。当然,整部影片中人物也有诸多缺陷。最为突出的是女将军逸悦特色不够鲜明,性格不够协调。前几次出场的拘谨和忽然脱衣的开放反差较大。可能编剧试图表达这个压抑着热情的坚毅女战士的某种渴望,但是她与革离情感细节的缺乏造就了那场脱衣求爱的戏反而显得逸悦轻浮闷骚而没有头脑,更让这场戏成为了影片较大的一个败笔。另外还有一些人物塑造上的小问题诸如弓箭手子团缺乏表达特质的细节,太子适性格上的转变略显唐突等等。但总的来说,这部戏的人物塑造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革离,梁王,赵国将军巷淹中和梁国将军牛子中四人的极为丰满,为影片叙事矛盾的推动和情绪发展的层进奠定了夯实而有据可查的性格基础。

  然后关于表达。这是影片比较富有争议的部分。对于三场战役的表达无疑是整个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当然,剧本奇巧的构思功不可没。化学战,地道战,水火战三场各有特色的战役在视觉的冲击和突破思维定势方面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我还是想鸡蛋里挑骨头地说,导演在这几处精彩段落的处理上有失细腻。特别是第二场地道战防守反击时的调度极为混乱。观众在观影瞬间情绪被带动自然不会留意,只陶醉在情绪释放淋漓尽兴的酣畅,但平静下来就能明显体会到逻辑上的盲点。最后一战的水火进攻也有类似的缺陷。我相信这些战役在原著漫画上必然有着清晰流畅的表达,如何处理的得体贴切是一个值得导演商榷的功课。这种不细腻的风格在第三部分舒缓段落和情绪辅线里体现得更加突出。导演在主体上做到了张弛有度,节奏紧凑;但细节的把握有着明显力不从心的感觉。而细节缺失直接导致了人物性格的不饱满与骤变性,集中体现在逸悦,太子适,子团三人性格的模糊以及革离,逸悦感情线的苍白。还有一些我情节上的不可理解之处,譬如之前暗杀革离的几个人以及他们的妻儿在片子后来都没有交代,还有混入城中的女奸细被杀掉之后就不了了之等等。这种骤然断掉的逻辑缺失让我无法判断是审片时的删减情节造成的无奈还是本身成片就存在的缺陷,抑或是我观影时不够细心的可能,但总而言之让人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细节处理不细腻的问题在最后高潮部分也有所出现,譬如那个小肖姐姐的桥段模仿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结局,引起的联想让人产生奇怪的不协调感;而梁王等人忽然从阶下囚变成君王的过程有些突然;逸悦的死被处理得过于草率等等。过多细节上的粗糙形成的观影时的心理落差几乎让人有种导演对结局的掌控几乎面临崩溃的臆断,而对于一般观众,这种体验往往就是感觉影片少了点什么精彩的遗憾。

  另一方面,《墨攻》的视听表达基本上属于中规中矩,无甚特色,遵循镜头服务于情节和人物的基本原则。摄影,场面调度和剪辑标准而低调;音乐得体大方,没有如临天籁的惊艳,也没有过于刺耳的不和谐;戏美方面除了逸悦穿着厚厚的长袍、披肩、披风仍然露出了美丽的锁骨,让我心中暗赞一记,再无其他深刻印象;倒是梁王,巷淹中两人的表演给影片增色不少。

  总体来说,表达算是这部影片比较弱的环节,导演在细节上处理的不够细腻导致了很多本可以勾画鲜明的人物变的轮廓模糊,趋于平庸;而很多富有冲击力和煽情的段落也因此变的平淡无味。尽管主线表达被强有力的结构构架的明朗而坚毅,但原本可以掀起的更大高潮却被若干突兀或逻辑缺失的败笔软化掉了。

  最后说一下影片的主题。导演在影片中一直强调墨家的兼爱和非攻。然而这些定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兼爱应不应该有选择性,没有选择的兼爱,算不算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呢?非攻究竟是尽量减少敌我双方伤亡的被动防御,还是“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的斩尽杀绝呢?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革离只身来到梁城的原因是因为墨家不同意帮助梁王。这个细节是不是意味着革离本身就是墨家的一个叛逆者,或者他本身对墨家的主张也有诸多的质疑呢?很多人指责这部片子中泛陈说教的言辞,不过导演本身似乎并没有在影片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立场,仅仅提出问题,将思考留给观众。整个片子看下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片中人不断的自我反思。

  絮絮叨叨说了这些多,分析的内容也仅仅是我个人浅薄的看法。个人认为《墨攻》结构流畅,人物出色,表达虽然有诸多缺陷但仍不失水准,主题未见得深刻明了但闪烁于影片各个角落毫无生硬之感。虽然和那些超一流的片子相比还有各种细节上的差距,但在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震撼,冲击和愉悦的享受。这些就是导演的真诚。

  相比于《十面埋伏》紊乱的结构,《英雄》僵硬的叙事,《夜宴》浅白的人物,《霍元甲》老套的情节,《墨攻》有着高明太多的严谨叙事,以及对于人性较为深刻的探讨。诚然,他的诸多缺陷体现了目前我们的电影制作水平和欧美日本一流制作上的差距,但这仍然抹煞不了《墨攻》本身的优秀和诚挚。正如此文最初所说的,观影体验仿佛是“被一位用心努力但经验还不算丰富的盲人按摩师做了一次全身的推拿”。尽管在这个推拿过程中我们会觉得身体的某些部位还没有被彻底的活血放松,但整体的感受仍然是舒服愉悦的体验。特别是在体验过那些看起来富丽豪华的美容院里蒙古大夫的笨手笨脚后,这家门脸不大的盲人按摩店里尽管接客不多但有着良好基本功和严肃的职业道德的师傅的努力就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了。

【《墨攻》观后感】相关文章:

淡墨作文05-26

墨徽墨作文09-09

宝墨园作文02-19

书墨飘香作文03-08

什么是墨菲定律08-31

墨韵悠悠_800字02-22

墨染流年扉页散文11-30

墨宇星愿作文09-08

墨痕书香初中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