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希望

时间:2021-01-18 17:10:31 感悟人生 投诉 投稿

心怀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以安迪的锒铛入狱开始,以安迪的成功越狱结束,电影围绕“自由”,讲述的是这样一件事:由于律师认定银行家安迪以谋杀妻子与妻子的情人为名,指控安迪谋杀罪成立,于是,法官判了安迪终身监禁。以安迪锒铛入狱,白天在监狱里遭受的一系列事情包括屋顶上争取片刻的自由、建立全英格兰最好的图书馆、洗清怨屈被囚禁、劝告瑞德心怀期望为明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银行家形象,又以安迪暗地里谋划越狱为暗线,表达了只有心中怀有期望,自由便在眼前的道理。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平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但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平的决定则把水源破坏了。”美国宪法明确提出,公民有自由的权利,然而,这自由的落实却并不是那么自由。一桩案件的审判,没有确凿的人证,没有给予嫌疑人辩驳的余地,只凭着法官的个人情感。

  伴随着法庭高桌上的一声响亮的拍案声,在安迪的难以置信中,本案告结了。在监狱了呆了十多年,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汤姆·威廉姆斯——一个新来的犯人,他告诉了安迪其实凶手另有其人,并表示愿意出庭作证,指出正凶,却不料被典狱长诺顿暗中残害,只为图得安迪留着监狱,控制安迪,终身为自己效劳,帮忙自己逃税,洗钱。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典狱长诺顿滥用权力,残害无辜,正所谓,金钱是万恶之源。知识和智慧,在病态的社会里有时无法得到正确的发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安迪的智慧,引起了典狱长的觊觎,也引来了祸端。

  这就是公平吗?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多年前在中国真实发生过的一桩冤假错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怨案。年轻的呼格吉勒图发现女尸后及时报警,却被冯志明当成凶手屈打成招,法庭上呼格吉勒图大喊冤枉,要求上诉,却被法官无视,一条年轻的生命被枪决,枪口子底下,一条无辜而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一个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备受歧视。只为了冯志明的前途,葬送了呼格吉勒图的身家性命,赔上了呼格吉勒图一家人的前途。

  这绝不是我们所想要的。作为一个人,爱憎分明,我们都痛恨凶手,也同情死者,但是却不是要滥杀无辜。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自由与平等,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法治与公平。

  反思今日国民的素质,键盘侠层出不穷,网络暴力如影随形,多少人终日承受着键盘侠的讨伐,无论对错,多少人活在网络暴力的阴影下,不管是非。这些人利用方便的网络,做着违心的事情,不分是非对错、黑白曲直。说他们是“侠”,都是侮辱了侠客,倒不如说是“刽子手。”对此,我只想说,请给彼此一个公平的机会,在事实还未查清前。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向来以自由平等著称的美国在历史上也有过真实的案列。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建”,即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而引起这场运动的导火线却是亚巴拉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一位无名小卒——罗莎·帕克斯女士,由此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正是这场运动揭开了黑人民权运动新高潮的.序幕。

  从古至今,公平向来只对统治阶级负责,统治者利用封建思想或是宗教神学对人类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剥削压迫,剥夺人类的思想和自我意识,构成公平的统治阶级和不公平的被统治阶级。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个人幸福和自我解放,认为人才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和主人,由此构成了人文主义的核心,构成文艺复兴的社会思潮。

  这是历史的进步,这标志着人开始成为真正好处上的“人”,不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包括统治阶级,都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地追求自己的权利,公平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十分重要的资料即基督教孕育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典狱长诺顿曾说,“规则一,不得亵渎上帝,在我的监狱里不得有人亵渎上帝。”,“我只相信两样东西,纪律和圣经。把你们的思想交给上帝,把你们的身体交给我”。其中一个犯人问了句“何时吃饭”,便遭到了看守长哈德利的一顿暴打,“我们叫你吃的时候你就吃,叫你去厕所你就去厕所”,一边暴打,一边将规矩强行灌入犯人们的脑中。

  “所有的囚人回囚房里”,一个“囚”字,人困于门内,就像鸟困于牢笼里,向往蓝天的自由被束缚、被剥夺,在肖申克的监狱里,不能有思想,更没别说“期望”,剩下的,只有诺顿所谓的虚伪的“上帝”和被剥夺思想灵魂的身体,用一个成语“行尸走肉”来形容,再适合但是了。

  “赤裸裸地进囚笼,就像刚出生时那样。”赤裸着身体,洗澡,走路,消毒,没有一点点羞耻,因为在肖申克的监狱里,思想交给了上帝,所以没有思想;没有思想,也就没有所谓的羞耻之心了。人类最后的遮羞布——尊严,被人类自己在地上践踏,狠狠地践踏。人活着没有尊严,那与动物又有何区别?

  被假释的布鲁斯年迈而迷茫,他深知自己已不再年轻,没有体力,更没有知识。他试图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留在监狱,却不得而终。这是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这样疯狂的举动。一个没有思想自由的人,一个心中没有期望的人,便注定了失败。50年的监狱生活,布鲁斯已经被肖申克监狱的高墙禁锢了、制度化了,禁锢了思想,制度化了人生。刚进监狱那时,马路上出现一辆汽车,那是了不起的事情了;出了监狱以后,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年迈的布鲁斯听力下降,行动迟缓,在他工作的地方,备受歧视。他不适应外面的环境,不适应汽车,不适应买卖,老而无子,孤家寡人。肖申克监狱,这个捆绑了布鲁斯终生自由的地方,却成了他唯一的精神依托。因此,在离开了肖申克监狱之后,虽然有了人身自由,却没有思想,没有灵魂,行尸走肉,也难怪,屋梁上,白布挂着人头。

  “这些墙很搞笑。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这是瑞德的一段自白,一个在监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过来人的旁白,道出了布鲁斯的命运,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黑暗。

  狱中的瑞德上厕所的时间都是制度化的,没有经过批准,一滴都不敢漏。出狱后的瑞德,每次上厕所都会不自觉地向经理报告,把在监狱生活的那套规则——“把你们的思想交给上帝,把你们的身体交给我”——带到了日常,凡事规规矩矩,留意谨慎,活得像个奴隶——低贱而卑微。在过去30年的监狱生活,瑞德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当他回首以前走过的弯路,他懊悔而无奈,懊悔的是年轻的自己不懂事,采用了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无奈的是年老的自己学会了用其他方法和平地解决事情,却再也来不及了——“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应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进了肖申克的监狱,没了未来,只有对过去的回忆。所以,他不屑再对假释官们阿谀奉承,他不在乎有没有被假释,这是瑞德作为一名监狱老人的悲哀——他已经被制度化了,不愿去争取拿象征自由的假释,他似乎走上了布鲁斯的老路,“期望是件危险的事,期望能叫人发疯。”

  回首历史,当一本本百家经典都化为一抔灰烬时,我们失去了思想自由;当一个个文人因为“文字狱”而锒铛入狱时,我们又失去了言论自由;当世人沉浸在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中,我们还失去了人身自由。从封建时代开始,个性是在等级制度出现之后,人类学会了谦卑,或者说是卑微更恰当。人类开始沦为统治者的工具——听从指令,包括阿谀奉承的工具、生儿育女的工具。大部分人,从生下来开始,首先被统治者,然后被父母,被亲戚,被朋友,一一否定,所以,他理解了天命——劳动者。

  劳动是光荣的,本身也无可厚非,可若人在是一种错误的环境下劳动的,那么这劳动就值得商榷,甚至是怀疑。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劳动是光荣的,为争取自身解放的劳动是光荣的。然而,我们历史上的大部分劳动,却是一些为了生计而存在的劳动,为了被剥削而继续的劳动。

  大多数人一生忙忙碌碌,为他人的铜币而劳动,却不自知;大多数人过着卑微而低贱的生活,却不自知。最糟糕的状况是,很多人成了自己的奴隶监工,即使一开始不是自愿的,但到之后,都或多或少地自愿地监督自己,让自己困在贫瘠的土地上,困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这就是认命。

  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豆子有机没,却不曾想过使豆子有机的同一空气,也同时养育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豆子饱满没,却不曾想过使豆子饱满的同一河水,也同时流淌过古今圣贤的心田;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豆子成熟了没,却不曾想过使豆子成熟的同一个太阳,也同时照亮了像地球一样的其他星球系。

  群众无意识的资料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必须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根据荣格的理论分析,“群众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性的心理现象存在于人类的大脑里,并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思想、行为,与人类历史的演进并驾齐驱。等级制度、三纲五常等,便是封建社会里“群众无意识”的结晶,而士农工商就是“群众无意识”影响下的牺牲品。

  统治阶级总是善于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把人们束缚在方方正正的土地里上,使人成为耕种的机器,成为统治阶级统治国家的工具。剥削者乐此不彼,可怕的是劳动者却往往不知其然,如此往复,不断循环,而这就是统治阶级的成功之处。

  羁鸟尚且眷恋旧林,池鱼尚且思念故乡。鸟笼里被羁绊的鸟儿,关了还想回到自由自在的丛林,池塘里被圈养的鱼儿,圈久了还向往大海的浩瀚辽阔。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了人类智慧之树枝丫的生长,没有了自由,保留了形式,没有了思想,保留了规矩。于是,人类学会了顺从,顺从父母、顺从权威,顺从天命。并不是说顺从不好,而是过分的顺从,便没有了自我的思考,没有进行自我思考,那么还留着大脑作何?而此时我们,与动物又有何区别呢?在顺从的同时,是否曾怀念过,那个百家争鸣思想的交锋,那个文艺复兴言论的自由。

  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期望是完美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完美的事物,完美的事物从不消逝。

  这是监狱里安迪播放的《费加罗的婚礼》中《晚风轻拂树林》一曲时瑞德的旁白,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能穿透一切障碍,直达人心,洗涤心灵。正如影片中的布鲁斯一样,懦弱侵蚀了人的心灵,控制了人的思想,囚禁了人的灵魂,但是,只要心怀期望,就能感受到自由,因为期望会驱使你去追求你所期望的事情,有所追求,就有自由。

  当我们在看这部电影时,多少人为这悠扬的歌声而驻足痴望,多少人为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揪心。一位普通的公民尚且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而选取与贵族进行斗争,那么,同样是人的我们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本圣经,一把鹤嘴槌,支撑起了安迪期望的全部。因为“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克鲁利说:“对一切人民的疾苦,期望是唯一价廉而普遍的治疗方法;它是俘虏的自由,病人的健康,恋人的胜利,乞丐的财富。”倘若心中没有期望,就像空气里没有了氧气,注定要走向绝望。一个人只有对未来充满期望,才能有未来,没有期望的人是禁锢的、绝望的,他看不见天空的蓝,只看得到乌云的黯淡。只有充满期望的,才能获得自由。我们任何人,不论身处顺境抑或是逆境,只要持之以恒、满怀期望,终能到达目标。

  辽阔的天空下,蓝色的大海,破旧而温馨的小船,在这个没有记忆的温暖小岛上,安迪和瑞德静静地望着彼此,享受这一刻的静谧,这正是期望和自由的完美结合。

【心怀希望】相关文章:

《心怀希望,拥抱幸福》-------读《拥抱幸福的小熊》有感01-21

有关希望的作文:希望,理想12-17

希望你幸福11-22

我希望励志文章02-05

希望心情随笔02-14

心中有希望作文04-22

希望无限心情随笔02-13

乌云下的希望作文04-22

希望的反义词11-25

有“心”就有希望故事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