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案

时间:2024-01-06 16:05:42 业辉 教案 投诉 投稿

《听听那冷雨》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听那冷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听那冷雨》教案(精选6篇)

  《听听那冷雨》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之后,就一直在、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仓颉氤氲米芾羯鼓寒濑惊悸淅沥滂沱

  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听听那冷雨》教案 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2、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方法的综合运用。

  过程和方法

  自主地朗诵,了解作品蕴涵的观点,培养审美意识并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高雅的情趣,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放飞想像,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强调合作,注重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雨的深刻含义,了解观察冷雨的方式,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理清本文纵横交错的行文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材料及作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播放古筝演奏曲《梦江南》。

  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梦江南》,那在人们的梦里,江南又是什么样的呢?想起江南,人们往往会想到江南的似水柔情,想到江南的迷蒙烟雨。这种感觉在游子的梦里更是让人魂牵梦萦,让人泪湿枕巾。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今天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的思路,一起来听一听、来品一品那冷雨。(投影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薄荷(b)薄饼(báo)妄自菲薄(bó)遣散(qiǎn)鸟声啁啾(zhōu)(jiū)蓊郁(wěng)树香沁鼻(qìn)窥见(kuī)(让学生板书,教师投影答案)

  2、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台湾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人,1949年赴台湾。其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散文在台湾堪称一绝。思乡是他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代表作有诗歌《乡愁》、《等你在雨中》等,散文《望乡的牧神》、《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还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3、这位同学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初中曾学过余光中的一首诗吗?

  4、那请我们全体同学一起背诵一下《乡愁》。(毕,教师放投影并简单赏析)

  三、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品雨”。

  1、同学们读了这一篇文章后,是不是有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如果有的话,说明我们的同学并没用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妙处。下面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各个小节都各写了什么内容?如果有几个小节的内容可以并在一起的话那就并在一起说说看。

  第1节:听雨引起作者湿润润的情思。

  第2节:“雨”字在视觉上的美感。

  第3节:写嗅雨(嗅嗅闻闻那冷雨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淡淡土腥气)(从嗅觉)

  第4节:写观雨在美国:难睹中国诗词里雨的意趣

  在台湾:湿度很高,云气氤氲,雨意迷离

  第(5—11)节:听雨的感受。

  第12节:作者不能平静的内心——深深乡愁的流露。(首尾呼应)

  2、很明显文章的大量篇幅是在“听雨”这一部分那我们就重点来欣赏文章的这一部分,和同学们一起来体会文中的意境美。那么请哪位同学说说什么是意境?

  学生会从语文教材P96找到相关内容: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运用到文艺领域,意境是指独创性的艺术天地,它是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形神皆备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教师补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4、按照散文的一般结构,请列出这一部分的.结构提纲。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并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择其要点并鉴赏这一部分的意境美):

  第5自然段回想在大陆听雨:凄凉凄清凄楚

  于今在今岛上回味:凄迷

  (此处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迷?)

  第6、7段在瓦屋内听雨清脆可听轻轻重重轻轻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想到历史上王禹偁在黄冈竹屋内听雨声如瀑布

  第8—10段日式的古屋里听雨黄梅雨霏霏不绝湿黏黏

  台风雨浪涛翻滚铺天盖地

  雷雨滂滂沛沛

  秋雨雨打芭蕉秋意弥漫

  是单调而耐听的音乐

  是回忆的音乐(江南四川)

  第11段台北公寓内听雨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在此我们已很清楚: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体味雨串起人生感悟目的就是

  ——抒发游子思乡之情(请学生回答)

  那么作者这种思乡之情的具体内涵又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爱祖国爱中华爱传统文化民族情结怀旧之情(从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

  教师小结:这样的情跟景结合就带来了意境美,情感美了,境界自然就高了,正所谓境随意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艺术以情感人。本文运用物象罗列的散点铺排手法,立体交构起朦朦的愁云,蒙蒙雨幕,从淋淋漓漓的台北春雨到大陆江南的杏花春雨,从美国的丹佛到台湾基隆港,从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到王禹偁的“听雨竹屋”……全由一条雨网编织,全凭千伞万伞装点。全文纵横交错,思乡之情融贯其中,熔铸成一个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的境界,充分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那么我们这篇文章的“神”——主旨应该如何来概括呢?哪位同学来试?

  四、结合学生发言来揭示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投影)

  五、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师:古人有语,情动于衷而言于外。

  问:这种感情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分析下面几个句子的语言特点。

  1、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

  运用叠词,表现了雨的形态、气势、声音,把雨的质感充分写出,同时叠词具有音韵之美读来自有节奏感

  2、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

  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3、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长句,一气呵成,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

  4、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使用拟物、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谷物渐渐消失的情景,蕴含着作者惋惜惆怅的心情

  (投影揭示语言特点)

  六、课堂小结

  品读美文,可以悦心志怡性情,满口余香,好的文章,多读多品,才能品得深!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定会获益匪浅。

  七、布置作业: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以“我心中的冷雨”为话题写一段短文: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

  (3)字数:300字以上。

  附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化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声声慢(宋)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听听那冷雨》教案 3

  教学目标:通过体味文中的意象“冷雨”把握作者的情感。

  体味文章语言,感受意境之美。

  课时:一课时

  设计思路:本文融注了浓厚的情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行文技巧。学习此文重在感受,因此我设计此课尽量多的运用诗意的语言、贴切的音乐、深情的朗诵来让学生沉浸于其中,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在设计中原则是紧扣文本教学和学生主动感知相结合。

  步骤:

  一、布置预习

  预习:早读课深情朗读本文,初步感知课文。

  二、导入

  音乐: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让学生跟唱一遍。并且说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解释乡愁中的意象与情感关系,由此提问本文运用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三、自由感知

  沉浸: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配乐让学生自由的朗诵本文。

  四、互动设计

  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朗诵感受

  发言:学生挑选最受感染的段落,谈感受,并且配乐深情朗诵。

  五、文本阅读引导[重点]

  过渡:文中写“听雨”的段落在哪里?

  感受:教师配乐范读部分段落,学生配乐朗读

  串讲:共同分析这几段中的意境之美,扣住文本来分析。(具体略)

  六、阅读拓展

  拓展:展示古典诗文中运用意象“雨”的例子,略加分析

  展示表达思乡愁绪的常见意象

  七、作业

  朗诵感受。

  《听听那冷雨》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淡淡的乡愁。

  2、体会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式:

  活动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从音乐《雨声》导入。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写雨的诗句,品味意境。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们用散文的语言可以表达吗?

  二、课文分析: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2、品读嗅雨、观雨、听雨的相关文字,体会意境、情思。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四、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顺及:余光中散文的特点)

  2、体验运用:听相关雨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口头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听听那冷雨》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在山水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欣赏散文深邃的意境。

  2、能熟练地美读课文,在朗读中涵咏文章的情感意蕴。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仔细品位诗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

  2、适度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学设想]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效果。

  2、安排两课时。

  3、课前加强预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现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1940年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又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当过军中翻译,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

  三、分别指名学生分段美读课文,教师交代朗读的要领,涵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冷雨之“冷”?“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表现的是毛泽东的冷眼向洋,乐观豁达的心境。“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寒”与“冷”表现的是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心境。其实“冷”是一种心境,一种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2、感知行文思路。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五、小结:本文写雨,多写心中的感觉,借“雨”写自己的心境,写自己的一种乡愁,借“雨”追寻自己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一切境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都著我之色彩”。本文写雨,都饱含作者浓浓的主观色彩。

  六、作业

  1、收集古典诗词中写雨的诗词佳句。

  2、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的独特意境和美妙的感情,我们还感受了“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清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的伤感与无奈。那么,《听听那雨声》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心中自然有一种涌动的感情,下面,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体会这种深沉而丰富的感情意蕴。

  二、品读课文写雨的优美的词句。

  1、古人有那些写雨的佳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写的是温柔绵绵的春雨;“乱雨跳波溅入船”,“黄梅时节家家雨”,“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夏日的张狂的密雨;“留得残荷听雨声”,“寒雨连江夜入吴”“冷雨敲窗被未温”“秋风秋雨愁煞人”,写的是凄清悲苦的秋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雨,在作者的心中都是那冷雨。

  2、你能说说雨可以比喻成什么吗?

  朱自清把春雨比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杜甫把秋雨比成“雨脚如麻未断绝”。

  三月的春雨像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的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梦,沾衣不湿。

  像散花的仙女,春雨一过,万紫千红总是春。

  像丹青高手,将茫茫单调的大地着上了满眼的绿色和五彩的花朵。

  夏天的雨像健壮的小伙,是个急性子,来去匆匆,充满力量和生机,有时也脾气暴躁,感情激越。

  秋天的雨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显得那么深沉和悠长,额头和心中装满了对生活和人世的观察和感悟。

  3、本文第三节开头写到“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挑出自己所喜欢的相关段落(第四、五、七、九、十段为主)进行涵泳品味,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美美;尝试美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

  简析:本文通过异彩纷呈的意象,传达了丰富又集中的思想感情。对故园的'思念所体现的浓浓的乡愁;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情的追忆和热爱;对人生与祖国的不解情缘;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以及渴望拥有自己永恒的精神家园等都有充分的体现。这里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心灵的呼唤,对“根”的呼唤,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作者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身在异国他乡,觉得“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需回来中国”。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三、作者如同中国山水话画的写意高手,挥动如椽巨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这位丹青高手描摹心中的诗情画意,都用了怎样的笔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烘托渲染之法,如第四节写看雨,并未用多少笔墨写雨,而是写雨中的青山,山中的烟岚,迷幻的境界,真如“山在虚无飘渺间”。

  2、对比映衬之法,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大陆和台湾的对比,绵绵春雨和潇潇秋雨等都形成了映衬和对比,让人回味不已。

  3、化用点染之法,本文深深根置于古典诗词的底蕴之中,“要听鸡叫,只有到《诗经》的韵里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4、叠词修饰之法,《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宜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大量的叠词的运用和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平添一层音乐美和绘画美。

  四、总结:《听听那冷雨(节选)》是一篇感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用心用脑用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情感走向,体会语言的诗意美。

  2、阅读《读本》上的有关文章,体会优美的意境。

  备课札记:《听听那雨声》所表达的是余光中先生对山水的独特感悟。这位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呼吸在当今,却已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新中国文学的史册上。“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为什么作者写的是冷雨?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作为思考研习文本,体验作品内涵的主线。原来作者的“冷”事实上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疑问,也可以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对文本的研习,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提高涵泳鉴赏能力。所以,第一课时以教师指导学生的美读为主,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是一种“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读书-——质疑——对话——释疑的环节进行。一定要作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听听那冷雨》教案 6

  教学目标:在朗诵中感受语言的美。

  在评点和提问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朗诵到位,文章主旨体会深刻。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教学时间:12月11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雨夜(北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无端:没来由,没道理)

  这首诗的题目是“雨夜”,下雨的晚上。作者对这雨是什么态度?(不喜欢,讨厌。)为什么?张咏讨厌雨因为雨一声一声唤起了他无限的思乡之愁!可今天有一位作家似乎很喜欢这雨,还要我们也“听听那冷雨”。这原因又在哪里呢?且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听听他的雨声,听听他的心声。

  二、解读文章

  1、我们同学已经读过他的文章了吧?大家从他的雨声里都读出什么来了?(学生自由谈,教师根据学生所言小结)

  那具体这雨声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韵味要让余光中去听听那冷雨,我们就要具体走进作者的雨声中去品味去感受了。既然是声音,当然要在声音中体会,才能更加真切。下面老师先来朗诵一段,体会一段,虽然献的可能是丑,但希望能引出你们的美来。翻到课文第96页,看第五段。

  大家刚才听了老师的朗诵,对哪些句子特别有感觉?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身在台北,思绪却被绵绵的雨丝牵引到大陆,引用了李清照在《声声慢》里吟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诗句,又引用了元好问“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的句子。李清照的这首词主要表现的是国破家亡的说不尽的惆怅,元好问的曲主要是表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慨叹,作者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凄凉、凄清、凄楚,但是毕竟与古大陆隔了25年了,又觉得有些迷茫惆怅,就变得“凄迷”了。后边作者又引用蒋捷的词,听雨,从少年听到中年,再到老年,历经人生百态,在冷冷的雨声中老去。却是在楼上、江上和庙里,始终不得归家,无尽的怅惘从心底里生起,可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呢!老师将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意境的感受用一段文字来表达:

  感受文字:先生走在台北的雨巷,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却灵敏了他的听觉,牵走了他的思绪,占据了他的灵魂!那声音是李清照倚着窗儿眼睁睁地看着那一滴又一滴的雨滴在秋风中飘摇的梧桐叶上的滴滴声,雨滴在梧桐叶上,也滴在清照的心上,溅起的是无尽的.愁滋味。那声音也是元好问在聆听一阵骤雨弹遍新荷弹出如珠似玉的声音后,所发出的“人生几何,休放虚过”的慨叹。那声音更是余先生历经风吹雨打,飘飘荡荡几乎迷失了自己之后心底最深沉的呐喊: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那声音虽然被一片海阻隔,却泛起了先生笼住心脏的悲伤怅惘。那声音就是古大陆的声音,那声音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声音,那声音就是故乡的声音。

  2、接下来就由我们同学前后桌四人一小组,来个小组活动。活动项目如下:

  确定一段你们最喜欢的写雨的段落;

  声情并茂地自由朗诵;

  将解读化为优美的文字,小组间交流补充;

  确定一个朗诵课文的代表和一个朗诵你们的体会的代表。

  (时间是8分钟)

  3、约三组学生朗诵评价,老师评价、指导。

  朗诵小结:大家刚才用自己的声音解读了这篇美文,不仅读出了情感还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看来余光中让我们同学来听听他的雨声这选择是对的。

  4、现在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明确地解决余光中要听的这冷雨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吧?我们用“这冷冷的雨声里有……”句子来形容。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确定你们小组里能想到的最优美、最贴切的语言来形容。

  小结: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从孩童走到中年甚至百发苍苍的人生岁月。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遥望故乡母亲永远不灭的乡愁。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身上涓涓流淌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见证古文明渐渐消散的无尽怅惘。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

  三、总结

  “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情多在雨声中”,张咏在《雨夜》里怕听雨声,因为那揪心的乡愁;余光中要听听那冷雨,也是因为乡愁。但余光中的乡愁不仅仅有一个漂泊游子“同乡会”式的乡愁,更有一个读书人特有的文化乡愁。一花一世界,一雨蕴情怀,这世上的点点滴滴都有无限的风景,就需要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文中涉及的诗歌: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好问《[双调]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蟑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虞美人 ·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析:这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亡国愁情。

  点绛唇(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①燕雁:北来之雁。 ②商略:商量,筹划。 ③第四桥:又称甘泉桥。

  ④天随: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居松江甫里,曾乘扁舟渔樵于太湖。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韵译: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重点鉴赏第二联: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听听那冷雨》教案】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教案08-01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10-21

《听听那冷雨》教后反思10-06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05-01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03-23

听听那春雨散文10-05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读后感09-30

那雨,那喜欢10-06

听听那声音作文4篇07-18

那雨那喜欢美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