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岩石的教案

时间:2022-10-28 19:37:55 欧敏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岩石的教案(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岩石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岩石的教案(精选11篇)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1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简单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较标准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每组各一块,供分组观察用。

  2. 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释的盐酸及滴管,每组一个。

  3.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的图片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低年级我们玩过石头,大家一定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几种石头,找一找这些石头的特征。(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谈话:岩石的种类很多,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五种岩石,放在你们的桌上,我们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一找这些岩石的特征。(请学生观察一下放在桌上、标有号码的五种岩石。)

  1.指导学生观察五种岩石的特征

  (1)观察岩石的颜色 谈话:岩石的外表颜色很不同,有白、灰、黄、黑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你仔细看一看桌上的五种岩石,是什么颜色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课文的观察记录表中。 学生观察后,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以取得小组的一致意见。

  (2)观察岩石的结构特点 讲解: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观察时可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岩石的硬度 讲解:各种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我们这里把岩石硬度分成很硬、较硬、较软三级,用小刀刻不动的岩石是很硬;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的是较硬;用铜钥匙刻得动的是较软。 学生用小刀、铜钥匙分别刻划岩石,并做记录。

  (4)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 谈话:岩石遇酸是否会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发生,请你试一试。 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在使用盐酸鉴定岩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有些学生可能不熟悉“盐酸”这个名词,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化学药品:

  ②告诉学生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岩石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3滴;

  ③在分组实验时,为了安全,每组发的盐酸量不要多并且要稀释。

  (5)观察岩石的其他特征 谈话:除了上面的几个特征,你们再观察一下,岩石还有什么其他特征。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一些岩石,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几种研究方法,只根据这几种方法研究的结果,并不足以概括出所有岩石的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启发下,从其他方面再找一些岩石的特征。)

  (6)全班讨论,互相交流 (在观察完岩石特征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可以讨论或重复进行观察、实验。 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因为岩石特征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能只发现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通过交流,就可以把握得更准确,更全面。)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五种典型岩石特征

  (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让每个学生仔细阅读,如时间较紧,可请几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应明确,课文给出的这些岩石特征并不全面,所列的是岩石特点中最明显、学生最易把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这些特征与前面自己的研究进行比较,为下一步鉴别、定名岩石做依据。)

  3.指导学生给岩石定名

  谈话:我们观察研究了五种岩石,得到了一些有关这些岩石的特征,我们又阅读了上面这些标准岩石特征,现在请你把你记录表中的岩石特征与标准岩石特征进行比较,说一说1、2、3、4、5号岩石,分别是什么岩石。 学生比较,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汇报定名结果,教师总结。 让学生把正确的定名填写在书中空格处:1号是花岗岩,2号是砂岩,3号是页岩,4号是石灰岩,5号是大理岩。 对于某种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形容方法,他们用的词可能互不相同,与课文中写的很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是符合那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并能达到区分岩石的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学生在对照标准岩石的特征定名时,可能定的并不准确,这没关系,最后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名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鉴定的方法。通过定名,可以对学生概括的某种岩石的特征是否正确加以检验。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到野外石山、河滩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岩石标本。

  五、课后小记

  略。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

  三、制定方案

  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

  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

  四、实施探究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改变。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将研究那一个问题?是研究冷热作用的,还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两个都想研究。选择好之后,再讨论你们将设计怎样的科学方法验证?(两个模拟实验同时进行)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3、其他学生修正实验方法。

  4、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真好,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方案再给你们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细节是同学们没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师给你们已经准备了一些器材和实验纪录表,请各小组根据你们设计的方案,每组派两位同学来领取。器材领到后,就请同学们开始动手研究吧!(生研究,师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7、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研究,的确说明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岩石变化。除了这些,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植物的根和大气也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展示:长着植物的岩石图片,师简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给岩石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小刀、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放岩石录像。

  师: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猜想假设

  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师:(小结)这些石头我们都称之为岩石,它组成了地球外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

  三:制定方案:

  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师: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要研究的问题。

  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各种岩石,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师: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师: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化学药品先集中放,学生使用时,再由教师发给每个小组。)

  师:介绍盐酸,强调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注意安全。介绍实验方法:利用滴管,在岩石上滴1-2滴,然后观察现象。

  生:分组实验。(教师要进行巡视,注意学生的使用盐酸的情况。)

  生:汇报实验情况。填写记录表格。

  四、实施方案:

  认识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播放录像资料。

  生:说一说。

  五、展示交流

  动手玩一玩

  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岩石标本盒

  生:看书:了解标本盒的制作方法。玩一玩

  师:布置课后采集岩石,自制标本盒的作业。

  六、拓展创新

  师: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师:大家感觉我们这节课上得怎样,在刚才的研究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对于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自己能研究哪些?可以怎样研究活动?

  师生互评,提出课后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及一些研究想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积极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究,体验动手的乐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3

  课程分析: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 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

  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

  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

  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

  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

  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

  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

  【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教学手记

  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4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 引出岩石

  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补充。

  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发现了吗?设计疑问: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

  (3)小结:还有别的发现吗?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 抢答比赛规则: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问题如下: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 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认识常见)。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认识常见的岩石》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的第一课。它与《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为:认识岩石的分布、探究岩石的特征、认识几种类型的岩石及其用途、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四个部分,旨在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的目标。其教学分为两课时,今天我们重点来进行第一课时的阐述,既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科普读物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将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单一的片段,对于岩石的特性,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岩石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描述岩石的特征,理解岩石“性质”的概念。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常见岩石,并能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从而发展学生观察、表述和记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自己的同伴充分交流自己对于岩石的观察和认识。

  2、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难点:能从岩石性质的各个方面去细致地描述岩石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引导观察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优化课堂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用的`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三块标好序号的岩石、放大镜2个、每人一张《观察岩石》记录单

  七、教学流程

  一、了解已知,聚集课堂

  谈话引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岩石”两个字,问学生:你听说过“岩石”这个词吗?

  并继续提问:

  1、关于岩石你知道什么?

  2、关于岩石你还想知道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岩石的世界,去认识一下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的外壳——岩石。

  【设计意图】:在这个单元授课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学生们对于岩石的认识程度以及它们对于岩石还有哪些疑问,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这个环节既可以帮助教师评定学生对岩石有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既前概念的调查),又可以为教师提供评定学生观察、表述技能技巧的基本信息,同时将学生的关注视野一下子聚集到岩石这一主题层面上来。

  二、观察研究,找寻特征

  1、明确观察方法

  出示为学生提供的标有1、2、3号码的三种岩石标本,提出要求:小组同学一起来依次观察每一块岩石,利用你们的所有感官仔细地去观察,并积极地与你小组的伙伴们交流观察的结果。

  教师适当提问:多种感官指的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舌头去尝岩石的味道呢?

  【设计意图】: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和要求,尤其是对于“感官”的提示十分必要,同时除了让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来细致的观察岩石外,安全的提示也是必不可少的。

  2、观察交流、详实记录

  这个环节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观察、交流岩石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给每一个学生分发一张《观察岩石》记录单,请他们对每一种岩石的观察结果都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尽量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小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最开始并没有马上给学生记录单的目的是让他们多看、多交流,否则如果一开始就把记录单发给他们,学生就会马上去关注记录单,反而忽略了与同伴交流的宝贵时间,因为只有交流的过程才是真正锻炼孩子观察描述能力的过程。

  3、交流汇报1号岩石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着你的记录单,说一说你对1号岩石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提问:刚才大家都从哪些方面来描述1号岩石的?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除了这些内容外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岩石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1号岩石的描述过程中会发现他们的观察还是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的,让他们自己提炼出描述岩石性质的词语,可以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观察过程,学生在这个地方才清晰地明确自己观察的角度和方法,也了解了更多的描述岩石的名词,所以以后的观察活动才会有更科学的认识和更多的发现。

  4、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征,补充观察记录

  有了刚才的汇报,再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按照黑板上的提示再一次更细致地去观察手中的岩石,并完善记录单。

  【设计意图】:再一次补充对于1号岩石的描述,学生会对他们的观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于2号、3号岩石的观察也会更加深入,为后续对岩石的进一步观察研究做了准备。

  当发现学生基本上观察结束了,让学生把岩石、放大镜等材料送回到“材料中心”。

  三、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1、补充描述1号岩石的性质,描述所观察到的2号、3号岩石的性质。对学生的描述教师适时追问:这个性质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详细地描述一下这个特征吗?其他同学有发下这个性质了吗?你的发现和他相同吗?你有不同的发现吗?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进一步的描述。

  2、帮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

  ①三种岩石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②几种岩石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总结谈话:虽然它们都叫岩石,但是为什么却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形态,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总结出这三块岩石的相同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岩石的共同特征。不同点既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性质,还可以引出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岩石的形成。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能理解勘探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能理解勘探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设疑激趣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注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读一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他们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3.再读读课文,给课文找自然段标上记号,说一说“岩石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书”。

  三、读读议议

  1.指名读1-5自然段,说一说2-5自然段这几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你怎么知道,再说一说这几段中勘探队员叔叔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

  2.指导读6-7自然段,说一说这两句话是谁说的,你怎么知道,你还读懂了什么?

  3.指导读8-9自然段,理解岩石书上“写着什么?”理解“这块陆地沉下去变成了大海”,“地壳又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的过程。

  4.指导阅读10-11自然段,理解“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

  5.读最后自然段。联系全文启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四、指导朗读

  1.在小组中分角色读。

  2.各小组在班上分角色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好,进行评价,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

  五、指导完成课后第2题

  六、识字写字

  1.巩固生字,用卡片认读,插读,组词读,学生自主记字形。

  2.写字指导。

  (1)读我会写的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3题“填一填”。

  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摘下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

  小练习:

  给下面形近字注音组词。

  象——()那——()漫——()

  像——()哪——()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导读课文,点拨释疑

  1.朗读课文,用笔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的`对话?

  2.自由读课文,找出勘探队员叔叔说的话,反复读一读,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汇报,朗读文段,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第9、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中了解岩石书的形成过程,感悟我们祖国的富饶、大自然的神奇。

  5.你有什么看法?请勇敢地提出来。

  三、回读全文,总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岩石书的形成过程。

  2.川川和磊磊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这本大书”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想一想,就会有新的发现。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

  2.自找伙伴分角色朗读,面向全班同学分角色表演读。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岩石书吗?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书?

  六、指导书写先指导自学生字,分清结构,再重点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查资料或上网查找有关动植物化石的形成过程。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7.岩石书

  哪里有书?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树叶、贝壳、小鱼

  写着什么?大陆—大海—高山

  有什么用?为祖国找到更多宝藏

  教学反思:

  《岩石书》这篇课文,通过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跟勘探队员的对话,讲述有关岩石书的故事。课文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的,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上。但课文中对话的提示语有的在前,所以,在分角色朗读之前,要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读懂那句话是哪个角色说的,特别对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引导学生通过说话的内容来确定是谁说的话。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试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赛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我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当角色朗读的机会,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通过朗读,使学生懂得了为什么叫“岩石书”,岩石书上“写”着什么,告诉我们什么,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地质科学的兴趣。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区别比较中发现岩石的主要结构及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与石头做游戏,萌发热爱艺术,合作共享,乐于创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岩石、水泥块、砖块、PPT、记录纸、蜡笔、纸、放大镜。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你是在哪里收集到的?这些岩石都长得什么样?

  2、幼儿用五官感知岩石的特征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岩石是怎么样的?把你发现的秘密记录在纸头上。

  3、通过比对发现岩石与其他石头的不同

  老师在桌上放了一筐材料请你把不是岩石的放在一堆,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4、幼儿交流结果,教师小结

  原来小朋友通过敲一敲,发现岩石和非岩石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岩石敲击的声音比较脆,不是岩石的.敲击声音比较粗,另外我们小朋友还发现岩石上的花纹也有所不同,颜色也不同,而水泥块和砖块他们的颜色都是比较单一的,因为这是工人叔叔通过人工加工而成的,而岩石上的花纹、岩石的形状、质地都是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呢。

  5、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岩石图片

  大自然中的岩石有很多种,而且它们在生活中也有用到?播放视频

  为什么岩石可以用在这种地方呢?因为岩石是比较坚硬,不容易倒塌,除了这些岩石你还见过其他岩石吗?

  出示特殊用途的岩石图片比如各种宝石,它们是岩石吗?原来这也是岩石的一种呢,它们可以用来当做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

  6、一起来和岩石做游戏吧

  你喜欢用岩石做什么游戏呢?(打水漂、用石头写字、用石头画画,用石头拼造型)

  7、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创造

  8、展示活动成果,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及“化石、岩石”等词。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4.会填写学过的量词。

  教学重点:

  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老师) 一些有关的资料(学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

  2. 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及“化石、岩石”等词。

  3、能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会填写学过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设疑激趣

  1、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指导书写“岩”

  2、学生交流有关岩石书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以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他们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清字形。

  2.仔细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

  3.师范写,生练习描红。

  4. 师生互评。

  四、作业

  1.生字写一行,组两个词。

  2.回家与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指导完成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3、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读读议议

  1.默读课文,思考“岩石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书”?

  个别朗读1-5自然段,说说勘探队员叔叔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

  2.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导读出语气叔叔的语气。

  3.个别朗读6—7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读8—9自然段,理解岩石书上“写着什么”?

  5.指导阅读10-11自然段,理解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

  积累词语从文中摘抄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词语花篮”中。

  6.读最后的自然段,联系全文启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师生互读。

  3. 师生互评。

  附板书设计:

  树叶、贝壳、鱼化石

  7岩石书 大自然很久很久以前

  (探索大自然)

  祖国多么富饶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后记:

  略。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孩子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还应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盛水的烧杯、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

  (1)的岩石来自哪里?

  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我的岩石观察

  请你选择一块感兴趣的.岩石进行观察。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它呢?

  请你大概估计一下,你会观察到岩石的几个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

  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有没有超过自己的估计?

  你对同学的观察描述有没有补充或意见?

  注意,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时,要强调观察方法与观察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的非观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导。

  2、给岩石分类

  (1)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如果让你给这些岩石分类,你会怎么分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要轻易否定。

  (2)给岩石分类

  请你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

  小组分类活动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3)岩石分类结果交流

  你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来分的?

  你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4)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

  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呢?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在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提供的相应的岩石,也可以由学生来提供。

  三、小结

  师:课后,你可以再找些岩石来观察。想一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岩石。

  板书设计:

  4.1 各种各样的岩石

  1、开个石头展览会

  2、给岩石分类

  认识岩石的教案 篇11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岩石探究的兴趣。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岩石的花纹、手感、轻重等特征进行观察并加以描述。

  3.通过对岩石分类,让学生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合作交流,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见解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让学生遵循“观察方法—岩石特征”的逻辑关系交流探究结果,并能学习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补充自己的观察记录。

  2、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给岩石分类的标准,并让他们充分求证自己“分类标准”的正确性。

  【 教具准备 】

  岩石、磁铁、半杯水、记录表、记号笔……

  【 教学过程 】

  一、介绍一块岩石

  1、欣赏美丽的岩石。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些都是地球上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岩石。

  2、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一些岩石,现在请你们说说都是从哪儿找到这些岩石的?

  3、师:岩石真的无处不在,分布的确很广泛。今天老师也从各个地方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出示课题),同学们打开岩石盒子看一看。

  二、 观察一块岩石

  1、你们想更仔细的观察它吗?先看幻灯,观察之前,我们先要明确这次观察的要求。有目的的观察才会观察的更仔细。仔细看看老师这上面写的,你觉得自己或同学哪些可能做不到的,来提个醒的,好吧?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每组同学任选一块石头

  2)做细致观察,

  3)并及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发现一个特征记录一个。(抓住主要词语简单记录,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4)观察时,应充分调动眼、耳、手、鼻,缺哪个感觉器官——口。(有些岩石可能有化学成分,不能用舌头尝)?

  5)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观察,先用工具还是感觉器官?(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半杯水和放大镜。介绍岩石放进烧杯的方法。注意先用眼、耳、手、鼻观察,再用工具观察,这样观察到的会更多。哪组观察的最仔细,老师再分发工具给他。)

  6)按照“利用什么观察方法观察到岩石的什么特征”这么一个方式先说一说观察结果。

  7)音乐响起时准备汇报

  2、介绍记录纸。

  3、学生活动

  4、学生上台汇报交流评价:请介绍一下你们组所观察的石头?

  1)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2)对他们组汇报的`情况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师:谢谢你们!掌声鼓励,欢送他们组回到自己的座位。也谢谢你们!同样同学们掌声送给他们。)

  3)根据同学的汇报,每小组用1-2分钟修正补充自己的记录表,好了的举下手。

  三、给岩石分类

  1、我们不仅要发现岩石的特征,还要试着给它们分类。你们会吗?老师感觉挺难的,如果请你们分类的话,打算怎样分?用哪些标准去分?

  2、学生思考,小组商量(举例说明)。

  注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应在适当时候对“参照物”这一概念做引导。

  3、介绍记录纸。

  4、各组按照自定的标准分类。

  5、给个别小组分发小卡片: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一样吗?仔细观察分类结果,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6、有时间汇报交流:哪组同学先来按照“运用什么标准,将石头分为几类,每类分别是什么号码”这种方式说一说。

  7、讨论小卡片上的问题。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一样吗?仔细观察分类结果,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四、延伸、拓展

  科学家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分的呢?收集资料。用这节课学过的分类方法给自己收集到的岩石进行分类,并完成作业本。

【认识岩石的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比教案12-11

倒数的认识教案02-11

《认识直角》教案02-12

角的认识教案02-15

大数的认识教案02-15

0的认识教案02-15

小数的认识教案01-23

《毫米的认识》教案01-24

《认识周长》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