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

时间:2022-10-07 10:54:23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范进中举》教案范文

  一、教案背景

《范进中举》教案范文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把握故事的基本脉络

  3.收集、浏览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

  教学课题

  1.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本文以鲜明的对比实现高妙的讽刺的艺术手法

  2.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精读篇目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处理: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

  教学方法:

  1.引导诵读法

  2.情境教学法

  3.讨论点拨法

  4.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吗?

  是啊,“学而优则仕”,规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门槛有诗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等然而,很多人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也有人美梦成真,踏上了富贵之路天翻地覆的变化,却实让人吃惊更有甚者,中举了,人却疯了,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借吴敬梓的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范进中举》吧!以人观社会,以人感受科举(板书课题)

  二、作家及作品介绍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但一直未中举人考场失意,家庭变故,使他在与官僚士绅交往中看透了封建科举制度,这些对他创作《儒林外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代表作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即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语言准确、精练而富于形象性,讽刺手法尤为突出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出示课件)

  1.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欣赏课文朗读,整体把握文意

  ①生字

  星宿(xiù) 斋(zhāi)公 腆(tiǎn)着 啐(cuì) 带挈(qiè) 拙(zhuō) 讳(huì)绾(wǎn)

  嗑(hē) 桑梓(zǐ) 轩敞(chǎng)

  ②解释下列词语

  不省人事 狗血喷头 倒运 作辑 火候 商酌

  (2)老师提示,引导学生应积累的字词(多媒体显示)

  2.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明确: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事件——贺喜、卖鸡、发疯、挨打、送钱送房

  3.梳理结构

  找两位同学概述故事情节

  (1)以范进为中心理清结构

  (2)以胡屠户为中心理清结构

  明确:(1)①挨骂 ②卖鸡 ③发疯 ④挨打 ⑤受赠

  (2)①痛骂 ②贺喜 ③治病 ④躲官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感知范进形象,深入理解其典型意义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多媒体显示

  (1)读12段,思考:范进中举前的家境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2 ) 读(312)段,思考: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中举对范进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可为什么发疯呢?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

  (1)家境贫寒:每日小菜饭、不知猪油味、饿了二三天、乡试无盘费

  地位卑微: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2)家中的经济情况明显好转,邻人争相送礼,胡屠户也送酒送肉,张乡绅送银送房

  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众乡邻口口声声“范老爷”,胡屠户称他“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前来拜会,称兄联谊

  中举前,称胡屠户为“岳父”,且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甘受辱骂;中举后,称胡屠户为“老爹”这种变化说明了范进虚伪事故

  (3)范进从20岁到54岁才中了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辱骂,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他又相信命运,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时时盼望中举中举了,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无法承受,故喜极而疯说明了范进利欲熏心,可悲可叹,更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精彩之处范进发疯

  教师布置:阅读第五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明确:

  (1)多层次细节描写喜极而疯的过程分为四层:昏厥 疯跑 跌倒 疯走集上

  (2)细节渲染动作:拍手、踹、笑;神态,笑的表情;语言“我中了”拍手、笑印证了喜极而疯;“我中了”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科举

  (3)侧面烘托老太太的慌、报录人和邻居的表情、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等,处处衬笔都突出了中心人物:范进

  3.教师提问或多媒体显示

  (1)总结范进这一形象的特征

  (2)根据范进的语言,简述范进对科举的态度

  明确:(1)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深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坦然同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新贵及特权阶级的人员

  (2)他热衷功名 ①坚持参加考试②有一处细节也可看出,即冷静地去买鸡,可一见中举却疯了,鲜明的反常行为,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师总结:总之,封建科举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中举前的范进则是典型的例子,同时也使及第者飞黄腾达,张乡绅和中举后的范进即为例证它任意摆布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造就了一大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物,它毒化了整个社会,扭曲了人们的灵魂一个社会文化人没有了人格,整个社会则会缺钙,就会丧失良知缺乏良知,何来真诚?缺乏良知和真诚,这样的社会是令人恐怖的这也许就是范进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五、分析众生相,深入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探究典型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

  (多媒体显示:)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明确:胡屠户:是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小人他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中举前百般奚落、辱骂,中举后阿谀奉承、粗俗不堪,势利至极众乡邻:中举后殷勤献礼,奔走效劳中举前,冷淡与漠视如范进参加乡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早晨断粮,却没有一位乡邻过问帮忙,充分显示了他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张乡绅:中举前不屑一顾,中举后却竭力拉拢他,充分显示了其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特点。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者巴结讨好,而对贫穷落魄者冷漠无情这说明了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不良风气因此,范进性格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环境有关。

  六、老师补充总结

  本文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变化的描写,深刻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之心,对各类市侩小人,也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

  七、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多媒体显示)

  (1)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2)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3)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4)口里说道:“也罢,你尔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

  2.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行为、语言及对范进的态度,用表格形式列举出来。

  八、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范 进) 苦苦挣扎

  (胡屠户)恶语相骂 举

  范 中举前 (众乡邻)不予理会 之

  进 (张乡绅)不识范举 毒

  中

  举 喜极而疯 世

  中举后 阿谀奉承 态

  送酒送肉 炎

  送银送房 凉

  学生活动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识记作者相关文学知识并了解《儒林外史》

  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圈出有关的人和事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上问题

  分组讨论研究,组长做好笔记,列出发言要点,然后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师生一起探究讨论

  四人一组阅读第五段,品味描写的细腻、生动及传神,以及语言的讽刺力量

  小组深入研读课文,讨论探究

  分小组讨论交流,推举发言人师生共同研究

  九、教学反思

  读书,原本是读书人求知的一种乐趣,所以,学到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更不应当被嘲讽,但范进却不同他读书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读书,在他哪里,变味了,范进也因此是变了味的读书人这说明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范进则是个被科举深深毒害的读书人今天,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这种毒害的基因仍然残存在我们身上,因此,我们应该时时以范进为鉴,更好地反观,审视自我。

【《范进中举》教案】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续写10-05

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范文10-31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10-06

《范进中举》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10-27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10-07

《范进中举》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10-27

范进中举读书心得(精选16篇)08-22

《范进中举》读后感(精选9篇)10-19

范进中举读后感(精选4篇)10-06

范进中举读后感(通用17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