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失怙

时间:2021-01-18 14:56:51 参考资料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年失怙

  参考资料一:

  “幼年失怙”的“怙”解释

  怙hù【名】父母的合称〖parents〗孩失其怙,幼丧所亲;旁无弟兄,藐然一身。——白居易《寄乌江十五兄文》父亲〖father〗怙、恃二字,分言之,父曰怙,母曰恃…合言之,父母通谓之怙。——《正字通》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聊斋志异·珠儿》

  参考资料二:

  幼年失怙的“怙”指什么?出典在哪里?

  怙

  hù

  〈动〉

  (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同本义[relyon]

  怙,恃也。——《说文》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

  怙其俊才。——《左传·宣公十五年》

  怙势作威。——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怙气(仗持勇气);怙终(仗恃作恶,终不悔改);怙势(倚恃权势);怙险(凭恃险固)

  坚持[persistin]。如:怙过(坚持错误);怙过不悛(坚持错误不改);怙恶(坚持作恶)

  参考文章:

  幼年失怙对鲁迅与胡适的不一样影响

  童年生活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鲁迅与胡适都是幼年失怙,然而两人之后思想性格却迥然不一样。鲁迅一生耿介,到晚年还“一个都不宽恕”;胡适性情随和,晚年声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两个人的性格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两种不一样的文化表征。是什么原因造成两人性格上的差异呢?一个原因当然是两人所受教育的不一样,胡适之后到美国,理解了自由主义的影响,而鲁迅的思想主要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构成的,日本是近现代西方思想输入中国的中转站,但学来的东西毕竟是二手货,加之东方思想的因袭,不可能纯粹。(那时留日与留欧美的学生之后在思想上表现出来的旨趣大不相同,文化价值取向差异很大。比如对待女性的态度上,我们看看郁达夫之于王映霞和徐志摩之于张幼仪就知道了。)造成鲁迅与胡适性格差异的原因,除了留学期间所受教育影响的不一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早年家庭生活的影响。

  读一本闲书,书名就是《闲话》,资料主要是文坛艺坛掌故,闲书不闲,有些东西还是有价值的。书中有邵建先生的一篇文章:《少年胡适之》。其中讲到,鲁迅与胡适都是父亲去世后家庭迅速“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那时胡适四岁,而鲁迅十六岁;胡适是家中老四,而鲁迅是家中老大。作为长子,鲁迅务必挑起家庭的'重担,他代表家庭出席家族会议,遭受屈辱,感受到世态炎凉。因此他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极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能够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个精神创伤在他的心灵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因而他“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以致到晚年还“不宽恕”!鲁迅死后,胡适说:“鲁迅早年确因其祖父曾犯有重罪,‘斩监侯’,而受亲友冷落的苦痛,致有愤世多疑忌的心理!”这样分析鲁迅“愤世多疑忌”的性格心理,是有必须的道理的。

  胡适则不一样。父亲去世后,胡适不用代表家庭出头露面,他年龄尚小,上有长兄、慈母。关于母亲,邵建在文章中说,鲁迅的父亲去世后,我们几乎看不到鲁迅母亲的影子,“天地翻覆”后,十几岁的鲁迅独力支撑,饱尝世态炎凉,造成心灵的扭曲;而胡适却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胡母承受家庭内外的压力,始终没有让胡适受到一点伤害,因此胡适的心理是健康的。

  胡适的这位母亲,也真不容易。她十六岁嫁与胡父,夫妻相差三十二岁,是三房。胡父死时她二十三岁,胡父的前妻留下三男三女,长子比她还大两岁,孪生的老二老三比她小四岁。她在这个家庭既是小寡妇,又是后母和后婆,在一个陈旧的大家庭内,其难处可想而知!

  胡母亲气量大,性子柔顺,凡事皆忍,从不生气。之后胡母以45岁的低龄去世,胡适在《先母行述》中记叙其母:“先母内持家政,外应门户,凡十余年。以少年做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一一处之至诚至公,子妇间有过失,皆容忍曲喻之;至不能忍,则闭户饮泣自责;子妇奉茶引过,始已。”这种隐忍柔顺的性格无疑影响了胡适,胡适说“我母最大的秉赋就是容忍”,母亲的处世态度使他“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因此胡适的总是心平气和地笑着,宽容地笑着,尽量不给人看一张生气的脸。他的照片,十有八九是笑着的。这种性格,当然是拜其母之赐。胡适在《四十自述》中以这样的笔墨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戴: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幼年失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