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23-06-12 17:52:03 飞宇 参考资料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白族的民族文化丰富,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白族有自己本民族语言,那么白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

白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白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向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构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建立了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那么白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呢?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状况。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能够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这充分体现了本主崇拜兼容并蓄的特点。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节庆、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庙去献祭,举凡婚丧喜庆、疾病灾害、出门远行等,也要到本主庙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构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国白族服饰,王室及官员皆衣绫罗绸缎。元代,服色,“略本于汉”,“男人披毡椎髻,妇人不施粉,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细毡为上服”。

  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20世纪50年代白语方言调查以后,将白语分为大理(南部)、剑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其中,怒江方言原称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县于1986年撤销,故又改称怒江方言。也有将白语三大方言改称西部(怒江)中部(剑川)、东部(大理)的新意见。两种提法所涉及的方言区域划分基本一致。那么除此之外,白族的风俗习惯还有哪一些呢?

  白族婚嫁风俗习惯介绍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透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辱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无论平时或节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务必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能够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能够终身守节,也能够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能够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已不多见。

  白族饮食风俗习惯有哪些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场。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椰。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务必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扭时长辈上坐晚辈侍奉。

  一、服饰

  白族服饰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以及地区差异。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二、饮食

  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子为主食。喜食酸辣,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油鸡、螺蛳酱等。

  三、建筑

  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一格。高寒山区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一座端庄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扩展资料

  白族的节日:

  1、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它的起源与观音伏罗刹的传说有密切联系,所以又叫观音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

  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2、火把节是白族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古称“星回节”,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节日期间最为壮观的是每个白族村寨都要在村子中央的场地上竖起一柱或数柱三四丈高的大火把,树杆作心,外面捆扎竹片、树枝和松明,用彩线系上火把梨、乳扇、鞭炮,插上书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的“升斗”,当夜幕降临,大小火把齐明,红光满天,响声震耳。

  白族家庭里,5261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4102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1653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

  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

  5.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生活习俗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婚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

  日常礼仪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白族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白族作文600字6篇10-04

白族作文600字5篇11-16

精选白族作文300字三篇08-08

精选白族作文300字3篇09-01

实用的白族作文300字三篇01-16

关于白族作文300字7篇10-24

【精华】白族作文300字四篇11-19

【推荐】白族作文300字三篇12-12

【精华】白族作文300字4篇11-16

【精华】白族作文300字三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