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时间:2023-03-07 15:07:01 读书笔记 投诉 投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精选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精选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精选13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

  读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应该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不少,看来多看书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2

  《童年的秘密》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灵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正因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用错了方法。这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蒙台梭利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因此这本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个性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值得一看。

  这本书里的好的观点是在太多,我此刻就讲几个对我感触比较深的片段吧。

  敏感期,这是蒙台梭利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点,我们知道,蜜蜂的幼虫都要经过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雌幼虫都可能成为蜂皇。但这个蜂群只选取一只雌幼虫作为蜂皇。工蜂为她准备一种称为“蜜蜂食料”的特殊食品。被喂了这种极美的食物之后,这个被选中的雌幼虫就成为这个蜜蜂群体的蜂皇。如果工蜂挑选她时,她已经年岁较大,就不可能成为一只蜂皇,正因她已经不再会有贪婪的食欲,她的身体不可能再发展成一只蜂皇。这些例子能够使我们意识到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儿童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由此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不能跟随这些冲动力,意味着他们软弱和无活力。

  然而当敏感期儿童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是就会有一种外部表现,成人称之为“发脾气”。然而这真的是儿童的一种无理取闹吗?当然不是,是正因我们成人不知道不了解儿童这种反应背后的原因,便把它加上了“瞎想”、“任性”“发脾气”的名称。我们把任何没有明显动机的行为,任何固执或无理性的行为当做任性。我们也注意到某些发脾气的方式会更加恶化。很多任性的行为只是人们过去错误地对待儿童并由此恶化而导致不正常的结果。跟敏感期的内部冲突有关的各种瞎想就像敏感期本身一样是短暂易逝的`。

  因此,我们务必寻找儿童每种任性背后的原因,这完全是正因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尚未知道的东西。一旦找到这些原因,就能使我们深入到儿童心灵的神秘幽深处,并为我们明白儿童及跟儿童和谐相处带给了基础。

  一向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法则。因此,我们经常会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们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刻内到达他的目的。于是,当孩子想自己倒杯水喝的时候,他往往不能自己来完成,成人怕儿童打翻热水,打翻杯子,于是,成人自己来代替孩子来快速地完成这些。他们可能会斥责儿童正因他们心疼那个被打碎的杯子,但是,如果是一位客人来他家做客不小打碎了这个杯子,成人立刻会对客人说:“没事,没事,一个杯子值不了几个钱的”在那里,儿童的身份地位显然被看轻了,没有得到重视,同样是人就是正因我年纪小就能够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就应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好处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也意识到自己对待儿童那些错误的态度。书本上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富有哲理,意味深长,但是,这天,在此刻的这个社会,不会像蒙台梭利那个时期那样忽视儿童,而是有点溺爱儿童,但爱的方式还是不适用于儿童,用哪种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儿童,才能使儿童更好地发展,还是我们要思考的话题。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3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在“节奏”一节里,蒙台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为的外在目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引导他运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没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这时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这是因为成人不理解儿童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工作的障碍。

  无论是做为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曾因为看到儿童试图去做一些在成人看来似乎是毫无必要的活动而去阻止他,甚至变得恼怒,如果儿童企图反抗,结果往往是以儿童“不听话”而告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作好准备。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以便发现自己身上某些具体的缺点。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性和如何纠正童错误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后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4

  《童年的秘密》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之一玛利亚所著,本书深刻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并解释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儿童心理发生偏差的根源。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正确对待孩子,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改变家长、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是必要的。总之,有必要改变成人的观念,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作品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对儿童教育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合适的儿童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始于出生,满足不成熟儿童的需要,放弃自己的要求,遵守他们的要求,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应为‘解放儿童的思想’创造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并应消除他们行动的一切障碍。

  真正的新型教育是:首先发现儿童,实现儿童的解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和培养孩子,帮助他们成长。教师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应该从心底里摒弃愤怒和傲慢,应该懂得谦逊和善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允许孩子的一切行为,完全放弃对孩子的判断,忽视孩子的智力和情感的发展。相反,他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是老师,他们的任务是教育。

  儿童代表未来,对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至关重要。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而不懈努力,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类的秘密。蒙台梭利发现了童年的秘密并告诉了全世界。也许,我们中间还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知道这个秘密,这可能就是翻译这本书的目的。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5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专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各国,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

  本书的内容共有30章,好的观点实在很多,我就对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阐述一下吧。

  1、成人应该受到控告—在成人中进行彻底的变革

  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2、儿童发展的秘密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收和学习。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我们不能漠视儿童的心里发展,应该去帮助他们。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为儿童的心灵成长提供支持。

  3、睡眠失调是儿童成长的障碍

  成人应该努力去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不要把儿童当做没有生命的个体,不要在他们年幼的时候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们,在他们长大以后还要求他们惟命是从。成人必须认识到:在儿童成长中,成人只能起一种次要作用;成人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儿童,这样才能给儿童提供适当的帮助。因为儿童比成人弱小的多,要想让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学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把孩子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意义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4、儿童的教育—“儿童之家”的三条准则

  儿童只有生活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即在一个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并展现他们内心的秘密。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儿童应该得到成人的爱,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

  5、偏离正轨的儿童(神游、抵触、依附、占有欲、支配欲、自卑感、恐惧、说谎)

  当游移不定的心灵找不到可以停靠的对象时,就容易被图像和符号所吸引,一旦儿童发生这种心理失调,就会坐立不安、到处乱动等表现。这些孩子看上去活力充沛、难以控制,但他们进行的活动却毫无目的。他们可能刚刚着手做一件事情,但没过一会就将其抛之脑后,又开始干新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心思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上,无法集中在某个对象上。对于儿童由于心理失调表现出的这种散漫和不守规矩,成人可能会进行惩罚或者耐心地容忍对待,但实际上,对儿童的这种幻想,我们是持赞成和鼓励的态度的`,并把它视为儿童创造性的表现。

  6、父母的使命

  父母不是孩子的创造者,只是他们的监护人。父母应真挚地关怀孩子,将保护孩子作为崇高的使命来履行,为了这个使命,父母应该将落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爱孩子的本能上的灰尘洗涤干净,努力去理解这份爱的本质。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深刻情感的外露,而不应存在有任何私心或懈怠。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父母的重视,父母也应为了儿童的权利而抗争。

  通过读阅《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颇受感悟,从中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便有很多错误的方面。日常生活中运用大人的权力去抑制了孩子的自发性活动,孩子是独立而特殊的存在,他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有权享有促进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智能的权利。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引导孩子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对孩子好”去打扰其破茧而出的过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环境下,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除了考试、作业之外还要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家教等等,试问小小的心灵是否能承受呢?我们是新一代的家长,我们中间很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反思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是父母之命?有多少是自主权利?所以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与他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地发展,倾听孩子的心声,把理解和倾听孩子作为一种职责,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6

  这本书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台梭利讲到的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对幼儿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长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家长,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对我的思想触动极大。以前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学生,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之间产生冲突。实际上,我们了解他们爱的方式吗?我们了解孩子真的需要什么吗?这就使我们要完全抛弃自己的想法。用最客观的心去观察孩子,看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使幼儿更好的随着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壮大,生命更加充满活力。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里面的所有东西都要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作为教师要想把课上好,首先就要把课设计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兴趣的!

  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观察,少去说、去批评!孩子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教师。

  最后是要给儿童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精力集中。儿童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样儿童就向正常化迈进。即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及喜欢学习。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的知识与内容,虽然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未必实用,但却提高了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7

  我品读了一本《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颠覆性的书籍。

  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儿童的语言天赋。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非常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这点成人体会最深,学外语现在对我也是一件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听力还是单词,都是需要持续的下苦功才可以。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蒙台梭利说: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现在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

  不过这一点,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新到了一个环境,也是会经历很不适应的时期,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是儿童却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没见过的雨伞也会生气的地步。而儿童的这个敏感期,据说一直会持续到五岁。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还有我们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识字,剥夺了他们的乐趣。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追求这些并不很重要的东西会削弱他们生气勃勃的心灵的能量。这一点,在松居直的《图画书论》里也有所涉及。

  每一个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们的教师,所以,并非有孩子的父母亲,或者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才应该来阅读这本书。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破,当他感觉到这一点时,他的贪婪就使他把这杯子看作一件珍宝,并从儿童手中把它夺过来。另一方面,儿童还必须形成他的行为习惯,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展现连续的行为过程。如果儿童正在游戏,成人就会打断他,认为该是散步的时间了。这小孩就被打扮一番带出去了。这些都是不好的。当儿童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儿童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没有联系,因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满精力是儿童的特征。

  实际上这本书里的珠玉比比皆是。我以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她。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在某个地方被弄丢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8

  上学这么多年来,尤其是中学阶段,觉得所谓教育就是在学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考个好大学就是最终的目标,大学的教育一定是高深莫测,丰富多彩的,大学之前都是些小儿科。而且中学之前,更是觉得自己没受过什么教育,一路就这么玩过来的。 直到今天,读了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童年乃至刚刚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教育就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的成长,而且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在的自己。其实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人的教育,更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成年人接受教育更多的是知识上的增长,科学知识的复杂并不代表教学过程的复杂;而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时期,知识层面并不显得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影响与思维上的开发。

  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这不禁让我想起蝴蝶效应的原理,也许在儿童时期的某种小的刺激,就完全改变了这个人的一生,最近甚至有研究表明,后天形成的精神病抑郁症甚至最早会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祸根。

  不得不说儿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怎样才能对儿童做好早期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幼教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生机勃勃,充满动力的,却又不善于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行为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理解,也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作出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正如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工作还存在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儿童并不寻求获利或是帮助”。在成年人眼中,往往意识不到这个层面,记得在我们小学的教育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仍然记忆犹新,这样的一句话就好像暗示了儿童是懒惰的,没有主动能力的一样。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拥有一种趋动力,它不同于成年人的趋动力。成年人总是为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动,这种目的要求他奋发努力和艰苦牺牲。是的,儿童时期的活跃,或者说“调皮”都是发源于内心的,这是儿童“工作”的动力,然而成年人并不了解,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对儿童进行引导,

  反而更加误解了儿童。蒙台梭利进一步指出:如果成年人不理解这个秘密,他们对儿童的工作的理解就永远不可能比过去理解得更多一些。他们在儿童工作的范围设置障碍,认为休息将是他适宜的生长的最大帮助。成年人为儿童做每件事,而不让儿童按他所应该遵循的规律活动。成年人感兴趣于花费最少的精力和节省时间。由于成年人更有经验和更敏捷,他们就试图给小孩子洗手、穿衣,用手抱或用小推车带着他们到处转。重新整理儿童的房间而不让儿童插手。

  儿童的世界非常复杂,成年人对儿童有太多的误解,但是,读了蒙台梭利的书,让我收获了很多,每天学习物理学的我,突然有一种想去研究儿童教育的冲动,我相信,只要我们成年人多一点留心,认真的揣摩儿童的成长过程,总会探索出最好的儿童教育方式。这样我们人类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发育更加顺利,不知不觉中,当一个儿童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就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贴近与自然文明,更加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社会的文明也会向着更加自然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9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我分享书中几个非常触动我的观点:

  1、当一个儿童刚出生时,所有人关心的却是他的母亲,因为她经受了很大的痛苦。儿童难道没有受过痛苦吗,那位母亲需要专门的照顾,儿童难道不需要吗?

  我记得我家壮壮出生的前24小时是在观察室里度过的,现在想来他将是多么痛苦,他刚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这个世界,我甚至连看他一眼都没看,而家人只顾着给他拍照,跟亲戚传达这种喜悦,而完全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下面这张就是他爸爸匆忙给拍的第一张图片。

  2、要让母亲保持绝对的安静,为了不打扰她而把她的新生儿抱走,只有喂奶时才抱回来。给新生儿穿着漂亮的衣服并用花边和丝带打扮起来,这个过程颇使他心神不宁。所有这些,就相当于要母亲在分娩之后立刻起床穿衣参加一个宴会一样。

  我们大多数家庭现在都请月嫂或去月子中心,对妈妈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事情,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跟宝宝同床,虽然当时会累一些,当你后来再回想时,我保证你会甜蜜的笑出声来。我从壮壮出生只要我不出差只要在家肯定一起睡的,下面这张是坐月子的时候牵着手睡觉。

  3、外部秩序:婴儿不能生活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中,杂乱无序干扰了他,并使他心烦意乱,他会通过绝望的叫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甚至会采取生病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焦虑。

  读到这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画面,每次我进屋拖鞋,鞋如果不是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口壮壮肯定就会重新来放,如果地上,桌子上甚至其他地方只要有他认为的垃圾就会马上全部丢到垃圾桶里。看门口的鞋壮壮摆的,还有他帮我收拾其他东西的图片。

  4、捉迷藏:一个儿童当着其他儿童的面藏到铺着长长的`台布的桌子下面,然后其他儿童走出房间,等他们再回到房间时马上就去掀起桌布,当他们看到藏在桌子下面的的同伴时就高兴的大声叫喊起来。这些儿童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种游戏,而且都是藏在同一个地方。

  我想家长们都有这样的发现吧,我记得小猪佩奇第一辑捉迷藏当中乔治就是这样的,这也是孩子的秩序感,我家壮壮也是,跟爸爸玩捉迷藏只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藏,如果爸爸换了地方他会很生气,大声喊:爸爸,快藏”爸爸每次都好无奈,我明明藏好了,哈哈。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0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在产假期间就听过一部分,觉得当时都记在脑海中了,但现在又感觉忘得一塌糊涂了。最主要的是对于现在的我听这本书应该是恰到好处。人们都说,生了二胎后老大都会变得很懂事,但我想说的是,那估计是逼得让孩子懂事。我——就是这样子的。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总觉得越来越难,而且方式方法特别重要,心理都明白这些事,但做起来就有些难了,可能由于二宝的出生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是忙乱,主要是二宝从生下到现在一直夜醒比较频繁,所以长期处于休息不好导致白天精神状态糟糕,然后就导致在大宝身上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不时的去吼叫孩子,什么不如自己的意愿就会冲着孩子发火,或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控制,必须按我说的去做,但事情过后自己又特别后悔,这样的吼叫和控制只会伤害到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我又再次回放《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觉得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道路上应该学习很多。

  这本一百年前的书确实有冲击到我的心灵,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确实影响了无数个家庭,整本书是围绕三大方面来写的。

  1.儿童的心理发展。

  2.儿童之家的教育。

  3.儿童与社会。

  首先在第一方面让我觉得特别受益的是书中的原文:当一个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压抑时,她的'心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通常,这个“成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然后是他的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很多父母听到是自己的问题时,马上就踮起脚来,怎么可能,我们都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的,我们不让他做这做那是怕他受到伤害。父母的这种错误都是“潜意识”的犯错误,每一个人都犯了有意识的错误却感到后悔,但无意识的错误却迷惑,甚至执迷不悟。我们往往都会犯这种潜意识的错误,而导致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次在第二方面谈到自卑,有些控制型的成人因为其潜意识的对儿童的防御,不仅限制儿童的行为,还会引致儿童的沮丧和自卑。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什么都在控制,非得按你的意愿去做,那么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本书最后说到,教育子女是大工程,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只有耐心坚持。孩子的优点、缺点,最初和最终的来源都在父母。引导儿童走在正确的路上,是每位成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的路上我会继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1

  玛利亚·蒙台梭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方式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和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

  对教师来说,一个成年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控制儿童,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当儿童无法受自己控制时,很多成年人会选择发火发怒,正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让很多成年人无法理解或者和儿童一起成长,结果只能使他们直接的相处方式越来越糟。所以当成年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是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正确的时候,一旦儿童偏离了成年人的轨道,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并予以纠正。事实上,成年人应该去理解去努力和儿童沟通他们的需求。这样才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使儿童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自由地成长和发展。我们教师不单单要做到注意这一点,首先必须系统的研究自我,使得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我们教师必须一开始就要研究自己的缺点,以及自己的脾气,而不是过分关注“纠正儿童的错误”,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变得谦虚和宽容,这些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

  这种心理上的准备将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平衡和沉静。教师必须沉静,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蒙台梭利建立的教育体系中有一条主线,分成三个部分:环境、教师和教具。这三个要素犹如脊椎动物的脊椎发育,一环扣一环节节攀升,逐渐显现出独有的特征。《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说到这么一个方面,我很是认同,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比别人批评提醒来的更能让儿童接受。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但不会出现叛逆心情,还能更迅速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一点我很是认同。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还有很多小小的故事却引发蒙台梭利的各种对教育方面的启示,对于做教师的我,深受启发。相信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能够让我更真实的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来施教,对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2

  《童年的秘密》这本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蒙台梭利列举了很多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读书过程中,蒙台梭利对成人进行控诉,在她的论证中,我读着感到一种愧疚感。确实,直到我们此刻生活中,都仍然出现着像书中列举的错误的教育孩子的行为。经过读此书,让我反省了日常生活中与儿童的错误交流方式,这也对我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必须的警醒作用。

  经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儿童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个体,相反,儿童有着巨大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甚至不允许成人去打扰,一旦打扰,儿童则会朝着与自我个性相反的方向发展。大人都自以为是地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不会去研究儿童的感受,这样就会违背儿童的心理愿望。儿童有自我的秩序模式,成人一旦打乱了这种秩序模式,对儿童则会造成影响。

  在教师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学生的视线范围内,正如学生都带着教师的影子,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极强的模仿本事。教师写字的姿势,做事的方式,对人讲话的态度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蒙台梭利说,成人应当努力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他就能够给儿童供给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他们得到满足。仅有这样,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它将带给人类真正的帮忙。如果儿童要发展他的个性,成人必须控制自我,领会儿童的表示,并且,成人应当把这当作是一种特殊的事,使自我能理解和追随儿童。这让我想到在教师职业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能够跟着学生走,而不是学生完全跟着教师走。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实践本事。学生实践得来的知识比教师苦口婆心叮嘱的知识点要来的深刻。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体验的`欢乐,即使发生了错误,也不能妨碍他们这种欢乐的心境,他们在错误中将成长的更快。

  蒙台梭利在书中还讲到此刻在我们社会中更加明显的溺爱问题。蒙台梭利认为,家庭财富应当给儿童幸福,而不是一个奢侈的环境。此刻“小皇帝”“小公主”很多,上大学了还不会洗自我衣服,不会打扫卫生,甚至要父母陪读等现象。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逃避现实,所有事都由父母代劳,导致的是抗挫折本事的降低,自我生存本事的薄弱。

  在书中,蒙台梭利还提到,不仅仅是成人对儿童拥有爱,儿童对成人也拥有爱,只是这种爱常被成人无意识地打断。如一个儿童早晨醒来,会去父母的房间叫父母起床,这是出于儿童对父母的爱,其意是说“新的一天已经来了,快起床享受。”可是成人会以一句“都说不要早早进来我房间吵我”伤害了儿童。儿童行为受到打压,便朝着成人阻止的方向、成人的意愿发展。在这一个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儿童本来的爱与个性。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例如学生帮教师擦黑板,主动帮教师捡粉笔等,这些都是学生出于对教师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有时得不到教师的回应,则会打击学生。甚至教师不理解学生“爱”的表达,错怪学生。学生有时对教师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要擅于倾听学生,关注学生。

  《童年的秘密》不仅仅是对教师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是父母的育儿经典。我觉得每个人都应当读读这本书,在书中探索儿童的奥秘。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3

  《童年的秘密》是2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示了成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生动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慢慢研读。虽然我看了一遍现在还未能完全理解,但书中的许多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不得不说,儿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怎样才能对儿童做好早期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幼教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生机勃勃,充满动力的,却不善于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行为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理解,也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采用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在“秩序”一节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对外界秩序有一个敏感期,这对我们来讲似乎有点奇怪,因为通常认为儿童的本性是无秩序的。但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使我们明白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即使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已经可以感觉到。当一件物品被置于不恰当的地方,是儿童发现了它,并且把它放到应该放置的地方。两三岁的儿童会注意最小的细节上的不协调,而成人和更大一点的儿童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例如,在小班,我们经常发现儿童会有把一把放在不恰当地方的椅子搬到桌子边,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放进篮子等行为,而这些并没有老师的提醒。看到某些东西放置零乱,这似乎相当于一种刺激,也是使儿童活动的信号。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在幼儿园里,中大班的孩子做完练习后,会把器械等东西放回过去习惯安置的地方。这是他们所执行的一个最高兴和自发的任务。

  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因为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它压垮”。在成人眼中,孩子热衷于一些十分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成人们会为此感到不可理喻,并且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而且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确实很有益的,而且是有趣的。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如成人看到儿童试图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带、梳头时,他知道儿童不可能迅速地完成,也不可能成功地达到他的标准。这时,尽管儿童正在进行一种令人欣喜的建设性活动,但成人走过去强制地“帮助”他完成,儿童所有的企图都受到阻拦。

  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曾因为看到儿童试图去做一些在成人看来似乎是毫无必要的活动而去阻止他,甚至变得恼怒,如果儿童企图反抗,结果往往是以儿童“不听话”而告终。蒙台梭利正是很好的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专门做了用于训练儿童系扣子、系绳子的工具,这些蒙氏活动材料,让孩子在“工作”中探索发现和创造。教师作为孩子活动的间接指导者,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纠正帮助,更多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读到《爱的智慧》这一章时,给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书中列举的孩子与父母的例子如此的熟悉,因为在我和儿子之间也曾经有这种情形。例如: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讨厌呢?我们来听听蒙台梭利是怎么说的:早晨,儿童进入父母的房间唤醒他们,这是件令父母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使一个小家伙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黎明,当一个儿童去找他的父母时似乎是要说:“天已经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为了去教导他们,而只是去看他所爱的那些人。

  看到这些文字,你是不是心里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涌动?蒙特梭利对儿童的细微观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让人佩服。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儿童,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真该适时的转换一下角色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由此再引申到我与班级里的孩子,仔细想想一些孩子平时的表现,在当时可能会觉得不耐烦,但现在再好好想想,就会知道那是孩子一种爱的表现了。感谢蒙台梭利告诉了我们这种爱的重要价值,今后我要向孩子们学习,学习这种爱的智慧。

  这真是一本伟大的著作,通过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我相信,只要多留心,认真揣摩儿童的成长过程,一定会探索出最好的儿童教育方式,使得儿童时期的成长发育更加顺利,从而成长为一名更加健康、更加富有活力创造力的成年人。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4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非常有名的教育专家,假期读了她《童年的秘密》一书收获颇多。儿童的生长有其自然的规律,儿童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进程。这就好比孩子是一颗幼苗,幼苗是需要自己成长的,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只需静待观之,需浇水时浇水,须施肥时施肥,而不能拔苗助长。教育儿童就应该遵循这个自然规律,让他们朝着该有的方向发展。成人应该只是一个引导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而不应该帮他们画好路线。

  我们要认识儿童。曾经青春的我们是否有过叛逆,是否因为和父母意见不同而产生冲突呢?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便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如此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后果几乎会无限扩展。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丰富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

  我们成人的失误。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成人的放手也是有前提的,首先得确认孩子的探索过程是安全的,其次也得要有远见,可以准确判断出孩子当前的探索是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纠正帮助。

  我们教师的准备。对教师而言,观察儿童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仅仅有教育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首先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使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最根深蒂固的缺点。作为老师,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在那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桌子、凳子、拖把等都是为他们所特别制的,这些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无需过多的语言和暗示。最后是要根据儿童的敏感期和发展规律准备好丰富的学习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促使他们健全地发展。

  《童年的秘密》让我更真实的了解儿童,让我能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来施教和他们共同相处,对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

  为了发展他的心灵,儿童在他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些他能看和听的物体。由于他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他需要有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儿童周围的东西属于成人所有,并为成人所用。对儿童来说,这些东西是禁忌之物。在儿童的发展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即他不要碰任何东西。如果一个儿童成功地抓到了某个东西,他就会像发现了一块骨头并躲到角落去啃的饥饿的`小狗一样,从并不能给他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并且还害怕有人会把他赶走。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儿童并不像鹦鹉。他不仅仅模仿声音,而且能运用他已获得的和储存起来的知识,儿童的模仿绝不仅仅是机械的。如果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活动和他跟成人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做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的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型,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当其他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的相接近,我们就会为之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破事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谁会想到,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儿童将经历的各种压制中的第一个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呢?

  儿童对暗示的敏感性可以理解是一种内在敏感性的扩张,而内在敏感性能帮助儿童心理的发展,并可以称之为“对环境的热爱”。儿童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承认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在这方面,成人可能有一种使命。他可能对儿童行为的一种鼓舞,是一本打开的书。通过这本书儿童可以学会如何指导他自己的活动。但是,如果成人要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就必须始终平静地和慢慢地行动,这样,正在注视着他的儿童就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行为的所有细节。

  当儿童企图把意志付诸于行动时,我们应该帮助他。儿童有一种自然的欲望,要自主地掌握运用他的运动器官。如果他没能这样做,他就不能使他的智慧成果外在化。因此,意志不仅仅是行动的工具,并且也是心理发展的工具。作文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6

  在诸多的教育家里,蒙台梭利是我们邂逅的为数不多的一个“她”——一名女性教育专家,这顿然使人感受到几许温润的光芒。

  教育学者史坦但丁说:“未来的历史学家将会视蒙台梭利是以儿童为中心,来从事伟大社会运动的代表者与解释者。”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她用那些对儿童充满敬意的文字,为儿童寻找到一片晴朗的天空。阅读时,我们也不时从中感受到教育中的一些辩证关系,那就是组成教育的各种元素都存在着一个度,所谓进一步则为上帝退一步则为撒旦,只有把握好了度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

  一、把握教育的“宽度”

  由书中对蒙台梭利的介绍可知,早期她是研究智能缺陷儿童的诊治问题,她认为: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蒙台梭利将自己设计的一套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成功地使低能儿童学会了读和写。

  可以肯定,在当时许多人的眼里,蒙台梭利的早期研究一定是一份“无望”的工作,因为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教育是有偿的投资,一旦估计得不到回报,便决不会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爱,或者将自己的爱打上一个折扣。我们不经意间常会捕捉到这样的一些镜头:发新书时少了一本,某教师就把书从某个在他眼里已经“无望”的学生手中“借”走,放在缺书的学生手中;对班级里最脏最累的活儿,每次总请那一个学生“勇挑重担”,事后教师不忘在学生面前唱唱赞歌,就是因为那位学生是个头脑特别简单的“傻冒”……说穿了,这些教师是在“看人下培”、“看人下爱”,“儿童的纯洁的心理状态所受的这些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在这种狭隘自私的教育中,那些等待绽放的心灵似乎永远暗无天日。

  诚如一位专家所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没有蛀牙!”。成功的学校教育是“爱每一位学生,培养每一位学生”,才是教育应有的“宽度”,才是抛却功利性的有教无类的“大爱”教育。

  二、把握教育的“尺度”

  “儿童隐藏着未来的命运,任何希望给社会带来某些利益人必须保护他不致歧变,并注意它自然的行为方式,儿童是神秘的和强有力的,他内藏着人性的秘密。”这句话应该说是蒙台梭利理论建立的全部精髓。

  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儿童是有目的地自愿活动,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意愿选取教材,按自己的速度、程度进行练习。蒙台梭利说:“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儿童不是“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蒙氏),适当的自由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最早期的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才能使思维保持鲜活,潺潺流动。就如做一个舒服的“SPA”,只有充分放松神经,才能拥有最奇异的幻想,聆听来自大自然和内心深处的声音。

  有人说: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僵硬的体制,改变不了死板的教材,所以不能给学生太多自由。”但我说:“没有关系,至少我们可以少一点教条式的语录,少一点学校中的禁令条文,少一点干预性的‘不许’,多一点鼓励性的‘试试’,至少我们还可以在体制的缝隙中去努力寻找充满乐趣的生活!”

  三、把握教育的.“温度”

  西方有一句名言:“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政治家手中,不如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人类的未来。”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把家庭教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儿童的父母不是他的创造者,而只是他的监护人。”“父母应该净化自然已经移植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应该努力去理解,爱是未被自私或懒散所污染的深沉情感的有意识的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一些本身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也会在教育的两端摇摆,并不能使教育保持恒温。看见孩子从事一件大人眼里很简单的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帮忙,却不知道“教育提供的每一个不必要的帮助是对他们发展的一次阻碍”;看见孩子的动作慢,便觉得不耐烦,不停催促,蒙台梭利形容为“鲁莽地拖着孩子做人生的跑步旅行”……因此,只有把握好了家庭教育的目标高低,内容选择,宽严氛围等方面的“度”,才能真正发挥父母的权利,实现孩子的和谐发展,实现家校教育体系的良性循环。

  蒙台梭利说:“含糊的声音某一天终将成为言语。”那就让我们把握好教育的这三个度,静静等待这声音变成天籁的时刻!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7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百年前风靡欧美的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对书中内容钦佩的同时,不由得想到了那时的中国儿童。当时已提出了“少年强则国强”,但直到百年后的现今,这句话在更多人眼中还是做为口号的意义更大些。特别是对做为孩子第一老师的父母而言,在如今社会的浮躁中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及怎样让“少年强”以及更深层的源由,更不要说从中反思其对成人世界潜意识层面深远影响。

  而本书作者从实践中总结与思索后,在百年前已指出了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并形成理论有效践行,使其理念广泛传播延续至今。以蒙台梭利命名的儿童之家、幼公园遍布世界。但书中有部分宗教类讲解,只能是仁智各有所见吧。

  成人的世界碌碌匆匆茫茫然,儿童的世界充满活力热情和欢快,叫成人怎能不对其念念不忘。可每个成人都是儿童成长起来的,为什么就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了?其实就像儿童的眼晴,那么清澈透亮,让人看一眼都几乎能忘了忧愁,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可随着成长,如宝玉蒙尘,变得浑浊变得灰暗,早已不知初心,成了世界规则的傀儡,任其摆布。所以偶尔对童年的回忆怀念都是一次拂尘的机缘,可以让你去寻觅人生的源头,了解人生与自我的成长秘码。

  曾经对“三岁看一生”这句老话很不解不屑,但人好像就是不断在推翻自己的观念中成长的,所以说“打自己脸”是成长。打得越深越狠成长越多,不过必须适度因为脸会肿的。或者说就是因为怕肿就拒绝了成长。

  其实童年对人的影响虽缓慢但却深刻持久,而成年人的性格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成定局。但孩子长大后已记不清儿童时期的性情,而长辈也只说些浪漫夸张的所谓趣事,所以个体很难自我验证这句老话的道理。不过自有一种模糊的意识在内心深处告诉你这是非常正确的。虽仍不认可“定局”二字,但这个模糊的意识让我有一种明悟,懂得了很小的时候对人生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并且神秘而悠远。

  所以回顾本书会有一种探索人生为何会如此的感受,拂去无数尘埃,揭开一层层面纱,向着那清澈透亮追寻而行。回顾就从成人对儿童的不理解说起。

  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而来,为什么却不理解儿童呢?因为不想!或者说不值得!这是一种成人专有的傲慢。人们更困惑更无知的地方还有他们意识不到儿童同样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在自行慢慢完善,而这需要时间去完成。可这期间,成年人就会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儿童,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出来的儿童才是完美的,完全忽略自己本身实际的现状。只要儿童的行为偏离了成年人的方式,那么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是不能原谅的,会被要求立即改正。这就是成年人教育儿童的方式。纵然他们说自己为儿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付出式教育只不过是压抑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成人对儿童的轻视,这种不理解的轻视是因为儿童会有很多没有明显动机的行为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大人们却从来不去深思儿童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儿童是内心空白什么也不懂,需要被教育被填充的对象。

  而不懂儿童心理的成年人,在与儿童交往时,更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还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霸道强制,并且都会以为孩子好为名义。孩子这时是弱势的,即使不满也只能妥协。这就为日后的叛逆埋下了伏笔。而将来孩子的叛逆有多严重,就知道父母曾经有多么的自私霸道。

  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个弱者,孩子要依据自己的内心来发展,父母就要学会控制自己,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把理解孩子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也是教育的起点。

  所以回顾探索童年的秘密,第一步是要去理解儿童,也是了解曾经的自己与成人的关系,而这首先需要成人以平等的心态与儿童去形成沟通。理解只是开始,之后是更深入的认识那些成人失去了又怀念不已的儿童的神奇。

  我们对儿童表现出的惊人的征服力早就习以为常,使得我们对儿童身上发生的“奇迹”都熟视无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年人学习一门新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成年人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也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行。那么一无所知的儿童是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呢?如何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并且学会所有说话的细节呢?r这就要说到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在这个时期不但会自学新的东西,而且会自我调节。就像自备能量源,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能量。

  很多儿童的敏感期能从出生一直持续到五岁左右。这个时期是非常神奇的,儿童会用惊人的方式感知外界环境。在这个时期内儿童会有充足的内在活力。它能让儿童轻松地征服事物,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的知识。但是如果这个时期里儿童的敏感性被阻碍,无法发挥出来,儿童的心理就不会正常发育。儿童的心理会发生紊乱甚至是扭曲,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创伤。但人们对这种心理上的伤害却了解很少。事实上,儿童心理的大多数伤痕是由于成年人的疏忽而不知不觉造成的。

  其中秩序敏感相对最典型突出。秩序对儿童和成年人来说重要程度是不同的,秩序能带给成年人一种外在的愉悦。但却是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同鱼与水一样。孩子不能语言表达时经常莫名的哭闹,往往是他心中的秩序被破坏了。如水瓶经常放在那里,在孩子心中形成印象后,就不能换位置,否则就会不高兴甚至哭闹。

  更典型的比如孩子总是将玩具玩完后弄得满屋都是,有时还不让收拾,只有等其睡觉了才可以收拾。这其中的原因是,在他心中对此形成一种秩序印象,就是孩子本身就是负责玩后面自会有大人收拾,第二天一切都会恢复好,这样孩子继续玩并继续弄得满屋都是,如此在他心中才算正常。

  还有如小孩子爱玩的捉迷藏,特别是他们较小时,他们的玩法总让我们感觉不理解感觉幼稚。因为他们会看着其中一个藏到桌布下面,然后一起关门出去再进来,之后掀起桌布后就找到了,这时他们就非常高兴地一起蹦蹦跳跳,并且会持续玩下去玩得乐此不疲。这些让大人很费解,或者直接认为孩子可能就是这样幼稚的。

  其实不然,东西被儿童找到的时候,并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也就是说,真正吸引儿童的不是找到东西,而是在物品应有的地方找到它。这就是孩子敏感的秩序性。

  这样就知道孩子的行为大多是其自我秩序的一部分,而秩序的形成是儿童对外界的观察与模仿。成人将物品乱拿乱放全无定性,儿童自然会学到。而最可叹的就是,成人的说一套做一套,让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却说过即忘。其实孩子从家人身上学到的基本都不是用语言来传导的,而是行为。所以当你发现孩子答应你一件事却又不去做时,就一点都不需要惊讶了。

  成人应该要更多的了解与重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并且要明白秩序敏感只是敏感期的一小部分。这样就能理解孩子很多莫名其妙的行为,也能让孩子更自在更快乐。

  探索的第二步,是要明白孩子的敏感期就是那个三岁看老的源头。会决定一生啊!如何重视都不过份。可惜有太多人的敏感期是被忽略甚至阻碍的。而且越了解敏感期的神奇,就会心存敬畏,所以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平等就可以的了。

  性情在敏感期有所成型后,下面就是看其与外部的融合与对抗后的成效。

  一个动物所处的位置和性情,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例如:羊羔性情温顺,狮子性情暴虐。小蚂蚁是勤劳者的象征。与动物不一样,儿童的心理本能是不会立即表现出来的。儿童不受既定本能支配,这个事实证明,他有更宽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个儿童以后的发展都不相同,这就跟其外部环境紧密相关,而成人是这外部环境的主导。当成年人看见儿童在付出很多的努力后,仍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的时候,自然有种想要帮助儿童的冲动。r儿童对琐碎又无聊的事情有极大的兴趣,并且会付出自己大量的精力去做,最后也不会有什么意义,这在成年人看来实在是奇怪。一个儿童拿起衣服开始往身上穿的时候,这种可贵的行为不但不会得到成年人的赞扬,反而会招来一顿批评。因为成年人觉得孩子不可能快速把衣服穿好,而自己可以帮孩子快速穿好,于是就替孩子穿衣穿鞋。r可是穿衣这个简单的活动只是儿童进行的尝试,是个体会快乐的过程,是自我成长。而当成年人走过来夺过衣服,替孩子做时,在孩子眼中,成年人如同巨人一般,让孩子无法抗争。

  这种匆忙霸道让儿童无所适从,当然成人匆忙霸道的原因大多还会自以为是为了孩子,但却实打实的本末倒置。

  第三步就是充分认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多的让孩子自然的接触外部环境。并逐步了解孩子们在没有利益驱动,并且也无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他们学习努力的源动力是什么。这个源动力很可能是成人与孩子的差距所在。

  总体来看对童年的秘密的回顾探索,首先要以平等的心态才能理解儿童,才能反思本身的成长困惑;之后发现儿童敏感期的神奇并知晓了性情的产生根源,就要对孩子敏感期的发展心存敬畏,对自我性格有一个溯源认知的同时也要反省督促自我治愈与成长;再后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尊重孩子的自然性发展。经过这些的探索回顾,对儿童成长秘密有了一些领悟。

  这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儿童已越来越接近成人的世界。这时候人性的基本规律就会渐渐占据上风。爱、依赖、占有、控制、抵触、自卑等等人性的基本点都一一登场。这时成人又会想当然地以为很明白这些并给予孩子指导,但千万不要忘了这些的根源忘了其发生成长的过程。

  父母家长应该牢牢记住,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爱我们,他们爱我们胜过一切。在孩子这样对你最尊崇的爱的目光下,希望成人们都要明白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家长创造一个尽量最少限制又充满爱的环境,期间再尽可能少的加以有益引导。如孩子们能拥有美好的儿童时光,他们就会带给我们惊喜,乃至再次延续他们敏感期的神奇。这将会让孩子终生受益无穷。

  最近看的一本书中备加推崇一种成长型思维,并称之终身成长,我本身也很认同。但这种思维在孩子面前就几乎是个笑话,因为孩子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在自然性的成长,根本不需思量更不用费劲什么思维模式,孩子本身就是成长。而之所以这种思维大行其道,是因为太多人的成长早就止步于儿童期。所以与其说是家长成人造就了儿童,还不如说儿童是成年人的老师,而且是最接近完美的那个。

  最后虽然读此书已百年后,但愿学无前后,达者为先。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8

  第一次听说蒙台梭利是在刚入起跑线的时候,只知道她是致力于婴幼儿早教方面的学者,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三年以来,耳濡目染,对亲子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从来没有系统的去了解一下蒙台梭利博士的理论,今天有幸读到了《童年的秘密》一书,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具体怎样去做,或者说我们现在做的够不够,怎样完善自己的工作内容,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相信每个孩子从刚出生就是优秀的种苗”,但这株小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除了它自身先天的营养以外,还依赖于灌溉和施肥。我们是它的雕琢者,感觉到责任的重大。

  生命始于那个微小的细胞,却蕴藏着惊人的潜力,蒙台梭利博士毕生都在解读生命,帮助生命,为生命的成长留下宝贵的`财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不断地分化和成熟,直至胎儿的成熟,在这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中,遗传基因是内力因素,而外界的干预是外力因素,正方向的外力因素可以达到我们预想不到的微妙的效果,由此产生胎教的科学。

  0—3岁构建整个人生的基础,却还是没有被大部分人重视,或者说已经重视却不知道怎样去操作,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上有着迷茫的判断,蒙台梭利博士帮我们揭开了儿童的秘密,给我们一个正确的指引:正所谓儿童的自由、儿童的吸引力和儿童的敏感期。

  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适应环境的开始,从安逸、温暖的海洋中进入一个已经被改造过的陌生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和考验,在孩子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和适应能力,他们有着自己的发展趋向和成长秘密,有着一种神秘的发现世界、研究世界的好奇心,却在某个时候、某个阶段这种能力没有被很好的促进,以至于可能影响整个的以后。

  引导儿童培养自己的兴趣,给他一个最适宜于他的空间,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孩子能力的历练不是一蹙而就的,需要的是反复和耐心,需要成人的关爱,唯有爱才是成年人接近儿童、理解儿童的能量。我们应该怀着最无私的爱心去照顾儿童,尊重儿童的一切心理表现,但并不代表着纵容。

  儿童的可塑性是惊人的,儿童的潜力是无与伦比的,萌芽阶段的重要性的发挥靠的是孩子的灵性,还有成年人的悟性。一位好的教育者能让孩子在各大领域都能充分地发挥出他的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成功。

  未来的栋梁始于教育者的思想,但愿我们能成为蒙台梭利思想的执行者。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9

  童年的秘密是什么?蒙台梭利认为体现在:儿童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只有通过人的教育,这种胚胎才能发育成一个健全降的“精神世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各种“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而导致儿童心理变异的表现,主要是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和说谎。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能从本书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启迪。更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在书中所列举的许多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都可以看到。

  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记录了她在学前儿童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分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20

  在真正从事了两周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以后,我才读到了这本《童年的秘密》,多次接触和听到蒙台梭利的名字,却一直都没有读过她的著作。读到它的时候,才理解了为什么她的理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为什么她的著作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而广泛传播。

  书中讲到了她和孩子们的真实经历,她对于孩子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儿童之家的初始及发展,最后在儿童之家里面的很多问题儿童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儿童的敏感期

  不论是自然界中的动物还是人类,都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就像毛毛虫会本能的爬向光亮的地方,因为在植物的顶端有它需要的嫩芽,在它长大之后,就会自然地放弃这种趋光性去追寻另一种适合它的食物。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样,儿童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他不知道所谓的学习是什么,接触这个世界,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世界,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的本能。就像儿童天生的对妈妈的脸感兴趣对人说话的声音感兴趣,这不是周围的任何一个成年人可以教给他的。在敏感期内,儿童会表现出想要获得某种特性,在这个时期内这种特性的发展会很迅速,行为习得特别容易,一旦完全拥有了这种特性,其敏感性也会消失,但是如果这种特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制约,可能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儿童有时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可能就是这种敏感性遭到制止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想到了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兴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还是会有这种情况,成年人总是在猜想儿童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其实很简单,你关注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使人专注和愉悦的事情不就是兴趣吗?一直在寻找的事情很可能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不知不觉中。对于儿童,我们能做的就是安静观察,了解其关注的东西,然后给予更深层次的解答。这种观点与我国教育经典《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观点不谋而合。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大了太久,成年人好像都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在很多事情当中,自己的心理历程又是怎样的。有太多的家庭,太多的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用和自己相同的成长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自己生活轨迹的复制品吗?

  书中开始的部分,就提到了心灵胚胎这个概念。成人可以看到儿童身体的成长,更多时候的照顾是吃饱、穿暖,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儿童心灵的成长。从生命的开始,其实他们就已经有了身为一个人的情感,即使是婴儿也有自己的情绪,会哭会笑会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成人眼里的世界和儿童眼里的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成年人非常愚笨,不能正确理解很多东西,从儿童的心理视角来看,成年人不够精细,也不够用心。”很多成年人无法关注到微小事物,儿童却能够察觉,儿童身体上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是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弄清楚的。关键在于,成年人是否愿意以全新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是否有着足够的责任感,是否能够以一个观察者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生活之中。

  三、自由而守纪律

  “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的病人一样不动弹,这个人只能说是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得不说,对我来说,真的有些震撼,因为这是每个老师几乎都会做的事情,要求孩子们不要说话,不要乱动,好好听课。可是,如果这种行为不是强制,而是自发的,出于尊重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的初衷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而不是心灵的摧残。成年人相对于儿童来说,最大好处就在于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决定自己想做什么。

  “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管住自己的各种行为,主动遵循生活规则时,他才能说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不去做违法的事情,这是一种法律的制约,可是一个人,如果在没有各种条例制约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一种秩序,并且执行的过程来自于内心的乐于这样做,这就是道德。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纪律,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纠正和干预错误的行为,建立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发展。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03-07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0-21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通用10篇)06-03

童年的秘密作文02-18

秘密读书笔记09-01

秘密花园读书笔记04-15

秘密花园读书笔记06-20

《秘密花园》读书笔记03-16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