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时间:2022-09-30 10:12:06 读书笔记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通用18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通用18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

  这个学期第一本看完的书是《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作者是迟子建。

  内容主要是描述了关于鄂温克人的家族的故事,好像描写这种一个家族,一个区域的这样的小说比较容易获奖来着,就像《尘埃落定》一样,它是描写了土司的这样的一个故事,写得也是非常好。它是以一个女人的口吻来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所经历的故事。他们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他们的那种房子叫做“希楞柱”,并且驯鹿在他们那里是十分神圣的动物。

  首先,我觉得他们与大自然的相处是十分和谐的,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喜欢生活在大森林里,男人们出去捕猎,女人们则处理捕回来的猎物,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汉人要他们下山去住到他们所建造的房子里时,他们很多都是不太愿意的。并且驯鹿只有在山上才能生活,驯鹿很挑剔,要吃山上的蘑菇啥的,还爱吃盐。在鄂温克人眼里,驯鹿是十分高贵的,什么猪羊什么,和驯鹿比起来,那都是低贱的。他们在形容猪时,说它是连屎都要吃的家伙。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信奉玛鲁神和萨满,玛鲁神也就是所谓的神鹿,人们常常会去祭拜它。

  萨满,是书中最为神奇的人物了。当一个人有一些非常奇异的行为之时,就预示着他要成为萨满了。在书中有两位萨满,分别是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萨满是充满神力的,他们可以通过跳神来救人生命,驱灾避祸等等。但萨满往往也是挺悲剧的。特别是妮浩萨满,我觉得她是书中最悲剧的人物了。萨满每救一个生命,就要失去令一个生命,这就仿佛是一种生命的平衡,一种大自然的平衡,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妮浩和鲁尼生了很多孩子,但是每次都有人求助于她,希望她跳神帮忙解救,妮浩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救起了他们就意味着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但每次妮浩都是答应了救助,虽然每次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全书下来妮浩死了好多个孩子,有一个甚至还腹死胎中了。她的一个女儿贝尔曼因此而害怕她跳神而逃走了。所以,萨满给别人自己的仁慈,带给自己的`却是残忍,也带给了我们人性的善良。有次马粪包吃饭时喉咙卡了一根熊骨,请求妮浩跳神救他,马粪包一开始其实挺让我讨厌的,因为自己的堕落而去嘲笑欺侮别人,所以别人都很讨厌他。但妮浩这时还是救了他,当然了,代价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

  血性,这也是我从书中所能体会到的,特别是马粪包,在被妮浩救了之后,他痛改前非,为了以示决心,他自宫了。好吧,确实很有血性,很勇敢。金得,因为母亲伊芙琳的逼迫,要娶自己不爱的女子,所以就在新婚之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爱恨情愁没有一丝丝掩饰,就那样真实强烈的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

  小说最后随着伐木的增多,族里的人们只能按照以多胜少的投票被迫下山,总而言之,就是这样的一个鄂温克人的变迁史,书中这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描写的很好,温和细腻。就像百度百科所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宇宙生态平衡秩序和谐的祈盼与畅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2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病。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3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温克民族,数百年前,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带。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结构安排巧妙,叙述沉静婉约,文字灵动优美,其风格鲜明,意境深远,与其说它是一壁诡秘绚丽的神奇岩画,不如说是一卷血迹斑斑的民族史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桦林、驯鹿、希楞柱等,构成鄂温克人生活的物质组成。他们崇尚玛鲁神,信奉萨满教,珍爱火种,定期从安达(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张等换来子弹、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所需。他们在像伞一样的希楞柱里制造“风声”,繁衍后代。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游猎的生活。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不断遭受严寒、猛兽、疾病的侵害。作品再现这个弱小民族经历了日寇铁蹄、文革阴影后,在现代文明挤压下走向衰落的生死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条揭秘通道,使读者近距离观望到它短暂若流星飞逝的光华和亮度,其顽强坚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爱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与气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猎的父亲林克,能干善舞的母亲达玛拉,隐忍孤独的伯父尼都萨满,刁蛮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软弱胆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壮的弟弟鲁尼,善良博爱的弟媳妮浩,自私固执的拉吉米,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以四组家庭的生活记录为主线,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族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及情爱故事,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都深爱着达玛拉,尼都选择退让做了萨满,林克去世后,终身未娶的尼都萨满与单身的达玛拉互有好感,两人却无法突破氏族传统习俗的桎梏,相继在孤独寡欢中死去,让人唏嘘感慨。姑姑依芙琳,经常用尖酸刻薄的语言侮辱折磨“不中意”的丈夫坤德,又包办儿子婚姻,迫使唯一的儿子金得上吊自杀,即便再次怀孕,故意从高坡上滚下而流产,可悲可叹,冥顽不化。听闻日本人要进山,要清理蓝眼睛的俄国人,伊万的妻子娜杰什卡带领儿女逃亡苏联,伊万从没一句抱怨,积极加入抗日洪流。被狼咬残的瘸腿老达西强训猎鹰复仇,执着又惨烈……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耐人寻味。

  作品中的“我”回忆了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折射出鄂温克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有了天灾人祸如驯鹿难产、小孩生病、大人遭难等,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萨满跳神施法救助。萨满妮浩每救一人,会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六个儿女,相继摔死、野蜂蛰死、水淹死或胎死腹中,仅剩一儿一女。明知救助等同于灾祸转移,却无法阻挡她救人的脚步。萨满妮浩的博爱胸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人为之震撼。相貌丑陋的马粪包,拨弄是非,制造矛盾,无端嘲弄战争中失去生育功能的拉吉米,引起大家的'极端反感。面对熊骨卡住咽喉奄奄一息众人唾弃的马粪包,妮浩依然无法做到见死不救,且失去一个女儿。

  马粪包愧疚万分,自阉,与族人和好,最终实现善的回归。老年妮浩在伐木工人烟头引起山林火灾,艰难跳神祈雨成功后,永远走了。她坚守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氏族,让我们的氏族人口兴旺、驯鹿成群、狩猎年年丰收”。作品充满极浓的诡异色彩,近乎聊斋。如伊万的葬礼上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两个穿白衣服的干女儿为他送葬,据依芙琳所言是他当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萨满能够未卜先知。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功塑造萨满的大爱形象。妮浩是部落的天使,神灵的化身,似菩萨再世,书写了荡气回肠、普渡众生的大爱情怀。在不断救助、失去、回报的因果轮回中,她播下一粒粒善良的种子,让爱开花结果,以圣洁的光聚集并衍生善良友爱团结的淳朴民风。

  小说通篇充溢死亡气息,不幸接二连三发生,鄂温克人的“冷处理”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我”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第二任丈夫酋长瓦罗加,死于黑熊的魔掌。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大儿子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维克特因自责抑郁酗酒过度而死亡。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无助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即便族人下山定居白墙红顶的房子,即便仅有愚智的孙子安草儿陪她留在山上,九十岁的老人,也会围着火塘,给“雨和雪两位老熟人”讲述家族故事。峥嵘岁月,锻造宠辱不惊;悲痛面前,磨砺生存韧性。她活透了!日本人进驻山林后,迫使男人们集训的同时,强取豪夺致使食物极端匮乏,女人和孩子遭受饥饿的折磨;暴雪压山,驯鹿冻死;黄病泛滥……他们无力反抗,依靠本能的生存信念以及坚韧的生命力,挺过苦难。这个民族在风雨雪霜的常态磨砺下,在生死离别的痛苦浸泡中,活出超然、无畏的姿态。

  鄂温克人相信“万物有灵”,在他们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风、雨、动物都具有生命的灵性,火神、河神、雷电神、山神、树神等不可任意亵渎。“在我眼中,额尔古纳尔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我爱它们,它们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和体态。有的山矮小而圆润,像是一个个倒扣着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连绵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驯鹿伸出的美丽犄角。山上的树,在我眼中就是一团连着一团的血肉。”这些生动贴切的比喻,将热爱自然的情感真诚流露。

  他们认为火神不能被熄灭,搬迁时在祖先神“玛鲁神”之后由驯鹿驮着,平时还不能往火里吐痰、洒水、扔不干净的东西。对动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和唱赞美的歌谣,不能乱扔骨头等。书中有两起因违犯禁忌亵渎神灵而遭到惩罚的事件,一起是马粪包吃熊肉时的肆意行为而使骨头卡住了喉咙,一起是偷驯鹿的少年吃饱后往大树身上撒尿触犯树神而险些丧命。表现了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金得上吊选择一棵枯死的树,因为他知道,按习俗这棵树将与他一起火葬。这种自觉自律的情感,力透纸背。他们逐绿放养驯鹿,每次搬迁时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从不砍伐正在生长的树木,看到山外人员大批砍伐拉运树木时感到气愤。当满载原木的长条卡车轰隆驶过,情绪失控的马粪包,举起枪,对着运材车的轮胎一顿扫射,遭暴打而丧命。以血肉之躯捍卫生存家园,鄂温克男人的勇敢和对自然的挚爱表现淋漓!在现代文明的脚步不断逼近、家园被破坏、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下山”,而“我”则是一直坚守山上,守护独有的精神家园,忧伤而平静地生活着。鄂温克民族在对待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不是肆意的掠夺和破坏,而是一种平等维护、和谐互存的观念。

  现代文明打破原有的平静生活秩序,人们住进固定住所,看不到日月听不到风声;圈养的驯鹿吃不上鲜苔而日渐消瘦甚至病死;森林因砍伐过度越来越稀疏,动物数量剧减,山风越来越大;“我”的外孙女伊莲娜离不开给予她画作灵感的山林,也迷恋繁华的城市,这位往返山林与城市间的成功者,最终在贝尔茨河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外孙女索玛堕落放荡多次流产成无人娶的“破烂”;曾孙沙合力不爱学习经常酗酒闹事甚至卖黑材而被关进监狱;马伊堪的私生子西班制作桦皮工艺品兜售为生;曾经的自然天成、淳朴温馨、静谧和谐被冲击得七零八落,进军“文明”的团队并未得到文明的礼遇,一个弱小民族重新洗牌后愈加衰落萧条,它濒临灭绝的处境令人担忧。当古书记上山做“我”下山的思想工作,有一段理论:他说我们和驯鹿下山,也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驯鹿游走时会破坏植被,使生态失去平衡,再说现在对动物实施保护,不能再打猎了。我很想对他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这段文字抛出核心问题:现代文明与生态平衡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滥砍乱伐、过度索取的苦果让这个无辜民族买单公平吗?闭塞与文明的接轨绝不是朝令夕改的快捷便餐!捆绑情感取向无异于火中取栗!这是抗议,是呐喊,也是警鸣。小说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组鄂温克民族的百年画像,沉闷忧伤的走势,揭示民族致命伤痛背后欲说还休的症结!

  额尔古纳河啊,

  你流到银河去吧。

  干旱的人间……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着他们的泪……这人世间深重的凄风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远,他们如晴空飞过的鸟,没有任何痕迹。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倾心著写的这部力作会带着一个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类发展长河,重温人类进程史中的某种悲哀,或许某种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够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我合上书,依稀看见日月照耀的“鄂温克小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路,散布着鄂温克人的足迹和驯鹿梅花图案;一团腥红滴血的落日,在苍茫波澜的额尔古纳河上,下沉,下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4

  “我这一生见过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风平浪静。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比如得尔布尔河、敖鲁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贝尔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亚河等。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

  以上的这段文字是出自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毫无疑问,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像迟子建那样能把如同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写得如此大气磅礴的作家是不多的。从《伪满洲国》到《白雪乌鸦》,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前年出版的《群山之巅》,她完成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情节都是壮阔感人的,就像是她的故乡——东北,同样的淳厚中带有温柔。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飘着雪的,正因她字字珠玑地将她的悠长而婉转的乡愁写于其中。

  这个发生在一脉青山、万顷碧水之间的故事,几乎让我不忍细读。浩瀚的大兴安岭和坚忍的古老民族相互依偎,将生命的韧性描摹得淋漓尽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这句简洁的语言,就像是一声从远处传来的却又依稀听得见的叹息,为全书奠定了基调。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的,“我”是部落的最后一任酋长的女人,已经年过半百了,在看老了雨雪后,仍然深情地选择走向人间草木、水火山川,诉说着这些明媚而忧伤的往事。这个故事,是属于大自然的。

  在这个特定民族的特有视角下展开的故事中,万事万物都是有着灵性的。山川、河流、树木、繁星、月亮、雨雪……都像故事中的人一样,有着灵魂,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有了人性,人性中也有了它们的影子,单纯到让人没有理由厌恶。这是当代社会所缺失的,也是让我唏嘘动容的。

  “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生老病死、聚散离别是文学或说是人生绕不开的话题,而作者,仿佛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故事的人,她的笔下的生与死,都在平淡中带着传奇,从生活走进故事,又能从故事中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在生活中也找到蓝本。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这群人,世世代代在“风声”中降生,又埋葬在风中。就像他们来自大自然一样,又回归于大自然。这是一个民族的归宿,也是一个时代的归宿。

  故事中对鄂温克人乃至北方民族的萨满文化有着详细而又引而不发的阐释。有人在看完这本书后,评论说这样的情节太过传奇,根本不可能真正存在。而在我看来,恰好相反,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元素存在,才能将这个古老民族的信仰得以展现出来。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一个有所敬畏的时代,才是有“人的气息”的时代。我们不妨把这个苍老的故事与当今时代作对比,这故事中的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不正是当下所缺少的吗?

  “山火熄灭了,妮浩走了。她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礼,但她却不能为自己送别了”。故事中最让人动容的,应该就是妮浩了。因为小说中的所有的爱恨都是原始而野蛮的,原始地深爱,原始地浅恨,所以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妮浩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挽救别人性命。或许在她的眼里,她首先应该是一名救死扶生的萨满,其次才是别人的妻子、母亲。然而,这样的主次关系却不代表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她的心里比她的身份不重要。相反的是,正是因为我们看到她一次次的近乎愚蠢的选择,才将整个故事中人性的至善至纯高度升华。

  什么是活着?认认真真地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能有所体会。那些生老病死、爱恨离别,那些在生活的背后苦苦挣扎的喘息声,那些面对着苦难露出淡淡而明媚的笑和泪,就是对“活着”的最好诠释。

  额尔古纳河,这是一条时代的河流。尤其是在它的右岸,记录了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的乡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5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述了一个长达百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自述的,故事描写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当中的一支的百年沧桑:中俄边界、与驯鹿相依为生、风葬、鹿铃、白桦树、兽皮、萨满的跳神,这个故事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百年的历史。

  百年里,这个部落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天灾、瘟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文革……

  他们是顽强的,他们没有败给灾祸,最后却败给了某种要求转化文明的力量。最终,他们放弃了游牧,选择了定居,还在坚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的仅剩两人:安草儿和“我”,几经风雨的顽强民族终于衰落得不堪入目。

  他们的住处叫“希楞柱”,既简便又浪漫,顶端留有的一个排放烟气的小孔里可以看到星星。这是多么美妙的住处啊!每晚都有星星陪伴入梦,岂不比那些密不透风的砖瓦房强上万倍!这种浪漫,也许我们永远也体验不到,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明,但我们没有那颗纯真的心。

  他们很勇敢,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上洗去满身疲惫,就去寻找在白灾中走失的'驯鹿,他们没有畏惧严寒,然而寒冷还是带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的生命。虽然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那样勇敢,但每一个都一定很勤劳,他们各司其职,把整个部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信奉唛鲁神和萨满。萨满轻盈的舞步带走了疾病,灾祸,但也仿佛遵循自然的某种交换定律:萨满每救起一个生命,就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个生命有时是陪伴人们的驯鹿,有时是萨满身边最亲密的人。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轻盈的舞,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的人们和驯鹿。

  迟子建的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书中人们纯净如云彩的对爱情的理解。不需要太多束缚,不需要过多言语的渲染,甚至不需要犹豫。当年有两个人追求女主人公的母亲,而当问道她喜欢谁时,她却在一笑间回答说都喜欢,没什么可纠结的。

  在作品里,生命的消逝就是转瞬间的事,。林克被闪电夺走生命,拉吉达死于严寒,瓦罗加在与熊搏斗中死去……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死亡,重复着喜悦与悲伤,如喝水吃饭般简单的死亡让你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了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你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样东西——“靠老宝”。这东西是个容器,它里面会装着肉干,水之类的有时可以救命的东西。它可以用来帮助迷山的人们,即使不是同一个部落的人,他们也不会去追究谁动了里面的东西。他们所需防范的只有黑熊,这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赠与在今天极为罕见。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我有这很深的感触。这并不是一部史诗巨著,但书的字里行间却无处不透露着真挚的情感,书中语言也并不华丽,质朴简洁,可依旧能打动人心,一本书勾勒出一个民族的百年兴衰,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这部书里,我们体会了死亡与新生,但这个部落也许再也不会有了新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6

  去年暑假的时候,妈妈买了一本叫做《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她看了以后给我说这本书的内容很好,但是书很厚,我起初并没什么兴趣,不经意地随便读了两页,竟然就爱不释手了,连着几天一口气把它读完。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氏族的鄂温克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感人故事。以前我从来不了解鄂温克人,这本书为我详细地描画出了另外一个世界。

  首先,鄂温克人穿的衣服比起我们来要精致许多,他们的衣服是用狍皮、鹿皮和熊皮制成,其中最美最漂亮的一件是尼都萨满送给“我”母亲达玛拉的那件羽毛裙子。这条裙子的上摆紧,下摆长,用鹿皮制成,腰间镶满了绿色和蓝色的丝线,中间装饰着野山鸡尾巴上闪亮的蓝羽毛,羽毛下绣着一条银河,银河上是湛蓝的天空,羽毛裙子的下摆上还绣有绿色花纹,母亲穿起来,是那么的美丽和自在,哦,她真有气质。

  鄂温克人吃的食物也很讲究,他们一定要吃肉干和打回来的动物的鲜肉。杰芙琳娜在柳莎的婚礼上就大展了她的好手艺。她把狍子肉剁碎,和老桑芹、山葱一起灌进肠衣里,放到锅里煮个三五分钟制成香肠。香肠切成片,味道真是鲜美。此外,她还煮了几只鸭子,加入野韭菜一起煮,鸭子吃起来肥而不腻;再配上可口的清蒸狍头、美味的'驯鹿奶酪,喝着清单香甜的百合粥,哦,真是太美味了。

  说到房子,鄂温克人住的“乌力楞”更是让我向往。这些“乌力楞”是用桦树皮支起四根大柱子,再用桦树枝固定好作为架子,架子上面再披上一层狍皮、熊皮及鹿皮保暖。怀孕的女子住的“亚塔珠”就是产房,它是用粗壮的松树搭起来的大三角,上面披上厚厚的一层熊皮。住在“乌力楞”里,每到傍晚时分,就可以看到闪耀的星空,耳边听着细微的风声,还能够看到皎洁的明月。哦,真是让人神往。

  鄂温克人搬迁时不是徒步而走,森林里也没有汽车、马车,你可能会问:那他们怎么迁移呢?原来他们都骑着自己的驯鹿。这些驯鹿长着毛茸茸的鹿角,水灵灵的大眼睛,厚厚的一身绒毛。他们是鄂温克人的好伙伴,是洁白与纯净的化身,充满了灵性。

  我多么向往鄂温克人的生活呀,然而随着原始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鄂温克人不得不放弃游牧生活被迫住进看不到星空、听不着风声、看不见月亮的房子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他们就再也无法忍受所谓的现代生活了!最终,鄂温克人为了自己,也为了驯鹿们,再次重新上路,去远方寻找新的森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7

  这是一部小说,一部优美的小说,一部描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令人落泪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民族的故事。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这部小说分为四个章节,也就是四个时间: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酋长女人和她的孙子安草儿作为这个民族仅剩的留在山上的人,在一天里,白天到晚上,酋长女人开始回忆她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现在,家乡仅剩两个人了。在文章的最后一章讲到了一天的故事说完后,酋长女人和安草儿准备睡觉时,木库莲带着几只驯鹿回来了,那几只驯鹿就像那皎白的月亮,仿佛带来了美好的消息和希望。

  小说语言精妙,人物众多,但性格迥异。作者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他们有大爱、有大痛;他们爱着这个民族里的其他人,也努力去保护使这个弱小的民族不要消失;有在神灵面前的虔诚,有在族人面前的关爱和不虚伪,也有在命运前的殊死抗争。经过岁月的瘢痕,由一个婴儿长成了最后一个酋长女人,年届九旬,这里面爱与恨的故事,有着独特民风的'生死传奇,显示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岁月过往,给记忆留下了瘢痕,改变了人物,改变了生活,唯独不变的是这个民族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留下的只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8

  小的时候看迟子建的《白桦林》,就被迟子建笔下的挺拔入天的白桦林深深的吸引,一位女作家竟然能写出磅礴的气势,对此我深感佩服。之后就一直找迟子建老师的作品来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最爱的一部长篇作品。

  整部作品是由鄂温克族最后酋长的妻子回忆的自述,诉说了这个族最后近百年的原始生活。中俄两国一额尔古纳河为界,这个民族几百年来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过着一种游牧的生活。以驯鹿为生,住着木刻楞房子,用的是桦皮桶,吃的是男人们猎回的动物,“跳大神”的尼都萨满是她们的精神依托,是十足的原始味道。

  作品充满着鄂温克族人对生活的规则、天道的轮回、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人对自然的敬畏心、每次去爬山,都会有一个深切的体会,人只是自然的过客,山川河流才是主人。文章把人的爱写的非常美好,其中一个族人不顾他人的不满,依然和一个俄国女人生活在一起。而安草儿是一个相对来说智力不太好的孩子,但却是主人公最爱的一个孩子,也是陪着她的守着原始生活的最后一个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非常多的阐述,人和自然的依伴的关系,驯鹿死后会把驯鹿安葬在山的向阳面,这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写照,也是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在享受自然的馈赠的同时又感恩着自然的馈赠,以山林为生的鄂温克人,在吃山鸡前会为山鸡做祭礼。鄂温克族人的爱和恨都是深沉的,每一份都是带着血泪的,深入骨髓的。

  文字非常美又不失大气,很多描述时间的词都用了自然的事物来表达,“从月亮东升一直吃到月亮西沉”、“他们黄昏出去,早晨归来”。开头的时候写到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雨雪看老了。这是真正的与自然融于一体了。两者是相互依伴的关系。文中的很多句子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受,又充满着人生哲学,比如:“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有路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以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清晨的露珠湿眼睛,正午的阳谷晒脊梁,黄昏的鹿铃最清凉,夜晚的小鸟要归林。”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多数族人都搬去林外去生活的时候,文章的主人公说,“我不愿意睡在看不见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听不见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的耳朵会聋的”。

  读了这本书并没有使我明白什么样的道理,但是却让我有了一块心冷净化的地方,留给我的就是我心中一块祥和宁静的土地。好的作品就是会为你打开一个新世界,让你有一种新的向上的心境。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9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0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河流,山川,驯鹿,堪达罕,乌力楞,希楞柱,靠老宝,日月,星光,一个个意象结合起来是那么的美妙,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风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山坡,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平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1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就像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2

  现代的文明与古老的文明不断冲击着,许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渐消失。或许他们是落后,是野蛮的,可那其中的美却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反映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生活,激荡人心。带着固有观念的我总以为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饮血的原始狩猎部落,只会打猎、喝酒、吃肉,围着篝火跳舞。没想到,他们的爱那么纯粹、那么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至极,简单地生活,安静地老去。他们的美,像清风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带有一点杂质,美得让人心动。

  书中的爱情也给了我震撼与感动。书中林克与其兄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将原始爱情的纯洁表达得淋漓尽致。伊万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将对娜杰什卡的浓情蜜意无奈地化为一种大无私的爱情,还有瓦罗加为保护放映员与马粪包而遭熊击致死。这些或坚贞,或感动,或无奈,或幸福,或惊天动地,或默默无闻的爱情,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待爱情的伟大蓝本。这些无比纯粹的爱情,正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纯粹,所以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醉。

  这里的人们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就连他们的死亡也变得极其富有诗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于风寒,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侄女在鲜红色百合花前闭上了双眼,侄子在榛果树上像鸟儿一样落下,外孙女伊莲娜像鱼儿一样顺着贝尔茨河漂向远方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这或许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生存状态吧。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种使命。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赋有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许诗意。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温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正是源于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在他们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这也许就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一种美好想象。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最后死于自然,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最生动的写照。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如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文明的故事,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能够真正领会到它们的美,领略来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3

  再次想起临江小镇,是在看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

  清晨,我们穿过大兴安岭的余脉,十月的大兴安岭,在晨曦中已然微醺微醉,那种呼啸而来的金黄,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黄昏时分,眼前的景色陡然突变,那样高大挺拔的白桦树放肆而有序的站在路旁,金色的夕阳,金色的白桦树,是须仰视才见的,抬眼间,那时的阳光窸窸窣窣穿过树叶抵达到我的心里,就那样静静的遇见美好。

  初秋,已经是白昼渐短了,要去的地方,是那个中国大陆北端的临江小镇,叫室韦。匆匆前行的路上,偶然发现在右手边的山坡上,那样一大片墓地,那是一片西方式的墓地,墓碑前安放着十字架,还有,墓碑周遭是用白色的低矮的小栅栏围起来的,远远望去,栅栏里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猜想,那肯定不是鲜花,也就是绢花罢了,要不是禁不住岁月的风霜的,也可见西方人骨子里的浪漫。天渐渐黑下来,前面的车和后面的车越来越少,慢慢的,竟有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恐惧,黑暗中,慢慢感觉到好像在左边有很大的雾气,我猜想,那样的雾气,也许就是来自额尔古纳河了。车子在导航的引领下颠簸在僻静的小道上,真的,我从来没有像那一刻一样渴望着灯火,渴望着温暖。好像是走了很久,眼前隐约出现了灯火,再向前,灯火明晰起来,再向前,我们进入了那个神往的.临江小镇——室韦,说是小镇,其实就是一个小村庄,黑暗中隐约可见稀稀落落的小木屋散落在那里,旅店有几家,也都是木质低矮的栅栏,门前高挑着两只红灯笼招揽过客,竟有一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感觉。也有少量游客走在街上,边走边笑,一家店主人就高声提醒说,别在街上乱走,天黑了有不干净的东西,这样一说,我们就赶紧奔了一家旅店去,穿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门口,进了院子,喊了一声,就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从屋子里迎了出来,问了还有客房,我们就迫不及待的钻进了木屋,因为外边太冷了,像家乡的寒冬。

  屋子里暖暖的,还有客厅,像家乡农村婚房一样的摆设,茶几上摆着鲜艳的绢花,很温馨。走了一天的路,在这样的地方歇脚,是我渴望的。不一会儿,那个年轻的姑娘敲门进来问吃晚饭吗,有特色俄罗斯菜,我们说行,在姑娘的引领下穿过院子进入了一间大的木屋,也就是所谓的餐厅兼厨房,屋子里热气腾腾的,已经有一大群人围了一桌,见我们进来他们竟然不好意思的起身打招呼,姑娘赶紧介绍说这是家人,晚上聚在一起涮羊肉,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吃,我们很礼貌地谢绝了,其实我很想和他们掺合在一起的。看了菜单,没吃过俄罗斯菜,很多都不知是什么,我就进了厨房,见里边在煮面,用葱和大白菜炝锅,我就毫不犹豫的说,来三碗面,里边分别打俩荷包蛋,我女儿就拉了我一把,小声说,妈妈你太有才了,我也很小声的回答她,谢谢夸奖。最终在姑娘的推荐下,点了几样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份叫革得列克的菜,因为我女儿说,那简直就是咱家的红烧狮子头,我笑笑无语。

  回身望向那家人,在席间偶尔交谈,有一对老年人,看长相老太太应该是俄罗斯的后裔,她吸着烟,穿着和我们差不多的衣服,旁边的老头不停的给她夹菜,偶尔听她说话也是东北口音,这让我很新奇,趁着姑娘给我们上菜的时候问了她,才知道,那老太太是姑娘的婆婆,是俄罗斯后裔,她说她婆婆吃东西很怪,有时就把动物内脏切碎了放在面包里烤,还带着血呢就从烤箱里拿出来,那是她的最爱,听完,我就没咽下一口饭,上帝呀,原谅我吧。姑娘还说,他们这里过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有时就有人喝醉了回家,结果醉倒街上,早晨醒来时耳朵就冻掉了。那一晚,我睡的竟出奇的踏实,温暖的像是在家里的感觉。

  早晨,是被一阵马蹄声叫醒的,拉开窗帘,看到院子里凋落的菜地,有一棵不知什么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因为一片叶子也没有了,只有寒冷的霜花挂在上面。想找那匹叫醒我的马,目光越过栅栏,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没有。懒懒的起了床,谢过主人,这时,那个俄罗斯大婶出来了,两手屯在袖子里,对我们说再见,心里就觉得有些难受,,想想当年身材高挑蓝眼睛的她,遇到看起来那样朴实厚道的中国小伙,穿上中式的嫁衣从额尔古纳河左岸嫁到右岸,该是怎样的期望又是怎样的不舍。

  不出我所料,那晚的雾气是来自额尔古纳河的,原来,那晚我就住她的旁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终于来在了她的身边-——额尔古纳河,站在右岸的灌木丛中,左岸,是藏青色的山脉,山的南端,是边防哨卡,山的西边,就是俄罗斯,河面宽旷平静,水看起来也是青黛色的,那样静静的一条河流,日夜奔淌着,都曾经见证了什么,又承载了什么,已无从知道,可是,那样从容的河流是我没见过的。

  我很想见一次迟子建心中的萨满,让他找回我们在尘世中丢失的灵魂。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4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5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口吻,自诉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文明的兴衰(驯鹿民族)。

  文中的“我”亲眼看到族人和民族文化慢慢消失,就像额尔古纳河的河水,流去了就再也寻不回来了。其中,现代城市的进程和汉族文化的侵蚀,也是每个少数民族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更替与变迁。

  书中内容时而点到即止,时而事事巨细,使我不忍卒读。唯一觉得可惜的是,作者迟子建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我看来,这是遗憾。不知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真的'热爱一件事时,愿在其中当一个傻瓜,不去冥想,而我就如此,宁愿作者给我全部“不劳而获”的思考。

  鄂温克族人们生活在森林中,发生的那些或爱或恨,永远不会被大多数人知道事,似真似假,又有何妨。不禁想着,当放眼宇宙,万物微小,但愿你我都曾爱过脚下这片土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6

  这是一本壮美的鄂温克族史诗,以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的口吻,讲述了她所在乌力楞(部落)上下四代人的故事变迁,充满神话色彩的萨满,传承不灭的鄂温克风俗,以及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草木神灵,编织成了这部荡气回肠的小说。

  BBC拍摄的《wild china》(又译作锦绣中华),共六集,其中第四集就有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场景,那是仅有的几位仍然生活在山上,放牧驯鹿为生的族人,其中有一位老人,仿佛就是书中的“我”。迟子建为了这本小说,进山两个月采访山上的牧民,作下了几万字的笔记,所以小说读起来才那么真实,就像真的有以为酋长的女人,在跟你讲述他们乌力楞的故事。

  那天听迟子建的讲座,她有说到,神话和民族传说是她的写作源泉,书中的故事很多并不是瞎编的,比如萨满的跳神,她救一个人,就要死去一个自己的孩子。整本书中充斥着死亡,也许生老病死是天地规律不可扭转,但是小说中描述的死亡,却总是一次次让人颤动。面对亲人的`离去,“我”却表现得出奇平静,作为被神灵庇佑的鄂温克族人,死亡,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吧。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的时间,“我”讲述完了所有的故事,给风听,给草听,雨雪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最后搬迁下山,留下的只有“我”和孙子安草儿,在延续着鄂温克族人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7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近,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篇18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迟子建是一个女人。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

  这本书的名字对我来说太绕了,直到我把这本书看完,都没记住这本书的名字,其实只要是迟子建写的书,无论什么名字,我都会去看。

  书是昨天晚上看完的,本来应该刚看完就写读后感的,但拖着拖着就是现在了,本来拖着拖着我可能就不写读后感了,因为看书是为了快乐,为了体验作者创造出来的美妙生活,更何况我已经不是上学的孩子了,要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写读后感。

  昨天和前天我是在床上看完这本书的,所以以至于现在,我看到床,看到床单,我就能想起来鄂温克人带着驯鹿在树林里行走和生活的样子,这本书看完后的这些时间里,我就像是被鄂温克人驱逐出去了一样。

  本来我和她们在一起,喝桦树汁,吃鹿肉,吃熊肉,睡乌楞柱里,看萨满跳大神,看驯鹿吃蘑菇,看小孩子长大,看年轻人老去。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迟子建一定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女人,她所有作品都体现出爱,善良,和美。女人不会背叛男人,男人专心致志,细心体贴的爱着女人,是一个很和谐的社会。

  她的'文章中,会让你感觉到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爱护,她不呼吁你什么,她只是把她和自然的相处写出来给你看。她也没有像个传教士或者社会工作者一样教导你人要爱人,人要爱自然,人要怎样怎样。

  小说开头的一句话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迟子建说开头有一种凄凉感,也许吧,这个开头我看的糊里糊涂的,但因为是迟子建的书,我还是稀里糊涂的看下去的,从她讲故事开始,我清楚了,然后看到书的最后一页,我就更清楚了。

  鄂温克人常常守着火塘喝茶,想想就很温暖,又是热茶,又是火塘,又是一圈知根知底同生共死的人。冬天的时候,很难狩猎,猎民在大雪中守护家园。

  山林中有很多条河,每一条都有名字,每一条都有故事。

  小说里很重要的人都死于意外,大雨中出行被雷电劈到,大雪中寻找驯鹿,困意袭来时在马上打盹,睡着之后被冻死,跟着一只三条腿的鹿跑进河里,采百合花被马蜂蜇。

  没有路的时候人会迷路,路多了,人也迷路。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2-08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1-06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3-08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3-20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7

《悲伤逆流成河》读书笔记09-25

《童年河》读书笔记(精选26篇)06-19

关于《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3-07

水与岸作文03-20